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瑞玲,潘丽平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北京 102442)
教育部2014年3月6日印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教社科〔2014〕3号)是国家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而发布的指导性文件,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从爱国、处世、修身三个层次概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内容。中共中央办公厅2017年1月25日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对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做出了具体要求,着重指出中华优秀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在这样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被各级各类学校纳入到教育教学中,成为教育教学内容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浩如烟海,要成为教育教学内容的组成部分,走进课堂,贴近学生,并不是直接抓取、简单搬来就可以的。况且,“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是一个课程概念。因此,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走进课堂之前,必须要完成课程化的过程。
“课程化”这一词语,从字面上来说就是“使之成为课程”的意思,这里的“化”是个后缀,它可以放在名词或形容词后面,有“使成为”“使变成”的意思。近年来,“课程化”已经成为现代课程学中的术语,其内涵意指利用已有的课程资源,进行某一门课程的开发,课程化与课程设计、课程开发实为同义语。课程开发一般包括对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的开发和设计,而课程设计只包括前两个。课程化的成果形式通常为教学大纲及其配套资料。
对于任何一门课程来说,都存在课程内容和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课程实施之间的关系问题。课程内容与课程目标的关系有两种,一种是先设定课程目标,然后按照实现目标的需要组织课程内容;另一种是先设定课程内容,然后分析课程内容总结出可以实现的课程目标。对于课程内容与课程实施方法之间的关系也有两种,一种是根据课程内容采取合适的实施策略;另一种则是相反,是先确定要采用的实施策略,不顾内容合适与否即进行实施。
纵观目前的教学活动,不论是哪个层次哪个学科的教学,大都是根据内容来确定目标。有些课程,由于积习影响,再加上学科内容本身相对稳定,多少年下来教学内容几乎不变,虽然课程目标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并未依据目标而修正、设定课程内容。甚至有些课程一直以来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或者有目标但被长期遗忘,教师只是按照教材或自己讲义的内容进行教学。对于教学方法,更是什么流行就使用什么,一会是任务驱动,一会儿是理实一体化,全然不顾与教学内容适合与否。
上述种种现象的出现,源于对课程化步骤的忽视,违背课程化的基本规律,造成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主观性和盲目性。按照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加涅的学习理论,开发课程应该是从目标找手段(主题先行),从内容找形式,而不应该是通过分析内容来确定目标,先决定课程的模式再选择课程内容[1]。也就是说,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实施策略(教学方法)它们不是平面关系,是分层次的。他们之间的关系是:相对于课程内容,课程目标是纲,课程目标决定着课程内容;而相对于实施策略,课程内容是纲,决定着采用什么样的教学策略。课程目标决定着课程内容,同时也就决定着实施策略,因此课程化要先设定目标,然后再围绕目标设定教学内容和实施策略。至于课程评价,则是对照教学目标的一种分析和测量,是课程化的后续工作,它可以反作用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实施策略,从课程目标实现与否及未实现的原因分析角度为前三项的修订提供参考。