张 敏
(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 思政部,陕西 西安 710100)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1]。民族的复兴、国家的崛起离不开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战略,大学生是文化自信建设的生力军和践行者,理应秉承中华优秀文化基因,树立高度的民族文化自觉和自信。
“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坚定信心”[2]。文化自信绝不是停留在嘴边的口号,而是内化于心的坚守,大学生树立文化自信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方面。
1.大学生坚定文化自信可以为民族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
习近平总书记在《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一文中写道,“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人类社会每一次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升华,无不伴随着文化的历史性进步”“在几千年的历史流变中,中华民族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遇到了无数艰难困苦,但我们都挺过来、走过来了,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世世代代的中华儿女培育和发展了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克服困难、生生不息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撑”[1]。从这些论述中,我们不难得出一个结论:坚定文化自信可以为民族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文化是一个国家历史的积淀,维持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承载着一个民族经历的血雨腥风,有了共同坚守的文化,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才会有向心力和凝聚力,国民才会凝聚共识,为着共同的美好目标不断努力、奋勇前行。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3]。由此可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坚守文化自信离不开青年大学生这支重要力量,他们具有巨大的潜力,承载着民族文化发展的重任,引领着民族文化发展的方向,决定着文化自信的程度。
2.大学生坚定文化自信可以有效抵御西方文化的渗透
不同的文化传承决定了不同的文化发展理论和成长方式,西方文化带有一定的侵略性,凸显排他性,典型体现就是文化霸权,鼓吹他们所谓的“普世价值观”并向全球推广。青年大学生不可避免地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表现出向往西方的生活方式,崇尚西方的教育理念,认同西方的价值模式。平时在日常生活中,他们喝的是咖啡、可口可乐,吃的是肯德基、麦当劳,穿的是耐克、阿迪达斯,看的是好莱坞电影,听的是欧美音乐,过的是西方节日。他们或许不认为这是对民族文化的背叛,也不是对西方文化的认同,只是年轻人的一种开心方式。但是他们忽略了一点:有意识的学习是铸就文化认同的一种方式,无意识的潜移默化同样也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可能流淌在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血液中的中华民族的基因就会弱化或淡化。如果这种对外来文化极度模仿、推崇的趋势肆意蔓延,会对整个民族的生存和发展造成巨大威胁。“高度的文化自信是大学生真正成为国家栋梁的必然要求,是其抵御外来文化霸权的精神源泉”[4]。大学生只有认同并坚守自己的民族文化,中华文化才会世代相传,渊远流长。
3.大学生坚定文化自信可以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
中华文化一直以来在世界舞台上绽放光芒,国人也对自己的文化充满信心。近代以来,一系列的外来侵略让我们对自己的文化表现出了怀疑。一些人把中国近代的落后归因于中华文化的劣根性,过分地贬低传统文化,夸大中华文化中的消极因素,从而盲目地效仿西方。新中国成立后,虽然我们在文化建设上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往日的辉煌已不复存在。在大学生身上存在着文化冷漠和自卑现象。一方面,他们不关心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不愿意参加文化活动,认为文化始终不是生活必需品;另一方面,他们又追赶西方文化,认为西方文化符合时代发展,具有现代性,能展现青年人的个性,表达青年人的心声。这种现象是危险可怕的,可能会丢掉一个民族的传统,改变一个民族的主流文化。所以,点燃青年大学生对于中华文化的热情是刻不容缓的大事。文化的繁荣和发展显然不是靠对西方的模仿实现的,不同的民族有自身的特点,决定了文化肯定是有差异性的。文化的前进是在实践中完成的,新时代,我们要在文化自信的基础上不断开展文化创造与创新,让中华文化对内具有凝聚力和感召力,对外具有吸引力和竞争力。大学生只有参与到文化建设中,对本民族的文化充满信心,才能充满力量创造更灿烂的辉煌,才能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全球化背景下,各国不同文化的相互交融,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产生了一定的冲击。从总体上看,大学生在文化传承和坚守方面表现出理性态度,部分大学生在面临文化选择时出现了困惑,在对待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态度上出现了偏差。
1.大学生文化自信缺失的表现
