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林海
(太原学院 学报编辑部,山西 太原 030032)
在互联网时代,学术论文的传播主渠道已由编辑部发行转变为互联网论文数据库的检索与下载。互联网论文数据库既是学术论文的收集者,也是学术论文的传播者,使得原来以纸质文献为载体的学术论文成为被迅速转化的数字文献。但数字文献与纸质文献在传播方式、阅读习惯、传播主体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仅仅使数据库成为论文的搬运工,就忽视与浪费了数字技术的优势。如果运用数字技术及“互联网+”对已刊论文进行编辑加工,能更好地实现学术论文纸质期刊与电子期刊的融合发展。
学术期刊论文的编排规范,虽然并不直接涉及学术观点的讨论,但能使学术观点的表达更为明畅,绝非学术皮毛,也并非“雕虫小技”。2007年 8月,《清华大学学报》编辑部主办“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编排规范研讨会 ”, 20多家学术期刊的总编与相关方面的专家学者就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编排规范中的有关问题探讨认为,文献引证体例规范的制订与执行必须服务于学术研究与学科建设,尊重学科本身的规律和特点。但是近十年来在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中广为推行的某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作为一种编排规范却日渐显露其弊端。与会者认为,这种弊端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不尊重人文社会科学本身的学术规律,有违于学术规范、编排规范、文献引证规范应该服务于学术研究的宗旨;二是不利于作者 (学者)、读者的学术创新与文献资料的使用;三是增加了期刊的工作强度与编辑难度。[1]令人遗憾的是,这次会议虽然专家在认识上达成一致,形成共识,但与在实际工作中被强势推行《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相比,声音响亮却终究未能形成一种普遍措施。
就阅读的连贯性而言,相比尾注,脚注是引证文献最直观的阅读方式。对作者、读者、编者三方来说,脚注都是一种简洁有效的呈现方式:作者在观点所在页码直接标注观点的出处,快速标明引证文献或解释文字,这在很大程度上接近于随文呈现,在保持连续创作思维的同时,能简洁有效地证明或解释自身观点;读者不翻页即可找到该处文献的来源,在沉浸式阅读中不需要经过思维的中断即能明白作者思想的来龙去脉,能直接知晓作者观点的佐证;而对于编者来说,能简洁快速地完成论文标注的校对。这本是最为简单有效的标注方式,可现实中多数学术期刊,尤其是以高校学报系统的期刊却大都采取了尾注方式来标明参考文献。这种编排规范使期刊编辑每编排一篇文章则必须付出大量的时间、人力和精力,因为作者在写作的时候是按照自身的写作习惯或者各学科已有的研究范式来撰写,写作过程中并不会参照现行编排规范来写作。只能在论文写作完成之后,再经作者或期刊编辑按照新的编排规范进行二次加工。如果熟知现行的编排规范则需要经过比较系统的学习,学术论文的写作更侧重于论文观点的著述与表达,作者(学者)不可能也不愿意去专门学习这样的规范。如果要求作者按照现行规范来进行修订,作者只能拿上一本样刊去依样画葫芦。多数情况下,尽管作者付出大量时间精力,还是难以完全达到现行规范的要求。为保证合乎规范,编辑只能亲自操刀来对参考文献进行修改。这样的工作并不能对提高论文学术质量起到任何帮助。此外,当参考文献由当页脚注转换成尾注的编排格式时,不管编辑怎样小心翼翼、多次校对,由于参考文献格式的琐细,出错的现象还是在所难免、屡见不鲜。尤其是在文章校样出来以后,如果作者在文中增加或删除一条引文,文中和文末参考文献的序号不得不重新加以编排,就会增加编辑很多的工作量。即使经过作者和编辑煞费苦心的加工,出刊后读者阅读和查对也十分不方便,因为论文引文内容在文中,而引文出处在文末,大大地影响了阅读的连续性。[2]可以说,这种尾注式的参考文献使得论文除了在样貌上变得整齐之外,在论文作者、编者、读者三方面均是一种“逆行”的举措。
采取这种“下策”的原因,应该归结于《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等规范方式的推行。随着数字技术与互联网的发展,在二十一世纪初,除去论文作者、编者、读者三方以外,论文数据库成为了学术论文的第四方,且该方在论文传播过程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数据库为了便于统计数据,他们对论文的各个条块进行切割,然后选取其需要的部分进行数据统计归纳。散落在文中各页的脚注方式无疑对其进行数据统计工作形成不便,因而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力推的《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统一规范了注释的格式,但在参考文献的位置,则采用了默认为“文后”的方式进行说明,并特别解释:“参考文献是作者撰写论著时所引用的已公开发表的文献书目,或有明确收藏地点的善本、档案,一般集中列表于文末。”[3]这种“一般”局限住了多数学术期刊,为了与占据传播主导地位的论文数据库进行对接,大部分编辑部采用了将参考文献列在文末的形式。这也就出现了前文所提会议中列出的各种弊端。实则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对论文引证来源的标注不应成为局限参考文献格式的技术壁垒。论文数据的统计,不应成为限制论文标注方式的束缚,而应该为更好地呈现论文观点来服务。
