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多瑞 张银花
摘 要:在当今小学教育领域中,学生阅读水平的高低对于自身语文学习有极为重要的影响,甚至也会影响其他学科知识的学习。小学生正处在知识吸收的关键期,而语文学科作为其他学科学习的基础,这一阶段学生语文阅读知识掌握得牢固与否,对其未来学习有很大影响。本文主要通过对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层级培养内容展开详细阐述,结合目前我国小学语文阅读能力层级划分的问题,对转变以往的读书教育和教学形式进行深入探索,进而更好地帮助小学生提高语文阅读的水平。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能力;层级结构;培养措施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1)34-013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34.068
一、小学语文阅读能力层级结构概念
一般来说,小学语文阅读能力通常分为文本类阅读能力和相关类阅读能力两个部分。文本性阅读能力又被细分为知识阅读能力、理解阅读能力和探索阅读能力:而知识阅读能力往往是比较浅显易懂的,学生通过机械记忆的方式对文章中的生僻字字音、词语的内部含义进行学习,能够提高自身的阅读把握能力;而理解性阅读能力和探索阅读能力就属于阅读中比较深层次的内容,需要学生对文章进行深入理解和思考,才能领悟其深刻含义。这一部分内容是当今学校学生比较缺乏的一项能力,所以,教师为了提高学生这一能力,就要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
二、小学语文阅读能力层级结构培养的重要性
就当今我国校园教育模式来说,教师应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以及探索能力,进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语文阅读知识内容,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由于阅读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学习内容,小学生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要结合多种思维方法和阅读方法进行学习。但是,在传统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将精力放在了讲解课文内容及分析生僻字、复杂句子让学生进行机械记忆,对于阅读的方法和思路则是一带而过,这就导致了学生在阅读阶段往往只积累了一些生僻字词和名人名句,对于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探索性的阅读并没有深入开展,起不到提高小学生阅读水平的目的。根据这一现状,教师要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入手,深层次提高阅读内容的层级结构,在做好知识性阅读教育的基础上加强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探索水平,帮助学生提高综合阅读能力,为学生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三、当今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主要方式
(一)本体性阅读
本体阅读能力具体分为:知识性阅读和理解性阅读。所谓知识性阅读,主要是对文章内容中的词语和相关知识进行简单的背诵和记忆,通过查词典和反复朗读的方法让学生对文字进行掌握,让学生领悟文字的内部含义并进行有效的语言积累,使学生有效掌握语文的语法常识内容[1],通过这项知识的掌握进一步对后续的段句、连句和复句的内容进行了解和学习;所谓理解性的阅读能力,这项学习能力的掌握要求学生在平时的阅读学习中具有一定的阅读知识转换能力,通过运用自身的语言概括,来描述相应的概念或形成独立思维后的观点,对于较为复杂的内容可以通過举例的方式,使用丰富的语言进行阅读内容的表达与概括。而这种文本性的阅读内容,教师在学习的过程中没有采用让学生理解和交流的方式。所以在分类的过程中,对相关阅读材料的主体可以结合不同性质的标准自动进行逻辑分类,进而更加清晰地了解阅读内容的主次顺序、排序方式以及先后顺序等。此外,这种能力也能帮助学生养成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让学生借助结合上下文内容的方式,在语句中找出文章的深刻含义,进而得出自身的阅读立场和观点,并对文章的内涵进行合理性判断。
(二)相关性阅读
相关性的阅读能力主要分为自动化阅读能力和检索阅读能力两种。自动化阅读的能力一般要求学生能够做到一边思考、一边阅读,通过默读或朗读的练习,能够在准确复述课文的前提基础上,深刻挖掘文章内涵,并掌握一定的阅读速度;检索阅读能力是指让学生在文章中检索出关键的内容,可以结合实际需求借用报纸、杂志等收集相关的信息,也要让学生养成使用工具书的习惯和能力,对一些生僻的知识点进行自主查找和学习[2]。
四、当今小学语文阅读能力层级结构培养的问题
(一)读书教育内容不够新颖
以往的阅读教学往往是以读书教育为主,这也是应试教育背景下的必然产物。在这种教学背景下,中小学生学习和阅读能力的培养,主要是为了应付升学考试,功利性较强。比如,学生每天都会围绕各种教辅资料进行题海练习,而日常往往只是机械地重复作业内容和相关习题训练,并没有时间和精力进行课外读物的阅读。此外,学生节假日的时间由于被其他补课内容占用,课外阅读更是比较缺乏。
(二)教学方式缺少创新
以往的教学方式存在单一、固化的弊端,难以吸引学生的兴趣,也难以提高教学效率。因此,在当今新课改的背景下,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提高阅读水平,就要科学地完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首先,要搭建新型的语文阅读教学体系,让教师改变以往课堂内阅读知识的讲授,弱化教学过程中训练与应试的内容,以此提高学生对阅读作品的感悟和要求,使学生日常注重对于阅读素材的积累。这样一来,一方面可以增强学生的语感,另一方面也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其次,要加强学生思维的延伸能力。语文教师要在阅读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归纳水平、分析水平和类比水平等,让学生根据课文的内容主动观察、思考并加以想象。我国教育部关于小学语文教学的新课标明确指出:“在目前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要加强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的创造力要予以格外的重视。”
