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审美何以可能
——以新时代职业生活为中心

2021-12-03 18:02
关键词:尺度职业活动

王 春 雨

(东北师范大学 文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4)

进入新时代,人们的职业生活状况和职业教育质量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突显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敬业”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爱岗敬业、勤奋工作,锐意进取、勇于创造”是伟大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一方面我们赞扬和呼唤伟大的职业精神、工匠精神、劳模精神,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现实职业生活中的精神缺失。文明社会中职业是人成为“人”的重要前提,人和人之间的所有关系大多是在职业生活中构建的。职业生活是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日常生活的重复与异化召唤审美的回归与救赎,职业生活更需要审美的愉悦与超拔。康德提出的“认识何以可能”这一问题构成了一种“主观逻辑与客观逻辑、思维规律与存在规律相分裂”的哲学意识,强化了西方哲学和美学的区分式传统,必然被以辩证唯心论为主要特征的黑格尔哲学和以辩证唯物论为主要特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所批判。但康德所开创的批判哲学模式和批判思维方式,尤其是这种“何以可能”的提问方式给我们提供了认识世界的理论武器。“职业审美何以可能?”当我们在追问这一问题时,已经进入了一种梳理、反思和重构的理路。

一、规律与底线维度的职业之真

我们首先要追问的是职业之真的问题,关于“真”的概念解析,孙正聿先生认为有五个方面的重要内容,第一个含义是在最直接的意义上。“这是真的吗?”所追问的是,“这”(例如这个人或这件事)是否“存在”。第二个“这是真的吗?”的含义是对具体的“在者”的规定性的追问。或者说,在这种追问中,被追问的对象的“存在”不成问题,成为问题的是被追问的对象是否具有某种特定的规定性。第三个“这是真的吗?”的含义则不是对“对象”的追问,而是对关于“对象”的表象和思想的追问。或者说,在这种追问中,认识“对象”的存在及其“真实性”不成问题,成为问题的是关于“对象”的“表象”和“思想”,即:在认识主体的表象和思想中是否符合对象本身地再现了对象。第四个“这是真的吗?”的含义并不是对“对象”与“映象”的关系的追问,而是对作为“映象”的“表象”和“思想”的关系的追问。或者说,在这种追问中,成为问题的是“表象”与“思想”的关系。这种追问具有更为深刻的哲学认识论意义。第五个“这是真的吗?”的含义并不是对认识结果的“真”或“假”的追问,而是对认识主体关于认识对象的评价的追问。或者说,在这种追问中,成为问题的已经不是“存在论”和“认识论”问题,而是“价值观”和“审美观”的问题。正如孙正聿先生所言,关于“真”的上述五层含义,我们可以把“真”的问题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有没有”的问题,即所谓“存在论”或“本体论”问题;二是“对不对”的问题,即所谓“认识论”或“逻辑学”问题;三是“好不好”的问题,即所谓“价值论”或“伦理学”问题[1]158。可见,真的内在含义和结构层次是存在论、认识论和价值论的三位一体,融合了本体论、逻辑学、伦理学的有机互动。其中,“有没有”是根本,是基础,即存在是基础性的前提,是本位意义上的存在。“对不对”是认识的问题,在认识的过程中,我们既可能“正确地”再现对象,也可能“错误地”再现对象。“对不对”是对“映象”是否符合“对象”的追问,是在人的认识“正确的”与“错误的”关系中成立的。而“好不好”则是一种价值和伦理判断。可以说,“有没有”“对不对”“好不好”是“真”内部的“真善美”问题,是真的“真善美”的有机统一。

对于职业生活而言,职业之真是从职业的规律和底线这个意义来定义的。因为任何一种职业都有着基本的规律和不可突破的底线,如果规律被破坏,底线被突破,职业之真必将荡然无存。虽然职业的产生和发展是一个历史的过程,也是社会进步的内在需要,但最终指向人的维度,人的意义在职业生活中的位置和指向决定了职业最终的位置和指向。在职业之真的内部也存在着一个三位一体的结构,即职业的“有没有”“对不对”“好不好”之间的问题。这三层结构的有机互动和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职业之真的全部内容和意义指向。

