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晋馥, 曹树谦
(1. 天津大学党委宣传部, 天津300350; 2. 天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天津300350)
新工科是以立德树人为引领,以应对变化、塑造未来为建设理念,以继承与创新、交叉与融合、协调与共享为主要途径,培养未来多元化、创新型卓越工程人才[1]。新工科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形成协同育人效应。国家重大战略和需求是工程教育改革创新的重要起点,新工科需要重塑人才培养质量观,培养学生终生发展和社会需要的核心素养及能力,使之成为立足我国战略发展需求,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时代新人。专业基础课是新工科人才知识体系构建的基础,也是课程思政建设的难点和重点。
建立“课程思政”的课程改革制度,要从调整专业培养方案入手,要求专业教师对教授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定位、教学目标、教学效果、教学内容以及课程实验实践进行重新审视,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长期以来,高校已经在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方面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上取得了许多创新成果[2]。将思政内容融入课程主渠道,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了解到国家的发展、个人的价值、学习的目标,从而树立远大抱负。在新工科教育中,课程思政也能够发挥多方协同育人的作用,助力未来卓越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
随着高校的课程体系分工精细化,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之间缺乏高效衔接[3],专业基础课覆盖范围广,是连接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之间的第一座桥梁。新工科背景下,构建有效的专业基础课课程思政工作体系,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初步认识其所学专业的社会价值,还能够帮助学生初步理解国家战略发展的需求,从而引领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将小我融入大我,在做研究的过程中学会不局限于一隅,而放眼全局。
1.围绕立德树人,系统优化课程思政设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才培养一定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而育人是本。”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要牢牢抓住第一课堂这个育人的主渠道。2020年,教育部印发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课程思政已经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形态,是每名教师的必修课。工程教育的专业基础课往往重知识点,教师也偏重知识传授,这就要求教师深入分析课程内容与思政元素的关系,梳理分类思政元素。针对课程体系各部分特点,设计思政元素的内容、融入点和融入方式,使得课程的思政设计规范化,便于推广应用。新工科教育是高等工程教育发展的最前沿和新方向,是以立德树人统领人才培养全过程,融合新文理教育、多学科和跨学科工程教育的个性化专业教育的教育模式[4-5]。新工科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加强课程体系顶层设计,加大学科交叉融合与跨界整合力度,打造综合性、创造性、实践性、跨学科、国际化等全新课程体系,实现“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共同发力,从而培育学生的主体意识与理性自觉,建立时代责任感与使命感[6]。
2. 全面深化建设,完善课程思政融入程度
当前,传统工程教育模式、课程体系、课程内容、教学方法不能适应新产业和新经济发展需求,而新工科教育则着眼未来,培养学生持续创新的能力[4]。尤其是在“互联网+”时代,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也越来越多元,数字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也在推动高校教育教学的改革[7]。首先,应着眼未来卓越工程师培养的目标,建设全新的教材体系,以提升创新能力、创新思维为目标,将思政知识点融入教材。其次,修订完善课程教学大纲,细化思政案例的融入点,提高教学大纲的指导性。同时,进一步做好课程育人教学各环节的设计,规范教学课件与讲稿,形成较为统一的课程思政授课标准。最后,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增加课堂教学的吸引力,在做好知识传授的同时,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强化价值引领,从而实现教育教学的最终目标。
