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了不起的儿科医生》谈影像叙事反思

2021-12-03 18:06文/高
北方传媒研究 2021年3期
关键词:儿科医生光环本体

文/高 森 卢 炯

从2020年开始,国产医疗类型剧再掀播出热潮,《最美逆行者》《在一起》《小大夫》和《了不起的儿科医生》四部医疗剧抢线播出,《了不起的儿科医生》以其鲜见的儿科题材拓展了医疗类型剧的类型表现空间。按照以往的电视剧传播规律,既有“疫情”的关注度加持,又有儿科题材的鲜有性为铺垫,该剧理应有不错的收视成绩和受众口碑。但与很多人预期相反的是,据酷云直播数据显示,该剧自开播以来,最高收视率仅达到0.6%,其余时间基本徘徊在0.4%。①而豆瓣得分也只有6.9分。这些与该剧之前较高的市场期待显然反差巨大。

什么原因造成该剧的倒挂反差?表里不一、专业性不足、真实性欠缺等这些以往经常出现的问题的确在这部剧中多少有所体现,这些虽然切中问题要害,但没有触及到电视剧的叙事本体。笔者认为,对于这一问题剖析一直以来忽略了电视剧本体层面的关照。叙事是影像的目的,而影像才是视听艺术的实质。②所以,研究医疗类型剧的相关创作问题应重视从影像叙事的角度剖析,形成镜头与画面信息的逻辑关照。所以,笔者试图以影像叙事为研究切入,系统分析《了不起的儿科医生》在影像叙事上的具体问题,为后疫情时代国产医疗类型剧的艺术创新提供理论参考和学理借鉴。

一、电视剧影像叙事的内涵及价值

影像是电视剧叙述故事的独特艺术手段,它所指的是以镜头为基本单位形成的一系列视觉符号的组合表意系统,包括镜头运动、蒙太奇、景别、光线、图像构造、场面调度等视觉内容。基于此,本文所要探讨的影像叙事是指在电视剧的叙事中,通过镜头设计、镜头组合、镜头设置、镜头运动等影像语言符号建立的具有因果连贯性的直观视觉语法规则和讲故事的手段。

影像叙事对于电视剧的创作具有重要价值。因为影像叙事是电视剧的本体叙事手段,而影像叙事所包含的叙事元素组合的基点是影像逻辑,如果没有规则约束和规律链接,那么顺理成章的叙事审美效果就无法呈现。也可以说,当前电视剧叙事的诸多问题相当部分原因在于对影像叙事的忽略。于是,以影像叙事为切入视点去反思当前医疗类型剧的创作问题,反而能够深入本体叙事的肌理形成更具力度的问题归因探寻,对医疗类型剧创作的顽固症结形成更为本质的分析和判断,这对于更好地提升其叙事质量,优化创作方向无疑具有积极作用。

二、基于影像的医疗叙事反思

作为具有典型行业特征的医疗类型剧,与其他类型电视剧相区别的是,它在人物光环的建构、叙事本体的表现以及叙事节奏的营造方面有着符合自身属性的特征,即基于医患关系对疾病治疗的艺术呈现。所以,医疗剧影像逻辑的基点是与人物光环、叙事本体以及叙事节奏形成规则一致的规律遵循,即影像叙事要对人物的言行与叙事本体以及节奏形成印证和支撑。然而,值得反思的是,《了不起的儿科医生》恰恰在影像叙事上对以上关键性叙事因素形成反向作用。

(一)镜头组合冲突与人物光环消匿

医疗类型剧作为行业剧在人物的塑造上理应呈现群像光环,尤其是对“医者仁心”的形象建立,决定着该类型剧叙事的逻辑合理性。就《了不起的儿科医生》而言,显然“了不起”是该剧对于儿科医生职业光环的界定,也是影像视角下儿科医生的群像风采。所以,在影像呈现的具体维度上,需要对儿科医生的“了不起”做一个更为直观的影像表述,包括镜头组、场景镜头和单个镜头等基本影像单元的具体表达。然而,该剧在影像叙事上,不仅没有对“了不起”的人物光环实现有力支撑,反而在影像表述上与人物的光环塑造形成逻辑矛盾,稀释了儿科医生原本华彩奕奕的职业光环。

1.单集镜头组合的反向拆解

电视剧的基本分切单位是“集”,多集连贯的表述链接形成电视剧的整体叙事结构。所以,以每集为单位审视镜头组合表意的准确性对于深入理解影像叙事具有积极意义。原则上,在每一集的场景搭建和镜头组合上应该对人物光环的营建形成论证性的支撑作用,这也是影像叙事的重要功能。

