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薇教授治疗慢性肾衰竭的经验

2021-12-05 19:41吴中繁晨指导
福建中医药 2021年2期
关键词:瘀血肾衰竭健脾

吴中繁,李 晨指导:孔 薇

(1.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江苏 南京210001;2.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南京中医院,江苏 南京210001)

慢性肾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是指各种原因造成慢性进行性肾实质的损害,导致肾脏萎缩,不能维持其基本功能,以代谢产物潴留,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全身各系统受累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慢性肾衰竭属中医“关格”“水肿”“虚劳”“肾劳”等范畴[1],早期症状并不典型,患者可出现全身倦怠乏力、食欲不振、腰酸背痛、腹胀便溏、双下肢不同程度水肿等症状,至疾病中后期可表现为恶心呕吐、口中尿味、全身皮肤瘙痒、少尿或无尿,甚至昏迷,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孔薇教授,江苏省名中医,曾跟随国医大师邹燕勤学习多年,在治疗慢性肾脏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现任南京市中医院肾病科主任,从事中医临床、科研、教学工作30余年,对于运用中医药治疗慢性肾衰竭见解颇深。其以健脾益肾、化湿泄浊为治疗大法,重视标本同治,强调清热利湿之法,根据疾病不同阶段合理用药,能够有效改善慢性肾脏病患者的生存质量。现将其经验介绍于下。

1 病因病机

慢性肾衰竭的症状在中国古籍中可见类似相关记载,如《黄庭内景五脏六腑图》言:“人之色黄黑者,肾衰也”与之相关,《黄帝内经》云:“肾病少腹、腰脊痛……三日背筋痛,小便闭……三日腹胀……三日不已死,”《金匮要略》中“脐下悸,吐涎沫而癫痫”的症状描述都与终末期尿毒症症状相符合。《素问·水热穴论》云:“肾者,胃之关也,关门不利,故聚水而从其类也。上下溢于皮肤,故为浮肿。”指出水肿的发病原因与肾脏密切相关。孔薇教授认为慢性肾衰竭发病主要与外邪侵袭、劳逸失节、饮食不当、情志所伤、先天禀赋不足等因素有关,以上各种原因共同导致脾肾虚损,二便失司,三焦气化功能受阻,湿浊毒邪蕴于体内,日久血络瘀阻,导致肾阴阳俱损,最终导致阴竭阳脱,肾元衰竭。本病病变之本

是肾元虚损,水湿、湿热、湿浊、血瘀等既是发病的病理因素,又是因虚致实的病理产物。治则虽离不开扶正祛邪,但亦需根据正虚邪实的轻重不同各有侧重。慢性肾衰竭病位在脾肾,基本病机乃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以脾肾两虚为本,湿浊瘀血为标。慢性肾衰竭至疾病中后期患者常见面色晦暗、口中晦臭、恶心呕吐、水肿少尿、舌苔偏厚腻等症,多因素体虚弱,复感外邪,湿浊内停,郁而化热;或温补太过,气机不畅,水湿内停,蕴成湿热。如薛生白所言:“太阴内伤,湿饮停聚,客邪而至,内外相引,故病湿热。”水湿潴留,日久蕴生热毒,脾虚生内湿,湿聚而成痰化热,日久煎灼酿生浊毒。浊毒壅塞三焦则变证迭起,上犯心肺则气短、心悸,中犯脾胃则呕恶、纳呆,下犯肾膀胱则尿少、尿闭,外溢肌肤则皮肤瘙痒等[2]。

2 辨证论治

2.1 健脾益肾、化湿泄浊为治疗大法 孔薇教授认为慢性肾衰竭的病本虽在肾,但是脾肾两脏关系密切,乃先后天之本,互相滋养补充,互为因果[3],补后天之脾气可一定程度上弥补先天肾气不足,“肾如薪火,脾如鼎釜”[4]。慢性肾衰竭病程日久,肾元衰微,难以温煦及推动脾脏,致使脾胃虚弱,运化失司,水湿内停;加之肾虚气化不利,浊不得泄,升清降浊受阻,湿浊内蕴。湿性黏滞,浊性胶着,且易合并他邪,最终导致慢性肾衰竭病程迁延难愈,随着浊毒损伤脏腑脉络部位不同而症状变化多端,变生他病。李中梓在《医宗必读》云:“脾、肾者,水为万物之元,土为万物之母,二脏安和,一身皆治,百病不生……二脏有相赞之功能。”他非常重视脾肾同补,以图脏腑平和,外邪不可内干。脾肾互为因果,补脾有助于补肾,补肾亦有利于补脾,常用药物如桑寄生、川续断、怀牛膝、盐杜仲、生黄芪、党参、茯苓、炒白术、生薏苡仁等。孔薇教授在结合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对于慢性肾衰竭的治疗强调“平补”,她认为补肾不可用过于温燥之品,又应当防滋腻碍胃,常选用川续断、桑寄生、怀牛膝等平补肾气药,配伍健脾之品如党参、生黄芪微温益气,补而不腻,缓缓图之,以达清补之效。其中黄芪一药在慢性肾脏病中治疗应用广泛,其味甘性温,被誉为“补气诸药之最”。《本经逢原》载其:“补肾脏元气不足,实卫气之虚,乃上中下内外三焦药”,其能够固表敛汗,益气温阳,利水消肿。临证时多用生黄芪健脾益气,利水消肿,常与白术、生薏苡仁相伍,增强补气健脾之功;亦可化湿利水,治疗慢性肾衰竭因脾气亏虚、湿浊内停导致的浮肿见效明显;与当归、白芍配伍,补气养血,可治疗慢性肾脏病后期之气血两虚证。

