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美:电视对文学的视像传播与时空重构
——以综艺节目《一本好书》为例

2021-12-03 18:06文/张
北方传媒研究 2021年3期
关键词:好书文学文本

文/张 蔚

随着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W.J.T.米歇尔提出的“图像转向”(pictorial turn)也逐渐得到印证。在日常生活中,各种视觉符号构筑了信息内容以及社会现实,图像也成为当代人的生活方式,并作为一种求知工具,形塑了大众的审美经验。由于文化“日益转向以视觉为中心,特别是影像为中心的感性主义形态”①,文学作品的电视化、视频化也理所当然地成为时代趋势。处于视像消费的环境中,媒体以快餐化方式制作“类像”产品的现象甚为普遍,尽管刺激了人们的享乐与瞬息快感,但无法从长远满足其文化审美需求。对此,一些电视制作人出于对“娱乐陷阱”的警惕,开始重新关注节目的文化意义和精神价值,创作出具有较高文化品质的综艺节目。

这类节目从社会效益出发,以正能量引导人们的文化需求,在传播科学知识、传承优秀文化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充分调动受众的观看热情,不仅获得较高的收视率,也赢得良好口碑。其中,腾讯视频和实力文化联合出品的文化类综艺节目《一本好书》不同于传统的读书节目,它以舞台剧的形式呈现经典文学作品,创造性地采取了场景化阅读的方式,带给受众不同的情感共鸣、审美体验以及文化享受,也受到业界的广泛关注。这一类型栏目如何实现通过视听语言完成对文字语言的改造?它是否重塑了文学作品的时空结构?它又如何融入娱乐性,满足观众的多重需求?这是本文希望探讨的问题。

一、电视与文学的交互关系

在上个世纪,便出现“电视文学”的概念和相关研究,国内学者游二川将其视为“一种对文学的新的操作和解释”②,同时衍生了电视呼唤文学的传统。随着新媒体的兴起,文学在电视节目中的存在形态愈加多样化,并开始与娱乐节目相融合,而电视介入、渗透到文学领域,也对提升大众的审美品格大有裨益。学界一直关注着电视与文学的这种交互关系,探讨两者的相互影响以及矛盾冲突。相关研究呈现出两种不同的倾向:

一方面是持消极态度,指出电视文学作品的生存困境,探析电视与文学联姻的不和谐因素。“消费文化与商业逻辑的共谋,不断对各种文化生产的场所进行渗透乃至于控制”③,在尼尔·波兹曼所谓“娱乐至死”的环境中,电视节目存在明显的媚俗倾向,而忽略了对文学艺术本身的挖掘。另一方面是持乐观态度,认为电视与文学的融合是一种有益的互动,“文学以强大的生命力在电视中焕发另一种青春”④,而电视节目借助文学,拓宽了其意境和深度。这些学者,都不约而同地强调了电视与文学融合的深刻现实意义,即有利于坚守中华文化精神与审美理想,以及推进我国文化自信的实践。

二、电视对文学的创意呈现

与传统的阅读方式相比,纸质文本的声像阅读更具直观性、立体性,可以给观众营造出全新的审美意境。《一本好书》从引导读书、传播文化的宗旨出发,对经典图书进行舞台剧改编,并借助现场布置、氛围渲染等手段,建构出知识、情感交流和娱乐享受两者相得益彰的沉浸式环境,这是节目在“读书”上的创新,下文将对此作具体分析。

(一)视听书页:阅读与观看的融合

随着电子媒介时代的到来,人们开始以全新的方式来认知世界,并介入更为开放的互动空间,借助虚拟的会话交谈构建个体联系,传统的时空观念被改变,也衍生出沃尔特·翁所称的”次生口语文化”,即嵌入书面形式的结构,基于文字和印刷术之上的口语文化。在他看来,书面文化与口语文化密切关联,以阅读为例,书面文本无法完全脱离语音世界。当下的新媒介技术使文学充满了丰富的视觉、听觉元素,同时媒介也对文学进行重新加工或间接使用,“文学以媒介的名义融化在人们的心灵世界里,媒介因文学的参与而制造出更丰富的现实生活”⑤,在两者的互动过程中,也衍生出新的审美范畴。

作为一档电视节目,《一本好书》采取多媒体形式诠释经典的文学作品,充分调动读者的眼、耳、脑等器官,以影响文本的阅读体验和接受模式。实际上,这种人与屏幕的近距离互动,既是观看,也是阅读,而将这两种注视形式完美融合,便是《一本好书》的成功之处。媒体对纸质文学文本的传播,具有声像化、间接化(受众与文本分离,具有多种组合关系)、“立体”化(主要表现为文学的空间化)和非语言传播的特点⑥。此外,与文字语言相比,视听语言的直观感知优势更为凸显,各种符号的广泛撒播可以促发情感共鸣。而《一本好书》对文学作品的声像化呈现,主要是通过化静为动,将读书和表演相结合,并合理运用舞台剧、片段朗读、影像图文插播等手段,使节目达到有内涵、有趣味的效果。关于舞台剧的表现形式,《一本好书》选取了中外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在此基础上对其重要情节进行改编,最终创作出舞台剧的剧本。节目组坦言,投入最大的是道具、服装造型和舞台布景等方面,以保证百余人的舞美团队能迅速完成表演场景的转换。剧中环境和角色外部形象的创造,具有强烈的渲染效果,促进了文学展现的生动化、现实化以及立体化。