在该剧第20集,编导借助焦佳人这一人物的话语对儿科医生”了不起”的职业光环进行了界定:“儿科医生的工作,绝不止上班时间,而是伴随着整个的生活。”以此为影像叙事的视点,该剧应该从镜头组合上对此进行直观的影像表达。然而令人难以理解的是,该集却在镜头组合和影像表意上对此进行了反向的逻辑拆解。在整集“44分23秒”的时间容量里,近40分钟的影片篇幅是在叙述谷佳人与焦佳人和邓子昂的爱恨矛盾、私人生活以及王航与方蔓的情愫纠缠,而仅仅用了不足五分钟的镜头来展现王航和邓子昂讨论毛毛的病情的场景。由此,镜头组合不仅没有充分支撑起“儿科医生的工作,绝不止上班时间,而是伴随着整个的生活”的职业光环,反而逆向标注了儿科医生工作与私人生活混淆不清的逻辑矛盾。这样的镜头组合带给观众对于儿科医生的最直观的影像感触不是儿科医生治病救人的忙碌,而是他们不分场合地在忙着与工作完全无关的私事,这样的影像逻辑视点对于剧集人物形象的塑造显然有着致命性的伤害,也彻底消匿了本有的人物光环。

2.场景内镜头组合的“光环”稀释

如果说单集的镜头组合对人物光环形成反向的逻辑拆解,那么,场景之内的镜头组合则附加了反向拆解的逻辑认证和光环游离。同样以第20集为例,情境为孙主任找邓子昂谈话,场景内的镜头组合先是呈现了孙主任谈邓子昂的个性特征,然后是告诉邓子昂她已经把他弟弟的住院问题安排妥当,再之后是邓子昂一脸沉思地看着孙主任喝牛奶,最后是43岁的孙主任告诉邓子昂自己怀孕了。这一场景镜头组合的表意内容完全不符合他们的职业特点和岗位身份,对于剧集的叙事也没有形成铺垫、支撑和暗示的功能,反而以无关紧要的影像表述稀释了人物光环,从影像的直观视角带给观众对人物形象理解的困惑,观众自然难以融入剧情形成沉浸式的代入感。

3.单个镜头呈现的形象误化

作为镜头组合的基本单位,单个镜头的画面信息对于受众理解人物形象有着重要作用,因为观众往往对单个镜头的直观切入印象更为深刻。如果,单个镜头的信息表达与人物光环无法形成逻辑一致,那么,观众对于人物形象的理解往往容易产生反面印象。比如,剧中焦佳人的大部分出场镜头都是以吃东西作为开场;作为医院业务“顶梁柱”的邓子昂在疾病治疗中总是冷漠的表情呈现,基本与患者没有交流;食堂空间的纵切画面往往是医生在谈论“八卦”的场景……这些单个镜头画面信息的误化往往容易形成观众对人物理解的印象错位。所以说,单个镜头画面的信息也需要遵从人物光环建构的集体逻辑,充分考虑主要人物的职业特点、岗位身份和专业素养,否则很容易造成影像呈现与人物光环建造之间的“乌龙球”现象,损害了医疗剧的影像表意和叙事指向。

(二)镜头设置失衡与叙事本体偏移

疾病治疗既是该类型剧的叙事本体,也是敷设叙事进路的根本牵引。而且,疾病治疗具有明确的指涉对象,即医生与患者。由此形成医疗剧影像比重的分配应该着力于疾病呈现、医患关系和疾病治愈。然而《了不起的儿科医生》在影像叙事上却没有与这样的本体叙事规律达成一致,他们将大部分镜头的视点对准儿科医生的私人空间,而且是一些完全与疾病治疗无关的事项。这样的影像比例分配直接分销了叙事本体的表意重心,形成了疾病呈现的悬浮固定化、“患者展现”的仁爱缺失化和疾病治疗的简短生硬化三大影像叙事症结。

