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上落实生活化教学,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知识,更可以提高其在现实生活中运用相关思维和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本文对当前初中道德与法治存在的问题以及构建生活化教学新模式的意义进行了简单介绍,并围绕“师生具体应如何做”提出了教学内容生活化、问题引导生活化、培养观察生活习惯、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联系时事热点、布置多元作业等策略,希望能够为广大同仁优化教学带来一定帮助。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路径探索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1)34-018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34.093
初中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正处于形成时期,他们在这一阶段是否受到了良好的道德与法治教育和人格建立以及完善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而且,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初中学科教学体系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中考的考查内容之一。因此,无论是从促进学生个人素养完善的角度出发,还是从提高其中考总成绩的角度出发,寻找当前教学存在的问题并予以重视,同时采取科学手段优化初中道德与法治结构,都是迫在眉睫的。在不断的探索中,生活化教学被提出,并因良好的实践效果值得更深入的探索。
一、现阶段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及生活化教学的优势
纵观现阶段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不难发现,学生学习积极性不足、教师教学手段过于刻板、“教”和“学”过于局限在教材之上以至于脱离实际等问题比比皆是,严重阻碍了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与吸收和运用,对发展初中生的道德素养、法律意识大为不利。
而打破传统“应试”教育桎梏,构建“生活化”教学课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上述阻碍。若教师可以构建生活化课堂,在课堂内外为学生提供源源不断的既贴近现实生活又符合教材内容的辅助学习材料、设计充满趣味的实践活动,就可以在丰富“教”与“学”的内容的基础上,拓宽“教”和“学”的空间,同时将“学”与“做”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多元的学习和深入的感受中、在“生活”与“课堂”的互动中,形成更积极的学习体验和态度,进而不断更主动地参与到“学”和“做”当中,于反复的知识理解和思考运用中将自身德行素养提升到新的高度。
二、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中融入生活化理念的路径
(一)融合生活元素,丰富教学内容
道德与法治课程之所以会“毫不动摇”的存在于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结构当中,本质上是因为其内容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是对学生正确参与现实生活、社会活动的指示和警醒。反过来,将现实生活元素融入“教”与“学”的活动当中,也是对“教”和“学”的指引,既能起到丰富教学的作用,又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大有助益。这也就意味着,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上讲授知识,教师有必要将生活元素融合进来,结合生活中的道德与法治知识讲授教材文本内容[1]。这样一来,结合熟悉的生活元素探究教材文本理论背后的道德本质、法治内涵,以丰富的知识辅助理解素材,就能使学生迅速对教材知识形成清晰、正确的认识,从而使学生有更多可能在后续不断的探究中加深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最终持续提高道德素养与法律意识。
(二)设计生活问题,促进学生学习
思考一直以来都是高质量教学与学习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而问题是促进思考的必要工具。只有存在问题,学生才会对“问题为什么会存在”以“怎样做才能使问题得到解决”展开思考,也只有通过思考,他们才有更多机会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因此,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生活化教学探索与实践过程中,设计生活问题就是个不错的尝试。这不仅指向教师对问题的设计,还指向学生对问题的设计。尤其是鼓励学生结合自身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在现实社会中对相关事件、活动形成的感悟提出既贴近现实、又符合教材的问题,这可以让他们在设计问题的过程中再次对道德与法治知识展开思考。如此循环往复,问题刺激学生思考,思考引导学生提问,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必然会逐渐提升到新的层次之上,这样生活化教学的价值才能在最大限度上被发挥出来。
(三)培养观察习惯,持续走近生活
显而易见,无论是引导学生在生活元素的支持下多元、深入感知道德与法治知识,还是鼓励他们围绕生活中的道德与法治内容提出问题并思考,都需要学生有足够的生活经验。只有这样,在学的过程中遇到相关信息时,他们才能迅速迁移生活经验、观察所得来理解,最终促进对新知的理解和吸收。这也就意味着,教师应大力培养初中生细心观察社会的习惯,帮助他们在生活中积累能够促进道德与法治学习的经验[2]。学生可先在教师的提示下观察社会,再在观察社会的过程中分析各种“违法乱纪”现象背后存在的“道德感缺失”或“法律意识淡薄”的问题,这样不仅能够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道德与法治知识的习惯,提高在课堂上深入学习相关内容的意识,更是可以在“观察”和“分析”的结合下提高学习道德与法治知识的能力。如此持续下来,始终带着对生活中道德与法治知识的理解走进课堂、在课堂上学习“如何提升道德感并强化法律意识”,并继续在观察生活的过程中验证“如何运用相关知识和思想解决问题”,学生自然能够对相关知识、学科学习价值形成更正确、科学的理解和把握,使得整体教学效率与质量在无形中得到大幅提高,这样学生的素质素养也必然能继续实现正向发展。