(1)对民族传统文化认知不足。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传统的国家,丰厚的优秀传统文化本来能够充分彰显出中华民族的文化力量。但在现实生活中,传统文化在很大程度上丧失了其应有的风采。尤其是在作为文化传承主要力量的大学生身上出现了失衡现象,他们“只愿意学习技术性、专业性且能带来效益的知识,忽视了自身人文素养的养成和提升;课堂上,教师讲授的有关传统文化方面的知识较少,且教育教学方式单一,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导致大学生通过课堂了解的传统文化知识非常有限;部分传统文化没有顺应时代发展进行应有的创新,导致学生认为其与时代脱节,心理上重视程度不够”[5]。在大学生中进行随机调查,会发现很多大学生不懂什么是四书五经,什么是传统经典,对文言知识掌握严重欠缺,认真阅读过四大名著和其他传统文学作品的人并不多,能够背诵的课外古典诗词也不多。很多同学讲不出传统节日的由来,对自己家乡历史文化知之甚少,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人数也在逐渐减少。在这种对民族文化认识不足的背景下,大学生的文化情感也会缺失,难以升腾起对传统文化的热情,文化自信的树立就存在一定难度。
(2)对中国革命文化和先进文化认同感低
“长期以来,大学生所接触到的革命文化的传播和宣传,大多以革命时期的先进事迹和革命精神为主,当代大学生很少有人真正了解革命精神的内涵和价值,很大程度上也难以对这些革命精神深有体会,更不知如何传承这些精神”[6]。由于缺乏正确的引导,在个别大学生身上,甚至出现了恶搞历史英雄人物和革命烈士的行为,这种对革命历史、人物的不尊重会削弱学生对民族文化精神的认同和信仰。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日益丰盈的物质条件裹挟着青年人的成长,使得他们缺乏崇高的理想和精神追求,不愿意吃一点苦、受一点累,总是期望靠走捷径来迅速达成自己心中的目标,而不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奋斗来获得。在他们看来,革命精神是革命年代特有的,和平年代里根本不需要那种集体主义、艰苦奋斗、吃苦耐劳、勤俭节约、抛头颅洒热血的精神,革命文化正在面临进一步的挑战。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形成的理论成果。青年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宣传者和践行者,总体上是积极进步的,他们能够站稳政治立场,明辨是非,自觉抵制不良思潮。但多元文化交融中,部分青年大学生缺乏理性判断,被一些错误的非主流文化左右思想,表现出对马克思主义的质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淡漠,不了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创新性,觉得中国梦的实现有点渺茫,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缺乏认同,出现了种种信仰危机,这些方面如果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会严重影响到大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影响到大学生文化自信的树立,影响到我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向前发展。
(3)对西方外来文化盲目推崇
大学时期正是一个人人生观、价值观逐步形成、定型的阶段,伴随多种思潮的涌动,很容易在文化信仰上感到迷茫,加之现在许多媒体的商业化操作,使得大学生对外来文化出现盲目追随和认同,显现出对外来文化的迷恋。生活中他们过洋节、买洋货,在吃喝玩乐中被外来文化影响和熏陶,甚至有的大学生一意孤行地认为外国的月亮比中国圆、外国的空气比中国甜,外国的都比中国的好。尤其受到西方价值观的冲击,部分大学生把物质作为唯一终极追求,把金钱作为衡量一切的标准,出现了严重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在网络飞速发展的今天,一些西方的反华势力也利用其对青年一代传播不良思想。在大学生明辨能力缺乏的情况下,植入了外来思想和文化。照此发展,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将会慢慢被淡忘,中华文明作为世界上唯一绵延下来没有中断的文明,也面临像其它文明一样断层或消失的危险。
2.大学生文化自信缺失的原因
(1)西方文化输入给大学生带来的迷惑,削弱了对本民族文化的自信心。这个问题我们从前面的论述中已经可以看出。大学生毕竟是一群思维活跃、视野开阔的年轻人,他们在与西方文化打交道的过程中,可能在某些方面契合了自身的诉求,逐渐形成了对西方文化的依赖,从而挤压了心中中华优秀文化所占的空间,在文化自信的道路上缺乏足够的信心。
(2)良莠不齐的网络信息减弱了对本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大学阶段是大学生文化自信确立的重要时期,伴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铺天盖地的信息扑面而来,这当中有对中华文化的误读,有对西方文化一味地宣扬,大学生难以甄别,缺乏判断,在文化选择的过程中就会出现迷惑,在对待两种文化的态度上就会出现偏差,找不到文化自信的坚定基石。
(3)教育制度的缺陷打击了大学生推动文化自信的热情。我国现行教育过程中,学校关注升学率,忽视文化自信的培养和树立;家长看重成绩,淡化了对传统文化和价值的关注,导致大学生丧失了推动文化发展的热情。除此之外,文化自信教育不能停留于对文化的认知和认同,更需要践行,在实践环节中渗透和融入文化自信教育。
在硝烟四起的革命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广大人民群众锻造了中华民族奋进的振兴之魂——延安精神,“主要是指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7]。这种精神教育和滋养了几代中国人要凝聚人心,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2020年4月,习近平在陕西考察期间,强调“延安精神培育了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要坚持不懈用延安精神教育广大党员、干部,用以滋养初心、淬炼灵魂,从中汲取信仰的力量、查找党性的差距、校准前进的方向”[8]。可见,延安精神不但不会褪色,还为培养大学生文化自信提供了宝贵的资源和载体。作为一种无形的精神财富,需要让其永放光芒,大学生理应承接传承任务。