现场演员不仅在表演技术上具有优势,而且以极其贴近角色特征的服装造型,置身于精心布置的舞台中,利用人物对话和形体动作等去演绎书籍内容。首期节目选择了小说《月亮与六便士》,一开场便用“朗读+图文”的方式,对作者和主要情节作简略介绍,引导观众进入后面的舞台表演中。此时的图文背景为渐变的深棕色,这种冷色调可以营造浓郁、深远、高雅的氛围,色彩运用也直接影响着受众的视觉感受。而后,节目的画面转入到舞台,主人公毛姆的扮演者赵立新以一段旁白进场,他不仅是书籍里的重要角色,也充当着说书人、评论者,他的讲述为人物登场、情节演绎做出铺垫,并从听觉角度增强了观众的阅读体验。《一本好书》也注重对背景音乐和音响效果的运用,如 《霍乱时期的爱情》这期,阿里萨的背后是船舱以及流动的风景,这与他的独白、小提琴声、水声相配合,给观众以船舶正在行驶的真实感觉,并容易触及主人公的内心情感。实际上,所有书面文本“都和语音世界、自然语言的栖息地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只有依靠这样的联系,书面文本才能产生意义”⑦,而电视节目更是如此,需要不断填充听觉语言,并配合舞台效果来创造协调的视听环境,从而为文本内容被理解、被接受提供基础条件。

(二)时空重构:360度的沉浸式体验

电视与文学具有不同的叙事结构,从文字形式转换为电视形式时,一定存在时空切换的视觉难度。具体而言,电视对文学进行改编,不仅只是内容元素的取舍和浓缩,而且文字和视像作为不同的叙事媒介(前者主要倚靠时间顺序进行排列,后者则通过声画综合等多媒体形式来立体化呈现),需要适应各自不同的接受语境。电视媒介的声像传播,可以突破文字的抽象性,以一种直观的方式完成人物、故事、主题的场景化转换,在此过程中,也更为注重对原始文本的时空重构。在“瞬间”场域中,时空通过营造主体的存在感,使电视屏幕前的观众获得一种在场的体验。

出于对电视文本时空的考量,《一本好书》采取了环形舞台的设计,观众可以360度全方位地观赏表演,并通过交互式视觉技术生成、实时投影以及灯光效果等手段,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具体来看,关于影像的时间性,《一本好书》并不完全按照所改编书籍的时间线来进行情节的展开,而是立足于节目呈现的精彩性、完整性,但由于删减过多,给人以跳跃的感觉,这当然受节目有限时长因素的影响。比如《万历十五年》这期节目,以顺序展示了明神宗朱翊钧的年幼、青年、中年生活,但省略了很多情节,为了连贯地讲述这段历史,节目穿插了其老年的形象,通过他的独白衔接不同的人生阶段。另外,《一本好书》在时间营构上具有延展性,这与书面文本衍生的想象意蕴类似,但由于视听文本在相同阅读时间内,所包含的信息量更大,这意味着节目的内涵更为丰富,即它将朝着隐含的线传达一段延续的时间。尽管每期节目只展示了书籍的部分内容,但这种“缺失”,反而能促使观众后续的阅读,这与节目致力于唤起读书热情的初衷相吻合。

而在叙事空间上,《一本好书》具有仿真性的特征,表演的场景尽可能地贴近现实生活,观众不仅能沉浸在此刻的影像空间中,而且随着场景的转换,产生一种穿梭时空的感觉。这种现代媒体前的虚拟流动,安妮·弗里伯格 (Anne Friedberg)称为“被调动的虚拟注释”,解时空化的观看主体在观看的同时,也是“想象的别一处所和想象的别一时间里的一种想象的流浪”⑧,视觉的触感可以拉近受众与文本的距离。同时,节目将舞台空间和嘉宾注解空间相结合,一方面通过实力表演来营造真实感,另一方面借助作家、学者和编剧等嘉宾的专业性解读,引发进一步思考,这种高效的间隔呈现,也拓展了观众的审美想象空间。这种将现场感、过程性融为一体的仪式空间,能让观众更容易沉浸其中,而电视节目的仪式感,主要依靠合理组织各种视听符号,创造出符合节目定位的视听环境。

(三)图像意识:“求知”与“求美”

