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数学教学成为美的历程
——以“因数与倍数”教学为例

2021-12-01 09:37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东桥小学教育集团秦月红
青年心理 2021年24期
关键词:因数倍数教者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东桥小学教育集团 秦月红

英国哲学家伯特兰·罗素指出,数学不仅拥有真理,而且还拥有至高无上的美。艺术之美显而易见,而数学之美如同太阳光般绚丽多彩,却以普通的白光示人。教师要善于挖掘素材,用智慧的“三棱镜”在课堂上展现数学隐藏之美,拨动数学“美”的琴弦。以下是以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因数与倍数”一课教学为例,挖掘素材,在数学审美教学中,带领学生领略数学知识的深刻性与完美性。

一、用好教材中的审美元素,渗透数学对应之美

教材中例1 呈现的是:用12 个同样大小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有几种不同的拼法。在集体备课时有的老师产生质疑,动手操作对于五年级学生来说是否过于简单,能不能设计用想象来代替操作?教者认为,在这里动手操作是必不可少的。因为用12个同样大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不仅是简单的“摆一摆”的操作,还要通过写乘法算式来想一想:“每行摆几个,摆了几行?”利用学生对“长方形的面积”的认识以及对应的乘法算式的理解,初步形成数与形的统一,在数形结合中渗透“对应之美”。

【片段一】

师:用12 个同样大小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一共有几种不同的摆法?

全班汇报:

第一种: 每行摆12 个,摆了1行,乘法算式是1×12=12;

第二种:每行摆6 个,摆了2 行,乘法算式是2×6=12;

第三种:每行摆4 个,摆了3 行,乘法算式是3×4=12。

教师相机出示摆法,板书乘法算式。

问:还有不同的摆法吗?

生:没有。

问:我们的图和算式可以任意调换顺序吗?为什么?

生1:不能,比如,每行摆12个,摆了2 行,就是表示2 个12,所以乘法算式是2×6=12,不可以用其他乘法算式表示。

生2:我们摆出的图形和算式是一一对应的,所以不能随意调换。

儿童在各种活动中得到很大的乐趣,而这种快乐就带有美感。马克思论劳动,也说过美感是人使各种本质力量能发挥作用的乐趣。通过“用12个同样大小的正方形摆出不同的长方形并写出对应的乘法算式”这个活动,学生充分经历了“由形到数,再由数到形”的过程。“每行摆的个数”和“行数”都是“12”的因数,“12”是“每行摆的个数”和“行数”的倍数。图形为概念的学习提拱了形象的支撑,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图形与乘法算式的对应之美。

二、抓住课堂生成的资源,感受数学有序之美

“找出一个数所有的因数”是本节课学生学习的难点。教者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必然出现了许多宝贵的错误资源。比如:因数找错了,因数找多了,因数个数找少了……“怎样找一个数的因数,不重复也不遗漏呢?”这个学习难点,只有让学生自己经历了过程,才会有深刻的顿悟。利用错误的资源和生成的资源互相评价,互相改进,在思维碰撞中体会数学有序之美。

【片段二】

课件出示:找出36 的所有因数,说说你是怎样找的?

展示作品1:

36 的因数:1,2,3,4,18,36。

提问:看一看这位同学找出的36的因数,谁来评价一下。

生评价:我觉得他找对了36 的6个因数,很好。另外,我觉得36 的因数还没有找全。

生评价:这位同学前面的几个因数是按一定顺序排列的,非常好。他如果能想一想乘法算式,就不会少了。

生评价:他少了3 乘12 中的12,4 乘9 中的9,还有6 乘6 中的6,这三个因数。

展示作品2:

36 的 因 数:1,36;2,18;3,12;4,9;6,6。

提问:这位同学是怎样找出36 的因数,你来评价一下?

生评价:他是一对一对地找的,不容易重复,也不会遗漏,我觉得很好。

生评价:我觉得两个6,应该只要写一个就行了,这样才不重复。

展示作品2:

36 的 因 数:1,2,3,4,6,9,12,18,36。

谈话:请这位同学说一说,你是怎么思考的?