1.延安精神是坚定大学生民族文化认同的有力力量
对本民族文化自信的前提是文化认同和文化自觉。只有对自身文化有着深刻的认同,并在实践中内化为一种文化自觉,才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共中央在延安度过了十三年的峥嵘岁月,谱写出了可歌可泣的历史篇章。十三年的磨砺,使我们党由小到大,中国革命力量由弱到强,中国革命事业从挫折到胜利,毛泽东思想日益成熟、丰富发展,尤其是孕育了永垂不朽的延安精神。延安精神作为一整套优良的传统和作风,作为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和有形的实践力量,在唤醒大学生民族文化认同中发挥着直接作用。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创办学校、培养干部、发动大生产运动、开展整风运动、召开文艺座谈会等,这些重大的历史事件值得铭记。延安十三年所取得的辉煌成绩和积累的宝贵经验足以让每位大学生看到红色基因的力量;延安十三年刻入史册的家国情怀、无私奉献和忘我工作的精神、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不怕苦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以人民为中心的公仆意识,会让大学生充分感受到民族文化的精神力量所在,坚守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进而坚定文化自信,自觉传承中华民族文化。
2.延安精神是滋养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坚实土壤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绵延离不开优秀传统文化,传统文化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创新和转化,延安精神承继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与传统文化一脉相承,成为滋养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坚实土壤。延安时期虽然经济落后,但人们的精神境界极其高尚,共产党人对理想信念的执著追求,会使大学生在理想信念的重要性上达成共识,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会自觉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定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信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会让大学生更加坚信,只有这种科学方法才能正确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才能解决我们前进道路上所面临的一切困难和挫折,保证社会主义事业顺利向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让大学生深刻领悟,任何时候,只有深入群众、做好群众工作,路才能越走越宽,社会主义事业才能越来越美好,并在今后工作中自觉遵循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优良传统,让大学生始终心存忧患意识,秉承勤俭的生活方式,优良传统才能代代相传。延安时期那些为革命牺牲的先烈,会让大学生领悟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无私奉献精神,他们会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会自觉投身到“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延安精神中蕴涵着太多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这些优秀的基因植沃着大学生文化自信的树立。
3.延安精神是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的价值引领
大学生肩负着民族复兴的使命和重担,他们的文化自信状况直接决定着国家的繁荣与民族的兴衰。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外部环境的影响,一些大学生不可避免地会对艰苦年代形成的精神文化产生认同危机,他们的理想信念模糊了,价值选择功利了,行为模式西化了,社会责任感下降了。大学生在价值观判断上产生了犹豫,在价值选择上受到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的影响。这些“虚脱”的精神元素正好是延安精神的本质内容和价值取向。开展延安精神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走出价值取向的误区,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延安精神只有被广大青年大学生理解掌握,才能在实践中转化为巨大的精神力量。真正的践行延安精神,大学生会自觉抵制身边的不良风气和错误思潮,用延安精神武装自己。延安精神会让大学生看清那个时代的付出与牺牲,明白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自觉将爱国情怀铭记于心,将延安精神发扬光大。延安精神中彰显的民族文化的优秀特质成为引领大学生文化自信的一面旗帜,让大学生在多元文化的熔炉中坚守主旋律,形成正确的价值选择。
