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曹世仑
要做好课程思政教育改革,就必须解决好如何将思政元素充分融入教育中占比重巨大的专业课教育中的问题。笔者以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为例,结合课程的特点探讨了课程中思政元素的发掘,并以几个典型的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结合的实例介绍了如何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教学。
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是高等职业院校中机械类专业必修的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也是大部分机械类大一新生进入学校后最先学习到的专业课程之一。课程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机械零件的几何精度、公差配合原理及测量技术的基本知识,通过实验和实训完成几何测量技术的基本训练,使学生在学习机械相关公差标准的基础上具有初步的实践和应用能力 。
从课程本身来看,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和其他一些高职工科专业课有一个共性,这类专业课程的内容和研究对象通常更具客观性、科学性,且往往更注重实用性,通常与职业知识、劳动技能联系密切。相较于其他人文类课程,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这类专业课程更注重知识和技术的掌握及运用,通常缺乏价值引领与启示。
为了更好地开展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课程思政改革,贯彻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目标的课程思政理念,在结合课程内容专业性特点的同时,思考如何对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进行课堂思政改革变得十分迫切。从另一方面来看,将思政教育融入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课程的改革探索与实践中,对于高职专业课思政教学改革,特别是机械类专业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因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课程不仅要教授学生关于精度、公差配合及测量技术等专业知识与技能,还要将科学素养教育、职业素养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德育融入课程。在教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有德有才,诚实、守信、善于沟通和合作的品质,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的职业素养,为学生参加工作后职业能力的提升与职业生涯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结合课程特点,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课程思政元素的发掘可以主要围绕爱国主义、民族精神、职业道德、职业素养、科学精神、创新能力、工匠精神等主题展开。将以上主题与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课程相关知识相结合,可以归纳整理如下:(1)爱国主义、民族精神:极限配合与相关标准;几何精度的检测;机械产品制造与精度关系。(2)职业道德、职业素养:标准与标准化;精度及误差的检测;未注公差;粗糙度对零件性能的影响。(3)科学精神、创新能力:公差的设计与选择;表面粗糙度的选择;轴承配合的选择;测量技术的发展;几何误差的测量;粗糙度评定参数的确定。(4)工匠精神:几何精度;公差与误差;滚动轴承等标准件的公差与配合。
将思政元素更好地融入课堂专业教学,有个形象的比喻叫“盐溶入汤”。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要自然不做作,力求做到“润物细无声”。同时,思政元素的占比要协调,既要让学生品尝出教学这碗“汤”中的思政“盐”味,获取“盐”的营养,又不能将“汤”做得太“咸”,破坏了专业知识与思政教学的平衡而影响教学效果。
在教学实践中,不同专业知识所融入的思政元素点以及融入课程的方法往往多种多样且不尽相同,但通常也存在非常多的相通之处。笔者将以下几种典型的且各具特点的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专业知识作为范例,简单介绍如何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知识教学。
通过让学生观察箱体典型零件工程图的尺寸标注,引出一般公差,即未注公差的概念:加工方在正常条件下,即加工设备在正常维护情况下一定可以保证的加工精度。提醒学生,在这些看似没有标注出具体公差范围的零件尺寸背后也有其各自的精度要求。做人做事也当如此,不能懈怠,要时刻提醒自己遵守职业道德与法律规范,严格自我要求。
精度如此重要,要达到高精度却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其背后离不开工匠和设计者们对精度的不断追求。在课堂上引入视频资料,介绍一位与精度相关的大国工匠案例: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号称手工磨精度超越数控机床的钳工方文墨的故事,将工匠精神引入课堂。通过真实人物案例让学生感受中国新时代“大国工匠”精益求精,磨炼高超技能,追求极致、追求高标准的工匠精神。
介绍滚动轴承的精度等级划分方式,了解轴承精度等级的高低不同,主要是由轴承零件尺寸公差和轴承工作时的旋转精度两项因素共同决定的。从此知识点引出:评价任何事物往往都是从多方面的。就如轴承的精度高低,不能只看构成轴承本身各个零件的精度,还要分析其工作时的旋转精度,结合其实际工作情况,从动静多角度去分析。我们看待某一个事物的好坏,不能只看某一个静止面,要从科学、发展的角度客观地去分析。
介绍轴承不同精度等级的特点:由轴承本身的结构特征可知,轴承在受轴向压力时,会产生变形。国标对不同等级的轴承变形后的变形量大小做了规定:对于高精度P2、P4级轴承,要求Dmax、Dmin都必须合格;其余公差等级轴承,只要Dmax和Dmin的平均值合格即可。再次引出思政思考:高低级轴承精度不同,其对于形变的标准也有高低不同。在别处也是类似,分析事物要从事物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出发,重视存在的区别,不能简单地将所有问题一概而论。
介绍轴承负荷的大小:轴承负荷的大小可以分为轻、重、一般负荷三种,它们需用当量径向动负荷Pr与轴承设计给定的额定动负荷Cr的比值来区分,从而引出相对应的思政思考:事物的好与坏、是与非往往是相对的,就如轴承载荷的大小不是一个绝对的值。某一个力量施加于某个小轴承有可能是重负载,但同样的力作用于另一个大轴承,却可能是轻负荷。就如小马过河,适合你不一定同样适合他,我们认识到事物的客观规律,要辩证客观地看待事物。
介绍三坐标测量仪的技术原理、功能以及它在现代制造业中的广泛用途。从实验室已配备的某德国品牌三坐标测量机讲起,简单向学生介绍三坐标测量仪的国内外发展状况:目前主流的三坐标测量机制造技术都被欧美品牌所垄断。近些年,国内三坐标厂商技术虽有所发展,光栅元件依旧主要依靠进口。行业落后的状态不免让人想起如果没有核心技术,势必要受制于人。自然而然提出国家的发展、技术的进步离不开人的拼搏与奋斗,要改变这一局面,更要各位同学努力。
介绍三坐标测量仪工作台材料与导轨的变化:早期的三坐标测量机工作台材料主要是铸铁或铸钢,近年来主流三坐标测量机采用的多是变形小、稳定性好、耐磨损、不生锈且价格低廉的花岗岩工作台。三坐标测量机的导轨也已从滚动导轨、滑动导轨变为性能更优异的空气静压导轨。讨论并分析以上变化的原因不难发现,创新带来了科技的不断进步,新技术的不断出现导致落后的技术逐渐被淘汰。事物总是客观发展的,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每位同学今后走出校园在工作岗位上也要时刻保持创新精神,乐于接受新鲜事物,不断进步。
讲解三坐标测量的实验操作流程,示范测量操作方法。在演示结束后,向学生布置测量任务:要求学生自行组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并确定测量方案,分工合作完成相关空间几何误差的测量。在实验教学过程中,通过真实的实践活动来培养同学们互相帮助、互相协作的团队精神,锻炼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
综上所述,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课程在学生的专业知识体系中作用重大,其课程思政改革的重要性也是如此。思政课程的改革要充分发掘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并将挖掘提炼出的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点相结合,找到专业知识与思政教育的融合点。同时,探索合理有效的课程思政教学方法。这对于充分发挥其他各类机械基础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推动专业基础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培养与社会生产力相适应的劳动者具有重大意义。
在后续的思政教学改革实践中,要继续将思政教学贯穿课程教学始终,从备课、授课、实操应用到课后评价,打造持续深入的闭环,实现全知识点、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格局,以更好地发挥思政在育人中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