第一,职业之真的“有没有”问题,这是职业之真的基础,也是职业生活展开的前提,职业的出现是历史的过程和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是群居生活的必然要求。人类社会是一种群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构成了社会的基本关系,个人和他者之间的互为中心性及其之间的斗争运动过程构成了人类社会千变万化的表象。职业的产生是社会分工的需要,分工的细化必须带来职业的细化。根据最新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显示,目前,我们国家的职业共划分为8个大类,66个中类,413个小类,1838个细类[2]。每年都有一定的新的职业产生,也有一定的职业消失。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在职业之真这个层面首先看到的是职业的“有”和“无”的现象,即“存在”和“非存在”的现象。“有”和“无”的问题,是一个相对客观的问题,没有任何认识论和价值论指向,也是我们研究职业生活的基础。搞清楚职业的分类、种类和名目,搞清楚职业的生成与变化,对了解职业及其相关问题至关重要。这是职业之真“有没有”这个问题的第一个层面。“有没有”问题的第二个层面,是承认了职业存在的前提下,进一步向职业的特定规定性的追问。职业的“存在”与“存在”的特定规定性共同构成了职业之真的“有没有”的全部内容,也就是说,一种职业是否存在,不是简单的“有没有”,也是和这种职业的特定规定性密切联系在一起的。

相对于“存在”而言,“存在”的特定规定性更为重要,它是“存在”之所以存在的本质力量,存在和存在的特定规定性是相互作用、互相依存的。不存在没有存在的特定规定性,也不存在没有特定规定性的存在。存在及其特定规定性是同时诞生和存在的,但这并不是说,存在及其特定规定性从诞生起就是一成不变的,相反,它是不断变化并互为生成的。存在决定了存在的特定规定性,存在的特定规定性又反作用于存在,并影响了存在的存在方式、存在规则及存在时间。一种职业之所以存在,是因为有其相对应的存在的特定规定性。职业存在的特定规定性决定了职业的性质。在职业的发展变化中,职业存在的特定规定性有着相对的稳定性和丰富的变化性,稳定性和变化性都是为了保障职业存在的合法性。一方面是职业的从无到有,另一方面是职业的从一到多,职业的从一到多的过程是职业分化裂变的过程,看似是职业种类的增加,但实质是职业特定规定性变化和丰富的结果。一种职业产生时,同时产生的是这种职业的特定规定性。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一种职业必然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其中最为核心的变化就是对职业特定规定性的要求发生变化。当这种要求的变化由少至多、由量变发展至质变,特定规定性就会发生裂变,这个时候职业的发展变化方向之一就是由一个职业产生多个相关的家族相似性职业集群。此外,当职业特定规定性中的相对稳定性和适应的变化性相统一时,也就是二者互为促进、互为发展时,职业存在的稳定性越强;相反,职业存在的稳定性就越弱。当这种特定的规定性发生剧烈的变化时,而这种剧烈的变化又与职业存在本身相分裂时,必将导致职业存在的瓦解,这是职业变化的另一个极端体现。所以,一种职业从我们的生活中消失了,表面上看是数量的减少,其实质则是职业内在的特定规定性发生了与职业存在本身相分离的分裂变化。

职业的存在,即各种职业与其具体职业的特定规定性的共同存在,构成了职业之真的第一个层面,即职业的“有没有”层面。这个层面虽然是客观的“本体论”和“存在论”的层面,但我们明显能够感觉到,作为职业这样一个熔铸了人类生活诸多要素的存在,职业“本体论”的诸多要素和内容规定与人类的具体生活实践密切相关,而且决定了职业生活的基本走向。

第二,职业之真的“对不对”问题,是“认识论”或“逻辑学”层面的问题,“对不对”问题是职业之真的核心性问题。我们把职业当作一个认识的对象,职业的“存在”就是一个客观性的存在。“对不对”就是从主体认识客体的层面展开的,就主体而言,我们在认识职业这一对象时,不是对职业的是否存在发出追问,在这个层面上,职业存在及其“真实性”已经不是问题,问题的关键是职业这个认识对象的“表象”和“思想”,即:“在认识主体的表象和思想中是否符合对象本身地再现了对象。这是明确地对主体的认识提出的问题,即所谓认识论问题。”[1]156换言之,客体是“对象”,具有客观性。这个认识的外在于主体的“对象”只有变成主体的“映象”时,作为主体的我们才能认识这个对象。但由于诸多原因,主体在认识过程中,有两种认识结果的可能性,即:正确地再现对象和错误地再现对象。也就是说,我们在面对和从事一个职业时,对这个职业的认识和理解可能由于我们自身的原因导致正好相反的两个结果。也许正确和错误对于具体的职业认识并不完全适用,因为我们大多的认识活动处于一种偏离的状态。但这恰恰说明职业的存在本身及其特定的规定性有一定的标准,虽然这个标准也处于不断地变化和生成状态,但认识与这个标准之间的一致性一定是认识主体的达成目标。所以在这个意义上说,职业之真就是对职业的存在及其特定规定性的“正确地”认识。在现实的职业生活中,我们自身身份的确认和与他者之间的联系都与我们自身从事的职业密切相关,“正确地”认识是正确地从事职业和进行职业生活的重要前提,也是在职业生活中诸种关系顺利达成的重要保障。比如,我们从事教师这一职业,教师的职业规则是什么一定是我们首要搞清楚的基本事实,各行各业均是如此。正如“‘真’就是‘正确地’认识。正是在‘真’的认识论意义上,即人的认识是否‘正确’的意义上,才构成了‘真理’的问题”[1]157一样,职业之真就是建立在这种“正确地”认识职业本身的基础之上,正是以“正确地”为前提,职业的规则和底线等职业的特定规定性才能成为职业之真的核心内容。我们认识和理解职业之真,必须在人类的实践活动这个大前提下进行,人类的实践活动是无限丰富的,而人的思想,即理性层面正是在这丰富的实践活动中无限地接近于认识客体。同时,在这一过程中体现了主体理性的思想客观性,具体到人类的职业生活实践,在职业之真的理解维度上也同样是这样。

