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春燕,尹 超,黄 恋,宋林佳
(1.宜宾职业技术学院,四川 宜宾 644208; 2.四川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四川 成都 610067)
随着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逐步实施,发展现代农业成为加快农业转型升级、壮大农村产业的重要途径。目前,宜宾市现代农业以茶叶、竹酿酒、专用粮三大主导产业为主,同时发展出蔬菜和花卉2个特色产业,形成食品、饮料、医疗纺织服装等一系列加工产业,配合发展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和文化休闲服务业。2020年宜宾市围绕打造现代农业强市,发布了现代农业“6+3”产业规划,涵盖现代竹产业、现代茶产业、酿酒专用粮产业、现代特色水果、现代蚕桑产业、现代油樟产业、现代生猪产业、现代肉牛产业和现代水产业。人力资源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1],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为保障这一产业规划的顺利实施,应结合现代农业“6+3”产业发展特色,从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综合治理的需要出发,进行人力资源帮扶,开展才队伍建设[2]。
教育是开发人力资源的主要途径[1],作为教育体系组成部分的高职院校是培养专业人才的重要主体,同时在发挥服务社会经济发展职能的过程中,高职教育与产业发展的融合与协调在不断推进[3]。“双师型”教师是高职院校对专业课教师的特殊要求,一方面要求教师具备较高的文化和专业理论水平,有较强的教学、科研及教学能力;另一方面,要求教师具备熟练的专业实践技能,有一定的组织生产经营和科技推广能力[4]。随着产业转型升级对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需求日益增长,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兼备的“双师型”教师参与产业服务的价值愈发凸显,能够为产业发展所需人才队伍建设提供支撑。不同于其他专业,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应掌握人力资源管理各业务模块的基本操作流程、工具和方法技巧;能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统计分析方法收集、处理人力资源信息,为人力资源决策提供支撑;具备通用管理能力、相关的法律知识和公文写作能力等[5]。上述专业能力使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在从事产业服务中受到的专业限制相对更少。同时,从产业需求角度看,随着各行业对人力资源管理推动组织发展和技术创新的作用愈发重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成为不同行业的普遍需求[6]。因此,可以充分发挥当地人力资源,引导和鼓励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双师型”教师(以下简称“双师型”教师)参与产业发展服务,实施人才与产业的全面融合,推动农村经济与文化的全面振兴。为更好体现“双师型”教师的能力本位,不断拓宽其人才培养途径和成长通道,助力培养一支有特色、强实践的高素质师资队伍,推动当地人力资源教育改革和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对“双师型”教师服务当地现代农业“6+3”产业的意义和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其更好服务当地现代农业“6+3”产业发展的路径。
围绕宜宾现代农业“6+3”产业发展,通过拓展功能、搭建服务平台等,丰富教学实践资源,优化教师职业发展环境,引导和激励青年教师或其他专业人才加入“双师型”教师服务队伍,促进师资队伍结构进一步合理化。同时,促进“双师型”教师学以致用,有利于解决地方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存在的过于侧重理论教学,缺乏实践能力培养等突出问题[7-8],提升其综合能力水平,并逐步建立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
教师职业成就感是教师在开展教育教学过程中切身感受到的自在感、愉悦感、幸福感和满足感[9]。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高校调整师资队伍培养方向,引导“双师型”教师参与宜宾现代农业“6+3”产业建设,促进其实践能力培养,而教师通过服务产业可以合理界定自身定位,有效发挥自身职能和潜力,体现职业教育的价值和意义,获得社会尊重,提高自身的职业认同感,进而增加职业成就感[10-11]。
高校“双师型”教师参与乡村振兴,符合国家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双要求[12]。“双师型”教师参与产业服务,直接投身于现代农业建设,可为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和农村专业人才提供指导,推动农村各方面产业发展,也有利于进一步增加农村农民教育知识,增强农民文化自豪感。另外,可以实现政府、企业和学校之间的互动交流,以教师为桥梁搭建校企合作,优化资源配置,构建“产学研”合作新模式,促进产业成果转化,提升高校办学质量和效果,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内生动力。