3. 发挥外部作用,提高课程团队育人水平
新工科教育提倡知识的文理融合、学科的交叉融合。在传统的教育体系中,思政教育属于文科,因此,目前工程教育领域的专业基础课教师往往具有较高的知识引领水平,但是鲜少有思政教育的专业背景。课程思政绝对不是简单的“思政教育+课程教育”,而是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统一过程。在专业教师层面,大部分的高校专业教师在将思政教育和专业课程有机融合等方面,其教学能力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8]。在“三全”育人的大格局下,只有抓住了教师这支“主力军”,发挥好课堂这个“主渠道”的作用,才能最终形成协同效应。要想更大程度发挥教师的“主力军”作用,首先要考虑的就是扩展教师团队的构成。比如,在专业基础课的课程团队中,可以吸纳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教师共同参与课程建设,扩大课程思政团队。这样,不仅可以发挥思政课教师站位高、视野广、理论深的优势,共同研讨课程思政建设规律,还可以探索更多课程思政方法,提高课程教师思政意识和能力,提升课程团队的综合育人水平。
4. 不断探索创新,打造高水平课程思政体系
当前,课程思政的建设还局限在某个高校的某个课程。因此,课程思政的难点除了教师个体对于课程思政的理解不同,还缺乏一定的标准。每个专业、甚至每门专业课程,其与思政引领的结合点都是不同的。对于专业基础课而言,其具有一定的通识性,建立全新的教材体系、多元的教学团队和专门的案例库,就可以形成一整套的高水平课程思政体系。对于专业基础课而言,建立课程思政案例库,可为工程教育提供基础的、可推广、可复制的课程思政支撑体系。因此,专业基础课可以根据课程内容,分类建设课程思政案例库,扩大案例库体量,建立案例与课程的融合关系。此外,案例库的建设应该是个动态的过程,要研究思政案例的时效性,因时、因势提高思政案例与课程的融合度。同时,还要完善评估体系,设计有效的问卷,设定较长的调研周期,更加科学评估每位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当前,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依然面临一些现实困境,育人机制上各类课程教师缺乏有效的信息联动交流,效果评价上存在一定的难度和模糊度[3]。因此,应结合新工科教育改革,将专业基础课这一类覆盖面广、起到桥梁连接作用的课程作为着力点,创新课程思政体制机制,使之成为课程思政建设“嵌入点”。同时,通过建立横向联动、纵向联系的体制机制,有效保障课程思政进入高校的教育质量监督体系。
1. 建立协同联动育人机制
新工科强调主动塑造世界,其愿景是培养具有改变世界能力的卓越工程人才,主动肩负起造福人类、塑造未来的使命责任[1]。这对工程教育领域的课程体系提出了极高的要求,既要求专业课程体系要瞄准前沿,也要求对学生进行价值引领。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才培养的必备内容,而课程思政能够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效结合[9]。在“三全”育人的大格局下,要发挥全体教师队伍“主力军”作用,高校可以建立课程思政研究与实践中心,与教师工作部门、学生工作部门、马克思主义学院等多部门协同,发挥各相关部门的育人优势。同时,也要发辉课堂建设“主战场”作用,在专业基础课的建设中,以课程思政研究与实践为核心,发挥思政教师的指导作用,形成以主讲教师为主体、各部门协同的相互支撑的联动育人机制,共同拟定建设规划,定期研讨思政主题,会商解决重点问题,从而构建各育人主题、课程之间同向同行的体系。
2. 建立课程思政标准体系
新工科不是在传统工程教育模式和课程体系上简单增加新内容,而是探索工程教育的新理念,构建新的人才培养和新课程体系[4]。因此,要结合“新工科”背景的建设要求,以课程思政、工程思维能力、问题分析能力培养为导向,构建适应新工科改革方向的专业基础课的课程体系。课程思政建设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任务,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是课程体系构建的关键。因此,将专业基础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做好梳理和“精加工”重新融入到课程体系之中,形成课程思政标准体系,就可以为其他专业课程类建设提供借鉴。具体实践中,可以基于某一课程已有课程思政建设成果,全方位开展课程思政标准建设,建立教学大纲、教案讲义、教材建设、育人模式、跟踪反馈、评价机制等方面的课程思政标准和指标,构建课程思政标准体系,指导更多教师有效开展课程思政,提高育人质量。
