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彦博,王 飞
(1.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四川 成都610075,2.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 成都610075)
放射性肠炎(radiation enteritis,RE)是腹腔、腹膜后、盆腔等恶性肿瘤经放射性治疗后出现的肠道并发症,其主要机制为放射线造成肠道屏障功能的损伤,导致小肠、结肠和直肠受累。依据病程长短、临床表现、病理学特征等,分为急性放射性肠炎和慢性放射性肠炎。急性放射性肠炎以肠黏膜炎性反应为主,慢性放射性肠炎以进行性肠壁缺血和纤维化为主[1]。放射性肠炎的发病率与放疗剂量及放射接触面积、放疗间隔时间等因素关系密切。目前本病治疗手段主要包括营养支持、恢复肠道屏障作用、改善肠管缺血缺氧、缓解肠道症状等。针对疾病后期出血、梗阻、狭窄等严重并发症,多采取内镜及手术治疗[2]。放射性肠炎临床上治疗药物与手段趋于多样化,但部分治疗方法疗效不确切,缺乏循证依据,且尚无可靠的标准化治疗方案[3]。中医根据本病腹痛、腹泻、下利赤白黏液等主症,将放射性肠炎归为“肠澼”“痢疾”等范畴。本病发生发展及证候演变规律与叶天士“初为气结在经,久则血伤入络”“久病入络”等络病理论相符合,故将放射性肠炎归于“络病”范畴探讨其辨治,以期为临床提供理论依据及有效治疗方法。
1.1 放射性肠炎病位在肠络 《灵枢·脉度》曰:“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广义的络脉由经脉别出,逐级细分,遍及全身,联络脏腑肢节,具有渗灌气血、互渗津血、贯通营卫的功能[4]。络脉按表里分布来分,有阴、阳之别。阳络多循行分布于人体表浅部位;而阴络深而在内,多向内缠绕贯通人体脏腑组织,属“脏腑隶下之络”,亦称“脏腑络”,各根据其所处脏腑区域而命名。按所主功能来分,又有气、血之别。气络主运行经气,“经气注络,络气还经”(《叶氏医案存真》),发挥推动、气化作用;血络主运行津血,“络中乃聚血之地”,起滋润、濡养作用。气络与血络互存互用,密不可分。“通道”作用是络脉的基本特征,络脉是气血运行的通道,既为其所属脏腑输送气血津液等精微物质以维持其正常生理功能,又是废物、邪气等排出的通道。放射性肠炎病位在肠络,肠络为布散于肠腑表里及周围之络脉,肠分清泌浊、传导糟粕的生理功能均靠肠络这一重要通路所维系。肠为多气多血之腑,气、血、津液均汇于肠络。肠之气络主传化功能,气机通畅则大肠传导功能正常;肠之血络与濡养功能、津液代谢较为密 切[5]。从解剖学来看,肠道血供丰富,动脉、静脉血管丛密布,与络脉交错分布、网罗全身之特点相似。肠络还应包括肠道的肠系膜、神经丛、淋巴系统等,发挥信息传递,物质传化,并向外排泄废物、毒素的作用[6]。
