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琛峰,杨正宁,杨朝阳*
(1.福建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福建 福州350122;2.福建中医药大学中医证研究基地,福建 福州350122)
新世纪第2版《中医诊断学》教材中记载“脉症顺逆是指脉与症的相应与不相应,以判断病情的顺逆,一般而论,脉与症相一致者为顺,反之为逆……脉与症有时有不相应者,故临床时当根据疾病的本质决定从舍,或舍脉从症,或舍症从脉”[1]。《濒湖脉学》序言中记载:“世之,医病两家,咸以脉为首务,不知脉乃四诊之末,谓之巧者尔,上士欲会其全,非备四诊不可。”[2]“上士”医家,重在四诊合参,而非偏倚脉诊而忽视其他三诊。至今仍有医家遇到脉症不应时认为脉症有“一真一假”,当脉症从舍,笔者从脉症从舍理论的渊源、析误等探讨脉症从舍的不合理性。
脉症从舍理论始见于明代医家张介宾《景岳全书·脉神章》中记载:“凡治病之法,有当舍证从脉者,有当舍脉从证者,何也?盖证有真假,脉亦有真假,凡见脉证有不相合者,则必有一真一假隐乎其中矣。”[3]此后,明代陶节庵《伤寒六书》中亦载:“大抵病人表里虚实不同,邪之传变有异……有症变者,或有脉变者,或有取症不取脉者,有取脉不取症者。”[4]清代何梦瑶《医碥》中也提出:“凡脉症不相合,必有一真一假,须细辨之。如外虽烦热,而脉见微弱者,必虚火也;腹虽胀满,尚脉见微弱者,必胃虚也;虚火、虚胀,其堪攻乎?此宜从脉之真虚,不从证之假实也。”[5]此外,在吴鹤皋和李中梓的著作中亦对脉症从舍论有所论述。
《黄帝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医籍中皆有“脉症不应”相关提法,但未有“脉症从舍”一说。《内经》有云:“有诸内必形之于外”,脉与症皆为疾病本质的外在表现,都是从不同角度反应了人体的真实变化,又何来真假之别呢?医圣张仲景遇脉症不应时,更是谨慎,“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细辛附子汤主之”[6],少阴病以不发热为常,始得之病在表,脉亦不当沉,今反发热而脉沉,究其根本乃是“脉得诸沉,当责有水。水在里者,热反外郁,此少阴病始得之所以反发热脉沉也”[7],故施麻黄细辛附子汤以解表兼温中逐饮。由此可见,脉症相应是谓病机之常,脉症不应是谓病机之变。如《脉理求真》中所云:“迟脉属脏主寒,此一定治理乃其常,论其变,又有主热症者,不可不知……所以然者,以热邪蕴结,隧道不利,失其常度,脉反变迟。”[8]临床上遇到所谓“假脉”或“假症”,其实正是疾病复杂性与多样性之表现,同时也是病机本质之体现。此时若随意从舍,势必忽略一部分病机本质的表现,进而影响辨证的准确性。
中医辨证论治需要医者详察患者的证候(症状、体征等)及相关资料,对病因病机做整体的、系统的分析而后做出诊断,正如古人云:“不为良相,当为良医。”何也?正是因为不论良相还是良医,均是利用广泛所学,能够多角度考虑问题,从而做出最佳决断之人。
此外,脉症从舍理论还混淆了脉象与症状的关系,“脉”与“症”二者本就不是平行关系,脉象本就从属于症。症包括症状和体征,症状是病人的主观感受,而体征是可以客观检测出来的异常征象。症状与体征是临床医生辨证的主要资料,脉象是医生诊脉收集而来的四诊内容之一,脉象是隶属于症的范畴,是症的表现内容之一,所以,脉与症并非对等的平行线关系[9]。单一的脉或症都不能反映疾病的本质,若简单地将二者舍其一,以不完整的四诊信息断病辨证,容易造成误诊失治。
蒲辅周先生在遇到脉症不应时,认为唯有脉症互参而非舍弃,将三因、四诊信息综合分析,方能做到治病求本,避免误治。
例1:邓某某,男,72岁,干部,1961年5月15日初诊。十一年前曾突然昏倒,诊为高血压性心脏病,服用高丽参合真武汤后逐渐好转。近来又觉头晕目眩,时常四肢颤抖,甚则身动摇,不敢步行,耳鸣,口涎自流,咯痰不咳嗽,目视物模糊,口苦不渴,时有心慌,食欲不振,无饥饿感,睡眠不实且恶梦多,大便不畅,小便少。其人体丰面赤,脉两寸关微,至数不明,有散乱之象,两尺沉迟,舌质暗红,苔白腻,治予益阴潜阳之方,三诊后病愈。
此案虽见口苦、面赤、眩晕、耳鸣,但脉微而迟,舌暗,苔白腻,口苦不渴。脉症合参诊断病人是由于操劳过度,肝肾阴虚,阴不潜阳,真阳浮越,肝风将动。乃真虚假实之征,非实火也。治从肝肾而育阴潜阳,不可当实火治之。所以临床上唯有脉症互参,四诊合参,方能不为假象所蒙蔽。
