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平
(白城师范学院 历史文化学院,吉林 白城 137000)
立德树人是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的根本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历史学作为人文社会学科的核心课程之一,具有集知识性、科学性和思想性于一体的学科特点,本身就承担着培育学生人生修养的教育任务,历史教育对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有着重要作用。历史学教育的育人特征决定了其在立德树人工作中能够担当重任。将历史学课程中丰富的思政资源,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地方特色文化以及博物馆文化等资源运用到立德树人教育工作中,可以使其成为实现立德树人教育工作的重要手段和有效路径。
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史,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所形成的价值观念、伦理道德、行为模式、风俗习惯以及审美情趣等,渗透到政治、经济、文化以及人们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并产生了持久的、稳定的影响。“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中创造和延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2]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讲话和文章引经据典,闪耀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光芒,体现了学问之道在于学以致用的知行合一。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较高的思想境界和价值追求,饱含着华夏先哲们无穷的智慧,立德树人思想源于我国传统文化中“德”的思想。《左传》曰“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3]立德、立功、立言,为人生“三不朽”。二千五百年前古圣先贤认为,做人首先要有高尚的道德修养,其次是为国为民建立功绩,最后是著书立说传承文明。《论语》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4]《大学》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5]此为《大学》的“三纲领”,还有“八条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都强调提高个人的道德修养,说明良好的道德品质是建功立业的一个重要前提。《资治通鉴》进一步阐述了德与才的关系:认为“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6]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选用人才原则。虽然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变迁,但是儒家从完善自我道德做起,进而推及社会、国家乃至天下的价值追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报国情怀,“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民族气节,“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无私献身精神等等,皆来自于对家国天下的深厚情感,来自于对民族未来强烈的使命担当,是中华民族长久发展积淀下来的优秀传统文化的体现,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基本道德规范,直到今天仍然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
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并传承创新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丰富治国理政的理念、增强文化自信都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培养完善的人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具有重要意义。优秀传统文化为历史学教育落实立德树人目标提供了博大精深的养分,高校培育人才要坚持德才兼备标准,才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培养优秀建设者和接班人。
学界对红色文化的概念和内涵并没有一致的定论,较多的学者认为红色文化发端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时期,在改革开放时期又有了新发展。[7]
2020年“七一”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复旦大学《共产党宣言》展示馆党员志愿服务队全体队员的回信中提出:“希望广大党员特别是青年党员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结合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奋发有为中践行初心使命,努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8]这为新时代红色文化的传承指明了新的方向。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四史”的学习是红色文化教育的重要内容。
“四史”在时间和内容上都是交叉相容的。无论是党史、新中国史,还是改革开放史,其实都是社会主义发展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共同的历史逻辑就是党的领导。[9]“四史”是党领导人民艰苦卓绝不懈奋斗的历史,蕴含着仁人志士对国家独立、民族解放与民族复兴的不懈追求和坚定的理想信念。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抗战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铁人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以及抗疫精神等,构成了我们党在前进道路上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不断夺取新胜利的力量源泉和精神财富。“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10]只有培养学生历史思维和历史视野,才能把握历史规律。运用大历史观深入学习“四史”,从古今中外历史的考察对比分析中,才能进一步理解为什么“不能忘记红色政权是怎么来的、新中国是怎么来的、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怎么来的”[11]。
“四史”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学习“四史”,有助于增强学生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同感;有助于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有助于培育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固树立正确的祖国观、民族观、文化观和历史观;有助于培养学生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情怀,把爱家和爱国统一起来,把实现个人梦、家庭梦融入国家梦、民族梦之中。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伟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尽自己一份力量。学习“四史”,引导学生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坚定理想信念,做到信史而笃行。把红色基因传承好、把革命传统发扬好,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必然要求。
地方特色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内容丰富,包括蕴藏丰富历史内容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当地的历史遗址遗迹、博物馆、纪念馆;英烈人物及其事迹;当地民间故事、音乐舞蹈、服饰工艺、信仰习俗等,这些地方物质和非物质文化资源为地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客观条件。同时,便于学生走出校园,就近参观学习和开展社会调研等活动,具有观感性强、实践性强的特点。体验式、调研式的教育形式理论联系实际,不仅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和地域文化的了解,而且使学生领悟历史文化在现代社会发展中的价值,也是对大学生的价值观的教育。地方高校是传承地方文化的重要载体,结合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开展立德树人的教育工作,使学生通过历史的视野去观察从家乡到国家的发展变化,把对家乡的爱升华为对祖国的爱,培养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博物馆的数量和种类很多,其中,历史类博物馆以历史的观点展示藏品并为历史事件提供实证和文献资料。博物馆是传承国家民族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载体,也是展示社会历史变迁和文明发展的重要窗口,更是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的浓缩地。“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12]博物馆作为学校教育的辅助和延伸,为公众提供精神滋养和文化熏陶的同时,也成为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课堂。据统计,截至2019年9月,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总数达473 个,省级及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加起来数量更多,其中博物馆、纪念馆占85%以上。[13]博物馆数字化新媒体的信息发布和传播功能,如中国国家博物馆的网上展厅、陕西历史博物馆的云看展、四平战役纪念馆的云讲解等,使其成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平台。博物馆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每个学科、每门课程、每位教师都应深入挖掘本门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都应自觉地担负起立德树人的责任。历史教师更应该转变教育观念,改进育人方法,注重教育引导,将专业教学目标和课程德育目标相结合,将思政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在知识传授中实现价值引领。立足于历史学课程组织开展立德树人的教学活动,一是用唯物主义史观,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让学生能够客观公正地分析评价社会现象,树立自身的理想信念与道德情操。二是开展扎实有效的社会实践活动,探索实践育人新模式。通过专业实习、野外考察、研学旅行、主题党(团)日活动、参观博物馆以及其他社会实践活动,推动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实现。每位教师都应“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新的更大贡献”[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