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雪晨
摘要:在阅读国外作品时,我们时常会遇到一些让人费解的译文,就如孙忠旭在翻译《麦田里的守望者》时曾表示:“一些语言让我的思绪斐然。”针对英译汉过程中出现的翻译问题,笔者做出了具体的解析,并提出了以下三个方法:第一是利用文字表达的方式进行随译;第二是利用逻辑判断的方式进行推理;第三是讨论让人难以理解的欧化长句。
关键字:英译汉;《了不起的盖茨比》;问题解析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随着翻译浪潮的兴起,中国涌现出大量翻译工作者,翻译门槛的低准入导致译者水平层出不穷,翻译成果也高低不一,因此产生了许多问题译本。笔者通过分析这些“让人思绪斐然”的译文,寻找解决方案,希望为其他译者提供参考建议,由此翻译出有质量的译文。
一、随译的文字表达
“随译”,是由于译者自身的原因而造成的错误联想与翻译。在翻译领域中有一个铁律:一个被人高度认可的译者,首先要忠于原著,并且要具备高度的文学审美观念。但是,“随译”却是译者在主观认知状态下强加给原著的表达方式。在这样的错误翻译过程中,就会导致译者对文字的轻率判断以及随意应用,甚至还会出现生搬硬套的现象。最终导致译者所翻译的内容词不达意。如在《了不起的盖茨比》中,原译有这样一句话:“茉特尔·威尔逊在那里跪在公路当中死去,她那发黑的血和泥土掺杂在了一起。”原文为:“——Myrtle wilson,her life violently extinguished,knelt in the road and me ingled her thick dark blood with thdust…… ”通过这句话的原译,我们看到了“一个人在被汽车撞死之后,居然可以‘跪’在马路上死掉。这会让人感觉毫无科学依据根据。”这是因为“随译”而导致的翻译错误。其实,原文中的单词为“knelt”,但是这个单词有两种解释方法,第一种是“to bend the knee(双膝蜷缩)”第二种是“to rest or fall on the knee(跪下)”。此时便可知晓,原文表达的意思为:“茉特尔·威尔逊在那里双膝蜷缩着倒在了公路当中死去,她那发黑的血和泥土掺杂在了一起。”由此可见,“随译”的现象主要会发生在一些较为常用的词汇当中,但只要译者稍加注意与思考,此类问题便可有效避免。所以,译者切不可随意联想,主观匹配。
二、推论的逻辑判断
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经常会犯逻辑推论的错误。其中,出现该错误的原因是对概念的掌握不准确。就如:在《了不起的盖茨比》中,原译为:“美国人虽然是愿意的,甚至是渴望当农奴的,但是一定是不会去做乡巴佬的。”原文为:“——Americans,while occasionally willingly to be serfs,have always been obstinate about peasantry.”这句译文中的错误在于,译者将“农奴”与“乡巴佬”两个词汇的概念搞混,从而导致了逻辑推论上的错误判断。在美国的民间文化中,关于“乡巴佬”的这一词汇是一个非常广泛的称呼。比如,有农村农户、小商贩、农奴、小资本家、小业主等。如果从逻辑上来判断“乡巴佬”这一词汇,应该是“但凡是在乡下的,必然就是乡巴佬。”所以,“美国人既然愿意当农奴,必然愿意当乡巴佬”。但是这样叙述又很让人费解。部分译者会思考:“难道美国人就乐意低人一等?难道美国人以当农奴为荣?”那么,事实如果是这样,林肯总统必然不会推行“废奴运动”。实则,这句话只需要译者经过一番严密的推敲便可得出正确的结论,如果将原译修改为:“美国人虽然会去干农奴的活儿,但是万不能坚持耕种。”通过这样翻译,可符合原著中的故事逻辑:前半句表示美国人能够认清现实,后半句代表美国人在生活中不死板刻薄,不愿意听命于生活。由此可见,译者在犯了逻辑推论的错误时,会导致对原著的翻译出现较大的偏差,最终产生“驴唇不对马嘴”的现象。
三、歐化的多余长句
需要申明的是,我们强调在英译汉中尽量减少欧化长句,并不代表欧化长句不适合应用于英文文学作品中,而是说,在英译汉的过程中,直接对欧化长句进行翻译会导致“中国话全盘西化”的现象发生。这样的翻译效果不仅大打折扣,甚至会误导读者。例如:在《了不起的盖茨比》中,原译为:“我们经过了罗斯福港湾,然后顺着一个贫民窟的石子路飞驰而过,道路边陈列着二十世纪初期褪色的镀金时代的那些依然有人光顾的阴暗的酒吧。”通过这段文字我们发现,在这句话中,为了描写酒吧,作者在原著中利用大篇幅对其进行修饰。但是,译者在进行英译汉的过程中,需要进行必要的整合,将整个语句的表达方式体现的更加顺畅与平缓。原文为:“We passed Port Roosevelt,and sped along a cobbled slum lined with the dark,undeserted saloons of the faded-gilt nineteen-hundreds.”译者可以将之进行拆分,如,可译为:“我们经过了罗斯福港湾,然后又驾车驶过了贫民窟的一条石子路,在路的两边排列着昏暗的酒吧,它们是二十世纪初镀金时代的产物,直到今天居然还有人光顾。”以此为法对欧化长句进行翻译,可以有效消除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出现的“费解现象”。
综上所述,在进行英译汉的过程中,首先要在忠实原文的基础上做出好译文,其次需要译者特别注意上文中提到的三个问题,并且要对其进行有效规避。最后建议译者要摆脱“生搬硬套”、“兜圈子”的翻译方式,从而让译文通俗易懂。
参考文献
[1]盛宇霏,汤雅仪,蔡荣寿.英译汉文学作品的风格维护——以《动物农场》为例[J].北京外国语大学,2019,18(03):63-67.
[2]龚佳云. 社会问题类报告文学英译汉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9.
[3]王文婧.美学视角下文学翻译的“陌生化”手法解析——以《洛丽塔》英译汉为例[J].北京外国语大学(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39(10):6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