第三,职业之真的“好不好”问题,是“价值论”或“伦理学”层面的问题,是职业之真的终极问题。“真”的内在结构就是“真善美”有机统一的结构,真善统一是美的前提和基础,美是真善的目的。按马克思主义美学的观点,美是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同样作为以劳动为核心内容的职业,涵盖了人与物、人与人、人与自我的全部关系,规律性和目的性的有机统一则是这些关系之中的核心结构。在这个结构中,规律性和目的性同等重要,规律性就是“真理”,是真的最高层级,是人类认识的直接目的。而目的性是人的主观需要,人的主观需要,是人认识世界的动力和目的,也是人的价值观的主要体现。

职业之真的“好不好”问题,其实质反映的是人的价值观问题。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就有什么样的需求,有什么样的需求就有什么样的职业存在和其特定的规定性。但“好不好”显然带有强烈的价值判断和伦理要求,一种职业一定对应着一种真实的存在,这种存在也必然对应着一种需求,这都符合职业之真的“有没有”和“对不对”层面的规定,也对应着相关的“好不好”,但“好不好”的价值和伦理判断却是因价值观的不同而不同的。比如烟草生产和销售这一职业领域古已有之且长期存在,但“好不好”呢?这显然是一种特定的价值和伦理判断,对于烟草行业的获利者而言,这当然是“好”的真实存在,也符合满足消费需求的行业生产标准和运作流程,主体的“映象”也是“正确地”真实,但我们看到,每一盒香烟都醒目地印有“吸烟有害健康”的字样,还有一些国家在香烟盒上印上鲜活的肺癌患者可怖的图片,让人不寒而栗、胆颤心惊。这与吸烟的享受之间形成鲜明的对比,也形成了一个明显的悖论。由于特殊的经济需要和特定的人群需求,烟草行业将在一定时期在法律允许的条件下长期存在,但同时,公共场所全民禁烟的律令,吸烟有害健康的高调宣传将呈前所未有之势迅猛普及,这背后必然是不同的价值观和伦理观的博弈与妥协。再比如我们现在经常讨论的人工智能、机器伦理、基因编辑等,都是人类科技进步必须产生的新行业和职业领域,科技的发展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也是人类文明的进步体现,但相关的职业存在及其特定规定性一定要与符合人类共同利益和发展安全的价值判断和伦理要求相契合,否则必然造成人类的灾难,人类必须要认识到这一点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可见,职业之真的三个层面和三种结构必须有机统一、高度融合,才能有效成为职业之善和职业之美的前提和基础。

二、操守与规范维度的职业之善

我们向往和追求“真”和“真理”,这是人类自身的本质需求,但对“真”的寻求,并不仅仅是为了获得某些“普遍必然性”的知识,从而对世界上千差万别、千变万化的事物作出理论解释。因此,在哲学的意义上,对“真”的寻求,深层的是对“善”——人自身的幸福与发展——的寻求[1]171。同样,对于职业生活而言,对职业之真的追求和向往,首先就是对职业的带有“普遍必然性”规则和底线的认同与坚守,这是各个职业及其从事者安身立命之根本。突破职业规则和底线,要么是职业者自身被消解,要么是职业被消解。但我们更要看到,以规则和底线为重要标志的职业之真只是职业生活的最为基础的层面,我们获取职业的“普遍必然性”的知识,其目的是获取职业的“标准”和“尺度”,这就是职业生活的第二个层面,以“操守”与“规范”为主要指向的职业之善。

