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凤桥
(北京大学 教育学院/教育经济研究所,北京 100871)
对于继往开来的我国民办高等教育,我想从“利己”与“利他”关系的角度谈一些看法。应该说,这对关系过去就存在,今后仍会长期存在,中国存在,国外同样存在,具有长久性和普遍性,只是在关系天平上的倾向程度因时因地不同而已。我们要基于过去的历史路径和经验,在新情况下,处理好民办高等教育“利己”与“利他”的关系,从而使教育形式更好地服务于教育目的。
最近,我读了美国学者克里斯托弗·博姆的一本著作——《道德的起源:美德、利他、羞耻的演化》(1)克里斯托弗·博姆:《道德的起源:美德、利他、羞耻的演化》,浙江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这是一本关于演化人类学的著作,作者对于人类道德的起源问题作了专门的探讨。道德外现于一种社会平等性和亲社会性,是在劳动中产生,表现为与他人合作的意愿及行为。大约距今4.5万年前,人类与黑猩猩、倭黑猩猩在文化意义上分道扬镳,成为现代人。这种转变是如何发生的呢?为了捕捉大型动物,需要人群之间的协作,于是从心理意义和社会意义上催生了道德,它可以抑制利己行为。进而言之,人类在道德问题上的灵活性,使之可以不断繁衍。当食物缺乏时,他的道德水平倾向于利己行为;当食物相对充足一些时,他有了利亲行为;当食物更加充足时,利他行为的普遍性得到增强。从某种意义上看,人类的发展历史也是道德发展的历史,正如《史记》中所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各种社会制度无不包含道德成分。
与漫长的人类进化史相比,现代法人组织的历史是极其短暂的,简直可以说是微不足道的,但是两者也有相似性,既有利己的一面,也要符合社会道德规范,这样才能与其他群体合作共处,共同得到发展。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已经有了40余年的发展历史,稍往前追溯是民国期间的私立大学,再往前追溯就是古代书院了。单从40余年的发展历史看,其变化是令人惊叹的。今天不少规模较大和质量较佳的民办高校,当初是靠办高考补习班起家的,后来出现了自学考试助学机构,再后来就是独立设置的民办高校,专科、本科、研究生教育相继出现,虽步履蹒跚,但一步一个脚印。
民办教育从无到有,由小到大,其创办者是出于公心还是私心介入这项事业的呢?我个人揣摩,既有公益的考虑,也有私利的想法,最初私利的想法可能是微弱的,因为很多创办者根本想不到能够发展成今天的气候。2020年《学而思故事》(2)陈曦:《学而思故事》,现代教育出版社2020年版。一书出版,我应邀为其写序。我在序言中写道:“短短17年时间里成长的过程,展现了大时代中有为人才的创业奇迹。”这确实是奇迹,学而思的市值已经超过千亿元,跻身高科技创新企业之列,创新行为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认可。这位有为人才就是学而思的创始人张邦鑫,他是北京大学的校友,当初他在学习之余做课外辅导,纯粹是为了解决自己和家庭经济困难的问题。当从个体行为变成一个企业行为、事业越来越成功后,张邦鑫和他的企业开始积极从事公益事业,以多种方式回馈社会。前些天,我在北京大学接待海亮教育集团的负责人,听说他们把自闭症儿童作为自己的服务和施教人群,努力去攻克这个世界难题。我对此感到钦佩,希望有实力的民营教育集团在教育创新方面有所作为。在民办高等教育领域,这样的事例也是屡见不鲜的。比如,一些民办高校慷慨资助学习优秀的贫困生,减免学费,提供生活补助金,加大办学投入。从总体上看,民办高等教育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促进了高等教育从精英化到大众化再到普及化目标的实现。
40余年来,处理好“利己”与“利他”关系一直是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在较长的时间里,民办教育的运行就像亚当·斯密所说的,在市场这只“看不见手”的作用下,民办教育举办者主观上是从自己出发,但客观上也是一种利他行为,满足了求学者的需求,减轻了政府的办学财政压力。近年来,社会更加倡导公益办学行为,在法律和政策方面反映为从“合理回报”到“分类管理”的转变,这标志着国家在处理民办高等教育“利己”与“利他”的关系上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所谓“分类管理”,就是区分营利与非营利的办学行为,以便政府采取不同的激励和规范形式。“十二五”至“十三五”期间,国家在民办教育分类办学方面作了积极探索,虽然遇到了不小的阻力,改革难度较大,进展缓慢,但大方向是明确的,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舆论氛围,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有些民办高校声明要朝着非营利的方向发展,把学校的资产捐给社会。这种行为得到了社会的认可,有些省已经开始向民办高校提供财政经费支持。在处理利益关系方面,独立学院的曲折发展路径是值得反思的。
“十四五”将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重要时期。我国现在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随着经济体量的不断增大,经济发展形式、产业结构也在发生转变,创新和创业的重要性愈发明显,这将是“十四五”的重要发展目标。创新和创业的主体是人,而人的创新和创业离不开创新教育,这是“十四五”规划中“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应有之义。如何才能实现从传统教育向创新教育的转变?李克强总理在2021年3月12日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深化教育评价改革”(3)李克强:《政府工作报告——2021年3月5日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2021-03-12,http://www.gov.cn/xinwen/2021-03/12/content_5592671.htm。。创新教育要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两个方面协同进行,它至少包括以下两层含义:首先,培养学生的好奇心,这是创新的动力。为了做到这一点,就要改变过去应试教育的做法,不能让教育负载太多的功利性目的,要扩大教育的视界、回归教育的本真,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其次,教师创新力既体现在原创性的科研成果上,也体现在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上。
套用一句流行语,“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从上述背景看,高等教育需要有一个大的转变,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对此,民办高等教育还有很大的转变和提升空间,建议尝试采取以下举措。第一,调整“利己”与“利他”的关系。在分类管理原则下,一部分民办高校按照非营利模式办学,逐步增强自身办学的公益性,另一部分民办高等教育机构可以更多地遵循市场规律,在追求自身经济利益的同时,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以课外培训和辅导机构为例,今后如果继续以应试教育的模式运行,恐怕会遇到更大的社会压力,因此要改变“刷题”和“应试”的训练做法,更多地从学生发展角度开展活动。第二,努力超越发展的现实局限性。面对办学经费不足、办学条件薄弱及学龄人口减少等压力,在公办高等教育占据优势地位甚至相对优势更加明显的情况下,民办高等教育要在体制机制创新上做文章,寻找新的市场,直接对接社会需求,争取更大的改革红利。第三,来自公办高校的竞争优势和压力,倒逼民办高校在应用性上下功夫。面向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经济发展格局,民办高校要着力培养应用型人才、开展应用性研究,抓住机遇,积极应对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到来。第四,从世界范围看,新冠肺炎疫情仍未得到有效控制,民办高等教育需对已出现和新出现的问题给予高度关注,比如教育经费、在线教育和教育国际化。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21年国内生产总值预期目标增长6%。”(4)李克强:《政府工作报告——2021年3月5日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2021-03-12,http://www.gov.cn/xinwen/2021-03/12/content_5592671.htm。如果这个目标可以达到,那么我国的经济和财政状况将会好转,将给整个教育发展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目前,尽管在线教育效果仍不如线下教育效果,但其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是大有可为之地。如果疫情不能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控制,教育国际化将难以继续,而在线教育将是一种替代。
综上,在历史的长河中,无论是民办高等教育的过去还是未来,都需要处理好“利己”与“利他”的关系。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民办高等教育会不断朝着克制“利己”和提高“利他”的道德水准的方向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