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玲
(枣庄学院,山东枣庄277160)
以跨文化视角进行语言转换是一项相对复杂的工作,所以,翻译工作者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知识,同时也要了解到英语和翻译语言的文化背景,只有这样,才能提高翻译的精准度,更好地促成跨文化语言交流。
跨文化背景下,英语翻译视角转换面临最直接的问题就是地理环境差异问题,这种差异性同时也可以被视为是跨文化视角转换的重要依据。从广义角度分析,语言文字是在一定历史文化自然背景和地区环境长期积累而成,所以,不同的地域环境会造就不同的语言与文化。受到地域文化影响的语言会在一定范围内与自然环境融合,成为代表地区的语言文字载体。因此,地域性差异是跨文化视角下英语翻译视角转换的重要问题。不同地域文化存在差异,语言中词汇使用也有不同特点。汉语和英语在不同地区长期发展,表现出区别性的地域文化,均能体现出各自的民族色彩。对于英语翻译者来说,需要正视地域环境差异问题,并以此为依据展开有效的翻译工作,从而优化翻译质量。
对于翻译来说,工作性质本身就有一定的复杂性。翻译工作并不仅仅是简单地进行英文和汉语转换,而是要关注两种文化和语言层面的差异。因此,翻译工作者在工作中要充分掌握中国本土文化、英语语言国家和地区的民族文化,以此保证翻译工作的精准、有效,并在此基础上,逐渐提高翻译效率,同时要明确汉语和英语分别作为不同语言系统的代表,二者所代表的历史文化背景有显著差异性。例如,汉语文化具有多元化特征,汉字也是建立在对事物形象理解的基础上形成的文字,重在“达意”。英语利用抽象字母,属于表音文字,重点通过语音传达含义[1]。
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语言逻辑差异会给翻译工作者在翻译的过程中造成很多难题。比如,汉语编辑需要重视不同文化的和谐和统一,侧重于整体描述。与之相比,英文思维相反,英语重点强调的是个体,之后才是团体。受到古代哲学、历史文化等因素的影响,汉语在表达中更加重视语义特征的传达,而英语的侧重点在结构完整性方面。此外,在语言参数层面,英语更强调特定语言结构所表达的特殊含义,更多地是通过语言抽象描述的方法,传达出深层次内涵,较少用于直接反映事物。汉语重视语言的逻辑性,是对特定、具体事物的精准诠释。
不通国家、不同地区以及不同的环境差异性,会使语言文化也产生相应的差异。所以,在长期历史发展中,不同民族和国家都形成了独特的风俗传统与生活习惯。从历史发展进程方面分析,我国国土面积辽阔,但是交通并不发达,大面积国土位于内陆地区,所以更倾向于内陆文化交流,对外交往甚少。与之相比,西方国家体现出了更开放、交融和互通的发展模式。特别是一些沿海国家,航海事业发达,使得西方各民族和国家在性格方面体现出自由和爱冒险的特征。这些差异都在不同程度上对语言之间的交流转换产生了影响。
归化翻译技巧是一种将文化中特异成分转化为目标语言受众群体熟悉内容的一种方法,归化方法将目标语言作为归宿,从源语言表达相同含义的不同角度,解读其传达的同样信息。这种翻译方法能帮助读者感受到跨文化语言交流的异同点,体会不同语言文化的魅力,而且,还能使译文更加符合读者的阅读、表达与欣赏习惯。例如,在翻译实践中相差明显时,为更好地传达出源语言的含义并同时符合目标语言读者的阅读习惯,使译文和原文达到同等的效用,可以对源语言进行归化处理,对其中某些成分或者句式有目的地加以转换[2]。
例如,在汉语中大部分的句子主体为“人”,而在英语中主体为“物”的情况比较多见。例如,在翻译“throwing a reassuring arm round my shoulder”时,可以根据语义翻译成“搂着我的肩膀”,在原文中“reassuring”属于人体一部分作为主语,表达某种行为动作,使之带有人的情感,而这种表达方式在汉语中并不常见,所以将其转换成“搂着”更符合汉语的阅读习惯。
此外,在人称的翻译方面,汉语和英语也有一定的差异性。西方文化中,一般会将自己放在最后,先说第三人称,所以顺序为:第二人称、第三人称、第一人称。但是,在承认错误时,通常会将第一人称放在首位。在进行翻译时,要留意人称的转换。人称问题在汉语中体现为中国社会家族的长幼尊卑和亲属关系,而这些复杂的人际关系在西方工业文明中并不多见。所以在英语中对亲属称谓名词比较笼统,汉语文化中会将亲属分为直系、非直系,非直系还会进一步细分为堂表、舅表和姨表等。在英汉翻译中,需要搞清楚对应的人物关系,从而更好地进行翻译和表达。
在汉语语言中,许多句式中没有主语,但是在其对应的英语句子中需要有主语。对此,在翻译时,要以跨文化的视角进行翻译转换,运用增补方法,增加和补充需要的主语,并对原文进行修饰。这种翻译方法是为对某些含义进行强调,或者削弱其意义展开的一项翻译活动。例如,在对一些不容易翻译的内容进行翻译和编辑时,可以根据上下文的相关内容,添加合适的主语,从而让句子衔接变得更加流畅。但是,在转换翻译时,要注意这种翻译方法的使用是对原文进行补偿,而不是单纯使译文变得连贯。在翻译中,翻译者要明确翻译工作不单单是语言对语言的翻译,而是在一定文化背景下,将源语言翻译成符合目标语言受众群体阅读习惯的译文内容。