“善”是中国传统哲学和传统文化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概念,并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与人性、道德密切相联,从而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特有的,并影响至今的“人生哲学”。“中国传统哲学是人生哲学,人生哲学的主旨是追求理想的生活,理想的生活就是真正的善。对于这种善的理想生活,既是人人应当的生活方式,也是人人可能的生活方式。”[1]174这是中国传统哲学和传统文化中对“善”这个概念的理解,对于职业之善而言,同中国的文化传统一脉相承,必须关注人生,走进生活。关注人之为人之人生,走进理想与现实交叉融合之生活。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善”都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和范畴,都是伦理学意义上的标准和尺度,都是与道德和人性密切相关的。职业之善的内在要求和外在呈现也将在与之相对应的伦理生活领域展开,职业之善对于职业生活而言至关重要,职业伦理文化和职业伦理精神的扭曲和变异,对职业生活的打击和解构是根本性的,这要从人的社会性存在本质和职业的社会性存在本质来理解。

第一,人是社会性的存在。《荀子·富国》言:“人之生,不能无群。群而无分则争,争则乱,乱则穷矣。”[3]164在这段话里,荀子说明了群,即社会个体的重要性,但群必有分,并将分的责任归为君主。这里有荀子儒家文化的一脉传统,有其特定的阶级和时代局限性。同时,从他的性恶论出发,把向善的途径归于后天的教化与规训。但其实对于职业生活而言,又有一定的合理性,因为职业是人的需要,人的需要千差成别,职业也必须多种多样,不同职业的有机并存实则为“群而有分”之义,同时,在职业生活内部,差异是职业内部构成的必然结果,所以如何各司其职是职业生活顺利达成的重要保障。从这一点上,荀子的思想对现代职业生活的运行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马克思也说,人“不是处在某种幻想的与世隔绝、离群索居状态的人”[4]31。在这个意义上讲,人的社会性本质决定了人必须生活在关系当中,社会关系必然以相应的社会伦理维系,伦理的结构是秩序,是秩序的有序性和稳定性,在社会群体中的人要想生存,他的危机不是来源于严酷的自然,而是来源于离群索居。这就意味着承认并遵守群居共同的规则和秩序是至关重要的,一切有害于群体的行为都将是秩序所不允许的。在这个意义上说,荀子的性恶论从群居原则上来讲还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群居的秩序必然以牺牲个体的以自然本性为内容的私利,而群居秩序则需要后天教化和规训,这也是社会伦理维系的重要前提。所以,“善”或“应当”的问题总是具有某种思想和行为的规范作用,而“善”或“应当”之所以具有这种规范作用,是因为它蕴含着某种被人认同或接受的价值尺度或价值标准。人们正是以某种价值尺度或价值标准为依据,而形成某种道德理念和伦理规范的。因此,在对“善”的哲学追问中,在对“应当”的哲学思考中,必然会凸现出以“价值”范畴为出发点的价值论问题[1]175。

第二,职业的社会性存在是职业的重要本质,这是由人的社会性存在本质决定的。一般来讲,职业是人们为了获得生活来源所从事的社会工作类别,有着非常明确的目的性——获取现金或实物等劳动报酬,这个目的性是与人的生存需要紧密相联的。但这是职业目的性最为根本、最为基础的目的性需求。职业概念的另外一个重要的层面是职业从业人员在特定社会生活环境中所从事的一种与社会成员相互关联、相互服务的社会活动,这一职业概念的内在要求内在地规定了职业的本质性目的,就是职业的社会性目的。这说明职业必须存在于特定的社会生活环境中,社会生活环境就是人与人发生复杂关系的环境,这一环境的重要特征就是它的“关系性”,是人的社会性群居性存在的必然要求。职业是一种社会成员之间互相关联、相互服务的社会活动,所以荀子说:“故百技所成,所以养一人也。而能不能兼技,人不能兼官,离居不相待则穷,群而无分则争。穷者患也,争者祸也。救患除祸,则莫若明分使群矣。”[3]152这是荀子从人的社会性本质论证出发,继而论证了人的职业生活特征。因为一个人的能力不可能同时精通所有的技艺,一个人不可能同时从事所有的职业,各行各业的人所制成的产品是用来供养一个人的,而每一个人所从事的职业也是来为他人服务的,所以是互相关联,互为服务,这是职业的重要特性。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荀子提出人如果离群索居而不互相依靠就会陷入困境,如果群居而没有名分规定就会发生争夺。陷于贫穷困境是一种祸患,发生争夺是一种灾难。要消除祸患免除灾难,就没有比明确个人的名分、使人们结合成社会群体更好的办法了。社会群体必须依靠一定的规则进行构建,同样,职业和职业生活必须有其自身的操守与规范,这就是职业之善的层面。

