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育专业本科生职业成熟度发展特点及影响因素研究

2021-11-30 00:42李卓为
学周刊 2021年34期
关键词:体育教育专业本科生

摘 要:职业成熟度是评价人在面临职业决策时的认知能力与行为能力,近几年成为广大学者研究的热点之一,对职业成熟度的研究不仅能为大学生个人职业能力培养和高校职业生涯辅导提供理论参考,也有助于我国职业心理学的发展。基于职业成熟度在体育学科领域的研究盲点,本文主要以体育教育专业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初步探索其职业成熟度的发展特点,研究发现,体育教育专业本科生职业成熟度总体水平不容乐观,具体表现为:职业能力偏低、缺乏职业忠诚度、职业生涯规划不完整。笔者归纳总结得出影响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职业成熟度发展的因素主要是教学资源条件、职业自我认知、择业动机。

关键词:体育教育专业;本科生;职业成熟度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1)34-0005-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34.002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标志,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家园,也是一个国家凝聚力的集中体现。随着社会的革新和物质文明愈加繁荣,文化在国家历史发展中的地位显著提升,而文化实力在国家发展中的地位之所以能显著提高,主要得益于国家教育水平的不断规范,在不断规范与发展过程中,教师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体育教育专业本科生作为师资储备的重要师范生群体,其专业能力、教学能力、教育能力很大程度上体现着教育的水平与水准。而职业成熟度作为衡量体育教育专业本科生专业能力、教育能力、教学能力的评判标准之一,体现着体育教育专业本科生能否成为合格教师的标准。但是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由于个人因素、学校因素、社会因素等多方面的干扰,体育教育专业本科生职业成熟度水平表现出总体不够成熟,有待进一步提升。

一、体育教育专业本科毕业生职业成熟度发展现状

职业成熟度是评估个体职业发展程度以及职业指导有效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随着高校就业竞争压力的增大,大学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而“职业成熟度”作为近几年衡量大学生在其年龄相应阶段职业发展能力的工具,可以有效反映大学生在与其年龄相适应的职业发展阶段的心理准备程度与能力准备程度,成为众多研究者关注的焦点。许多教育研究机构和教育者对我国大学生职业成熟度进行了调查研究,期望通过对现阶段不同院校,不同地区的大学生职业成熟度进行分析,探索相应的对策以提高大学生在择业就业中的心理应对能力,从而提升就业率和就业满意度。我在查阅近五年有关学生职业成熟度的文献资料中发现,只查阅到一篇关于体育专业学生职业成熟度研究的文献,研究高职生职业成熟度与教师的职业成熟度相关文献居多,研究内容主要是参照相关的成熟度量表、成就动机量表、择业效能感量表,以问卷调查的形式研究性别、父母受教育程度、城乡差异、个体成熟、社会实践与职业成熟度的关系。由此可见,职业成熟度在涉及体育类大学生职业发展的规划中,还有一定的研究空间。

二、体育教育专业本科毕业生职业成熟度发展特点

(一)职业能力偏低

体育教育专业本科毕业生的职业能力主要包括专项运动技能水平、专业理论知识、教学组织能力、德育能力。然而在体育学的二级学科中,体育教育专业相比于运动训练学、运动人体科学、民族传统体育学而言,体育教育专业对学生的培养要求更加严格,学生实际需要掌握的知识与能力更加广泛。体育教育专业主要培养面向未来,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能在高教、科研和管理等机构从事體育人文、教育和运动训练领域的教学、科研及管理的专门人才。但是在实际的培养过程中,由于地域文化和办学特色的不同,广大体育院校专项特色难免存在差异,部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容易出现某些项目学艺不精的现象,导致专项发展不平衡,削弱了其职业竞争的能力。由于体育专业的职业特征和体育生的性格特点,部分学生不爱主动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他们认为学习专业理论知识是没有用的,理论与实践没有什么关联,只要用心学好专项技能即可,不能认识到理论知识在实践指导中的意义,造成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理论知识欠缺,阻碍了其职业能力的发展。对于教学组织能力而言,部分体育院校对学生这一能力的培养还存有一定的思考空间。

(二)缺乏职业忠诚度

在实际发展中,部分体育教育专业本科生抵制不了来自社会各界的干扰,不能忠诚于体育教育职业,缺乏职业忠诚度。首先,在选择体育院校时,部分学生只是希望能够依托体育特长考上大学,但是现在面临着就业,关乎自己的前途与未来,他们看不见体育教师的发展前景与教师职业的高尚,为了追求所谓更好的职业而放弃自己的专业所学。其次,部分学校一味追求分数,片面重视智育,轻视德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的片面发展,使其他非考试科目得不到发展,不利于课程体系的科学性和完整性。部分学生认为体育教师的发展会受到阻碍,不敢从事体育教育职业,造成体育教育专业本科生职业忠诚度缺乏。

