捧一颗心,圆教育梦

2021-12-03 13:22梁君婷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140期
关键词:真心潜心

梁君婷

【摘要】“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教师的深情嘱托。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好老师要“捧着一颗心来”。新时代的教师,首先要做一个有心的教师:一是要潜心做好教育,不忘教育初心,牢记教师的使命;二是要真心对待学生,走在学生之中,用心赢得学生;三是要用巧心去锐意创造,努力呈现更多优质的教育成果。笔者将结合近几年师德学习的心得和具体的工作实践谈谈如何做一名爱心的教师。

【关键词】潜心;真心;巧心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这是习总书记在多次重要讲话中对广大教师的深情嘱托。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好老师要“捧着一颗心来”。要做新时代的教师,首先要做一个有心的教师:一是要潜心做好符合时代要求的好教育,要谨慎地捧着教育的初心,铭记为师者的尊严和使命;二是要诚心地从事教育工作,教育是一项宏伟事业,非一心追求而不可达,教师应牢牢地把握住新时代教育的发展方向,用诚心去经营好每一个学生,去聆听家长的需求;三是要用巧心去锐意创造,努力创造更多优质的教育成果。

一、潜心问道,做“好”教育

教育是百年大计,教育的“大道”又非一言可蔽之,它需要教师去潜心叩问。叩问的过程,是不断学习的过程,也是做教育研究的过程。新时代教师应当以终身学习理念作为支撑,不断追问教育的“大道”。当前,教师的职责不仅仅是“传道授业”,更重要的是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这也是教育的初心。教师要守住初心,就要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和仁爱之心;严于待生,必须严于律己。

首先要潜心学习。《尚书·康诰》里说:“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说的是人要不断进步,每天有新的收获。这句话放在教师身上,就是要求我们教师“不能停止学习的步伐”。新时代对教育的要求不断提高,对教师更是如此。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非常强调教师阅读的重要性,这种学习不是短时间的,而是终生的。教师只有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并持之以恒地学习和提高,才能不断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锻造自己的道德情操;才能具备更开阔的教育视野,丰富自身的学识。

其次要潜心研究。做一份好的教育,离不开刻苦的研究。教育研究不仅是解决教育问题的有效手段,更是教师实现自我提升的有效途径。在教育研究这条漫漫求索路上,需要教师克服诸多功利影响,潜心踏实钻研,才能让教师在不断的反思和总结中促进教育教学的进步,才能帮教师在透彻认识自身的不足后实现能力的不断提高。

多年来,我始终坚持学习语文学科和班级管理方面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方法,不断追踪教育科研信息,了解本学科的教育教学动态。平时挤出时间学习新的教学理念,认真研究《实施新课程精要读本》《班主任工作漫谈》《打造一间幸福教室》等专业继续教育书籍,坚持订阅《小学语文教师》《小学语文教学》《班主任》等月刊,从中汲取营养,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理论水平及实践能力。

我坚信,好的教育,人民满意的教育不是一小群人的高屋建瓴,更不是一句口號建造的空中楼阁。而是由我们广大普通教师通过潜心学习和研究去打造;因此,教师要潜下心来,去阅读,去学习,去研究;用自身丰富的知识,为学生的成长和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用丰硕的教育研究成果去完善每一次教育教学实践。

二、真心付出,“赢”得学生

习近平总书记曾勉励我们:“做好老师,要有道德情操。老师的人格力量和人格魅力是成功教育的重要条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道:“我们是和生活中最复杂,最珍贵的无价之宝,也就是人在打交道。他的生活、健康、智慧、性格、意志、公民表现和精神面貌。他在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他的幸福,都决定于我们。”由此可见教师的真心付出,对每一个学生来说都是异常重要的。