1.2 放射性肠炎可归于肠络病 根据放射性肠炎发病机制复杂、病程日久、缠绵难愈的特点,可将其归为络病理论中的肠络病范围探讨。络病是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持续的病理状态,是疾病传变的重要环节。《临证指南医案》云:“邪与气血两凝,结聚络脉[7]。”邪气侵犯络脉,络中气血阴阳失衡,继而影响脏腑,即发为络病。络病除引起脏腑功能失调外,亦能导致结构损害[8]。叶天士提出“久病入络”观点,揭示了络病的发展多由表入里,由气入血,由无形到有形。邪气犯络,首先伤及于气,或络气运行不畅,气机不利,阻碍气血津液输布,络脉瘀滞;或因络中之气不足,络脉空虚,久则因虚而滞[9]。“络瘀”与“络虚”共同影响着放射性肠炎的发生发展。放射性肠炎主要病位为肠络,肿瘤病人本身正气不足,极易感邪,病久无力抗邪,肠络受邪,影响络中气血津液运行,痰、瘀、毒等邪内生,肠络瘀滞,导致气机不畅,腑气不通,传化失司。入络之邪难以从络而出,久积成形,伏于肠络,肠络痹阻,形成肠络病。病势有趋气络、血络之异。以肠气络病为主者,多为大肠络气空虚或阻滞,影响传导功能,表现为腹痛、腹胀、腹泻、黏液便、里急后重等症状;以肠血络病为主,病情较重,病变不可逆,气络病的症状加重,出现反复腹痛、腹泻、便血、乏力、贫血等症状,严重者可见肠狭窄、梗阻、穿孔等器质性变化[10]。
2.1 从外因来看,为火热毒邪外袭 邪盛谓之“毒”,放射线为火热之甚,会对机体造成严重损伤。《金匮要略心典》将“毒”解释为“毒,邪气蕴藉不解之谓”[11]。姜良铎教授概括“毒”是对机体产生不利影响,导致人体阴阳失衡的因素。毒之来源不同,故有内、外之分。外来之毒以外感六淫、疫疠之气为主,又延伸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及放射线、大气污染等理化因素;内生之毒多由于致病因素影响脏腑功能,导致体内生理、病理产物分布异常或排出障碍,蕴而成毒。毒邪与其他邪气相合亦可成为新的致病因素,壅滞、耗伤气血,虚实夹杂,胶结难解[12]。放射线为肿瘤治疗过程中因放射暴露所产生的一种新型毒邪,据其来源归于外来之毒。放射线具有穿透性,由表而入,以络脉作为其主要的侵入及传变途径。毒邪损伤络脉,气机障碍,郁而不通,继而由络深入脏腑,影响脏腑功能。另外络脉又是毒邪自体内排出的功能载体,毒邪排出依赖于络脉的通畅,络脉不通,毒亦难解。
2.2 从内因来看,为正虚兼毒、痰、瘀内生 肿瘤患者本身具有虚实夹杂的病理特点,久病正气虚弱,脏腑亏虚,经由手术、放疗等治疗后气血耗伤更甚。《黄帝内经》曰:“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因为肿瘤病人本身正气不足,给放射性治疗后络病的形成创造了条件。而放射线损伤不仅加重了机体的虚弱,并成为新的致病因素,导致既有正气亏虚,又合毒、瘀、痰蕴结肠腑,进一步加剧了患者虚实夹杂的病理状态。
3.1 发病特征 放射性损伤的发病包括新感而发与伏而后发,这是由放射线的病理性质所决定。放射线为火热毒邪,穿透性强,《金匮要略》云:“极寒伤经,极热伤络”。发病初期多属新感,即外感火热毒邪,自表而入,外灼皮肤,内伤络脉、脏腑,络气郁滞,气血津液运化失司,津凝成痰,络血瘀滞,阻塞肠络,肠腑功能失常。放射线损伤亦有迟发反应这一特点,常发生于放射治疗的中后期,余热留恋日久,伏于肠络,耗伤正气,气阴两虚,继而由下一次接触邪气诱发,火热毒邪内外相引,直接发于营血分,开始发病即表现为里热证,热毒壅盛,毒、痰、瘀互结,胶结难解,病程缠绵难愈,脾胃受损,久则及肾。
3.2 病机演变
