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与“课程思政”的融合路径案例分析

2021-11-30 15:21甘成英胡露露王聪格
关键词:英语课程诚信课程思政

甘成英 胡露露 王聪格

(西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四川绵阳 621010)

2016 年12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这给全国高等教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将“立德树人”贯穿整个大学教育,将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有机结合,依据专业课程来开展思政教育。

《大学英语》是学生进入大学后必修的一门语言类课程。它既是一门语言技能基础课程,又是一门跨文化能力培养课程,在人才素质培养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1]。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各种涉及大学英语教学与培养学生的思政意识的研究从未间断。比如,东南大学外国语学院专门研讨“大学英语课程思政资源开发与教学设计”;黄怡凡在《课程思政体系下的大学英语教学》中分析了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大学英语课程本质特点和课程优化等方面探讨在思政课程体系下如何发挥大学英语教书育人的功能,从而培养学生思政能力[2];安秀梅在《〈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功能研究》中,从大学英语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等方面探讨了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功能的有效途径[3];于霄在《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研究》中提出,如何利用课程隐性资源,在师资建设、课程体系建设和教材建设中实现大学英语课程思政问题。综上所述,这些研究提出了大学英语课程课堂教学中融入培养学生思政能力的各种方法和途径。

然而,目前我国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功能比较弱化,在教学内容上容易忽视中国文化的输入和输出;教学目的功利性较强,文化交流单向性显现,缺乏双元性和多样性,过分强调外国文化的输入。因此,如何将《大学英语》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走出一条有特色的《大学英语》思政教育之路,是我们要探讨的重要问题。本文以西南科技大学《大学英语》思政教学为案例分析,探讨《大学英语》与“课程思政”的融合路径。

一、《大学英语》与“课程思政”融合的必要性

“课程思政”指以全员、全程和全课程育人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课程思政在本质上还是一种教育,是为了实现立德树人。“育人”先“育德”,注重传道授业解惑和育人育才的有机统一,是我国教育的优良传统[4]。它始终坚持以德立身、以德立学和以德施教,注重加强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传承和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引导当代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和文化观,从而为社会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因此,探索一条《大学英语》与“课程思政”相融合的路径是非常必要的[5]。

(一)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功能比较弱化

长期以来,高校育人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通过“思政课程”来实现的,而在其它专业课程中,人文素养和思想政治素养并不太受师生的重视。在教学内容上容易忽视中国文化的输入和输出,文化交流呈单向性,缺乏双元性和多样性,过分强调外国文化的输入。受西方文化、思想和价值观的影响,学生面临着价值选择的困惑。

(二)大学英语教师的使命所在

2017 年12 月,教育部提出要“大力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梳理各门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融入课堂教学各环节,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6],再一次诠释了大学教师使命的深刻内涵是既教书又育人的双重任务,大学英语教师也不例外。在教学中我们既要传播中外语言文化知识,又要通过传统文化的灌输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思想和价值引导,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把立德树人贯穿于大学英语教学的整个过程。

(三)《大学英语》丰富的思政元素

《大学英语》不仅是一门课程,更是一种文化和道德的桥梁。《大学英语》教学内容涉及广泛,涵盖了社会、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哲学等各个方面的。其主题是多样且富有时代气息,如幸福观、金钱观、恋爱观、教育观、个人奋斗与成才观等等。这些主题的相关教学材料中融入了不少的思政元素,富含中国文化,如孝道、剪纸、集体主义和中国古代文明等。此外,《大学英语》覆盖面广和教学历时长。这些特点使大学英语教师以隐性的浸入方式通过指导学生进行听说读写译等学习活动,充分地挖掘教学素材中蕴含的丰富的思政元素,对学生进行长时间的润物细无声的人文素质培养,使其能够用批判的眼光看待西方文化和西方的价值观,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价值体系,增强文化自信和爱国情怀[7]。

二、《大学英语》思政课堂教学案例分析

《大学英语》课程的目标是充分利用本课程中丰富的人文内涵,把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文化意识、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国际视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爱国情怀,与英语基础知识、应用技能与学生专业相结合而作为课程的终极目标,实现它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最终实现大学教育的育人目标[8]。本文从下面的几个典型案例阐述在大学英语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们是如何将思政教育融入大学英语课堂。

案例一

本案例课程为《大学英语(二)》,教材为《新视大学英语》,授课对象为声乐专业二年级的学生。

1.教学目标与方法

教学目标是学生通过翻译和学唱爱国主题歌曲,学习掌握赞美和歌颂祖国的英文词汇及句子表达;感受祖国山河的美好,激发起对祖国的热爱。教学方法是学生翻译中文歌曲《我和我的祖国》,并全班齐唱。