当前,宜宾市开设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校不多,对“双师型”认定标准不一,师资比例不高,师资来源渠道单一,大多通过高校毕业招考,各学校对于“双师型”教师的认定一直缺乏统一标准,难以对“双师型”教师进行有效的组织,从源头上限制了“双师型”教师从事宜宾现代农业“6+3”产业服务。
“双师型”教师是职业教育办学的特色和重点,其主要从事生产管理服务一线人才的培养工作,并积极参与技术服务的改革和创新。而宜宾市目前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双师型”教师长期从事教学活动,专业实践能力和经验不足,师资力量难以满足宜宾现代农业“6+3”产业发展需要,很少主动参与地方农业建设和技术服务。同时,地方政府不了解“双师型”教师的职业特点和方向,对其期望过低,不愿聘请“双师型”教师。
目前,宜宾市部分高校对“双师型”教师的能力提升重视不够,没有制定详细的“双师型”教师能力培养计划,教师参加培训太少,缺乏实践能力,理论教学与实践能力得不到有效结合。同时,教师队伍整体力量不足,其社会影响力和认可度低,地方政府给予教师的实践机会少,开展合作培训的主动性弱,“双师型”教师培养与产业服务的合作缺乏,渠道单一,相关政府部门与企业尚未形成高效的“产学研”人才交流合作机制。总体上,“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机制有待完善,培养力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必须以产业振兴为重点,从宜宾现代农业“6+3”产业需求出发,构建能够引进人才、用好人才的“双师型”人才服务机构。强调领导相关工作的科学性,转变观念,积极引导有实践经验和能力的教师参与产业服务。明确“双师型”教师师资队伍能力定位,将“双师型”教师服务队伍纳入专门的人才管理体系,定期组织开展技能教育培训,并建立人才信息管理平台,完善考核,充分激发“双师型”教师人才队伍活力。
学校要更加主动地把握职业教育发展趋势,在专业设置、课程建设和招生就业等方面加强与宜宾现代农业“6+3”产业的联系与衔接,使现有师资能够直接参与产业服务。学校要积极主动与政府取得联系,开展相关服务项目,拓宽服务渠道,鼓励其到宜宾现代农业“6+3”产业各规划区域工作,包括筠连县经济开发区(茶叶、牛肉精深加工)、宜宾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油樟精深加工)、翠屏区工业园区(竹、茶精深加工)、珙县经济开发区(蚕桑精深加工)、兴文县经济开发区(竹精深加工)、南溪区经济开发区(酿酒专用粮、猪肉、竹精深加工)、江安县工业园区(竹精深加工)、长宁县经济开发区(竹、牛肉精深加工)、高县经济开发区(茶、蚕桑精深加工)、屏山县经济开发区(茶叶、水果精深加工)、五粮液产业园区(酿酒专用粮精深加工)建设服务。在此过程中,增强资源共建共享,通过建立平台,深化“产学研”融合,促进校企政企合作,推进知行合一的教学途径,在创新教学和办学形式中加强对“双师型”教师的理论和实践能力培养,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结合宜宾现代农业“6+3”产业发展特色,不断拓宽人才培养途径和成长通道,培养一支有特色、强实践的高素质师资队伍。一方面,加大力度实施技能人才成长、提升工程和建设项目,根据青年教师发展特点,为其服务乡村产业提供业务技能培训机会,进一步扩大其服务范围。同时,根据当前宜宾市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双师型”教师人才队伍实力不足的现状,可以组建专家团队开展针对性帮扶。另外,通过树立典型,打造行业标杆,发扬示范引领作用,运用创新思维推进师资课程建设,提高“双师型”教师服务知名度。另一方面,建立科学的“双师型”教师队伍评定机制,结合教学需要和市场需求对“双师型”教师进行科学考评。强调动态考核过程,结合“双师型”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现状,除教学考核以外,还应重点考核教师服务地方行业成效,突出师资队伍的服务价值和社会价值。
完善参与宜宾现代农业“6+3”产业发展服务的保障制度,加强相关政策解读和舆论引导,积极宣传“双师型”教师团队及教学科研成果,充分肯定其社会服务成果,提高当地群众对其服务工作的认可,真正使“双师型”教师获得社会尊重,消除开展产业服务过程中“双师型”教师与服务需求方的顾虑。加大对本地院校的扶持,确保优质人才培养与产出,强化人才基地建设,鼓励创新创业,提供创业机会,调动社会各界的参与积极性,营造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引导“双师型”教师、高校毕业生等专业技术人才积极投身宜宾现代农业“6+3”产业发展,加快实现教学成果转化,实现“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
宜宾现代农业“6+3”产业是实现当地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也为推进当地人力资源管理专业院校及人才队伍建设提供了良好契机。应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双师型”师资培养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入衔接,根据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极力打造好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双师型”师资成长平台,构建“产学研”联动长效合作机制,与地方产业形成良性互动,激发教师人才参与产业发展与社会服务的积极性,以及创业创新热情,让更多优秀人才参与当地产业服务,不断壮大“双师型”教师队伍、完善人才队伍结构,发挥专业人才优势,为当地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提供人才保障,促进宜宾建成现代农业强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