从职业的定义上看,职业是生活需要和社会关系需要的结合,从另一个方面看,职业是人的身份确证的重要前提和保障,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在职业生活中得以确立和发展,人的个体身份也在职业生活中得以确认。从职业的发展来看,职业是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而发展丰富的,经过了人与自然、人与神到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系演变,社会正向文明的目标迈进。野蛮与文明的重要区别是人的独立性体现的程度。现代人所处的现代职业社会,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摆脱异化劳动,充分体现人在职业生活中的创造性本质,这也是现代人证明自身存在的最好方式。而当今时代,是一个信息高度互联,人与人之间关系最为密切、最为复杂的时代。“世界格局正处在一个加快演变的历史性进程之中。和平、发展、进步的阳光足以穿透战争、贫穷、落后的阴霾。世界多极化进一步发展,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崛起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极大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既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带来了需要认真对待的新威胁新挑战。”[5]世界从未像现在这样呈现出互相依存、互为作用的特征。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正是在百年之未有大变局的世界格局中,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样的全球发展理念被广为正视和接受。就职业生活而言,职业的互关互联早已不再局限于一个地域、一个国家,而已经向全球化领域拓展和深化。通过职业,我们与更为广泛的人群联系;通过职业,我们已经被纳入到世界发展之网中。虽然国家和区域之间的政治藩篱必须正视,但以市场为主要主体的经济活动和文化交流与文明互鉴,必将冲破一切阻力向前发展,职业的社会性特征必须要纳入到更大的视野去考察和对待,才能真正回归到职业的内在本质。行业的标准,职业的规范,大众传媒与权力话语环境背景下的职业操守,全球化视野中的职业关系,这一切都将在更大的范围和更深远的共同体理念中被正视与重构,才能真正达到职业之善。

第三,我们从人的社会性本质和职业的社会性本质的角度出发,考察了职业之善的内在要求和外在呈现,可以看出,职业之善对于职业生活的至关重要性。职业之善的重要标志就是职业规范和职业操守,这也是职业生活的特定规定性要求。职业之善是从职业伦理和职业道德的角度思考职业的。从概念上讲,职业道德是所有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职业与职工、职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职业道德鲜明表达职业义务、职业责任以及职业行为上的道德准则。它是职业、行业以及产生特殊利益要求的反映,是在特定职业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表现为特定职业特有的道德传统和道德习惯,表现为某一行业从业人员所特有的道德心理和道德品质。职业道德在职业领域所起的作用是一般道德或社会公德、家庭道德等无法替代的。一般道德规范只能对人们的一般社会行为产生作用,如果没有具体的道德规则,从业人员具体的职业行为就会缺乏明确的制约和规范[6]。从另一个方面讲,人的社会性本质要求人必须有“处群”的能力,否则这种反本质的危害是非常巨大的。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早前20世纪30年代写就的《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中有三篇文章着重谈了“处群”的问题,他从民族性的角度指出我们“不善处群”,在处理公众事业方面暴露出自私、孤僻散漫和推诿责任的致命缺点,并从民治就是群治的角度指出了“不善处群”的表现和危害,不善处群会导致社会组织力的薄弱、社会德操的堕落和社会制裁力的薄弱三个方面。朱光潜先生就此谈道:“所举三点是我们不善处群的最重要病征。三点自然也彼此相关,而此外相关的病征也还不少。但是如果能够把这三种病征除去,这就是说,如果我们富于社会组织力,具有很优美的社会德操,而同时又有强有力的社会制裁,我相信我们处群的能力一定会加强,而民治的基础也更较稳固。”[7]