教师要走近学生。学生是成长中的人,他们需要传授知识的教师,也需要可以陪伴和模仿的榜样。要知道成功的教育往往源于学生对教师美好品德的传承。笔者在任教期间,通过每天和学生一起劳动,一起读书,一起锻炼,及时地抓住每一个教育时机,把教育渗透在日常点滴之中;或者带领着学生读古诗、诵经典,课后给他们讲故事,跟他们分享自己的见闻,为他们配备求知的钥匙;当学生热心给予我帮助时,我能真诚地说上一声“谢谢”,为他们扶正文明礼貌的根基。我相信,当教师和学生走得更近时,这些浸染过教师真心的平常而琐碎的点点滴滴,会让影响悄然发生。

教师要走进学生。每一个学生都是极其独特的个体,就如同不能期待每一朵花都能准时绽放,教师也不能期待每一位学生都能按照你的要求发展。走进学生并不是要支配和掌控学生的发展,而是要用真心“赢得”学生。教师应摒弃对成绩的片面追求,坚持“把学生培养成一个全面发展的人”。于是,笔者总会尝试走进学生心灵深处,了解学生的需要:听一听成绩落后的同学希望被如何帮助,听一听沉默的孩子诉说自己的困惑,听一听独立的学生讲讲成长的烦恼……总之,笔者希望理解他们的观点,让他们受到正面的鼓励,进而将学生从关注情绪的宣泄,引向关注如何解决问题,实现从(下转第31版)(上接第26版)“教”到“不教”的转化。《学记》云:“亲其师,信其道。”笔者认为,教师走进学生是为了和学生站在一起,使他们获得精神上的支持,用一颗真心赢得学生的信任,用耐心换来学生的成长。

三、大胆实践,巧心创新

“教育工作的最后结果如何,不是今天或明天就能看到,而要经过很长时间才见分晓的。”教育方法浩如烟海,教育理念日益更新。教师每面临一次新的挑战,都要大胆实践,敢于将前人的智慧融入自己的工作中;要通过自己巧心的设计,把教育实践中不断积累的经验,总结成自己创新的养分。

著名的特级教师陈琴,二十多年来专注在“经典诵读”的教学。她每天重复着一件事——带着孩子们诵读各种经史子集,并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总结和反思,不断改进教学方法,终于形成了陈琴“经典素读”系列课程。“语文教师就要不遗余力地让学生爱上阅读。”这是她对语文老师的叮咛。笔者至今不能忘。

2018年,将陈琴老师的阅读理念带进郊区学校课堂的3年后,笔者主动接手了一年级(1)班的教育教学工作,便开始结合以往阅读教学经验,设计了“以读促教”为核心的一系列活动。在过去的两年中,孩子们在诵唱《中华百家姓》和《千字文》等华夏经典的过程中,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还通过“一分钟阅读分享”“一周故事会”“我把好书献给你”等活动,锻炼了表达能力,提高了阅读水平;更重要的是学生在一系列轻松、快乐的活动中,培养了乐观、阳光、自信、谦逊的美好品质。五年里,笔者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大胆实践,巧心设计,积极创新,不断改进教育着自己的教学工作。

教师的肩膀承载着中国的教育之梦。学生的未来、教育的未来靠教师“捧着一颗心”用心营造。教师既要有潜心问道的精神,也要有一切为学生的真心,更要用巧心去实践和创新。只有做一位“有心”的教师,才能守得住教育初心,为未来描摹一个美丽的教育梦。

【参考文献】

[1]陈琴.经典即人生[M].北京:中华书局,2014.

[2]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武汉:长江出版社,2017.

[3]简·尼尔森.正面管教[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8.

[4]孙灵萱.教育大计 教师为本·习近平对教师队伍的殷切嘱托[OL].中国网,2019.

(责任编辑:黄洁梅)

猜你喜欢
真心潜心
陈佑昌
以画当窗,潜心再学
基于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的语文教学探究
享受快乐,感受真心
班主任如何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
发乎于心 践之于行
基于学生成长的班主任工作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