众所周知,翻译并不是简单地在语言和语言之间完成简单字词翻译,不同语言在自己特定的文化环境中长期发展,都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文化表达方式。如果只单纯进行字词翻译,不仅不能获得目标翻译效果,甚至有可能出现相悖的表达,影响文化传递。使用不同的语言作为载体,可以将相同思维内容表达出不同的内涵,这种表达方法并不意味着取得形式、内涵和语境等方面完全相同的意义[3]。从源语言相悖的角度传达出同样的信息,也是一种传递方法。从正面翻译不通顺的语言可以从相反的角度进行翻译,反之亦然。对于目标语言优势、可接受性与可读性等角度进行分析,舍弃形式保留含义,能起到有效翻译的效果。
异化策略是将源语言所处文化背景作为归宿,将其划分为近似形式之后再转化成为目标语言。这种异化翻译方法能有效地传达出原文的含义与意象,实现在反映原作面貌的情况下,直接跨语言文化交际,既保留了原文的语言内涵,又体现出了目标语言特色。这种转换可以通过两种途径实现:
第一种为正反词。巧妙运用词语词性的灵活性特征,在进行英语翻译中,可以使原本语言不容易通顺翻译的部分更好地转换为目标语言。比如,在翻译“亚太经合组织需要一视同仁,在态度开放而非封闭”时,译文可以表达成“APEC should be nondiscriminatory and have to be open rather than closed”,在翻译中使用到“rather than”这一方式,有肯定一方同时否定另一方的含义,与“better than”和“more than”类似。这种正反词转换翻译,能使译文更加流畅。此外,受到汉语和英语语言习惯不同的影响,部分情况下可以使用完全相反的词汇表达相同的含义。比如,“room with a southern exposure”在汉语中可以翻译为“北屋”,源语言中的“south”对应的是目标语言中的“北”,这种表达方式使用了反义词。再比如,在表达“他是外乡人”时,可以采用“他不是本地人”来表示,即“He is not a native.”这种方式,使用否定形式体现出了更加委婉的表达方法。使用肯定和否定、正向与反向这类正反词进行表述,能体现出更灵活和自然的翻译转换,有利于更好地展开跨文化语言交流,既能准确传达原文含义,又不会被目标语言读者误解。
第二种是语态相悖翻译。在汉语中如果想要客观公正地表达事物,往往不会强调主体。所以,并不会过多地使用“我”或者“你”作为句子开头。但是,在英语中,并非如此。为了在翻译中保证两种语言下不同句子表达方式能传达出相同的含义,需要明确语态和主谓关系。从语法结构角度分析,主动语态句子的主语是谓语动词实施者,被动语态中的主语是谓语动词的接受者。汉语中经常使用主动语态,英语中主要使用的是被动语态。
1.虚实转换
因为中西方文化中的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有所不同,所以两种语言在表述中有着根本性差异。在抽象和具象的表达方面,英语和汉语分属不同阵营。汉语使用具体表达,英语习惯使用概括和抽象表达。部分情况下,汉语语言也有模糊性的特点,而英语使用则更加直白。在虚实两种表达习惯下,如何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流和语言翻译,是一项重要的课题。对此,在翻译中,为更好地传达原文信息,并实现意义上对等,可以使用虚实转换方法代替直接翻译中的逐词逐句翻译[4]。不同的语言环境和上下文特征,也有可能使相同的语句蕴含着不同的含义。所以,在翻译中,为了更好地传递思想,可以将原文中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将具体的内容虚化转达,也可以根据要求,从一个层次将词义、词组义引向另一个层次,使用一般概括具体,使用局部概括整体,最终实现虚实转换。
虚实转换翻译方法属于视角转换翻译范畴,这种翻译方法能在源语言和目标语言语义相同、表达不同时,起到较好的效果,可以将抽象变为具体、将虚变成实,降低语言翻译过程产生的语义损失。例如,在翻译“the matter was settled under the table”中“under the table”本是具体的“桌子下面”的含义,但是在翻译中可以理解为“私下解决”。这种翻译体现出了虚实转换的翻译方法,能够更好地传达出原文的意义。英语常用习语翻译中经常会使用虚实翻译方法。比如英语中“credit excessive inflation”表达的含义实际上为“信用过度膨胀”,“to hit the nail on the head”可翻译为“一语中的,切中要害”。这些翻译都使用了虚实转换技巧,提高了翻译合理性。
2.词类转换