朱先生所谓的“优美的社会德操”对职业之善的建构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在职业生活中,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对职业生活的正常有序进行是至关重要的。职业伦理的道德范畴是从职业道德经验和认识中提炼出来的,它表现为一种道德力量,并能给人以巨大的道德约束力。所以职业道德比婚姻家庭道德和社会公共生活道德更能直接、集中地反映一定的社会道德要求和道德水平。职业道德的有无和高低,突出地标志着一个社会精神文明发展的程度。职业活动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用以调节职业活动中各种关系的职业道德是社会道德体系的主体部分。如果职业道德能够切实建立并逐步完善起来,社会的精神文明就有了坚实的基础。职业道德在社会生活中具有极其重大的、不可替代的作用[8]。所以说,道德力量不是空泛的,而是从具体的职业实践中生成的,是有强有力的规范力的一种伦理范畴。但这种规范力不是强加的或生硬的机械的约束,而是需要建构全社会、全行业内外遵行的一种规范和操守。在职业生活中,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起着重要的规范作用,对职业之真和职业之美的达成起到了固本强基之力,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职业道德是发展物质生产、提高工作效率的精神动力;职业道德是改进和完善人际关系、建立优良的社会道德风尚的主要手段;职业道德是提高劳动者素质,完善人格,使人的价值得以全面实现的重要形式;职业道德调节职业活动过程中的各种行为关系和利益关系;职业道德提高职业工作水平和质量,促进劳动者个性的不断完善。可见,这些作用是具体可感的,是全方位广谱式的。在现实的职业生活中,职业之善层面的职业道德和操守的规范建构既有形而上理念层面的也有具体职业实践层面的。在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视域下,职业之善的达成,职业之善的规范与操守的有针对性和有效性实现,需要立足当下,面向未来。

三、价值与超越维度的职业之美

职业之美是职业及职业生活的终极目标和最高追求,职业只有在美这个层面上,才能内化为人的本质需求,从而达到职业生活的价值实现和境界超越。在职业之真善美这个有机统一体的视域下,职业之美是在职业之真和职业之善达成的基础上,形成的价值实现和境界超越。中西美学家基于不同文化基础都对美孜孜以求:无论是柏拉图的“美的理念”说还是康德的“美是善的象征”说,无论是黑格尔的“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还是叔本华的“美是意志的客体化”,无论是克罗齐的“美是直觉”还是车尔尼雪夫斯基的“美是生活”,更不用说中国老子的“道与气”、孔子的“美与善”、墨子的“非乐”、庄子的“自由”等等。纵观中西美学史,无论站在何种立场和角度,无论偏重理念还是现实,对美的探讨一定是与人的存在密切相关的,“无人”的美学客观上是不存在的。职业审美何以可能,必须在人的实践活动中,必须在人的现实发展中,必须在人的未来超越中加以思考。

(一)人的实践与职业审美

我们探讨职业审美,必须引入实践的范畴,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知道,马克思于19世纪创立了以实践为基本特征的实践哲学人类学。按照马克思的观点,实践是人的本质存在方式,实践体现着人的根本的生存状态及其困境,即人的分裂及人的生活世界的分裂,体现着人与自然、个体与社会、思维与存在、精神与生命的分裂。随着实践的发展,人类将最终克服这一分裂状态,重建完整的生活世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完整人),即实现人和自然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9]。从这一表述中可以看出,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实践和实践着的,实践不仅体现着人的本质存在,也是人的现状的一种呈现,这种现状在一定情况下都处于“分裂”的状态,这时人的发展就是不完善的,人也不能称之为完整的人。人要想实现全面发展,实现人的完整的状态,必须还要依靠自身的实践活动。我们看到,实践既是本质,又是过程,更是途径。而人通过实践活动,最终能够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矛盾的真正解决,从而完成人之为人的身份确证和价值超越。从这个意义上讲,实践是美的实现的重要途径,当然也是职业审美达成的重要途径。

