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玉红
摘要:文言文是小学六年级语文课堂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教学内容之一,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积极探究有效教学策略,帮助开始接触文言文的学生理解并掌握相关知识,实现高效学习。本文将探究在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过程中,实现文言文有效教学的措施与方法,以引领学生高效学习。
关键词:小学语文;六年级;文言文教学
前言
小学六年级学生虽然具有一定的理解能力,但面对难度较大的文言文学习时,仍然会感到困难重重。基于此,语文教师应当积极探求优秀有效的文言文教学策略,以夯实学生文言文知识,为学生步入更高层次的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一、重视基础教学,夯实文言文基础
小学六年级正处于学生们接触文言文体裁的初始时期,面对新知识,学生们往往会感到困难和恐惧。考虑到这一情况,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当更加注重基础教学,促进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帮助学生们克服恐惧心理,坦然接受新知。
例如,在讲解文言文课文《伯牙鼓琴》时,教师就要注重基础知识的导入。在文言文中,“之”、“而”等词语的用法灵活而多样,学生们往往会难以正确理解其真正含义,导致文言文知识基础不牢固,影响长远学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会尤其关注学生们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在翻译、讲解课文时,我会这样教导学生:“同学们,大家观察一下本篇课文中出现了几个‘而’字,这几个‘而’字的含义相同吗?能不能告诉老师分别是什么意思呢?”,学生们在找到对应的语录后,根据课文翻译得到答案,并进行回答。隨后,我会帮助学生们进行知识总结:“在这篇文言文文章中,‘而’字的意思都是表示转折,但是在其他的文章中,我们会遇到‘而’字的其他用法,比如表示顺承,大家要积累下来这一用法,在以后遇到时要灵活应用。”。通过知识总结,学生们再次强化基础知识,从而夯实文言文基础,提高学习效率与效果。
二、强化故事情节,简化理解过程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材中出现的文言文课文具有鲜明的故事性,教师应当利用这一特征实现高效教学。面对语言精简、阅读难度较大的文言文,学生们往往会产生厌倦和恐惧心理,而强化故事情节的教学手法就能引导学生克服恐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并简化学生的理解过程。
仍以《伯牙鼓琴》这篇文言文课文作为案例,语文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来强化学生们对于文章的理解,也可以与现实生活建立联系,帮助学生们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在进行教学时,我会这样带领学生们进行学习:“同学们,大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好朋友吧?你与你的好朋友有着哪些独特的默契呢,能不能跟大家分享一下。”。以这种方式来进行课堂导入,使文言文内容与学生的自身情感产生联系,让学生们在学习时更加容易地体会到文章中所蕴含的情感。在学生们回答之后,教师则可以将话题引入到本篇文言文上:“看来大家与自己的好朋友有着各种各样的默契,在古时候,有一个叫做‘伯牙’的人,大家想不想知道他和他的好朋友有着怎样的默契呢?”。在得到学生们的回答后,教师可以以讲故事的形式对整篇文言文以白话形式进行简要的概括,渲染学生情绪。经过以上铺垫,在进行文言文教学时,学生们更容易理解和掌握,从而提高文言文教学效率。
三、实行发散教学,构建知识体系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文言文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瑰宝之一。在语文课堂中学习文言文时,教师也要注重在教材内容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发散教学,延伸学生所学内容,让学生对于中华文化产生更加深刻的了解,从而构建发散型知识体系。通过延伸教学,教师将能够引导学生对传统文化产生兴趣,从而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
例如,学习完《伯牙鼓琴》这篇文言文之后,教师还可以对学生们讲述“伯牙断炫”、“高山流水觅知音”等著名典故,帮助学生们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串联成为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同学们,大家听完钟子期和伯牙的友情故事,心里有什么感想呢?大家还知不知道有关钟子期和伯牙的其他典故呢?”、“同学们,大家知不知道钟子期和伯牙是因为什么而相识的呢?其实他们的相识被总结成为了一个著名的成语,有哪位同学知道是什么呢?”。再比如,教师还可以针对“友情”这一个话题,让学生们进行发散性思考:“钟子期和伯牙的友情故事令人感动,大家还知道哪些有关于友情的典故呢?”,经过学生们的踊跃发言,教师可以进行总结“大家在课下可以查阅一下管鲍之交、刎劲之交等著名的典故,同学之间也可以相互交流讨论,看看哪位同学能搜集到更多有关友情的著名典故呢!”。
总结
在小学阶段,语文教学应当注重趣味性,尤其当学习文言文这种难度较大、较难理解的知识时,更要通过各种教学策略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降低学生学习难度。因此,语文教师应当积极探求有效教学手法,实现文言文高效教学,帮助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产生更加深刻的认识。
参考文献
[1]雍韦伟.部编版小学语文文言文教学思考[J].名师在线,2018(32):21-22.
[2]张红丽.谈小学语文课堂中文言文的教学策略[J].华夏教师,2019(20): 7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