3. 建立教师发展激励机制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教师是关键。”课程思政是一种综合教育理念,需要构建一体化育人体系,在教学中需要把价值引领要素及内涵巧妙地融合在原有课堂中,在传统的“传授式”教学方法基础上,引入“以问题为导向的探究式”“以案例为导向的讨论式”“以分析为导向的启发式”教学方法,因此需要激发每名教师的内在动力。高校应根据实际情况建立课程教师发展激励机制,推动各院级教学单位建立以课程思政为重要观测点的激励机制,将课程思政纳入教师聘岗、绩效考核、职称晋升、评优报奖等环节,提升教师对课程思政的重视程度,强化广大教师的育人意识,从而提高课程思政质量,提升育人能力。此外,高校教务部门应协同教师工作部门、学生工作部门,建立范围更广的课程思政建设激励机制,鼓励全员参与,打通第一、第二课堂,形成全员育人的良好氛围。
4. 建立长期跟踪反馈机制
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不仅要讲政治,讲立场,还要讲能力、讲智慧,讲德才兼备[10]。比起思政课程,课程思政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隐性教育环节。课程思政的效果不仅体现在一节课的课堂反馈,更是对学生价值引领的长效作用,因此,对其效果的评价需要长期的跟踪反馈机制。目前,课程的效果通常是通过课后问卷进行评估反馈的,这主要反映的是课程知识的传授成效,而无法全面反映课程思政建设对学生成长成才的影响。因此,需要建立课程的长期跟踪反馈机制。在课程结束后的问卷调查反馈基础上,形成一套长期的“跟踪—评价—反馈”机制,优化评估指标,完善评价内容,从多维度开展评价,考察课程思政的长期效果。比如,建立家长、用人单位等多维度的调查反馈机制,结合学生发展长周期自评、自述,围绕学生成长从多角度开展评价,从而不断优化课程体系。
“天大行动”划定了我国高校新工科建设路径,要培养造就一批多样化、创新型卓越工程科技人才,需要全面提升课程内容与质量。《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提出工学类专业课程,要注重强化学生工程伦理教育,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激发学生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新工科建设的要求与课程思政的建设要求虽然在具体内容上有区别,但是在育人的总体目标上是一致的。
1. 发挥协同育人机制实效,在培养方案中渗透 思想政治教育要求
新工科教育是高等工程教育的转型,既要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需求,也要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发展趋势。因此,在教育方式和培养方案中既要更新知识体系,也要考虑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其中。具体到专业基础课上,就要求在编制培养方案过程中做好顶层设计,不仅要设计好知识点的传递路径,更要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要求在培养方案中的各环节得到体现。对于不同专业的学生要充分考虑其专业的行业背景、发展趋势,凝练出不同专业、不同课程中所蕴涵的思想政治属性,将学生个人成长成才与国家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通过深入挖掘课程中的优秀文化元素、时事政策元素、思想引领元素,并将培养方案中教学内容以知识点的考核方式,转化为知识点和思想政治要素考核点相结合的方式,形成一个既有“体”,更有“魂”的学生培养方案。天津大学《理论力学》累计授课已达67年,是全国最早设立的力学课程,其课程思政探索始于2000年前后,目前已经形成了包括专业课教师、思政课教师、党政干部和辅导员在内的课程思政建设项目团队,每年都会对课程的培养方案进行修订。课程以专业技能知识为载体,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充分发挥专业课在育人工作中的主体作用,在课程大纲、课堂授课、讲义课件、课程评价等环节加入思政教育内容,充分挖掘《理论力学》课程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政功能,融入思想引领和爱国主义内容,注重课程与各个关键时间节点和历史事件节点的联系,将 “知识点”与“思政点”精准结合。
2. 细化课程思政标准,在教学环节中融入思想 政治教育内容
首先,打造一份高质量的“思政+”课程讲义,作为整个授课团队共同的教学参照。课程讲义是任课教师根据培养方案的要求为课程内容而编写的具有一定个人特点的授课教材,也是教师进行课程讲授的总依据。在《理论力学》的讲义中,明确了课程思政的目标、案例、实施方式、时间节点等,并梳理课程与各个关键时间节点和历史事件节点的联系,找准“知识点”与“思政点”的精准对接,及时编制、整理课程思政案例。其次,建设《理论力学》的思政案例库。在天津大学《理论力学》的课程反馈中,学生表示欢迎任课教师能够在知识传授的过程中,加入案例的叙述、背景的介绍、未来的展望等元素。因此,在课程教学中,教学团队力争以创新模式上好第一堂课,在绪论中设置了“课首语”和“闲言碎语”两个板块,引入吴国盛《科学的历程》中对科学精神的论述,倡导批判与质疑精神,鼓励学生多思考、多提问题。通过小故事的方式在活跃课堂的同时起到育人的作用,用好这关键的“三言两语”,于点滴处见精神。经过积累,课程团队深刻把握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系统规划课程思政的生成路径,以课程改革为契机,形成了围绕教学大纲的思政案例库,并不断丰富,保持案例的新鲜感和时代感。最后,将课程思政贯穿教学全过程。通过课前“闲言碎语”板块、课中结合教学内容和时事的案例、课后答疑讨论中的启迪等方式,将课程思政有机融入课程教学、贯穿于课程教学全过程。实现了将“课程思政”的丰富内涵融入到教学环节,将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实现了多学科教师与思想政治教育者相互配合;实现了“在价值传播中凝聚知识底蕴,在知识传播中实现价值引领”的育人理念建构。