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可以开发各种各类的课程,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化,以便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化的过程中,就是借鉴现代课程理论,通过对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的精心设计,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系统;或者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素渗透、整合到相关的专业课程中,组织完善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程群[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本身不等于课程名称,而是课程群或课程类别的名称,是个集合概念。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也不仅限于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知识或某一门类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因此,在进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化过程中,不同的课程门类不仅仅是课程内容不同,在课程目标、实施策略以及评价方式上也有所不同。但不管怎样,课程化程序应该是一致的,即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化应该在确定教育目标后,在目标的指引下,从浩瀚的传统文化资源中选择适宜的素材开发成课程,这包括根据现代课程理论确定课程目标后组织课程内容、选择实施策略和制定评价方法四个步骤。
中国商业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许多学校除经济类专业外,一些非经济类专业也设置了相关课程,有的是作为专业选修课,有的是作为公共选修课程。下面以中国商业文化课程化为例,具体论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化的路径,以期达到窥一斑而见全豹的效果。
开发某一门课程,设定课程目标是让课程落地的第一步。
1.设定课程目标的理论依据
首先,文化的核心就是价值观,而价值观有进步与停滞之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以进步价值观为课程目标。思想、信仰、精神、智慧是传统文化的核心要素[3],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类课程的基本目标。在这一基本目标基础上,不同类型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类课程应有自己的课程目标。
按照加涅的理论,人类学习可以获得五种结果:智慧技能、认知策略、言语信息、情感态度和动作技能。智慧技能就是获得做某事的能力;认识策略就是获得对自己学习、思维和记忆的控制能力;言语信息就是获得信息和知识;情感态度就是获得对人和事物的选择倾向,包括情感成份如喜欢或不喜欢;动作技能就是获得在各种情境下都可以起作用的某一动作。上述五种结果可视为五种不同类型的课程目标,不同类型的课程侧重点应该不同,并不是五种类型目标必须全部包括,而包括的目标也有先后主次之分。
2.“中国商业文化”课程目标设定
在开发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类课程时,也要根据不同课程的特点来规定课程目标。例如,开发“中国商业文化”这门课程,其课程目标首先要包括情感态度,其次要包括智慧技能、言语信息和认知策略,不包括动作技能。而要开发“汉字与软笔书法”这门课程,则首先要包括动作技能,其次要包括智慧技能、认知策略、言语信息和情感态度。
在“中国商业文化”这一课程中的情感态度目标,首先应包括对中国传统社会农业与商业关系的认识,如正确认识重农抑商思想,正确认识商业对农业社会发展的作用等。其次要包括正确认识“义”与“利”的关系,如义以为上、以义制利、天下共利、以利报国。再次还要包括对商与儒、官的认识,对儒与商关系的认识,如亦商亦儒;对官与商关系的认识,如为官不商。最后还包括对各大商帮秉持经商思想的认识,如晋商的义节如山,诚以取利;徽商的仁以爱人,智以取利等。
智慧技能包括获利的商业技巧或经商能力,解决商业活动中的价值取向问题,遵守商业规则的能力,合理合法获利的能力。如管仲提出的“以商兴国”;老子的弟子计然运用道家思想揭示商业的发展规律;商圣范蠡将经商提升为社会事业,三次经商成为巨富,又三散家财;孔子的得意门生子贡经商悟商,通达事理,诚信经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言语信息目标包括中国商业史知识,儒家、道家、法家、墨家思想与商业的关系,如著名商人陶朱公、管仲、子贡、计然、白圭等人物品质的知识和八大商帮知识等。
认识策略其实是智慧技能的一种特殊形式,主要包括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因此“中国商业文化”课程目标还要包括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例如复述能力、精加工能力、组织材料能力、理解监控能力(即元认知能力)、情感策略等。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落脚点是素养发展和人格的提升,首先要解决学生的困惑,即价值观问题,如“义”与“利”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还要发展学生的智慧技能、言语信息、认知策略以及动作技能,不同的课程应该有所侧重。