延安精神铺就的红色底色、创造的红色记忆永不褪色,它会在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中发挥应有的作用。高等学校是交流思想、传承文明、培养人才的主阵地,让延安精神进入校园,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才能从中汲取文化自信的力量,夯实文化自信的底气,进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那么,将延安精神融入高校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文化自信,就成为一个现实的课题。
1.思政课堂中贯穿延安精神,夯实文化自信的根基
在教学中融入延安精神,培育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不容忽视。对于延安精神,多数大学生仍停留于知道那段历史,在理论深度和价值层面还缺乏全面把握。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主要从以下四方面对学生渗透延安精神教育:一是开设“延安精神”选修课,二是形势与政策课中列有“延安精神”专题,三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中讲解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十三年形成的伟大精神,四是发挥“课程思政”的作用,把弘扬延安精神渗透到其它学科中。通过以上方式的融合,让学生进一步厘清延安精神的理论内涵,挖掘延安精神的精髓实质,体悟延安精神在新时代彰显出的强大生命力,进而在学生头脑中形成一个关于延安精神的逻辑体系。有了这些力量的支撑,有了这种文化底蕴的浸染,延安精神中蕴含的民族文化的优秀特质最终像血液一样流淌在青年大学生的身体里,从而自觉承担起历史重任,在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2.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中融入延安精神,彰显文化自信的活力
大学生要将理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离不开实践活动。高校可有意识的开展以延安精神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让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延安精神的陶冶和启迪。例如,举办以延安精神为主题的演讲比赛、知识竞赛、辩论赛、诗歌朗诵、有奖征文等活动,点燃学生学习理论的热情;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的作用,成立以大学生为主体的延安精神研究小组和协会,满足学生自主深入学习的需求;邀请党史专家来校作专题报告,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现场答疑解惑;利用校园媒介播放历史纪实影片和相关故事,让学生更多更深入的了解那段历史。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可以利用节假日、历史纪念日、“三下乡”活动等组织部分学生赴延安参观考察、调查研究,寻着历史的足迹,感受那段历史的厚重与辉煌。通过身临其境的现场教学和体验,培养大学生的爱国情怀,养成艰苦奋斗、不屈不挠的精神,进一步提高文化认知,树立文化自信。
3.借助延安故事熏陶大学生成长,培植文化自信的氛围
延安时期留下了太多感人至深的革命故事,涌现出太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收集整理延安时期的先进事迹和感人故事,把这些故事播撒到大学生中,让大学生体会革命先辈在国家和民族危难时的奋不顾身、在面对生死时的舍生取义。相信在这些榜样力量的感召下,更能激发大学生的家国情怀和担当意识。同时,这些先进事迹和感人故事中蕴涵的甘于奉献、不屈不挠、越挫越勇、矢志不渝的精神信念会内化于大学生心中,引导他们自觉抵制错误思想的侵蚀。回顾那段历史,再现那些画面,会让大学生为中华民族任何时候体现出的奋勇向前的精神力量而骄傲和自豪,被这个国家关键时刻体现出的顽强拼搏而震撼,进而对本民族文化充满信心,坚定信仰。
4.构建网络平台宣传延安精神,拓展文化自信的渠道
伴随着网络成长起来的当代大学生更热衷于通过互联网、手机信息平台等载体,运用微信、微博、抖音等方式展示他们感兴趣的事物。我们可以借助这些在学生中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承和弘扬延安精神。例如,鼓励大学生制作弘扬延安精神的小视频、微电影,开设“弘扬延安精神、继承红色传统”的教育网站模块,展映红色经典影片,征集感人红色故事,积极宣传英雄事迹和伟人故事等活动,引导学生感受革命先辈的价值追求,明辨是非曲直。这些唱响主旋律的英雄人物和典型事迹,能够在学生中广泛传播,成为他们关注的焦点和学习的榜样。网络平台既可以挖掘学生的潜能,也可以塑造更多有价值的信息,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自信。
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状况影响着未来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设,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的意义不言而喻。无论从民族的发展振兴、国家的繁荣富强,还是从大学的人才培养任务、从学生个人的成长来看,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是整个中国特色文化自信建设的重中之重。延安精神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的政治、军事、经济、教育等领域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集中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其所蕴涵的精神力量不断彰显其时代价值,对于培育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具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