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树东 包金亮
(1金华市经济特产技术推广站,浙江金华321100;2磐安县山之舟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浙江金华322305)
大球盖菇又名褐松茸、皱环球盖菇、酒红球盖菇,是国际菇类交易市场上的十大菇类之一,也是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向发展中国家推荐栽培的蕈菌之一[1]。大球盖菇风味独特,味道鲜美。目前全国多地在引进试验栽培大球盖菇,市场售价高时40元/kg,尤其冬季市场供不应求,具有较好的开发前景。
我国蔬菜种植面积较大,采收蔬菜后各种废弃料资源丰富,尤其是茄子秆,产量可达500 kg/667 m2,如能利用,不仅资源化利用农业废弃物,保护了环境,还提高了农民的收入。现将茄子秆栽培大球盖菇技术要点总结介绍如下。
一是茄子秆栽培大球盖菇原料来源丰富。茄子种植面积大,茄子秆数量多,菇农可就地取材、就地栽培大球盖菇,生产成本低、产量高;二是栽培技术简便粗放,可采用生料或发酵料栽培,工艺简单、操作便利,容易成功;三是大球盖菇抗逆性强,其适应温度范围广,可4~30℃出菇。利于实现错季上市、填补市场空白。
栽培地环境要求气候温和、水源充沛、交通便利,周边无“三废”污染源。土壤要求偏酸性、不结板、略带沙土为佳。
大球盖菇喜荫,可利用、树林或者利用蔓生的蔬菜(如秋黄瓜)或遮阳网适当遮光,为其创造阴凉、保湿、保温的环境。
大球盖菇菌丝生长温度范围8~30℃,最适温度为15~26℃。具体可根据当地的气候适时安排栽培季节。一般在9月—11月铺李敖补种,11月至次年5月出菇。
茄子秆栽培大球盖菇配方茄子秆40%,甘蔗渣59%,石灰1%。培养料用量5 000~6 000 kg/667 m2。若采用100%茄子秆,原料发酵升温慢,腐熟效果差,播种后发菌慢,出菇慢,产量低。添加甘蔗渣后,堆料升温快,发酵效果好,播种后菌丝生长快。
2.4.1 茄子秆收集
茄子秆分枝较多,收集容易,但是装运占空间。因此用专用秸秆粉碎机在田间地头粉碎茄子秆,然后就地堆积发酵,或者将茄子秆粉碎后装运,这样大大降低装卸和运输成本。
2.4.2 堆料
茄子秆粗壮结实、质地硬,菌丝不易分解。用秸秆粉碎机将其粉碎呈0.5~2 cm的颗粒或条状。将粉碎后的茄子秆屑浸透水,添加辅料后,堆成宽1.5~2 m,高1.5 m,长度10 m的料堆自然发酵。在料堆顶部及两侧用木棍隔50 cm打通气孔,孔径10 cm。每隔3 d翻堆一次,共翻堆3次。发酵后的培养料应呈褐色,疏松、不粘、无异味,含水量65%左右。
畦床分为阳畦和阴畦。保湿好室内或棚内建阳畦,野外或林下空间保湿差建阴畦。
建阳畦方法:先将场地用皮尺或测量仪器划分成若干块,分为畦面和操作道。畦面宽度1 m,操作道宽度0.5 m。将操作道内的土铲到畦面上,使畦床高度为0.1 m。
建阴畦方法:先量好畦面和操作道,将畦面的土铲到操作道上,使畦床深度为0.2 m。
将处理好的培养料分两层铺在畦床上(内)。先铺10 cm厚的培养料,将掰成红枣大小的块状菌种,均匀放置在培养料上,然后再铺一层10 cm厚的培养料,最后在培养料上面再播一层菌种。
菌种用量以1~2袋/㎡(单袋0.5 kg)为宜。播种时间选在阴天为宜,晴天播种时,需要边播种边盖土,防止阳光照射菌种块。
播种后,在畦面盖上2~3 cm厚的土。有条件的可以在土面覆盖稻草、遮阳网、无纺布等,以保持畦面湿度。
播种后注意保持畦面湿润和防高温。林下搭建简易拱棚,菌丝生长期起到降温作用,出菇后期起到保温的作用。
林下拱棚搭建方法:采用高强度纤维管作拱管和连接杆,其优点是:体积小、质量轻、便于搬运和搭建、寿命长。拱杆长度1.8 m,两头分别插入土中0.2 m,拱架间距0.8 m,用长度3 m的直杆分2~3道平行连接拱架,再覆盖一层无滴农膜和遮阳网,用长尾夹将农膜和遮阳网夹在拱杆上,防止风吹掉落。
保持适宜的相对湿度:大球盖菇出菇要求空气相对湿度80%~90%的,覆盖的土壤也要求湿润,以手捏成团,扔之能散为宜。可采用滴灌、浇灌或喷雾来增湿。同时要注意通风增氧。大棚或室内每天通风2次,每次1 h左右,林下露地栽培的以自然通风为主。小拱棚每天通风一次,每次半小时,或者在棚膜底部每隔一米留置一个通风口。冬季出菇期间若遇到霜冻或低温,要盖严农膜,也可以用树叶覆盖在拱棚两侧,防止冻死菇蕾。
一般播种后40~50 d即可出菇。为确保品质,在大球盖菇的菌膜与菇柄紧连、菌盖内卷尚未开伞时采收。采菇时用手指抓住菇柄左右转几下,再用另一只手压住基部土壤向一侧拔起。
一潮菇采完后,应停水养菌7~10 d,再补水刺激出菇。一般可采收4~5潮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