如前所述,课程化时,在课程目标确定之后,根据课程目标组织课程内容,这很像文学创作中的主题先行的过程,只不过主题先行在文学创作中是不被提倡的,而在课程化中这却是必须的。课程目标既是课程的出发点,也是课程的归宿,而课程内容是手段。如果说课程目标是统帅,课程内容则相当于士卒。课程目标的实现要依托课程内容来完成,因此一定要紧紧围绕课程目标来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
1.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
课程化过程中要将纷繁的内容进行选择、分类和组织,开发出让学生感觉亲切、距离更近的课程内容,发挥其强大的本源力作用,形成实现课程目标的桥梁或阶梯。中国商业文化课程的课程目标前面已经谈及,在这四项目标中,认知策略作为一种特殊的智慧技能主要体现于教学过程中,是在任何教学过程中都要实现的的普遍技能,所以与课程内容选择关系不大。与课程内容选择密切相关的是情感态度、智慧技能和言语信息这三个方面,因此要紧紧围绕这三方面目标选择内容。所选内容大致应包括三个部分:商业及商业文化的产生与发展,商业发展史上的著名商人,儒家思想、道家思想、法家思想、墨家思想以及兵家思想对中国商业文化的影响。商业及商业文化的产生与发展是对商业全貌轮廓的勾勒,通过这一项内容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中国商业全貌,同时还会涉及不同政治环境对商业发展的影响及农商关系、官商关系、儒商关系等方面的内容。例如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总结的中国商业的地域特点:山东地区的“利”,山西地区的“义”,江南地区的“智”,中原地区的“情”。再如中国商业文化的特点:一是社会角色混沌,亦儒亦商,亦兵亦商,亦官变商;二是社会价值观的混沌,济世安民、利义兼顾、唯利是图并存。商业发展史上的著名商人是具有中国特点的商业文化的代表,如重商理论的创始人管仲、老子的弟子计然、三散家财的商圣范蠡、山西经商以盐起家的猗顿、河南经商后投到孔子门下的子贡、南北纵横四海为商的白圭、官商一体的吕不韦、重农抑商政策的制造者商鞅等。而儒、道、法、墨、兵各家哲学思想是形成独特的中华商道的根本原因,例如儒家从先义后利、贵德贱利到只要“义”、不要“利”的轻商思想,道家以柔克刚、以静制动、以弱胜强、福祸相依、有容乃大思想。这些内容对于情感态度、智慧技能、言语信息目标的完成是不可或缺的。
2.课程内容的呈现
这主要涉及教学资源特别是教学媒体的问题。通常教学媒体包括音频、视频、文本、照片、动画、图形等,为了适应现代多媒体教学的需要,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化过程中,教学内容在完成范围的选择后,还要进行多媒体课程资源的开发,至少要包括课程内容的文本(含PPT)形式、音频或视频(含录屏)形式。
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资源开发中国商业文化课程,在中国商业文化课程目标确定之后,选择和组织中国商业文化的课程内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纷繁浩渺,根据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的需要可以开发出方方面面的课程,只要有清晰明确的课程目标,根据课程目标科学组织课程内容,那么每一门课程都是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门径,经由每一门课程都可以到达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腹地,都可以引领学生领略绚丽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课程实施策略是实现课程有效性的技术和手段,一门课程实施策略虽然属于课程操作层面的问题,它包括但又不限于教学方法,它是一种学习方式和学习环境的设计。如前所述,课程实施是由课程内容决定的,不同的课程内容要采用不同的实施策略,在进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化过程中,同样也要依据教学内容的不同采用不同的课程实施策略。整体来看,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类课程内容偏重于情感体验、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培养,在实施策略上,下面两个方面十分重要。
1.课程资源要丰富
课程资源包括各种方式开发与实施的课程内容。在课程内容的传递方式上,传统的课程只有教师讲授和教材阅读两种。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也成为一种传输方式,如电子文本、音频、视频、录屏等,共同形成综合的传输方式,学生则可以在混合的学习情境中完成学习任务。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类课程有许多教学内容需要大量展现给学生,所以在传输方式上要打破教师讲授、纸质教材一统天下的格局,多利用综合媒体进行传输,线上线下相结合。
