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宗成
(四川省南部县万年镇农业中心,四川 南部 637300)
1.1.1 3个片区 全县晚熟柑橘产业园分为3个片区,一是定升片,主要分布在定水镇、万年镇、宏观乡、升钟镇、升水镇、双峰乡等乡镇,栽植面积约0.67万hm2;二是东坝片,主要分布在盘龙镇、东坝镇、八尔湖镇等乡镇,栽植面积约0.67万hm2;三是火峰片,主要分布在火峰乡、永定镇、楠木镇、长坪镇等乡镇,栽植面积约0.33万hm2。
1.1.2 栽植品种 栽植品种主要是春见,约1万hm2,大雅约0.47万hm2,爱媛38约0.2万hm2。
1.2.1 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规范化 晚熟柑橘产业园成片规划,水田与旱地统一进行土地整形改造,统一开沟起垄;统一建设小型灌溉设施、排水设施、塘库堰;结合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实施产业道路修建,对重点产业村进行风貌整治,环境整治,实施改水、改厕、改灶“三改”项目建设。
1.2.2 产业园栽植标准化 柑橘栽植厢宽2.5m,厢高40~70cm,排水沟宽2.5m,沟深40cm或60cm,窝距3m或2.5m。容器苗地径1.5cm,苗高不少于80cm;地径0.6cm,苗高不少于40cm;嫁接苗地径1cm,苗高不少于60cm,柑橘栽植后地布全覆盖,栽植前县植保站全程全覆盖进行植物检疫,主要防范柑橘黄龙病、溃疡病。
1.2.3 园区示范片建设 建成示范片4个,1个肥水一体化示范片,1个物理防虫示范片,1个水果冷冻库示范片,1个观光农业示范片。
1.2.4 灌排水配套完善 每一个产业园都有配套的蓄水池、山坪塘和灌溉农渠。
1.2.5 产业路连接完善 为促进产业发展,路网体系不断完善。
1.3.1 已流转承包情况 南部县农投公司承包2000hm2,新疆天业集团承包2000hm2,省供销社承包667hm2,四川首赞农业公司承包2000hm2,家庭农场和专业合作社40多户业主承包200hm2。
1.3.2 承包后公司与业主经营情况 农投公司、新疆天业集团、省供销社、首赞农业公司和大部分家庭农场业主经营困难,主要是技术人员缺乏,资金短缺,至今有2年尚未支付农户土地租金。仅万年镇有6个合作社承包经营667hm2,管理合理,果园长势很好,并按期支付农户土地租金。
1.3.3 未承包经营的产业园情况 尚未承包给业主的柑橘产业园约1万hm2以上,由各乡镇政府按照行政辖区代管,包括除草、施肥、打药、修枝等管理工作。政府代管的产业园区质量粗放,果树长势较差,园区柑橘树缺窝、少苗严重,多数乡镇不堪重负,存在应付了事现象。
(1)引进农业投资公司的承包经营实力与晚熟柑橘产业园建设规模不匹配,全县晚熟柑橘产业园面积约1.67万hm2,实际承包园区面积0.67万hm2以上,尚有1万hm2以上未被业主承包。已经承包的公司与部分合作社经营管理水平粗放,严重影响园区晚熟柑橘产业发展质量。
(2)晚熟柑橘园区土地整体规划改造,造成园区农户无法自主经营,另一方面农户的土地租金长期无法兑现,给农户增收造成严重影响,导致园区产业发展形势十分严峻。
(3)晚熟柑橘产业链发展不配套。我县晚熟柑橘年总产量大约在20万t左右,目前国内销售市场尚未拓展,产品加工尚未形成,承包业主担忧未来丰产不丰收。
(4)整体产业管理水平低下。主要是技术人员缺乏,管理人员缺乏,政府农业技术服务与园区承包业主需求脱节,承包业主各自为政,柑橘产业发展质量不均衡。
(5)晚熟柑橘产业园品牌打造意识、宣传力度,招商引资力度较弱。引进农业企业质量差,数量少,导致柑橘产业园尚有1万hm2以上被“撂荒”无人承包。
(6)晚熟柑橘产业组织化程度不高,利益形成机制不完善,农户、集体、农业公司与承包业主的积极性没有调动起来,造成农户、集体与农业公司和承包业主利益分割。
(7)政府对园区承包业主激励和帮扶措施不力,财政政策性奖补措施不到位,金融帮扶不到位,导致业主承包经营资金短缺,融资困难。
加强产业园区统一管理和服务工作,打造柑橘产业园区创业平台。
3.1.1 加强土地流转协议及分户承包档案管理 将产业园农户承包土地统一流转到产业园区管理团队,由产业园区管理团队再转包给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如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业公司、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确保承包土地农户的经营权和收益权得到保护。
3.1.2 加强招商引资 加大媒体、直播等现代网络的宣传力度,引进资金雄厚,技术先进,管理现代化的农业企业参与园区产业发展。
3.1.3 健全晚熟柑橘产业园区现代服务体系化建设 完善园区水、电、路配套建设,产业园区提供技术指导,农机、农药、肥料、地布、套袋等农资产品推荐、品牌销售、市场拓展、电子商务、直播销售、农业物联网应用、金融贷款等产前、产中、产后配套服务。
3.2.1 扩大优惠政策 制定财政支持税费减免、设施用地、电价优惠政策,重点扶持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农产品加工,对机播机收、疫病防控等生产性服务给予补助。