电视媒介以自身法则不断建构现实世界,并对社会生活与组织结构产生多维影响,在此过程中诸多边界被消融,也就是“这种在真实和虚构,纯粹娱乐和社会学习之间的模糊性”⑨,在视像时代,认知虚拟化、信息娱乐化和思维表象化等现象甚为普遍,人们认识、理解事物的思维结构以及媒介接受方式正在发生变化。受大众消费文化的影响,植根于文化基因的综艺节目,也在娱乐语境和审美语境的双重语境中摇摆,而建构受众与文化之间彼此交融关系成为此类节目的思考方向。作为视像的感知者,人们借助眼睛、耳朵等远距离审美器官,进行对世界的认知和情感体验活动。“美的本体……是观众以旁观者态度对美的知觉而后通过心灵的注视而显现出来的”⑩,即以旁观者的姿态获取便捷性认知只是观照基础,而以参与者的姿态来发挥想象功能,才能真正完成对美的捕捉。那么,《一本好书》是如何使观众从旁观者转变为参与者,又如何兼顾娱乐性与文化性,满足观众的认知需求与审美需求?

首先,《一本好书》的内容源自中外经典文学作品,包括多种题材,如爱情小说《霍乱时期的爱情》、科幻小说《三体》、历史研究专著《万历十五年》、科技理论类书籍《人类简史》《未来简史》等,对于当代人群,这些书籍无疑具有较高的阅读价值。尽管观众在电视屏幕前难以获得严肃、深刻的读书体验,但可以在短时间内,了解所推荐书籍的主要人物、重要情节、思想价值等,并在此基础上调动后续阅读的兴趣。上文已经提到节目所营造的360度沉浸式体验,观众在接受源源不断信息的同时,也置身于直观文学情境的体验之流,并通过调动自身的感知功能与想象力,以参与者的姿态得到审美享受以及情感共鸣。实际上,节目创作者是在观众与文学作品间搭建桥梁,致力于拉近彼此的距离,使观众在观赏这种舞台剧表演的同时,感受文字的内在魅力,也进入到视像的审美时空。

其次,作为一档以读书为内核的综艺类节目,《一本好书》的创新之处在于对书籍的娱乐化开发,它借助多种表演元素的插入,增添了可看性以及娱乐性。在第四期节目中,推荐的是科普类书籍《人类简史》,作为历史学家尤瓦尔·赫拉利的代表作品,节目组邀请了脱口秀演员王自健来进行讲述,他结合当下社会现实话题,以相对轻松幽默的口吻来传递书本新知,通过这种趣味化解读的方式,引发观众去思考真实人生。《一本好书》竭力勾起观众的兴趣,一方面在改编时注重摘取书本的精彩情节;另一方面挑选实力派演员,采用合宜的舞台设计,将亮点进行淋漓尽致地展现。在节目解读环节,邀请了各类知名人士,给予观众理性思考的空间,推动其深入理解文学作品,可以看到,知识交流与情感体验穿插于整个观看过程中。

结语

目前,我国文化类综艺节目发展迅速,并在不断创新中取得突破与提升,其多元化题材和日益丰富的类型带给观众新鲜感和审美享受。实际上,高品质的电视节目,都以传统文化、民族智慧、经典文学为养分,并充分发挥原创精神,促进大众审美品格的重塑和时代精神的弘扬。《一本好书》可谓读书综艺的成功之作,它采取“跨界”的创新形式,将书本的精华内容撒播在戏剧舞台上,这种大型的场景式呈现,产生极具观赏性以及高效率的传播效果,也获得观众的喜爱与好评,可以为其他节目提供启发和借鉴意义。

注释:

①孟建、杨乘虎:《视觉文化传播:一种传播形态和文化生产的理论构建——访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孟建教授》,《现代传播 (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第77-80页。

②游二川:《电视文学:一种对文学的新的操作和解释》,《重庆社会科学》1996年第3期,第52-56页。

③〔法〕皮埃尔·布尔迪厄:《关于电视》,许钧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15页。

④单晓阳:《文学,在电视中焕发青春——试谈文学在电视节目中的存在形态》,《中国电视》2006年第5期,第71-73页。

⑤丁松虎:《口语文化、书面文化与电子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93页。

⑥史习斌:《纸质文学文本的声像传播与声像阅读——着眼于电视的文学考察》,《湖北社会科学》2009第12期,第140-142页。

⑦〔美〕沃尔特·翁:《口语文化与书面文化:语词的技术化》,何道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4页

⑧陈永国:《视觉文化研究读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32页。

⑨〔英〕尼克·库尔德里:《媒介仪式:一种批判的视角》,崔玺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年,第122页。

⑩肖伟胜:《视觉文化与图像意识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207页。

猜你喜欢
好书文学文本
好书分享会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推荐一本好书
我们需要文学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
好书共享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好书推荐
我与文学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