2.2 急则治标,和中降逆,清热利湿 《内经》云:“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一旦慢性肾衰竭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纳呆脘闷等消化道症状时,当治其标[5]。《素问》中云:“知标本者,万举万当,不知标本,是谓妄行。”治法当和胃降逆,清热利湿,方选左金丸或黄连温胆汤加减,常用药物有吴茱萸、川黄连、紫苏叶、紫苏梗、苍术、姜半夏、陈皮等。若伴鼻干咽痒、咽喉红肿疼痛、咳嗽咯吐黄黏痰等上焦湿热症状时,可加用金银花、连翘、炒黄芩等清热解毒之品,清化上焦湿热,加蝉蜕、桔梗、玄参等清热利咽;若出现胃脘不适、恶心欲吐等症状可加远志、石菖蒲降逆通窍;出现下焦湿热症状如小便黄赤、尿解欠畅时,酌加白花蛇舌草、荔枝草、蒲公英、黄柏、车前子、蒲公英、黄蜀葵等清热利尿,引热下行;若湿热久蕴,气机壅滞,腑气不通,大便干结难解,加熟大黄、六月雪、土茯苓、厚朴等通腑泄热;若皮肤瘙痒难忍,加白鲜皮、地肤子、徐长卿以祛风止痒。其中车前子、六月雪是孔教授治疗湿热型慢性肾衰竭常用药对。车前子清热利尿通淋,《本草便读》载其“清邪火以下行,直达州都祛湿热”,功专下焦气分,其味甘,甘能补脾,脾气散精,则肺气通行,故水道通,小便利;六月雪性凉味淡,具有清热利湿泄浊、活血化瘀等功效,可有效降低慢性肾衰竭患者体内毒素水平,对于血肌酐、尿酸升高的患者尤宜。现代药理研究证实:车前子乙醇提取物可通过增加肾小管液中Na+、Cl-离子的排泄,从而起到利尿作用[6];六月雪含有苷类、鞣质、植物甾醇等多种成分,能够改善机体对抗原的清除力,提高肾血流量,促进纤维组织吸收,使部分废用的肾小球恢复正常的生理功能[7]。临床上二者相伍,清热利湿,湿热毒邪从小便引出,使得邪有出路,从而减轻对肾脏的进一步损伤[8]。

2.3 活血通络贯穿始终 慢性肾衰竭病程日久,正气不足,无力推动血行,正虚血瘀,如《素问》云:“病久入深,营卫之行涩,经络时疏,故不通”。湿浊内蕴,化热成毒,弥漫三焦,久病入络,血脉不畅,所谓“湿热熏蒸而为瘀”,临床常表现为面色黧黑,口唇紫绀,肌肤甲错,腰部刺痛,舌质紫暗、有瘀斑,脉偏涩等,故活血通络当贯穿慢性肾衰竭的治疗始终[9]。现代研究表明慢性肾病病理所表现出的微血管病变、毛细血管内皮增生、间质纤维化等均是“瘀血阻络”的表现。孔教授常在补肾健脾的基础上选用一些活血化瘀行气的药物,如牡丹皮、丹参、泽兰、川芎、桃仁、红花、当归、鸡血藤、熟大黄等,使瘀血去,新血生。《神农本草经》中载大黄能“下瘀血,破癥瘕积聚,留饮宿食,荡涤肠胃,推陈致新,通利水谷,调中化食,安和五脏”[10]。张景岳言“大黄,欲速者生用,泡汤便吞;欲缓者熟用,和药煎服”。现代药理研究亦表明:大黄具备肾脏保护作用,可促进尿素的排泄,减少毒素对于肾脏的损害[11]。孔教授在治疗慢性肾衰竭多选用熟大黄,因其生品性味苦寒,口服容易损伤脾胃之气,从而加重病情。临证中常选用熟大黄配伍生蒲黄、六月雪等,既能通络化瘀,又可散化湿浊,通利水道;配伍怀牛膝既可补肝肾,强筋骨,又可引药下行,利尿通淋,直入血分活血通络,使瘀血得去,血脉通利,气机畅行。瘀血内结严重时选用三棱、莪术等破血化瘀,增加活血化瘀之功,促进湿浊瘀毒排泄,改善肾脏功能,从而延缓慢性肾衰竭的进展。