(四)设计生活实践,落实学以致用
想要明确学生是否真正吸收了知识并获得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是必不可少的。通过实践,不仅教师可以借助观察学生“做”的行为发现其知识理解和运用的薄弱之处以及法律意识、道德素养的不足,学生也能在自己“做”的过程中感受到自身存在的知识盲点进而积极调整。如此,在师生的共同协作下,教学质量和学生素质素养就能得到提高。因此,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生活化教学探索阶段,教师应积极设计生活实践活动,借助实践活动检验“教”和“学”的成效,围绕检验结果和发现的问题调整自身“教”的方式、指出学生“学”的不足。这样一来,伴随着教师的自我调整和指导、帮助,不断在现实中运用知识,从“学”走向“做”,从“课堂”走向“生活”,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的学习越来越深入,他們的素质素养也必然会越来越完善。
(五)联系时事热点,深入强化教学
就初中道德与法治知识内容组成来说,尤其是在“道德”方面,学生需要在不同时期学习不同的道德知识。而这些不同的道德知识,往往还会出现在中考的考试试题中,如“时事热点”。这也就意味着,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上落实“生活化教学”,教师有必要将时事热点融合进来,联系社会热点、时事新闻、法律动态讲授教材知识,不断将“教”的内容拓展到“新的社会形态”之上[3]。这样一来,学生更能紧跟时事思考“旧的知识是否适用于新的社会”以及“怎样做才能让消极热点问题不再困扰社会”,进而将政治思维逐渐发展到新的层次之上、提高思想的“先进性”。毫无疑问,这样不仅能够促进他们在下一阶段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的学习,更能促进所学知识与社会实际的紧密结合,使学生在“生活化”学习活动中有更突出的表现。
(六)布置生活作业,课后巩固知识
作业一直以来都是帮助学生夯实知识基础、加深学习记忆的重要工具,教師通过布置作业并监督学生完成,可以轻松实现“及时巩固复习”教学目标,对提高“教”与“学”的质量大有帮助。在传统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课堂上,教师经常是将目光放在“探索如何以生活化手段讲授知识”上,忽略了对于“布置生活化作业”的设计。在这种模式下,学生虽然在课堂上通过教师的直接指导和课外实践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和吸收,但依然会有遗忘知识的可能,导致整体“教”和“学”的质量缺乏有效保障。因此,以“强化整体教育质量、保障高效学习”为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核心目标,教师应给予作业设计足够的重视,合理布置生活作业并监督学生完成[4]。如教师可结合“社会生活讲道德”部分的内容布置“自省”作业,让学生回忆自身在之前参与社会生活时的行为举止,反思是否存在“不道德”的问题并就“如何改正”“接下来应怎样做”表达自己的观点。这样一来,通过完成与现实紧密联系、与自我提高有更多关系的家庭作业,以另一种“动态”形式巩固知识,学生自然能够在最大限度上将所学内化为知识思维,提升相关素质能力。
(七)注意综合评价,助力学生调整
评价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通过自我评价和师生互评,教师和学生均能发现自身在“教”和“学”方面的不足并积极改正。如此一来,围绕学生的合理建议调整生活化教学手段,教师的教更加符合学生需要,根据教师的指示调整自身“学”和“实践”的方法,“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配合得更加默契,整体教学必然是高效率、高质量的。因此,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生活化教学探索中,教师要做的最后一件事情,就是在进行自我反思和客观评价学生学习行为与收获的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并结合“教师的教”提出合理意见,从而围绕综合评价收获做出思想、行为等方面的适当调整。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上不断融入生活化教学元素、采取更加适合学生当前认知结构和思维模式的生活化教学方法讲授知识、设计实践活动,不仅能够大大促进他们对所学内容的理解与记忆,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更是对提升其道德实践能力大有裨益,可以使其带着更高的素质更深入地参与到社会生活当中,最终为社会的建设乃至国家的发展奉献一己之力。因此,教师应正视当前教学存在的问题并重视生活化教学的积极意义,主动融合生活化教育理念构建新的道德与法治课堂,以便更好地培养学生并促进其个人素质的稳步、正向发展。
参考文献:
[1]汪海澜.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应用探讨[J].教育观察,2019(30):119.
[2]吴雨花.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生活化教学的实践分析[J].华夏教师,2019(36):48.
[3]朱庆明.让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与生活化的教学方式相融合[J].华夏教师,2018(34):54.
[4]李桃.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生活化教学的探索与实践研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16):112.
[责任编辑 万淑蕊]
作者简介:边碧砚(1980.11— ),女,汉族,甘肃临洮人,中小学一级,研究方向: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