3.2.2 完善农业信贷担保体系 推动农业信用担保向市县延伸,开展农业设施、设备抵押贷款、生产订单融资、大型农机设备融资租赁、开展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和农民住房抵押贷款。
3.2.3 完善农业再保险体系和大灾风险分散机制 降低柑橘产业园区农业经营主体生产风险。
3.2.4 制定财政奖补措施,建立长效投入机制 对示范农业经营主体以及创建品牌产品实行奖补,对新创建的国家级、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给予一次性奖励;对新创建的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给予一次性奖励;对获得中国驰名商标和国家地理标志商标产品给予一次性奖励。
3.2.5 制定免费培训计划 通过农业大专院校和农业主管部门对园区内的农业经营实体的从业人员每年定期进行农业技术、政策法规等培训,定期考核农业技术人员,在农业经营实体中推行农业技术、管理岗位职称评定,培养一批有能力、懂技术、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既培养劳动技能,更让其熟悉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
3.2.6 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工程 扶持一批适度规模经营、以“互联网+”紧密结合的各类新型经营主体,即培育一批示范专业户、示范家庭农场、示范合作社、示范农业企业,使这些示范主体能够成为规范经营、标准化生产、带动农民发展产业的标杆和骨干。
我国近年来柑橘产量稳步增长,到2018年增长到了4138.14万t,但柑橘生产效率距离发达国家还有差距,立足我国实际情况,积极推行适合我国的区域化、规模化和机械化的柑橘生产模式,形成一体化的柑橘产业组织经营模式。生产环节通过不断调整生产结构,将产业带转移到优势区域,优化资源配置,同时,以市场为导向丰富柑橘品种,实施先进滴灌系统和现代化耕作技术和现代管理体系,实现专业化高效生产。流通、销售环节,不断完善柑橘产销社会化服务体系,开拓柑橘销售市场。
3.3.1 家庭农场和专业大户生产模式 鼓励农户从事家庭农场经营,经营主体主要是农户,承包经营柑橘产业园面积规模约6.67hm2,果树1万株左右,农场主自主经营管理,进行精细化除草、施肥、病虫害防治、修枝整形,从幼树定植到挂果3年时间就能见效,单果挂果量10~15kg,预计第一年产量高达15万kg,产值达45万元(按市场均价3元/kg)。
3.3.2 设施农业生产模式 鼓励有条件的专业合作社与农业公司承包经营柑橘产业园,经营主体是专业合作社和公司,规模在667hm2左右,管理果树在10万株左右。同时在生产上配置肥水一体化滴灌系统,微喷系统,物理防控设施(紫外线灯、诱捕粘纸等),太阳能气象数据采集设备,除草、翻耕、打窝等机械设备,走自动灌溉和机械化生产模式,提高劳动生产效率,示范带动柑橘产业园发展。
3.3.3 专业合作社与企业、农户联合经营生产模式 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进行确权办证后,农民的土地经营权和收益权得到保证的前提下,农民将土地经营权入股到专业合作社,委托合作社组织柑橘的生产管理,在柑橘销售和加工方面,合作社可以与有加工、销售优势的企业联合,形成“农户+专业合作社+企业”的联合体经营模式,让农户有组织的参与合作社的生产、经营和管理,企业发挥专业的加工、销售资源优势,充分调动了农户和企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种模式经营主体是农户、合作社、公司三者联合体,适度承包柑橘产业园面积在670hm2左右,管理果树在100万株左右。
3.4.1 制定发放生产明白卡 结合本地气候、土壤资源实际,统一制定南部柑橘产业园生产明白卡,发放到园区各承包经营户,填写每月、每季生产事项,加强在柑橘产业园区的现场指导。
3.4.2 建立柑橘病虫害预测预报服务体系 及时发布病虫害预报,为正确指导病虫害防治提供依据。推广绿色防控、肥水一体化。
3.4.3 制定和完善相关技术规程 将产地环境、生产过程、设施装备、管路服务、产后处理等环节的标准化生产技术编成简明操作手册、卡片等,柑橘产业园的每一户经营者按照手册进行操作和实施。
3.4.4 建立柑橘产业园质量安全监管系统 建立健全生产销售档案登记制度,支持申报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地理标志登记农产品认证。
3.5.1 品牌打造 市场竞争包括价格竞争、质量竞争、品牌竞争,品牌竞争意味着高品质、高附加值、高市场占有率,树立品牌意识,积极争取产地认证、有机食品认证,并注册与产地或者品质有关的品牌。通过县级融媒体、互联网直播、名人传播等宣传媒介进行品牌宣传。
3.5.2 参与全国各级农产品展示和博览会 主动学习柑橘产业发达地区先进管理经验,先进生产技术,不断改进自身的生产、销售、加工环节技术,提高产品的商品化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