最后,要有效采取多元化的丰富性教学方法,结合新课改要求,将课堂的主体地位交还给学生,搭建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主体环境,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加投入课堂的学习过程,进而提升知识的汲取能力。同时,教师也要采取全新的教学模式,例如采取翻转课堂和小组讨论等方法,有效激发和鼓励学生的学习潜能和积极性,进而有效规避复杂的机械训练模式,帮助学生提高语文学习能力。
五、小学生阅读能力层级结构的培养策略
(一)提倡开放性阅读教育模式
以往我国采取的应试化语文教学方式较为封闭,在这种封闭式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于阅读的功利性较大。所以,学校应该倡导开放式的阅读模式,拓宽学生的视野。例如,可以加强学校图书馆建设,增设专门的阅读课程,以此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阅读方向。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很多学生的学习兴趣往往受到一定影响,不仅起不到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的目的,还会破坏学生的读书和阅读习惯。教师要在倡导学生加强阅读的同时,加强对于学生阅读内容的指导。
开放式教育模式从性质上来说是反功利性的,其教学是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并不是为了学生升学或应试而准备的。这种教学模式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阅读知识,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阅读思维,开阔学生的眼界。所以,这两种教育模式存有明显区别:一是传统教育具有较强的功利性和固定性,没有考虑学生持续的个性需求和兴趣爱好,而开放式读书教育的阅读内容则是学生自发选择的,具有积极性、自主性,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选择阅读内容,并从中有所收获;二是传统的阅读模式让学生的思维受到局限,学生往往在上课过程中单一概述课文内容、总结中心思想,并不了解文章的真实内涵,而开放性的阅读教育可以让学生感受相关文学作品的经典内容,从中领略文学作品的魅力及文章的内涵和智慧。诚然,传统的读书阅读模式在教育过程中不能被轻易否定和全盘抛弃,要通过将传统与开放式阅读相结合,更好地对教学内容进行开展。
(二)提高小学生语文的阅读技巧
众所周知,阅读内容作为语文学习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小学阶段是学生阅读的基础,掌握这个阶段的阅读对学生整个学习生涯的阅读水平有着重要的影响。阅读策略是一种综合性的学习方式,通过语文阅读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识词量,同时也能让学生领悟学习内容的深刻含义,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认识。所以在教学之前,教师要通过新颖的教学方式,例如:读、说、评、讲等多种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养成深入学习和深入阅读的习惯。
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理解文章的深刻含义。比如,在小学三年级《黄果树瀑布》这一课文中,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的过程中,首先,要让学生进行自我预习,在文章中找出生僻词和难句;其次,再辅助学生通读课文,结合黄果树瀑布的美景,以图片或视频等形式,让学生加深对于这篇文章的认识,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教师再进行总结,通过这种循序渐进的阅读教学方式,更好地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
(三)丰富阅读教学活动
阅读能力的培养是循序渐进的,并不能一蹴而就的完成。所以,除了课内的学习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增加学生对课外读物的兴趣,从而增加学生阅读知识的储备量。比如,可以在班级内部设置图书角,订购一些书籍和杂志等,让学生利用下课时间有选择的阅读。同时,也可以组织相关的阅读主题班会,让学生之间充分交流社会热点,帮助学生培养摘抄、摘录和积极思考的习惯,每周定期为学生布置一些阅读作业,帮助学生更好地养成主动阅读的习惯。
六、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阅读学习阶段,要想更好地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加强其层级结构的培养,教师就要在幫助学生在阅读内容中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着重培养学生阅读的积极主动性,帮助学生进行阅读素材的积累,使学生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从而实现语文阅读教育的真正意义,以助学生日后更加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伟.小学语文阅读理解能力的层级与结构分析[J].中华辞赋,2019(9):107.
[2]王智.小学语文阅读理解能力的层级特点与结构优化[J].当代家庭教育,2019(24):152.
[责任编辑 吕 媛]
作者简介:陈多瑞(1980.4— ), 男,甘肃古浪人, 一级教师,研究方向: 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