1.疾病呈现的悬浮固定化

《了不起的儿科医生》在疾病的影像呈现上最大的问题在于疾病表现的悬浮固定化。具体表现就是疾病患者的出场简短而且没有任何铺垫;疾病症状的呈现不是依靠影像的画面信息,却依靠医生的语言复述。比如第32集中小童星丹丹发病,之前的场景还是医生程志涛在医院食堂绘声绘色地给方蔓和王航在那儿“聊八卦”,镜头一转就是丹丹昏倒的画面,然后就是医生“长篇累牍”地描述丹丹的病情。此时的镜头大多都是静止的画面,而且,患病后的丹丹的外在形象并没有与疾病形成呼应。也就是说,如果隐去医生的话语,观众是无法单纯从镜头画面上感触到丹丹的病情。这显然不是医疗剧影像叙事的应有力度。而且,全剧病患的出场基本上形成了固定套路:要么是家长转述,要么是简短的几个画面,之后便是医生的解释性话语,影像表意的价值功能基本上被遮蔽。这样的影像叙事显然无法带给观众深入的观剧震撼,自然也影响了电视剧的传播质量。

2.“患者展现”的互动缺失化

医疗类型剧叙事本体的视觉基点不仅是“仁心医者”,还应该有身患疾病的患者。在一定程度上,仁心既需要妙术完善,更需要病患视角的互动来映衬,这就决定了医疗剧的影像叙事在医患伦理上的镜头视点要注重病患互动交流的关系呈现。然而,《了不起的儿科医生》却将影像叙事的视点完全放置在医生群体,对患者的影像表现明显匮乏。比如,在第17集中,在为患有腹主动脉瘤的儿童患者做抢救手术时,邓子昂要求谷佳人在三分钟内通过导管推入胸腔后进入腹腔进而抑制住出血,这个手术具有较高的难度和危险性,但谷佳人却以精确的计算成功完成手术。从医患关系的视角审视,当一名医生完成手术后,无论成功与否,他最先关注的应该是患者。但这时镜头中出现的却是众人为谷佳人喝彩以及夸奖邓子昂名师高徒的画面,而影像中的患者完全处于被无视的状态,这样的影像叙事表达显然与医疗剧的叙事本体不符。

3.疾病治疗的简短生硬化

疾病治疗是医疗类型剧情节“催化”的重要载体,也是影像叙事的本体所在。在一定程度上,医疗剧情节建构的延展空间与疾病治疗的过程休戚相关。但值得反思的是,该剧在疾病治疗的影像呈现上并没有延展出相应的镜头容量,从患者发病到诊治基本都局限在五分钟之内,而且治疗过程以及手术场景的呈现更多是被医生的话语叙述所代替,缺乏影像表意的锐度。比如在31集治疗小患者顺风的伪膜性结肠炎的病例上,具体治疗的场景非常简短,只有几秒钟,大部分的时间却是王航在向孙主任他们进行科普式的治疗方案说明,并不时引经据典。这样的影像表述不仅将疾病的治疗简单化、生硬化,而且直接影响了观众的观剧兴趣,浓重的说教性反而消解了疾病治疗的复杂性和紧张性的本体特征,进而形成了该剧影像叙事本体偏移的问题。

(三)镜头设计错位与叙事节奏违和

医疗剧的创作题材与叙事空间决定了它的叙事重点是基于疾病治疗而牵引出的生死时速等医疗话题,由此衍生出的叙事节奏应该是激动人心的紧急感。于是,医疗剧在镜头的运用和表达上应该注重紧急感的营建,强调“短、平、快”的镜头组合,这也是医疗剧叙事节奏的基本逻辑。《了不起的儿科医生》在以镜头组合为基础的影像叙事上显然存在着节奏上的镜头违和。

1.长镜头的场面调度松散拖沓,消解了救死扶伤的紧急感

在电视剧的影像叙事中,长镜头的内容构成与剧情表意之间应做进一步的逻辑连贯。所以,医疗剧的长镜头运用要特别注意长距时空中的紧急感营造。遗憾的是,该剧虽然有流畅的长镜头运用,但却忽略了影像画面信息的紧急性建构,形成节奏逻辑的矛盾冲突。比如,第22集第11分钟处,编导用一个20秒钟的长镜头来交代王航找邓子昂告诉儿童患者毛毛的病情出现新问题。这原本是个棘手的紧急问题,但编导却选择用长镜头表现。而且,在长镜头画面中,编导用舒缓的跟镜头交代着王航在空空的楼道中逐步前行的情景,既没有奔跑,脸上也没有焦急的神情,这些画面信息都与毛毛的病情出现新问题的视觉逻辑形成节奏的违和,自然也难以让观众对剧情产生紧张感。