从教学策略来看,除教师的讲授外,还可以利用小组讨论、案例分析、学生分享等方式进行教学。例如中国商业文化课程中的历史上的著名商人模块,可以采用讲商人故事、品商业文化的方式,由学生主讲自己喜爱的一个商人的故事,与大家分享自己的认识和感受。对于“重农抑商”政策的优劣及其对中国商业发展的影响模块,可以采用讨论的方式进行,而且这种讨论不仅限于课堂,也可以采用线上讨论。
当然,上述两方面策略的实施要以教师角色的准确定位为前提,教师不再是单纯的演讲者,要转变为课程的设计者、答询者、辅助者等多重角色。
2.要为学习者创造主观体验时间
要通过学生的主观体验,使其真正触摸到传统文化的脉搏,切身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时行动起来,将传统文化的优秀基因内植于自己的身体之中,成长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力量[4]。例如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类课程中,优秀价值观的学习是任何课程都应包括在内的普遍性的课程目标,而作为一种情感态度,其学习过程应该是一种主观参与、逐步内化的过程。价值观作为一种形而上不是一种孤立的、赤裸裸的存在,它总是蕴藏在文化现象中,例如在中国商业文化中体现为“义”“利”观。要让学习者接受这一观点,就要使其有切身体验过程,讲明“义者,天理之所宜” “利者,人情之所欲”,“利”并非是一种绝对的恶,商人追求利是理所应当,但是因为“利”与个人或小团体利益相联系,往往难以统一,正所谓众口难调;而义则是超越个人利益,具有一种普遍性的品格,对个人或小群体的利益有调节作用,对于避免矛盾冲突、维护社会稳定大有好处。讲明道理后,再附以晋商的以诚获利、义节如山,徽商的仁以爱人、智以取利等中国古代商帮的经商之道,或者像范蠡、猗顿、子贡等散尽家财、以义为上的经商故事,学习者在文化现象的学习中便可以接受并认同这种价值观,进而可以内化为自己的价值观。
课程评价是课程化结果的一种检验方式,可以对后续课程进一步改进提供参考。开发课程中的课程评价有两方面,一是对课程资料的评价,二是对课程目标是否实现、实现程度的一种测量,即对教学效果的评价。
1.课程资源评价
专家审查内容的准确性是课程资源在实施前重要的评价方式。课程资源的准确性至关重要,课程化首先要保证内容是准确无误的,没有准确性做保障,错误或失误很多的课程资源毫无价值。检查课程资源准确性的高效方式是专家座谈、专家论证。将来自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领域的各类专家聚集在一起,大家分别就某一类课程资源进行审查,敲定正误,查漏补缺,在此基础上,对课程资源进行修改完善。例如中国商业文化课程聘请中国商业史专家、文化学者和商业从业人员进行评价。
对课程资源进行评价的另一种方式是学生学习试验及与学生座谈,与前面不同的是,这种评价方式需要在课程实施后进行。一门课程资源在教学过程中投入使用,学生是亲历者,经过一个轮次的使用之后,学生对课程资源的感受是最新鲜、最直接的,学生站在学习者的角度做出的评判是很有价值的。评判的内容包括课程资源内容呈现是否清晰,逻辑上是否合理,操作是否顺畅,是否达到教学目标等。
2.教学效果评价
教学效果评价是对学习者学习目标实现与否的评价。例如中国商业文化课程教学效果评价主要是对学习者在情感态度、智慧技能、言语信息、认知策略等方面发生的变化所给予的评价。
情感态度是一种行为倾向而不是行为本身。所以,在对情感态度进行评价时主要是观察学生做出的选择以及选择的频次,其中效率高的方法是问卷调查,而且匿名。而要看学生情感态度是否发生了改变,就要看其选择是否发生了变化。例如,面对题目“你前面行走的老人突然摔倒,而你的活动时间也马上开始,你是否要将其扶起甚至守护”,对这个题目的不同选择,可以测量出学生对“义”与“利”的不同态度。
看学生是否获得了某个智慧技能,就是要看他是否能够做出这种行为表现。当然,这种行为不一定是现实中的行为,可以是虚拟行为。因此,我们一般考试中的综合分析题、案例题都可以完成这种评价。另外,从记忆中回忆出某些事实(信息、知识)的能力有助于高级智慧技能的学习,因此通过试题的设计可以评价学生的智慧技能。例如“某地盛产一种独特的资源,而另一种资源本地没有,则需要从外地输入,从长远看,你觉得开发自己的资源和经销外来资源,获利大的应该是哪一种?为什么?”资源开发是高效获利的方式,但有许多法律约束,通过这样一个题目,高效获利的智慧技能是否获得可以得到评价。
言语信息的表现形式是学生知道了什么,当学生能够从记忆中回忆出这些知识,并通过口头或书面陈述出来,就说明他们获得了这些信息,这也是可以通过考试来评价的。例如“请你陈述八大商帮的分布及特点”这类题目,根据学生陈述情况可以用来评价其是否获得这方面的信息。
认知策略是一种特殊的智慧技能,是一种行为模式,是需要从经验发展而来,对它的评价在学习的整个过程中都可以进行。
综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类课程化要先从设定课程目标开始,根据课程目标选择和组织能够使目标实现的课程内容,然后根据课程内容选择适宜的课程实施策略,最后还要进行课程评价,包括对开发成果的评价和课程效果的评价,以此对开发成果进行修正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