马克思在其著名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论述人与动物的区别时提出,“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物种的尺度和需要来进行塑造,而人则懂得按照任何物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随时随地都能用内在固有的尺度来衡量对象;所以,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10]51。在这段著名的论断中马克思提出了两个重要的概念,那就是“任何物种的尺度”和“内在固有的尺度”,而人就是通过这两个尺度的统一进行改造世界的活动的。“任何物种的尺度”就是世界和自然的规律性体现,“内在固有的尺度”则是人的目的性体现。所以说,这两个尺度相统一就是规律性和目的性相统一,是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基础上,按照人的内在需要,去改变和改造世界。“把世界变成人所期待的现实,从而让世界满足自己的需要,这就是人的实践的存在方式。正是这种实践的存在方式,决定了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因此,我们首先应当从人的实践的存在方式去思考美的本质。”[1]180所以,我们看到美的问题与人的实践密切相关,美的本质等一切有关美的重要命题都要从人的实践活动中寻找答案。马克思还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动物是和它的生命活动直接同一的。它没有自己和自己的生命活动之间的区别。它就是这种生命活动。人则把自己的生活活动本身变成自己的意志和意识的对象。他的生活活动是有意识的。有意识的生活活动直接把人跟动物的生命活动区别开来”[10]50。在这著名的论述中,马克思首先着重区分了“人”与“动物”的不同存在方式,他谈到动物的存在方式就是它的“生命活动”本身,是一种本能的反映。虽然我们现在对动物的世界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但从目前看,这个论断仍然具有重要的科学性。马克思说的“它没有自己和自己的生命活动之间的区别”,这其实是说动物的存在方式的自然性特征。动物所有的活动是本能地适应自然,是一种被动地适应,虽然也有改造的成分,但这种活动依然与本能密切相关。在这个意义上讲,动物不存在与自然之间的、与自己的生命活动之间的“对象性”关系,因而也就不存在“美”的关系,因为这都是人所特有的。进而,马克思谈到人的存在方式是人“把自己的生活活动本身变成自己的意志和意识的对象”。这样,人的“生活活动”以及由此而构成的“对象性”存在的世界,就成了人自己的“意志和意识的对象”,也就成了人的审美的对象。美,根源于人的目的性、对象性的实践的存在方式[1]180。所以,马克思从人的存在方式与动物的存在方式的本质区别出发,强调了人的实践性的存在方式是人的本质存在方式,实践的本质也是“美”的本质的重要依据。所以说,职业之美何以可能的关键所在,首先就是职业的本质是人的实践活动,在职业活动之中自然体现了“任何物种的尺度”和“内在固有的尺度”相互统一和相互分裂的运动过程。正是在职业实践中,职业活动必然以走向两种尺度的有机融合为目的,也必将走向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相统一的境界。另外,人的实践活动直接决定着职业活动的基本形态、基本变化和精神实质。正是在实践活动中,职业审美才得以达成。

(二)人的发展与职业审美

人的发展在本质上就是人的创造力得以充分的发挥,有意识的创造是人与动物最大的区别,也是人类社会发展与否和人之为人的重要标准和尺度。人为什么有创造能力呢,人为什么会有主动创造的冲动呢?这还是要回到人的目的性、对象性的实践活动中来。我们知道人的实践活动中的两个“尺度”,即“任何物种的尺度”和“内在固有的尺度”。人的创造性的外在原因是人懂得按照“任何物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可以说人之所以生产的重要前提是人掌握“任何物种”的规律,并按照这种规律进行生产,就是人的实践活动的“合规律性”。正是因为人掌握了“任何物种”的规律,所以人才具有了创造性的外在条件。这种实践活动才是创造性的,有意识的,随心所欲的,不受任何强加的条件的制约和控制。创造的本质就是创新,创新的结果就是发展,创造、创新、发展等这些概念在本质上都是一致的。从另一个方面来讲,人的创造性的内在原因就是人“随时随地都能用内在固有的尺度来衡量对象”,这包含两方面的意思:一是人的实践活动蕴含着人自己的“内在固有的尺度”即人的目的性要求,人的目的性要求就是人的欲望,这种欲望是中性或是积极的含义,人的欲望越强烈,人的创造性就越活跃;二是在人的实践过程中,人的“内在固有的尺度”即“目的性要求”,是不断地持续地控制和支配着人的实践活动,这就是人的实践活动的“合目的性”,所以说人的“内在的固有尺度”即人的“目的性要求”是人的创造性的内在动力,它促使人去不断地追求,不断地创造,不断地达到人的全面发展。

但更为重要的是,只有人在实践活动中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有机统一时,人的“自由意志和意识”才能真正地实现,人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梦想,这就是马克思所提到的“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何谓美的规律,就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有机统一、“人的尺度”与“物的尺度”有机统一、“人的欲望”与“自然规则”有机统一,其中任何一极都不能单独构成“美”,而且任何一极不平衡发展或极端发展都会走向“美”的反面。所以“人的实践活动是真正的创造性活动。人在自己的实践活动中,既创造了理想的世界(把世界变成自己所希望的存在),又创造了理想的自我(把自己变成自己所希望的存在),并在这双重的创造中,使人类获得更大的自由。美,就是人的创造性活动;美,就是人创造的世界;美,就是人在创造性活动中所获得的、所感受到的自由。我们需要从人的创造性的实践活动去理解美”[1]180。同样,职业之美就是人在职业生活中的创造活动的实现,这种创造活动得以实现的重要条件就是人的职业生活实现了“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有机统一、“人的尺度”与“物的尺度”有机统一以及“人的欲望”与“自然规则”有机统一。