3. 善用教师发展激励机制,在教学方式上激发 教师内在动力
高校应全面统筹育人资源和育人力量,推动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的有机结合。新工科背景下专业基础课的课程思政建设,只有激发每个教师内在动力,帮助其自身完成教育理念与教学方法的融合,才能适应学生群体学习方式的变化,真正提升课程思政的实效。2020年以来,在线课程受到了师生的普遍认可,高质量的课程成为重要的学习资源,使得教育的范围扩大,课程思政的影响力也在扩大,与此同时,授课教师也面临更多的挑战。天津大学《理论力学》教学团队,帮助授课教师适应新工科教育改革,激发其内在动力,同步建设线上和线下课程。在线下课程建设中,《理论力学》的教学团队会在课程前开展多方调研,将课程内容的重点及所涉及的国家行业发展背景提前告知学生,学生以预习的形式,提前调研相关内容的知识背景、工程案例。在课堂上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接收知识,而是在具有一定基础知识的准备下与教师积极交流,更好地学习了解专业知识以及该领域行业实际发展情况,激发学生的家国情怀。线上课程建设中,教学团队丰富网络新媒体的应用,利用网络的传播力、互动性,设计线上的互动形式,激发学生学习自主性,使学生参与到课程建设中,形成线上翻转课堂,扩大教育覆盖面。此外,教学团队还在课程中加入“实验设计”的环节,鼓励学生基于课程知识点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出发点,分组自主设计实验,进行评比展示。天津大学《理论力学》的教学效果评价显示,在课程中间开展基于课程知识的分组自主设计实验,并进行展示评比效果很好,学生在课堂理论和实践中展示所学,在展示中与教师互动,实现思想交流,使学生和老师形成思想上的碰撞和自我反思及领悟。
4. 保持长期跟踪反馈,通过多元综合评价指导 课程内容建设
理工类专业基础课程对学生的评价体系分为平时成绩和考试成绩两部分,平时成绩以作业完成情况和出勤率为标准,作为次要考核指标,考试成绩以最终的试卷成绩为标准,作为主要评价指标,两部分共同构成了课程评价体系。无论是作业还是考试,其核心内容完全是知识点的考核,没有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考评指标和成果。如何更加全面、客观、有效的实现对教学成果的评价是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问题。天津大学《理论力学》的课后问卷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学生认为在教学中插入时事内容、增加调研工作、设计实践环节能够调动起学习的积极性,让书本上的知识“活”起来,使学生收获知识的同时,培养其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课程团队还对学生保持长期的跟踪调研,建立了家长、用人单位等多维度的调查反馈机制,通过其不同阶段的反馈,调整课程思政建设的内容,通过一系列的课程教育环节,引导学生学会将书本知识和国家需要以及未来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在课程学习的过程中树立人生目标。此外,教学团队正在探索在教学成果的评价上丰富考核内容,强化实践、调研等考核环节在评价体系中的占比,改变唯成绩论的单一知识考核,建立多尺度、多元化、多维度的综合评价体系,认真回答好“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性问题。
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技术、开拓创新、改造世界、造福人类,是新工科卓越人才培养的目标。新工科是围绕产业变革、面向未来的工程教育改革,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结合新工科的内涵,探索专业基础课的课程思政建设路径,是结合专业特点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具体举措。专业基础课往往是多个工科专业同时开设的基础课程,因此,应不断建立课程思政标准体系,建设动态的、可共享的案例库,从而为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可借鉴的路径和建设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