生3:我把所有的因数找出来之后,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

生评价:这样可以让我们看得更清楚,更有序。

生评价:我们可以一眼看出36 最大的因数是1,最小的因数是36。

学生的错误可以成为教学内容之一,它们可以被当作一种资源,而不是障碍。教者让学生自主探索36 的所有因数,并展示作业。通过学生之间的互评、互补,对找一个数所有因数的方法进行完善,也就是学生口中的“不重复与不遗漏”。第二种方法是“成对”找出因数,第三种方法是学生通过乘法算式找出36 所有的因数后,再按一定的顺序写下来。这两种方法都有序地呈现了36 所有的因数。在课堂上,教师及时抓住生成资源,让学生一边寻找,一边修改,一边调整,最终感受到数学有序之美。

三、辨析相关知识的特征,领悟数学深刻之美

学生早在二年级的时候,就认识了“倍”这个概念,会解决“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以及“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等问题。“因数与倍数”概念的学习,也是建立在“倍”的认识基础之上,但又有所不同。学生通过一系列的乘法算式,认识了两个数的因数与倍数的关系,对于“倍数”与“倍”可能在潜意识中造成了一定的混淆。教者精心设计了两道判断题,引导学生讨论、辨析,目的是帮助学生厘清这两个概念,让“因数与倍数”的概念的学习更具深刻性。

【片段三】

辨析对错

(1) 0.8×3=2.4,那么2.4是0.8的3 倍。( )

(2) 0.8×3=2.4,那么2.4是0.8的倍数。( )

小组讨论中出现了两个不同的观点,于是教师临时组成辩论赛。

正方:两题都是对的。

反方:第(1)题是正确的,第(2)题是错误的。

正方观点:两题都是对的,2.4是0.8的3倍,所以2.4是0.8的倍数。我们根据刚刚学习的知识,积就是两个乘数的因数。

反方观点:第(1)题是正确的。请正方注意第(2)题,我们今天所学的因数与倍数是在不为0 的自然数中讨论,两个数的因数与倍数关系不可以在小数中存在。

教师小结:“倍”是表示两个数比较的一个结果,2.4 与0.8 两个数相比,前一个数是后一个数的3 倍。而“倍数”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关系,这两个数一般是指非零自然数,因此不可以说2.4 是0.8 的倍数。

教材中明确指出因数与倍数是非0 自然数之间的一种关系,“倍数”是两个数之间的关系,本质上是建立在两个数能整除的基础之上,而“倍”是反映两个量之间比较结果的概念,因此涉及的数范围广一些,可以是整数、小数、分数等。学生在辨析的过程中打通了新旧知识的脉络,领悟到数学深刻之美。

四、阅读数学历史文化,品味数学奇妙之美

教者把课本中的练习题作了一定的修改,“找出15 和16 的因数”改变为“找出6 和28 的因数”,目的是为了学生学习“完美数”做准备。结合数学阅读,让学生了解数学文化,认识“完美数”的概念,感受数学家寻找“完美数”的艰辛历程。以两道讨论题入手,让学生思考、品味“完美数”的奇妙之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对美的不断追求。

【片段四】

谈话:下面我们把目光聚焦到6和28 这两个数,这两个数还蕴藏着一个数学奥秘呢?同学们想知道吗?

课件出示拓展阅读:

最早发现完美数的是古希腊著名数学家毕达哥拉斯,完美数是指它所有的因数(除了它本身)相加的和,恰好等于这个数。目前数学家找到的第一个和第二个完美数是6 和28,第三个完美数是496,后面的完美数还有8128、 33550336等等。截至2018年,相关研究者已经找到51 个完美数。

1.什么是完美数?

2.结合作业纸上找出的6 和28的因数说一说,这两个数美在哪里?

“完美数”把一个数的美呈现得淋漓尽致,在学习了“因数与倍数”之后,一定要让学生了解并认识这些独特、简洁、奇妙的数,对学生的认知也是一种震撼。数学文化史展现的就是数学家们探索奇妙数学知识的艰辛历程,数学课上带领学生步入历史的长河,从文化的角度深入解读数学,品味数学奇妙之美。

数学之美绚丽多彩,教师要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挖掘美的素材,拨动数学“美”的琴弦,让学生在数学审美教育下不断迸发智慧的火花。

猜你喜欢
因数倍数教者
同样是倍数,为啥还不同
小学数学运用信息化教学的途径
因数是11的巧算
因数和倍数的多种关系
积的变化规律
倍数魔法
如何表达常用的倍数
因数与倍数问题常见错例
数学题
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