如果单就引证位置而言,引证内容放置于页脚是纸质文献时代的绝佳选择,但我们不能以此为理由而忽视数字时代引证方式的发展。虽然期刊论文数据库使用一些标准文件将引证文献集约化地放置在尾注位置,但对于论文数据库一方来说,则是暴露一种懒惰的思维,并没有很好地利用数字文献的优点进行引证方式新的变革。在数码阅读逐渐普及化的今天,合理利用数字技术的特点对引证方式进行改进,是期刊论文数据库在追求经济效益之外应下的一些功夫。
在数码时代的今天,各种数码阅读的方式为科技论文注释的标注提供了借鉴。相比于纸质文献,数字文献能提供多媒体信息内容,或者体现出超出文本的内容。如在亚马逊kindle、小米多看等阅读器上阅读文字,长按某字、词即可出现该字词的字典、词典释义,点击某处注解符号,则直接在屏幕呈现解释文字。而读者对学术论文的阅读,除去传统的纸质阅读之外,多数是用电脑、平板或数码阅读器来进行的,这些阅读方式的改变,为注释“所点立读”提供可能。数据库可对纸质文献的电子版本进行收集后,在对参考文献引证内容进行数据统计的同时,用“超链接”的方式将参考文献和注释内容嵌入文本,点击注释符号,引证内容便可以快速出现在文本之上。这种方式大大优于现行编排规范中将资料性文献编排于文后的格式,甚至比脚注更为方便,可完全实现随文注释。这种标注方式是对阅读服务的提升,是为阅读“初心”来服务。从技术层面的操作性而言,OCR等图像中文字提取的技术本就是论文数据库的宣传卖点,更何况现在的数据库本身就已经从多数编辑部获取了期刊论文的电子文本,甚而在人工智能极速发展的今天,这种注释文字的位移不存在技术难度。
单就以“超链接”方式插入分割后的参考文献而言,这仅仅是参考文献的位移,是帮助读者回归阅读最“初心”的方式。如果能在文献引证方面进行扩展,则不仅是论文引证内容的搬运,更是从底层技术层面实现对论文引证力度的提升。
我们通常而言的引证,一般是以文字形式出现在注释中的资料出处和作者的解释,文中的图表实则也是引证内容的一种。只是按照一般的论文写作规范将图表列于文中。受限于文章的版面与图表的表现形式,在文章中多数只能展现有限的图表内容。一些相对复杂的数据内容在集中展现于表格中时,有限的表格形式或者表格的编排方式很难完全说明作者的某些意图。尤其是在“三线表”被许多编辑部采用的情况下,表格内容受限于纸质文本,数据无法完全展示。如果由作者、编者、数据库三方进行协作,将一些复杂或更为完整的表格作为附加内容以“超链接”的形式进行展示,会更为完整有力地完成数据的表达与观点的论证。同时,在数字文献中,不仅仅引证文字可以作为超链接来出现,高清图片也可以用超链接的方式成为论文的附属部分。在这样的引证方式下,经济类论文的复杂表格能得以更明晰的呈现,美术类论文可以突破纸质文献印刷条件的制约来编排高清图片,甚至音乐文本可以超出于视觉的束缚,影视研究论文则有了更全面的多媒体资源。
这种多媒体化的超链接引证超出了编辑部纸质文献的论文组织手段,在互联时代的今天,如果是追求论文质量的精益求精,由作者、编辑部、期刊论文数据库三方携手进行引证内容与方式上的变革,是对论文引证材料的强力补充。
学术论文所列的文献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论文思想的须根,正是在掌握该研究主题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才能写出有深度和广度的论文。作者在注释或参考文献所列的论文或著作,与论文观点都有着或深或浅的联系,与论文主题构成或紧密或松散的系统。在阅读某篇论文的时候,对其所著录的参考文献有选择地进行阅读,往往能顺藤摸瓜,触类旁通,最终形成对于该学术主题的系统性认知。在纸质文献的时代,这样的阅读具有很大的难度,并不是所有的图书馆都能做到期刊大全,即使有充足的馆藏文献作为支撑,检索文献也要花费很大的工作量。而在数字文献普及的今天,如果参考文献能够以超链接的形式出现,点击鼠标或者触摸阅读产品即可直接获取所引文献,将是对引证文献获取效率的大大提升,能够更加有效地实现对相关研究主题的系统性认知。现今,如知网成立“个人图书馆”“专题知识库”等,在论文的主动检索层面已经起步,如在具体论文的阅读层面,也能做到系统性阅读的话,便能引导更积极有效的专题阅读,达到对相关研究成果的汇聚与通达。
综上,数字文献成为期刊传播主要方式的时代,对于期刊论文引证内容,不应仅仅是作为一项被统计的元素。引证内容的数字化,能够使学术论文呈现更加多元更加立体的呈现,小则可保证沉浸式阅读的连续性,大则可在构建论文主题的系统性认知方面起到更好的作用。对于论文数据库而言,在对引证内容进行识别与统计的基础上,前进一步,会对学术研究的效率提升发挥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