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闽清县少年儿童业余体育学校 肖梅珍
在设计小学数学选择题时,必须从小学生的角度出发,选择题设计有着诸多技巧,如果选项设计过于复杂,可能会对学生产生较大的干扰,影响正确结果的得出。同时,小学选择题设计过程中,还需要对学生的个人思想、能力等进行全方位的考查,选择题设计的核心就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这样才能设计出高质量的选择题。下面笔者就对当前小学数学选择题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优化策略。
数学是一门逻辑思维缜密的学科,其每个数字、符号都有着明确的含义,这种特点在选择题中,也有所体现。命题者在设计题干及选项时,如果题意表达不明确,学生可能就无法快速、准确地读懂题目以及选项的意思,这样既无法对学生的能力进行有效的考查,也容易使得学生对作业丧失兴趣。如下例。
下列一组图形中,与众不同的图形是( )。
命题之前,命题者在命题和设置选项时,可能是想让学生结合多边形的定义,选择“与众不同”的选项“C”,因为只有选项“C”是三角形。但实际上结合题干以及设计选项来说,选项“B”也是与众不同的,因为相对于其他3个选项来说,只有选项“B”平行四边形的四个角都不是直角,而其他几个选项所提供的图形都有直角。所以说,在该选择题中的“与众不同”是没有统一标准的,这种说法以及选项的模糊设置,不仅无法有效地考查学生,还会使得学生更加迷茫。所以说,在进行选择题“题干”与“选项”设计时,命题者必须对题干以及选项内容仔细推敲,避免专业的数学语言与日常口语等混淆,避免学生误解“题干”以及“选项”的意思,不可过度追求标新立异。同时,选项的设计也需要谨慎,不可以过于简单随意,一定要与题干的核心内容彼此契合,如果题干与选项之间的关联性比较差,也会对学生选择正确答案产生干扰,影响选择题的作用效果,不利于对学生能力的综合性考查。
选项是选择题的备选答案,对于单选题来说,往往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其他答案则可能具有一定的迷惑性特点,小学阶段的数学选择题以单选题为主,选项一般有四个。但是,当前选择题设计过程中,选项设计存在的缺陷和不足也比较多,如选项编制不唯一,答案彼此交叉重叠,难以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选择出正确的选项。如下例。
下面关于1.25×2.5×8×4=(1.25×8)×(2.5×4)应用的规律说法正确的是( )。
A.应用了乘法交换律 B.应用了乘法结合律
C.应用了乘法分配律 D.应用了乘法交换、结合律
结合该选择题的选项来看,选择“A”“B”“D”三个答案都属于正确的。因为,在题干中只说应用的规律说法正确的是什么,这样选项“A”与“B”从理论上也说得通,而选项“D”相较于前面两项来说,则显得更加全面一些。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就是因为在选项设计时,数学术语的表达不够科学合理,如果能够对选项内容进行适当修改,则可以使得答案更加清晰明确。比如说,在选项“A”“B”“C”的前面分别加入“只”这个字,那么这三个选项就显得比较绝对,这样正确选项就只有“D”了。由此可见,在设计选择题选项时,既需要提供正确答案,同时还需要保证答案具有唯一性的特性,以避免答案交叉重复的现象,真正达到检验和考查学生能力的目的。
选择题设计的主要目的就是考查学生的数学知识掌握情况,观察、分析以及逻辑推断能力。与填空题和解答题不同,选择题的答案通常是直接给出的,但是为了对学生的能力进行有效的考查,因此答案往往不止一个,给出的答案中只有一个正确的,其他则皆为错误答案,学生所需要做的就是在3—4个答案中找出正确的。错误答案选项通常具有迷惑性作用,学生只有成功将具有迷惑性质的选项排除掉,才可以顺利选择出正确答案。而排除迷惑性质的答案并非是胡乱猜测,其要求学生必须要掌握相关的数学知识,否则就难以选择出正确答案。相较于其他题型来说,选择题在考查学生知识能力时具有更加全面的优势。通过选择题,教师可以更加深入考查学生所学知识,了解学生在哪些知识领域有缺陷和短板,然后在后期的教学中查缺补漏,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然而,在选择题选项设计过程中,部分设计者所设置的选项干扰作用比较差,考查功能效果差。如下例。
小明今年8岁,妈妈的年龄比小明的4倍还大1岁,妈妈今年( )岁。
A.12 B.21 C.33 D.9
学生在解答这道题时,单凭自己的实际生活经验,就可以判断出妈妈的年龄绝非12岁、21岁或者是13岁,因此可以快速选出正确选项“C”。但实际上,这道题目在进行选项设计时,也不够严谨,选项的干扰作用比较差,12岁、9岁以及21岁都不可能是妈妈的真实年龄,因为这有悖生活常理,在该题目中考查目的显然是无法实现的。设计选择题选项时,每个选项都应当是有效的,其都应当具有被选择的可能性,如果选项的设计干预作用不大,学生在读题的过程中就可以直接得出正确答案,那么题目也就毫无趣味性可言,这样选项也就毫无价值。
选择题有3—4个选项,在设计选项时,正确答案在形式或者是性质方面不能过分突出,其需要与其他选项处在相对比较平等的地位,这样才能切实发挥考查学生的作用。正确选项最好是以随机的方式安排在各个选项里,不可以有明确的位置趋势,如果学生发现了相关规律之后,那么其在选择正确答案时也就更加轻松容易了。但是,部分选择题设计者在设计选项时,却没有考虑到选择题选项设计随机性的重要性,导致答案的规律性比较强,学生在答题的过程中投机取巧,可以在较短时间内选出正确的答案。如下例。
在学习“除法”时,设计了这样三道选择题目:
(1)当余数比除数大时,说明试商( )。
A.大了 B.小了 C.正好
(2)甲数÷乙数=12……35,乙数最小是( )。
A.35 B.36 C.34
(3)被除数末尾有0时,商的末尾( )有0。
A.一定 B.不一定 C.不会
(参考答案:B B B)
这三道题目的正确答案都是选项“B”,其位置比较固定,学生在答题时可能会投机取巧,直接选择与上一个题目相同的答案,如学生做前面两道题目时,还会认真去分析,但是做到后面的题目时,其可能就会放弃分析,心存侥幸,这样学生解题过程中猜测性的因素比较大,题目设计时考查和检验学生能力的目的无法真正实现。基于这样的原因,在设计选择题选项时,设计者还需要谨慎设计,考虑正确项是否能够有效发挥干扰作用,不能让正确项具有过于强烈的规律性,要保证其更具有随机性,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选择题的积极作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观察和分析能力。
总之,选择题在学生能力考查上之所以能够发挥作用和价值,其与命题者把握“题干”“选项”的能力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如果命题者的水平不高,对于考试要求以及学生学习情况不够了解,缺乏对命题技巧的研究与积累,那么其所编制出来的选择题,功能效果也将大幅度降低。在进行选择题设计时,必须慎重,科学合理地设计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