3.2.1 毒损肠络为始动因素 毒损肠络是放射性肠炎发生的始动及加重因素,既包括外来之毒侵袭,又有内生之毒续生。一方面放射线直接照射(火热毒邪)为放射性肠炎的外来之毒。外来之毒刺激肠道黏膜,黏膜上皮细胞变性脱落,促炎因子及炎症信号产生,炎症细胞浸润,黏膜糜烂水肿。放射线刺激黏膜下层小动脉形成进行性闭塞性脉管炎,导致肠壁血管缺血,多种生长因子(如转化生长因子β、角质细胞生长因子等)活化释放,纤维增生,黏膜下层间质纤维化;长期慢性炎症及血管进行性缺血状态下,最终导致肠壁全层缺血,肠黏膜萎缩,肠壁纤维化增厚。上述由放射线刺激产生,诱导肠道黏膜发生慢性炎症及纤维化的促炎细胞因子、炎性介质、生长因子等因素可概括为内生之毒,其在放射性肠炎的病理演变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13-14]。
火热毒邪,侵犯人体,可直接损伤肠络,肠气络受损,气机不畅,传导功能失常,出现便溏、便次增加等症状;肠与津液代谢相关,肠道气机不利,气不化津,湿阻肠腑,而出现大便稀薄、黏液便、里急后重之象;湿邪与热邪相搏结,可见肛门灼热、下利赤白黏液等症状;火热毒邪由表入里,由气及血,灼伤肠血络,伤津耗液,迫血妄行,出现大便带血,甚纯下鲜血之症;火热毒邪又可伏于肠络,影响气血津液运行输布,导致肠络气滞、痰饮、瘀血形成;痰瘀伏息肠络,锢结难出,日久酿生内毒,又可与外来之火热毒邪相合,成为新的致病因素,加重放射性肠炎的进展。
3.2.2 肠络空虚为病理基础 肿瘤病人本身多正气不足,放射线其性炎热,直接耗伤津气,加上久病迁延,络脉愈虚。《景岳全书》言:“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15]。”放射性肠炎病位在肠,火热之邪又损伤脾胃之气,导致脾运化失司,宿食内积,清浊不分,水湿不化,下注于大肠,导致纳呆、泄泻、便溏或夹有不消化食物;脾主升,脾气受损,中气下陷,则出现里急后重、肛门下坠感;脾胃为后天之本,脾胃虚弱,气血生化乏源,脉络不充,脏腑失养,放射性肠炎迁延难愈,腹泻、便血日久又进一步损伤脾胃,耗伤气血,使虚者愈虚[16];久泻伤阳,日久由脾及肾,寒从中生,火不暖土,导致脾肾两虚,水湿下注于肠,出现腹部隐痛、喜暖喜按、泄泻黏液白冻等症。
3.2.3 肠络痹阻为病机关键 络病具有易入难出、易滞易瘀的病理特点。《景岳全书》云:“凡人之气血犹源泉也,盛则流畅,少则壅滞,故气血不虚则不滞,虚则无有不滞者”[15]。肿瘤患者多正气亏虚,愈虚则气血瘀滞愈甚,络脉运行经气、津血功能失常,络脉虚滞。加之火热毒邪侵入肠络,络脉气机不利,气化失司,津凝成痰,或火热之邪直接炼液为痰,出现痰阻肠络之证。热毒壅滞,迫血妄行,血溢脉外成瘀;或热邪炽盛,营阴受灼成瘀;或因气滞、痰阻导致血液运行受阻,血滞成瘀。痰、瘀、毒合而为病,胶结难解,病程迁延。若久治不愈,加之长期、多次接受放射线照射,则痰瘀毒息于肠络,久聚成癥,痹阻肠络。此时多处于放射性肠损伤慢性期,以肠壁进行性闭塞性动脉内膜炎和间质纤维化为主,最终导致放射性肠纤维化形成。此时病情较重,病变偏于肠血络,临床表现为反复腹泻、便血、里急后重、乏力,甚则出现肠腔不规则狭窄、穿孔及梗阻等。
总之,毒损肠络、气血亏虚、肠络痹阻,这三者病理演变体现了络病由气及血、易滞易瘀的特点。放射性肠损伤从中医络病理论角度讲,火热毒邪为始动及加重因素,气血亏虚,肠络失养为其本,痰、瘀、毒胶结留滞于肠络,息而成积,痹阻肠络。
放射性肠炎治疗总以“络以通为用”为治则,根据络脉瘀滞与络脉虚滞不同,治以祛邪通络、补虚通络。祛邪通络法用于毒损肠络,络脉失和,毒、瘀、痰并行,阻滞脉络之证;补虚通络法用于正气亏虚,络脉失养,脏腑组织失于灌注之证。祛邪通络多以解毒通络、化瘀通络、化痰通络、行气通络为主;补虚通络以补养络中气血、通补络气、荣养络脉为主。
