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蓉菲
(扬州大学广陵学院,江苏扬州225000)
2018年6月,教育部召开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陈宝生部长提出“金课”这一概念,要把“水课”转变成有深度、有难度、有挑战度的“金课”,由此“金课”也成了高校教育领域中的“热词”。同年,教育部在《关于狠抓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的通知》中,明确提出各高校要淘汰“水课”、打造“金课”。对于什么是“金课”,吴岩司长给出了“两性一度”的标准,即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就是课堂教学要有一定的深度、广度和难度,教师有成就感,学生有获得感。以往的“水课”,教师上得不用心,学生听得随意,考试也能轻松通过。“金课”的提出则为高校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创造了新的契机,也为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奠定了基础。
随着思政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各高校均加大了对思政课教学的重视力度,思政课教学效果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但总的来说,思政课教学仍存在一些问题。
第一,教学方式固化。教师基本上仍是传统灌输式授课,老师负责讲,学生负责听,至于学生听没听进去,就另当别论了,所以这也造成了部分学生对思政课即“水课”的刻板认知。不可否认,思政课的内容理论性过强,的确需要教师充分讲解,但教师往往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造成“满堂灌”现象。有些教师虽然有转变教学模式的想法,比如利用翻转课堂教学,但又因电脑技术水平一般,视频制作存在困难等原因而搁置,导致绝大多数教师仍会选择传统式教学以便及时完成教学任务。
第二,教学内容生硬。高校思政课具有鲜明的政治特征和时代特征,内容涉及经济发展、政治制度、历史文化、哲学等多方面,这就要求任课教师具有广博、系统的知识体系。当前思政课教师整体素质良好,但在授课水平上存在差异。有些教师只充当知识的“搬运工”,一味传授课本理论知识,缺乏对社会素材的引入,忽视了思政课核心要求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导致自己讲起来没激情,学生听起来也费劲。思政课讲得好不好,关键在于教师。教师不仅要传道,更要解惑,不仅要讲“是什么”,更在于“为什么”和“怎么样”,要做好学生理想信念的“塑造者”。
第三,教学管理放松。高校思政课作为大学生必学的课程,其重要性显而易见。但在现实中,思政课并没有得到学生足够的重视,课堂上满是“低头一族”。一方面是大学思政课内容与初中、高中政治课内容存在交叉,学生会认为他们已经学过了,学会了,便把思政课当成自习课、休息课,殊不知大学思政课内容更有深度。另一方面是教师疏于课堂管理,相比之下,他们的注意力更偏重于每节课教学进度的完成与否。此外,大学思政课往往是大班教学,学生数量较多,管理起来存在一定难度,但如果因此就放任不管,也恰恰说明教师教学能力严重不足。
第四,教学评价方式单一。对于大学思政课,大多数高校只注重结果性考核,缺少过程性考核,考核一般采用三种方式:开卷考试、闭卷考试和课程论文,无论是何种方式,对学生来说,都比较容易完成。如果采用考试方式,教师为了提高合格率通常会给学生划重点,这样学生复习省时省力;如果是课程论文则更受学生喜欢,因其主观性较强,基本不存在挂科现象。当前,在打造“金课”压力的推动下,虽然很多高校加大了课程平时成绩的占比,学生的“抬头率”有一些提高,但教学评价方式总体来说仍然单一,仍以纸质版考核为主。
2019年3月,习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可以说为思政课教学指明了方向。思政课是大学生必修课,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承载着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新人的时代使命。因此,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活化”课堂教学,更新学生对思政课的认知,进一步打造思政“金课”显得尤为重要。
教材是学生获得知识、进行学习的主要材料,也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教师在上课之前首先要备教材,只有把教材研读透,才能灵活选择合适的教法。思政课教材和其他课程教材最大的区别在于本身具有鲜明意识形态属性,是科学性和理论性高度统一的课程,具有价值导向和育人功能,所以,思政课教学决不能脱离教材泛泛而谈。
在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压力下,很多老师一味地追求思政课教学的趣味性,给学生们讲一些“题外话”、日常琐事、明星轶事等,偏离了课堂规范化教学轨道,也违背了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初衷。虽然增强思政课的趣味性和亲和力是教师应该努力的方向,但在此之前,思政课思想性和理论性永远是第一位的。“教学形式的改革创新固然重要,但‘内容为王’的教学定律仍是改革创新之本。”要防范思政课去政治化、边缘化倾向,就要立足教材,规范教学,构建并完善系统知识体系。现在高校思政课使用的教材都是统一的,在内容上有明确性和严肃性。尤其是“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这门课,其内容涉及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国防、外交等多方面知识,是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学习的一门课程,教师必须原汁原味地进行传授,在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再锦上添花,切不可任意发挥。因此,从这个层面上来说,思政课教学必须扎根教材,夯实理论基础。