在长期发展中,面对不同的语言使用习惯,翻译者要给予尊重并合理运用转化。作为一种语言向另一种语言转化的过程,翻译工作本身就面临着不同历史文化与风俗背景等方面的差异,而且因为汉语和英语在词汇和语法结构等方面有差异性,比如,汉语大部分为一词一类,而英语中常用词大部分属于一词多类,所以在翻译时要对留意词类的差异,在转化中,适当运用词类转换技巧,避免生硬死板地翻译[5]。英汉互译要考虑到两种语言文化的差异性,翻译者要根据原文中词汇的词性,选择适合目标语言受众群体阅读习惯、适合的词汇完成翻译。在保证目标语言输出流畅的情况下忠实于原文,可以将一些词语词性做出适当翻译调整。例如,“ardent loyalty”可以翻译成“忠心赤胆”,“perfect harmony”可以翻译成“和谐共存”更加贴切。
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要根据源语言的特征和目标语言受众群体的需要,将原文中的动词、名词等词性转化为目标语言中的动词或者形容词进行表达。这种词性表达转换的表达方式,可以使翻译更加自然通顺。在翻译时,词类的转换不必拘泥于表层结构,译者可以根据具体语境,在保证原文内涵不受到影响的前提下,将其中的部分词语词性进行合理调整转换,使其贴近目标语言受众的理解方式,也不失为一种好的翻译方法。
3.形象转换
根据前文的分析能了解到,不同民族、地理、历史、风俗、宗教以及价值观等方面差异大的事物都会在形象和语言层面表现出差异。从辩证观点分析,源语言作者和翻译者属于对立统一体,虽然,翻译者会在很大程度上将风格靠近原文作者,但是在翻译中很难不加入自己的理解和特色。例如,著名学者方梦之曾在其研究中提出,翻译的过程本身就是将翻译者根据原文作者提供的知识、材料、经验以及内容等信息,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悟,经过加工之后,转换成为更有情感色彩和审美价值的译文内容,之后再将其展现出来[6]。在这一过程中,译者部分心理要素与特征风格都会与原文产生碰撞。因此,追求与原作风格统一的翻译方式对于跨文化语言交流十分重要。翻译工作者要尽量缩短自己与原作者之间的风格的距离,避免出现背道而驰的情况。比如,在翻译过程中,要处理好形象的保留和转换,避免出现语言生涩甚至语句不通的问题。保留英语文化特色,也可以进行适当归化,以更形象并且符合我国读者阅读习惯的方式进行语言文化传递。
在形象转换中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使汉语和英语之间的翻译达到内涵与外延兼具的效果。如果在目标语言中没有现成的与原文对应的词汇或语句,为保留原文风格,并让译文读者获得与原文读者相同的感受,译者可以采用直接翻译方法,按照原文习语特征将其直接转移到目标语言中。但是,使用这种翻译方法时要确保不会引起错误联想,并且能够被目标语言读者群体接受。比如,常见的“mini”翻译成“迷你”,“yahoo”翻译成“雅虎”,“sofa”翻译成“沙发”,“Microsoft”翻译成“微软”等。这种异化直译原文的翻译方法,保留了原文的形象与含义,能精准地传达出语用意义。
4.修辞转换
英语和汉语都有悠久历史,人们受到中西方思维方式、生活环境、风俗习惯不同的影响,美学观念有所差异,在美化句子时经常会使用到修辞手法。修辞手法能提高语言表达效果,属于一种生动形象的语言艺术。适当运用修辞手法,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译者若想在翻译中合理运用修辞,就需要对两种语言在特点和内涵等方面的差异进行深入了解,并根据具体情况,采用恰当的技巧进行翻译。如果在翻译中没有适当地进行修辞转换,而是通过机械翻译方法照搬原文,不仅无法确保原文丰富的修辞手法,而且往往适得其反。
在处理英语翻译中的修辞手法时,要注意与汉语中常见手法相同的包括比喻、借代等。在翻译时,如果能做到在不影响原文修辞手法的情况下直接进行翻译,能够获得较好的语言转换效果。但是,如果遇到使用的修辞手法并不能真正实现对等,可以通过转换修辞手法的方式实现。比如,在翻译“With that faith,we will be able to hew out of the mountain to a stone of hope.”时,要注意英语句子中使用的音韵修辞手法。在翻译“Man proposes,God disposes”“No pain,No gain”时,要注意句法修辞手法的运用。在英汉翻译中如果有修辞选择喻体差异的情况,译者要自觉辨识句子结构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在整体把握句子含义之后,认真解读并合理转换,提高翻译的精准性和有效性。
综上所述,翻译工作要重视文化和语言的使用技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让译文更好地传达出源语言的文化内涵。译者在翻译时要尊重目标语言和源语言的文化背景,掌握不同内容在英语和汉语中的表达方式,以此促进跨文化交流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