例2:刘某某,40岁,蒲老的同乡。初夏患温热,战汗后,脉静身凉,状如尸厥,其夫问:“是脱阳吗?”蒲老说:“不,此大热退后,身冷脉静,如天时酷热,骤然大雨,炎热顿息,风凉气爽。今脉息皆平静,颇能安睡,黏汗不息,余热续出之象,非脱勿惧;若汗后身冷脉躁,呼吸气促,烦躁不宁,珠汗发润,鼻煽膈动,即是脱证。任其熟睡,慎勿呼之,待睡醒后,只以西洋参三钱,大麦冬六钱煎水频频与之,兼徐徐进清米汤,不可与食。”蒲老因远出巡诊,傍晚始归,而家人告之:“刘姓已来四次,病有变”。急往视之,患者果然高热气促,烦躁不安,口渴无汗,脉象洪数。问其原因,其夫欲言不言,再追问之,乃言:中午亲戚宋某过访,说“汗出身冷,脉微欲绝,乃脱阳之征”,处以附子三钱、西洋参三钱,浓煎服之,服后一小时,而烦躁高烧顿起,以致气促。蒲老再以和胃养阴法而愈[10]。
此案正是因为宋某忽略了病因和黏汗不息的症状,凭脉言病,诊为脱阳症。然而,患者虽脉微欲绝,诚因患者感受温邪后发热、战汗,此时正邪交争,正气已胜,机体劳倦,待余热续出,故外在表现为脉静身凉。蒲老明察病因,观其汗液非脱汗,乃病汗也。治予西洋参、麦冬、米汤,益气养阴方可痊愈。可见,临床上完整收集四诊信息,灵活辨证才能避免误诊误治。特别是对于脉症不应时,往往“不应之症”却是辨证的要点。
中医治病的特点在于辨证论治,辨证之要在于四诊合参。《伤寒论》中虽未出现“辨证论治”四字,而“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正是辨证论治思想的高度概括[6]。临床上疾病变化复杂,证候多端,遣方用药虽有常法并无成法,因此要求医生准确辨证,按证立法,依证选方。要想做到准确辨证,首先要做到四诊合参,即《素问·脉要精微论》中言:“切脉动静,而视睛明,察五色,观五脏有余不足,六腑强弱,形之盛衰,以此参伍,以决生死之分。”笔者认为:虽然望、闻、问、切形式不同,但是反映的疾病内在本质是一样的,之所以四诊合参,就是因为某些干扰现象会在疾病某一环节有所表现,四诊合参可以帮助我们综合分析,提高辨证准确性。
此外,临床诊脉时虽会遇到斜飞脉、反关脉或动脉造影术后的病人,这种先天或后天因素所致的脉道畸形看似是确切的假象,但诚然是病人身体状况的真实反映,即真相的表露,亦是辨证的要素。
脉症不应乃是常中之变,并非有假象存在,脉与症的表现均是疾病本质的外在反应。遇到复杂病机或重病、难病,如“至虚有盛候,大实有羸状”,此谓阴阳极度失衡、至虚有盛候时,缺少临床经验的医生可能往往只看到实证的一面,而忽略掉虚证的一面,脉症有可能不应,脉症从舍便不能直探病机,因而大有误诊误治的可能。若全面收集四诊信息,再细辨证,则可知虚实,探主因,明病机。例如严重脾胃虚弱的人症见腹胀满,不能认为腹胀这种“实”证是假的,所谓的“假象”往往是病情本质的提示。在类似这种阴极似阳、阳极似阴的情况下,需将“脉”与“症”全面合参,仔细辨证,方能透过表象看到疾病的本质。因此,不可单纯地认为脉症有真假而舍弃不察,四诊合参才能保证我们在临床治病过程中做出最合理的诊断。
传统中医有许多思想义理渊深,方法微奥,在传承的过程中又易存在讹错,以至后世在学习时易领会失误、断章取义。“脉症从舍”的理论容易使临床医生在四诊信息收集不全面时做出诊断,导致疗效不佳,甚至耽误治疗。“望、闻、问、切”的掌握当为医家首务,也是保证诊断精确的重要之法。古人有云:“治常易,治变难”,脉与症不相应乃是常中之变,并非有假象存在。脉与症的表现均是疾病本质的外在反应,犹如《伤寒论纲目》云:“病气之阴阳既成,脉之阴阳必应。”当我们治疗一些疾病收效不佳时,应当首先考虑四诊信息是否收集完备?是否是习惯性思维导致我们忽略了一些细节?此外,脉与症实际上是从属关系,如果将脉与症认为是一种平行关系,容易造成“知其一亦可诊病”的错觉和“以证套症”的错误,如此治病不仅难以体现中医辨证的灵活性和复杂性,还与辩证思维相悖。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临床上减少失治误治的关键是提高对四诊信息全面采集、全面分析的能力,进而运用整体思维准确辨证论治;在遇到变证时应当辨别变证与常证的差异,仔细分析造成变证的病机,而非将变证简单归类为“真假”,进而予以脉症从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