2.镜头信息的冗繁驳杂,消解了影像叙事的紧张力度

一是虚拟动画介入的多余。该剧在影像展现病灶状态和手术过程时,采取了实景加动画的方式,用动画虚拟生理损伤,本意是让观众更为直观地了解病情。但在观剧的实际中却并不如意,一方面简单的动画引入会与镜头画面信息重复;另一方面,对于更具医学专业性的虚拟动画观众也无法在短短几秒钟的时间内完全理解,反而会分散观众的注意力。比如在第1集中,规培医师焦佳人迅速查看坠楼儿童的伤情后判断颅内出血,这时,画面出现脑出血的三维动画。其实,就是没有这个动画成像,焦佳人一说颅内出血观众也能想象出具体情形,这样的动画介入完全多余。二是时间数字倒计时呈现的多余。同样在第1集中,医生邓子昂给坠楼的儿童手术,这时镜头中一边介入虚拟动画,一边出现时间数字的倒计时,让整个画面的信息非常混乱,进而影响了手术场景的紧急节奏。三是画外音描述的多余。剧中,画外音的描述内容往往也是镜头呈现的内容,两者的重复叠加让影像叙事的节奏显得啰嗦而拖沓。比如,在第4集中第5分钟左右的位置,编导加了一段画外音,描述邓子昂拿着香蕉练手术技能以及谷佳人和焦佳人夜读学习的情节内容。这些本身通过直观画面就能看到的信息根本就不需要再有画外音的解释,如此重复同样会削弱剧集影像叙事的节奏感。

3.镜头转场的跨空间拉深,抑制了影像叙事的张力

在剧中,尤其是病人到医院诊治的场景,原本观众可以代入激烈紧张的救治环节,但往往在这关键时刻,编导会将镜头一转,转向与该病例全无任何关联的场景,要么是医生的私人情感生活,要么是与病例没有任何关系的工作闲谈。由此扰乱了剧情的紧急节奏。比如在第25集中,正当患者婷婷生命出现转机的时候,捐献者小许却突然悔捐,让婷婷的救治又陷入新危机。这时,编导将镜头转向,又开始出现“程志涛和谷佳人谈论邓子昂是否喜欢上焦佳人”“苏妈妈带着病愈的小瓦回家”“王航感慨患者洲洲的病情”“晓岚收红包”等完全与婷婷救治无关的场景。原本被催动起的情节紧张点被后续无关的交待性情节完全稀释而且不同场景的短时距组接让观众对剧情的感觉也十分混乱,缺乏影像叙事的流畅感。

结语

疾病治疗的影像呈现是医疗剧的核心看点,缺少对疾病诊治和医患疗愈的视觉表达,医疗剧也将失去其本体意义。反思医疗剧的影像叙事,其实也是给后疫情时代国产医疗剧的创作提供一种思考的视角。作为舶来品的国产医疗剧一直以来的创作症结和治愈裂痕,在疫情影响的语境下要求我们必须重归这一电视剧类型的叙事本体。这一本体意识的回归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观察医疗剧的学理切面:疾病、医患、治疗与影像之间存在着何种相互表意的关联?在关联的背后,疾病治疗的叙事逻辑与影像呈现该做怎样的统筹?人物塑造的光环、叙事本体的守卫以及叙事节奏的建立有着怎样的视觉规约?这些问题在后疫情的语境下医疗剧显然无法躲开的。

可以明确的是,影像叙事是电视剧叙事的本体方式,而疾病治疗又是医疗剧的叙事本体。由此敷设的医疗剧影像逻辑的基点应该是治疗逻辑,这决定了医疗剧的影像叙事体系应该围绕治疗本体进行情节催化:人物光环的营建要具有“仁心妙术”的群像特征,影像的比例分布应该着力于医疗空间的疾病治疗,叙事的节奏也应该是紧急而富有张力。所以,医疗剧的影像叙事进路必然要形成从人到事、从个体生活到工作内容、从私人空间到公共空间、从仁心到妙术的影像逻辑贯通,由此建构其符合电视剧类型本体特征的人物光环、情节主线和叙事节奏,这不仅是医疗剧《了不起的儿科医生》的个案反思,也是后疫情时代国产医疗剧的创作所应该思考的重点之一。

注释:

①见ht t p://w.m.sohu.c om/a/437090460_549401。

②刘婷:《影像叙事》,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90页。

猜你喜欢
儿科医生光环本体
继齐韵往昔,以今声开来——思考自五音戏主奏乐器的演变、本体及延伸
眼睛是“本体”
92岁的儿科医生免费为病人看病
我可是有主角光环的人
土星光环连连探
儿科医生“荒”在哪?
白肌光环美人计
专题
Care about the virtue moral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