同时,政治性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首要特征之一,这就要求教师要旗帜鲜明地讲政治,做到“读马、研马、信马”,坚定科学信仰和政治立场。思政课中与‘政治’相关的内容占有较高的比重,如政治意识、政治理想、政治制度、政党制度、政治认同等等。每个人都与政治有关,都跟政治或直接或间接或多或少地联系着。所以,思政课教师更应该站位高远,自觉筑牢政治红线,坚守思想底线。尤其是在各种文化交流与碰撞的形势下,思政课教师要加强主流意识形态的有效传播,用理论和案例让一切妖魔化中国的言论不攻自破,引导学生增强“四个自信”意识,这是思政课教学的使命,也是思政课教师的本分。
思政课教材内容总的来说比较空洞,可读性不高,学生也不愿意读,“活化”思政课教学的一个关键的着力点便是不唯教材,对课本知识进行灵活再造。教师工作本就是一项创造性的劳动,其创造性表现在教师对于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的运用、选择和处理上。教师可以基于教材内容主题,选择不同视角进行多样化解读和诠释,从而将统一的教材内容转化为多样化的教学体系,使思政课富有吸引力,具有针对性。如果教师讲课只局限于教材,年复一年地固守自己“成熟”的教学体系,那么讲出来的东西也是冷冰冰的教条,即使教师满腹经纶,也不可能讲出“金课”,还会消耗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期待值。
要讲好思政课,教师就要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促进学生知情意行的统一发展。首先,教师情怀要深。习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对思政课教师提出了六个方面的要求,即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其中“情怀要深”强调的是思政课教师要保持一种家国情怀,这种家国情怀是对祖国和民族的深层、持久的强烈认同。高校思政课的教学对象是“90后”“00后”,他们的价值取向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未来社会的价值取向,要培养学生形成家国情怀,投身民族复兴伟业,教师首先要点燃自己,用自己的言传身教感染学生。教师通过加强世情、国情、党情的教育,帮助学生了解我党的发展历史,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理想与现实,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的关系,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去,展现新时代青年的使命和担当。
思政课教学旨在塑造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能只停留在知识的传授上,只有学生把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转化为自身可以运用的思想武器,思政课才能真正达到教学的目的,也就是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思政课的核心要义,在学生了解社会后,只有走进社会才更能激发其内心深处的情感。
其一,教师可以引入课堂实践。习总书记强调,思政课教学离不开教师的主导,同时也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这就要求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乐于参与到教学中。思政课的教不是简单的给予,学也不是简单的接收。教学过程应当是一个思想双向流动的过程,教师与学生之间应当建立稳固的呼应关系,一方有所呼,另一方必有所应。如何让学生有所呼应,以我自身教学经验为例,每年在“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概论”这门课中,我会把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每周轮流对他们观察到的、感兴趣的时事热点进行10 分钟ppt 展示和演讲,其他同学可以发表不同看法,随后教师进行点评。这其实是“翻转课堂”形式,既提高了学生关注社会现实的敏锐性,又强化了师生间的互动,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此外,在讲到思修法律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抛出一个法律案例,组织学生开展模拟法庭增加互动性。在这些形式下,学生们必然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也增加了课程的过程性评价,丰富了平时成绩的考核方式,同时加强了对于学生的课堂管理,让他们不敢松懈。