4.1 祛邪通络为关键 ①解毒通络:放射性肠炎以火热毒邪外袭,肠络受损为其起始病因,后又出现痰、瘀、毒互结,络脉不通。治疗亦应清解热毒,通利脉络,常用药物有黄柏、黄连、黄芩、葛根、栀子等。②化瘀通络:络脉虚滞与络脉郁滞均不离血瘀这一病机,活血化瘀通络应贯穿始终,常用药物包括红花、川芎、赤芍、当归等;脉络瘀滞甚者,可加土鳖虫、水蛭等虫类药物或鸡血藤、大血藤、海风藤等藤类药物深入络脉,增强搜剔通络之力。③化痰通络:因热毒煎灼成痰者加竹沥、胆南星等清化热痰通络;痰湿阻滞者加半夏、陈皮等祛湿化痰通络。④行气通络:叶天士提出“络以辛为泄”,辛味药能行、能散,不仅可通畅脉络气机,透邪外出,又能通、能化,通经络,涤痰饮,化瘀血,故可配伍郁金、乳香、没药、枳壳、羌活等辛药通络畅气机。
4.2 补虚通络为基础 叶天士提出“大凡络虚,通补最宜”。“补虚”即扶助正气,针对阴阳气血及脏腑虚实偏损分别采取相应治法;“通络”使络气得通,络血得行,络脉气血津液输布正常,脏腑功能得以恢复。①补益脾胃:放射性肠损伤可直接损伤脾胃,致气血生化乏源。气血两虚,络脉虚滞者多采用黄芪、人参、白术等健脾益气,补气养血之品,配以当归、川芎等活血通络之品,补气通络,气血并顾。②益气养阴:火热毒邪袭络,耗气伤阴,血中津液被灼,瘀成络滞,此时可予玉竹、黄精、麦冬等品益气滋阴;阴血亏虚较甚者可配伍鹿角胶、紫河车、阿胶等血肉有形之品峻补真阴,阴血足则血行畅。③温补脾肾:久泻伤及脾肾之阳,以肉桂、干姜、鹿茸等品温补阳气,温运络脉,气血行则络脉通。
4.3 分期论治,内外并治 放射性肠炎的治疗当分期论治,内外并治,多法联用,减轻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放射性肠炎属于热毒致病,以毒损肠络为起始,肠络痹阻为关键,脉络空虚贯穿病情发展始终。本病病程较长,不同阶段病理演变及证候各异,故治疗当分期论治。早期以急性放射性肠炎为主,外感火热毒邪,毒伤肠络,阻滞气机,影响气血津液运行,成痰化瘀,络瘀不通,正气亏损不甚,治疗以祛邪通络为主,兼以扶正。放射性肠炎中晚期以放射性肠纤维化为主,病程日久,火热毒邪持续不解,伏于肠络,内外之毒相引,痰、瘀、毒相合痹阻肠络,正气愈虚,常累及脾肾,治疗当标本兼顾,通补兼施,既要祛邪通络治标,又要补虚通络治本。放射性肠炎中晚期常合并肠梗阻、出血、穿孔等并发症,要及时配合手术疗法,降低患者病死率。
另外,中医特色外治法如中药保留灌肠、针刺法、艾灸等也被证实对放射性肠炎有显著治疗作用[17],可改善患者生存质量。针对急性期热毒伤络,在灌肠治疗中多采取清热解毒、收敛止血药物,急则治其标;而在亚急性期与慢性期,本虚与标实并重者,多采取灌肠联合补虚类中药内服标本并顾。在针刺治疗中,急性期多采用泻法,选取曲池、合谷等穴,以通为治,为热毒找寻出路;而慢性期的针刺治疗则以补法为主,选取脾俞、胃俞、足三里等穴,调养气血,健脾益肾。而艾灸治疗多运用于慢性期患者,多选取神阙、关元、气海等穴,以温阳散寒,行气活血。
综上所述,基于络病理论,放射线之火热毒邪侵袭,毒损肠络为放射性肠炎始动因素,肠络痹阻为关键,肠络空虚作为病理基础贯穿始终,其发病或新感即发,或伏而后发。本病治疗当以通络为总则,祛邪通络、补虚通络为基本治疗原则,并注重分期论治,内外并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