病例介绍

陈某,男,68岁,因“双下肢水肿3个月,伴头晕乏力1周”于2019年6月20日就诊。患者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浮肿,后查肾功能:血肌酐134μmol/L,血尿酸488μmol/L,尿素氮8.8 mmol/L,尿常规未见明显异常。腹部B超示:双肾体积缩小。就诊时患者诉近期双下肢水肿又剧,近1周时感头晕,四肢倦怠乏力,尿解畅,大便日一行,成形,胃纳可,夜寐安,舌质红,苔薄黄,脉弦细。既往史:高血压病病史10年,口服缬沙坦胶囊(代文)80 mg,1次/d,平素血压控制尚可。门诊时血压:144/84 mm Hg。辅助检查:尿常规无异常。肾功能:血肌酐150 μmol/L,血尿酸480μmol/L,尿 素氮8.3 mmol/L。中医诊断:肾劳,证属脾肾不足,浊瘀内阻;西医诊断:慢性肾衰竭。治拟健脾益肾,和络泄浊。处方:川续断15 g,桑寄生15 g,杜仲20 g,怀牛膝15 g,生黄芪20 g,太子参20 g,生薏苡仁20 g,茯苓10 g,土茯苓20 g,车前子(包)30 g,白花蛇舌草15 g,六月雪15 g,熟大黄10 g,川芎12 g,生蒲黄(包)15 g,醋莪术9 g。共14剂。2019年7月5日二诊,复查肾功能:血肌酐:111μmol/L,血尿酸446μmol/L,尿素氮8.0 mmol/L,双下肢水肿减轻,但仍觉乏力,纳食可,二便调,舌质红,苔薄黄,脉细。原方生黄芪改为30 g,加蒲公英15 g,加强健脾益气、清利湿热之功。三诊再服14剂后,患者水肿明显消退,无头晕,四肢乏力明显改善,舌脉同前。后随访3个月,定期复查肾功能,血肌酐控制在100μmol/L左右,无其他特殊不适。

按语:孔教授认为本案乃本虚标实,证属脾肾亏虚,浊瘀互阻,当扶正祛邪,治以益肾健脾,和络泄浊。方中川续断、桑寄生、杜仲、怀牛膝为君药,益肾填精,维护肾气,加强其封藏、气化之力;患者头晕时作,四肢倦怠乏力,乃脾虚失于健运之故,臣以生黄芪、太子参、生薏苡仁益气健脾,运化水湿;水湿内停,郁久化热,湿热内蕴,湿热不解,浊毒难泄,以土茯苓、车前子、白花蛇舌草、六月雪、熟大黄等清热利湿降浊;患者高血压病史10年,病久瘀血内阻,故以川芎、生蒲黄活血化瘀,配以莪术加强破血通经之效。本案当从肾虚浊瘀证论治,益肾为治疗慢性肾衰竭的基础,根据患者下肢浮肿、四肢乏力等一些脾气不足的表现,配合使用健脾益气药。治疗上和络泄浊与补益并举,扶正兼以驱邪,使患者症状得以改善,明显提高了生活质量。

3 结 语

慢性肾衰竭是多种肾脏疾病晚期的共同结果,肾元虚衰为发病之本,湿浊瘀血乃发病之标,多表现为虚实错杂之证候,以扶正祛邪为治疗原则。慢性肾衰竭病程较久,脾肾两亏,祛邪忌攻逐过猛,以避免克伐脾肾之气。宜平补脾肾,轻药重投,缓缓图之。对于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应采取不同的治疗手段,水湿、湿热、湿浊、瘀血等既是加重肾衰竭发展的病理因素,又是因虚致实的病理产物,应根据临床表现的侧重不同选用合适的祛邪方式。脏腑病变日久,各种病理因素均可导致瘀血阻络,故在临证中适当配伍活血和络药物以提高疗效,最终达到延缓慢性肾衰竭进展的目的,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猜你喜欢
瘀血肾衰竭健脾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慢性肾衰竭处方规律
从“痹症有瘀血说”论治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中医教你识瘀症
老年健脾操(一)
老年健脾操(二)
老年健脾操(四)
老年健脾操(三)
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清Cys C、β2-MG、MCP-1及ANGⅡ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慢性肾衰竭患者的膳食营养护理与要点分析
肾衰竭血透能活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