其二,学生要增加课外实践,形成课堂和课外协同机制。现在很多高校在寒暑假都会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但是很少会与思政课结合,很多老师会把思政课实践形式规定为写学术论文、写读书报告,但学生往往只是复制粘贴交给老师,老师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通过了。长此以往,思政课就沦落成了学生心目中的“水课”。因此,转变学生观念,打造思政“金课”要从源头开始,真正走出去,落实到社会实践中。教师可带领学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让他们感受老一辈革命者抛头颅、洒热血的豪情壮志;或鼓励学生通过采访长辈、走访民俗博物馆等方式进行合作探究,通过不同时期对比,讨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的历史性成就;还可以给学生们指定主题:家乡的变化,让他们利用寒暑假的时间撰写调研报告等。这些方法都可以运用到思政课实践中,从而提升思政课的实效性,提高大学生的获得感。
依托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微博、微信、微视频等媒介活跃在大学生群体中,成为了“90后”“00后”大学生不可或缺的交流平台,也为思政课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契机和新模式。思政课教师要利用这些微平台,打破与学生之间的屏障,这也是思政课增效提质的一大渠道。
一方面,教师可以建立微信群,开辟第二课堂。传统授课中,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对知识理解不透彻,即使教师进行提问,学生的回答也较死板。长此以往,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进步都比较微小。有了微信群,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老师可以在微信群里抛出问题,学生针对问题畅所欲言,没有了传统课堂的拘束,学生也乐于发声。借助微信群,老师可以将与课程相关的社会热点、时事新闻、马克思主义类的优秀节目等发给学生,引起学生共鸣和讨论,比如《有了单行法,为何还需民法典?》《习近平: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给90 后讲讲马克思》等。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在微平台开建学习专题,通过与学生们的交流和反馈,收集他们普遍感到困惑的问题,在微信公众号写文章、用抖音拍短视频等方式给学生们解答,学生们也可以在文章和视频下面留言互动。比如徐川教师建立的微信公众号“南航徐川”,通过“节日谈”“你来问”“我来说”三个板块和学生讲故事、聊心事,在平等交流中给学生们传道授业解惑,做学生成长成才的陪伴者,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是思政工作者应该学习的典范。现在短视频受到大家欢迎,教师可以通过“每周一拍”给大家推送相关知识,比如“两会是什么”“为什么要坚定文化自信”“共产主义会不会实现”等内容。同样,学生也可以拍Vlog,表达日常生活中的感受。这样一来,思政课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的教学效果也再次得到了优化。
当然,在利用“微平台”创新教学的过程中,作为教师,我们也要注意到这些媒介同样存在着两面性。对于推送内容,教师要辨别其真实性,不可盲目转发,尤其是有些内容无形中穿插着西方价值观的渗透。教师要对每一个网络内容进行仔细阅读筛查,不要一看到“高大上”的标题就一股脑发给学生,陷入“标题党”的圈套。在与学生交流时,教师要做好群管理员,正因为在微信群、微博、视频平台上人人都可以发声,教师更应该做好发言引导,发挥好群主的作用,明确平台使用规范,营造风气严正的网络生态。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全国教育大会、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等重要大型会议的召开,《普通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培养规划(2019—2023年)》《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等相关文件的出台,把高校思政课建设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这对思政课老师来说,是机遇更是挑战。作为新时代教育工作者,思政课教师理应迎难而上,肩负起教书育人的重大使命,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以打造高校思政金课为主题的思政课教学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激活思政课堂教学,提升思政课教学实效性成为当前高校思政课改革探索的必然选择。我们深知,打造“金课”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需要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其中教师作为主导,责任重大。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5]由“水课”变“金课”,离不开教师能力和素质提升,每一位思政课教师都应该守好“责任田”,站好“教学岗”。“打铁还需自身硬”,思政课教师要着力练好基本功,学懂弄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切实提高自身的思想理论水平。思政课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青年学生思想的引领者和信念的塑造者,理应发挥自己的社会功能。思政课教师也要密切关注社会现实,用丰富、生动的案例优化教学内容,及时回答学生关切的时代问题,用自己扎实的知识和人格魅力赢得学生的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