(三)职业规划不完整

职业规划是指个人在掌握自己职业兴趣、爱好、特长的前提下,在认真分析自己的性格、能力、特点和内外部环境因素的基础上,结合自己所学专业及知识技能结构,以实现个人发展的成就最大化为目的而做出的行之有效的安排。随着社会物质文化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文化生活、精神生活逐渐得到满足,生活压力相对以往显著降低,作为新一代的大学生往往不能居安思危,容易养成好逸恶劳的心态,致使大学生职业目标短浅。体育专业本科生作为大学生团体中较为特殊的一部分,因其专业的特殊性,部分体育教育专业本科生不能对本专业形成积极正确的评价与认识,往往抱着随波逐流的心态,不能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应有的规划,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不能制定适当的预期目标,部分体育教育专业本科生目标过低,没有把学校作为求教的地方,而是错误地将学校看成混文凭的场所,只要自己能顺利毕业,求得文凭,大学便是圆满,在这种心态的驱逐下,体育教育专业本科生便不能对大学生涯做出适合自己的规划。(2)胆量大自律性差是部分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共性,这类学生容易给自己制定较高的目标,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常常受外界的影响易出现半途而废的情况,达不到预期效果,容易打击学生的积极性。(3)部分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目标计划脱节,没有形成链接。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在刚进大一时,对大学生活满怀憧憬,无论学习或者做事总是中规中矩。到了大二大三时期,学生容易对自己的规划放松,失去了积极向上的劲头。到了大四时,部分学生考虑到体育专业的就业前景,为了顺利毕业和工作的原因,不得不又绷紧心中的弦,投入到自己的生涯规划中。大学期间如此间断性职业规划机制,不利于体育教育专业本科生的职业成熟。

三、影响体育教育专业本科毕业生职业成熟度发展的因素

(一)教学资源条件

现代竞技体育运动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革新,随着体育技术化的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高科技被运用到体育活动和教学场地中。但是,体育科技在教学领域中的应用存在区域化,其覆盖面积较窄,往往只存在于一线城市或名声威望较高的体育院校中,这些院校往往集中了最前沿的科学技术与教学资源设施。在部分普通体育院校,体育教学资源匮乏,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得不到优越的教学资源,其专业技术和专业理论的发展受到限制,不利于体育教育专业本科生职业成熟度的发展。在师资力量方面,由于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越来越高,部分体育教师受到社会因素的影响,在上课时容易出现心不在焉的情况,导致心思不在教学场所,不能保证教学的质量,亦不利于学生能力的积累,阻碍了学生职业成熟度的发展。

(二)职业自我认知

职业自我认知是个体的自我观察,是对行为和心理状态的认知。当代大学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下成长起来的一代人,人格养成阶段也伴随着中国社会的转型以及教育的改革,部分当代大学生成长目标和路径不够明确,自我认知也不够清晰。部分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因性格特点,容易好高骛远,对自我认知的方法和途径了解不够,常出现基于自卑心理的过低自我认知和基于盲目自信心理的过高自我认知,不能对自身进行适当的自我认知,导致认知与实际偏离过大,对具体情况的具体实施操作起来较为困难,使学生倍感压力,不利于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职业成熟度的发展。

(三)择业动机

择业动机是影响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职业成熟度的一个重要因素,稳定的择业动机不仅能够推动学生专业学习的积极性与认真程度,而且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体育专业就业的局限性和体育教师待遇福利问题,部分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往往不愿意选择与体育教育专业相适宜的职业,没能表现出稳定的职业价值取向。一方面,他们害怕毕业即失业的情况,不得不先选择一个稳定的教育职业维持生计。另一方面,担心教育职业没有前景,容易畏首畏尾,在体育教师和其他行业的职业选择方面难以取舍,出现职业不自信的情况。这样一来,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在学校便难以给自己一个正确的定位,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清楚自己要去学什么,在知识技能和相关素质的学习方面容易犹豫不决,不利于学生的专业成熟,阻碍其职业成熟度的发展。

四、结语

“职业成熟度”一词正反复出现在专家的视野,但是其在体育学科领域相对还比较陌生,无论是在理论意义和實践指导价值方面都存有一定的研究空间。本文主要是以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职业成熟度为研究的出发点,对其发展现状、特点和影响因素三方面进行了初探,这仅仅是“职业成熟度”在体育专业学生中探索方向的开始,有关体育专业学生职业成熟度的内涵、特征、影响因素以及职业成熟度对体育专业学生的实践指导意义和提高体育专业学生职业成熟度的具体措施还需要我们做更深入细致的研究。

参考文献:

[1]闫颖.大学生职业成熟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聊城大学,2014.

[2]李红梅,鞠梅.职业成熟度研究进展[J].大家健康,2014(5).

[3]王兆烨.高校教师的职业忠诚度探讨[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

[4]孟祥栋,王小丽,王佩菁.当代大学生的群体形象和成长路径的自我认知[J].浙江青年专修学院学报,2010(1).

作者简介:李卓为(1994.3— ),男,湖南长沙人,助教,研究方向:学校体育教学及田径运动训练。

[责任编辑 薛晓静]

猜你喜欢
体育教育专业本科生
老龄化背景下体育教育专业健康类课程的教学改革
新课标下高师体育教育专业实践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改革与发展的思考
体育专业课教学中学生满意度调查与分析
山西大同大学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教学内容的研究分析
中医药大学本科生流行病学教学改革初探
探索如何提高药学本科生实习的质量
让教授回归本科生课堂
我校加入优秀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