在职业生活中,人的需要,即人的欲望要求是人的“内在尺度”,职业的产生就是缘于人的这种内在需求,这种需求来自于人对未知世界探索的冲动,更来源于对世界进行有意识地改造的创造性动力。所以职业生活是人们创造性活动的表征和场域,而这种创造性活动的有效达成来源于人可以掌握“任何物种的尺度”。人们总说人的创造力是无限的,是无穷的,这就是说人掌握“任何物种的尺度”的能力具有无限性。而人的创造性在美的层面的达成,必须是上述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人的尺度”与“物的尺度”,以及“人的欲望”与“自然规则”三对关系的有机统一。在职业生活中,人们可以而且必须有极强的创造性,必须无限地向未知领域迈进,但这种创造性不是无条件的、无控制的、无规则的。人的无限创造性必须正视自然的规律,正视人类自身的规律,正视世界发展的规律,否则这种创造性就会把人类导向毁灭,当然职业之美也无法达成。所以说,人的发展不是无限制和无条件的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目前生态美学越来越受到重视的原因就在于人们已经意识到人的发展和创造必须尊重生态规律,职业之美必须且只能在这种人的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下才能有效达成。

(三)人的超越与职业审美

马克思讲的人的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自由发展,人的自由发展就是实现人的现实和精神的超越,从现实世界的工作向精神领域的自由完善超越。这种人的自由的实现、超越的达成与职业之美的实现和达成有机统一。“美”实现的本质是人的实践活动中“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有机统一,人有能力按照“任何物种的尺度”进行生产,因而,能够创造性地生产出符合“任何物种”的规律的产品;人又是按照“内在固有”的“尺度”进行生产,因而创造出的符合“任何物种”的规律的产品又满足了人自己的需要。正是在“人的尺度”与“物的尺度”、“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中,人类发展了自己,实现了人类自身的自由[1]180。可见,职业审美实现的可能性不仅是“两个尺度”的有机统一,更重要的是人在实践活动中全面发展了自身,实现了自身的自由,也就实现了人的超越,这种超越是物质超越和精神超越的统一,是全面超越和可持续超越的统一,所以才是美的超越,也是职业之美本身的实现。只有以人的自由超越的视域来看待职业生活和职业之美,职业生活才不是异化的、枯燥的、重复的、痛苦的,而是真实的、有趣的、全新的、快乐的。马克思在肯定了黑格尔“把劳动看作人的本质,看作人的自我确证的本质”的同时,也指出了黑格尔的错误在于他“唯一知道并承认的劳动是抽象的精神的劳动”[4]205。在马克思看来,“劳动是自由的生命的表现,因此是生活的乐趣”,“我在劳动中肯定了自己的个人生命,从而也就肯定了我的个性的特点”[10]184。所以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才说出了那段关于劳动的著名的论断,也是未来的宣言:“在共产主义高级阶段,在迫使个人奴隶般地服从分工的情形已经消失,从而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对立也随之消失之后;在劳动已经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之后;在随着个人的全面发展,他们的生产力也增长起来,而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之后——只有在那个时候,才能完全超出资产阶级权利的狭隘眼界,社会才能在自己的旗帜上写上:各尽所能,按需分配!”[11]只有把职业生活与人的自由超越联系在一起,把职业生活与人的自我确证联系在一起,把职业生活与人的自由生活表现联系在一起,人才能在职业生活中实现自由超越,真正达成职业之美。

虽然职业审美之于职业生活至关重要,但职业审美的有效达成确是一段需要努力的希望之旅。职业审美是职业生活中人所向往和追求的目标,因为在职业审美中能够实现人的自由和超越,虽然在现实的职业生活中,异化和奴役普遍存在,而且许多人在职业生活的异化泥淖中不能自拔,自甘堕落,但人们普遍追求自由和美的理想和梦想一直存在,并且随着职业生活的风雨变化而愈加突显和坚定。此外,回到人的社会性本质存在这样一个普遍前提,“能否生活在一个社群中和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社群中,是进入技术社会的人应该考虑的另一个大问题,也是建设审美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12]。人所生活的社群审美化也是人实现自由超越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职业环境是职业人所面临的社群场域,建立一个审美的、有内在精神、有共同感情基础、有共同遵守的道德操守规范的理想职业社群环境对于职业审美的达成至关重要,这需要所有人的共同努力。进入新时代,“美好生活”成为人们的向往和追求目标,职业生活也必将在这一语境下进行定位和反思,对职业审美何以可能的追问就是要在职业规律与底线维度的职业之真、操守与规范维度的职业之善,以及价值与超越维度的职业之美三个方面展开,共同促进新时代“美好”职业生活的有效达成。

猜你喜欢
尺度职业活动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论社会进步的评价尺度
职业写作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我爱的职业
宇宙的尺度
五花八门的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