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 静,王 芳,何博赛,曹家庆,张向荣,纪巧玲
(沈阳药科大学 功能食品与葡萄酒学院,辽宁 沈阳 110016)
沈阳药科大学功能食品与葡萄酒学院始建于2015年11月,是顺应“健康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依托我校“加快建设特色鲜明、多学科交叉、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药科大学”的办学理念、契合辽宁省对食品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需求而成立的国内首家功能食品与葡萄酒学院,目标是面向大健康领域培育食品类“新工科”人才[1]。学院目前建设有 3个食品类工程专业,分别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2016年开始招生,其前身是2007招生的药学(食品药学方向)四年制本科专业)、葡萄与葡萄酒工程专业(2013年招生)、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2019年招生)。根据专业建设的国家标准[2-4]、工程教育认证标准[5]及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认证补充标准[6],不断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体系,提升食品类工程人才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是有利于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要探索和实践。
2017年教育部在上海举行综合性高校工程教育发展研讨会,探讨新工科内涵等,“新工科”开始广受重视。相比于传统的食品工程类人才,未来的新兴产业与新经济发展需要工程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强的高素质复合型“新工科”人才。需要“新工科”人才具有学科交叉融合的知识结构和系统的工程实践创新思维训练,既要掌握传统食品科学与工程领域知识,又要学习新的工程理论与技术,以便解决未来食品领域发展中遇到的复杂工程问题。所以,经过2019年和2020年两次深入研究和广泛探索,学院全面重构了三个食品类工程专业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在食品课程体系基础上,突出功能食品研究特色,强化工程课程体系,构建“始于入学、连续四年、螺旋升级”的综合实践课程体系和学习模式。
依据专业建设国家标准和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对标食品领域先进高校,以目标为导向,各专业把“新工程教育改革”理念融入人才培养方案,明确了实践教学思路、内容和实施模式。从2019级学生开始,实施“始于入学、连续四年、螺旋升级”的综合实践课程体系和学习模式,这也完全契合了2021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精神“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7]。实践课程体系包括课程实验、课程设计、实习课程、整合课程、毕业设计或论文、社会实践。其中,课程设计和整合课程是新增课程,实习课程和整合课程内涵建设具有开创性。食品类大学生从入学开始连续四年、从公共课到专业课始终开设实验课强化实践操作能力,从大一到大三开设综合实习课,大三开设课程设计和整合课程,大四开设毕业设计/论文,这些实践课程的复杂程度和对知识的综合利用程度是螺旋升级的,逐渐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创新思维习惯和能力。
从2019年开始,我校食品类三个专业采用“大类”招生模式,即学生入学时是不区分专业的,充分考虑这一特点,我们首先改革了以前学生在大学四年只集中实习一次、且内容单一的参观模式,而是创新为采取“三层次、四方面、校内外结合”的实践课程方案和学习模式,即大学四年实习三次,分别设置在在大一至大三的第二学期。其中“三层次”是指实习层次分为认识实习、岗位实习、毕业实习层层递进的实践教学,“四方面”是指参观实习、仿真模拟操作、专业法规培训实习、讨论交流实习多面交融的实践教学,“校内外结合”是指充分利用校外省校级实践教育基地、省市专业食品研究及检验院所、校内及校外不同工程实训中心等立体互补的实践教学模式。
实习课程的实施模式具体为:在大学一年级,食品大类学生学习通识课程和食品概论,此阶段为学生们集中开设“认识性实习”课,充分利用我校新建的工程实训中心,引导学生认识食品生产车间和设备、了解食品工艺和生产单元操作、简单进行实训操作、初步了解食品生产管理规范等,激发学生深入自觉学习后续专业课程的兴趣;同时,采用线下参观、线上仿真模拟操作并考试、最后汇报交流的方式,全方位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在大学二年级,学生已经根据自己对专业的理解选择了喜欢的专业,此阶段为学生们集中开设“岗位实习”课,借助辽宁科技学院“金工实训中心”使学生了解食品生产设备与机械的构成材料、加工制造方法、设备的质量精度等,借助省内食品质量检验机构,了解食品质量检验检测技术和法规,掌握与食品质量和生产过程密切相关的工程知识。在大学三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专业基础知识,开始了专业课程学习,此阶段为学生们集中开设“专业实习”课,发挥学院建立的省内外实践教育基地的作用,是学生直接进入正规专业的食品企业、参与生产过程,强化专业知识和工程能力,为大四的毕业设计奠定基础。
学院的实践课程体系实施过程是基于人才培养目标导向的教学过程。在明确实习课程目标前提下,组织了阶梯式递进的实习课程内容,并在课程运行中落实,探索客观的评价机制和课程组织模式,为最后达成专业人才培养要求提供保障。我院的实习课程基本内容和培养目标层层递进,构建如下:
“认识性实习”课包括参观实习和操作实训两部分,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及实践打基础。通过参观实习,使学生系统掌握食品车间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认识生产车间、生产设备和公用系统方面的基本知识、原理和方法,初步具备对食品生产车间的评价能力,熟悉常用食品生产设备的结构及功能,了解GMP规范在食品加工企业中的实施与监管。通过操作实训,培养食品大类学生对食品生产工艺过程的理解,加深对生产设备结构的认识,培养工程概念和实际操作能力。
“岗位实习”课程包括金工实习和食品检验检测实习两部分,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及实践打基础。通过金工实习,使学生较系统地掌握机械制造、机械加工方面的基本知识、原理和方法,初步具备基本工具、量具的使用能力,熟悉常用机械设备的结构及功能,了解数控加工及特种加工技术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了解金属材料的牌号及性能、机械加工的常用方法和设备、不同加工方法与设备表面质量的关系。通过食品检验检测实习,培养食品大类学生对分析检测、监督管理、产品品质控制、风险评估等方面的意识和能力。
“毕业实习”课程是各专业的综合实践课,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特色需求组织实施。例如葡萄酒工程专业组织学生到省内外或国外葡萄酒庄参加生产实习,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和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会组织学生到专业食品的食品企业或功能食品企业参加实习,使学生们了解食品车间的设备布置、食品工厂的整体布局、公共系统的配套设计、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等,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同时,实习课程的评价机制也随着课程组织模式的变化而实现更新,后续还需要结合实践课内容和对学生影响力的大小,探索完善校企、校校的过程性成绩的评价细节,激励学生学习的热情,保障实习课程的学习效果。
“以本为本”的教育改革之路需要不断探索、实践和完善。我校食品类“新工科”人才的实践能力培养体系已在学校支持下开始实施,这是三个食品专业基于学校深厚的药学教育基础、顺应“食品安全”和“大健康”国家发展战略的召唤而完成的实践课程体系创新,后续我们将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成果推动人才培养方案的完善和总结,为一流专业建设形成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