2.教学设计与过程

教学设计是将歌曲作为学习对象,结合声乐专业学生的特点,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合进大学英语课堂。

教学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课堂教学。首先,教师给出《我和我的祖国》一曲的中文歌词,然后将全班26 名学生分为五组,每组人数5-6 人,接着各小组对翻译歌词讨论20 分钟。这一步骤旨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讨论后,教师邀请各组推选一位代表,依次将讨论结果写在黑板上,老师再对各个小组的英译歌词进行点评。这一步骤旨在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最后,同学们选出最佳英译歌词版本和一位领唱,由领唱带领大家一起演唱《我和我的祖国》的英译歌词。(2)课外任务。教师根据本节课的特点,课后给同学们布置翻唱中文歌的课后作业。学生们自己选取喜欢的中文歌,再将其翻译成英文,下节课进行展示。

3.教学反思和评价

音乐具有陶冶情操和滋养心灵的作用。将音乐和英语学习相结合,融入爱国主义和歌颂美好生活的主题,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和锻炼学生英语翻译和口语能力。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是一种极有效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方式。翻唱歌曲虽耗时和耗力,且对学生的语言水平要求较高,但学生们的热情高涨,课堂活跃度强,配合度高。学生课堂讨论积极认真,发言踊跃,对教师点评十分关注,参与度高,领唱和齐唱积极。全班用英文齐唱My Motherland and I声音整齐洪亮、精神饱满、充满激情。

学生们给予了课堂高度评价。学生评价1:这是第一次接触此类课堂,感觉特别新颖,之前在网络上看见一些翻唱中文歌曲,很是羡慕,我们竟然也能接触到,还能把《我和我的祖国》这首歌翻唱出来,真是太神奇了。学生评价2:以前我一直觉得口语很难,也很害怕读英语,没想到今天通过唱歌的方式大声把英语读出来了,算是我的一种突破吧,希望以后此类课堂能够多些。

案例二

本案例课程为《大学英语(三)》,教材为《新视野大学英语》,授课对象为建筑专业二年级的学生。

1.教学目标与方法

教学目标是学生通过学习课堂内容《诚信》这一课,培养诚信价值观。教学方法是学生通过相关阅读、讨论及写作培养诚信观。

2.教学设计与过程

教学设计是指学生通过对诚信相关英文文章的阅读,以及线上和线下的讨论和辩论、相关话题写作和英语词汇的听写,从而培养自身的诚信观。学生听写完毕后,让学生自评或交互评阅自己的听写结果、打分和修改并上交。教师在评阅前先点出诚信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以此检验同学们对于诚信的真实态度。

教学过程包括:(1)课堂教学:学生在课前收集国外有关诚信的文章进行阅读,然后在课堂上进行分享,同学们再进行讨论。最后,老师结合课本上的内容进行讲解,并勾画出一些关键词,关键句让学生记忆。(2)课外任务:学生对课上勾画的关键词,关键句进行记忆,并在下次上课时由老师听写。听写完成后由学生自评或交互评阅自己的听写结果、打分和修改并上交。

3.教学反思和评价

无论在何种时代,诚信价值观的教育与普及都是极其必要的。在课堂讨论中,同学们都非常积极,在线上“课堂”里也对诚信话题发表了极为深刻的观点,而在线下课堂的讨论中也表现活跃。总之,对诚信都非常看重,对于考试作弊等行为尤为重视。在检验诚信的听写自评环节,也可以看出,除了一两个个案之外,同学们都能做到诚信、公正的对待自己和同学的听写内容,并给予客观准确的评定,也给予了课堂高度评价。学生评价1:诚信非常重要,对我们学生尤为如此。如我们不能在考试中作弊这就是一种诚信的体现吧。学生评价2:诚信体现在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如课上听写单词,如果你在听写中写错了,而为了“做给老师看”,偷偷地把错误改对,是谓不讲诚信。通过这一课的学习,我理解到了诚信的重要性。

案例三

本案例课程为《大学英语(三)》,教材为《新视野大学英语》,授课对象为市场营销专业二年级的学生。

1.教学目标与方法

教学目标是是:通过新视野综合英语第3 册第6 单元关于战争话题的讨论,观察战前和平美好的生活,战时社会的混乱,战后带给人民的创伤,教育学生热爱和平,反对战争。

教学方法是指:学生通过阅读小说(英文),观影等方式,讨论战争导致的后果,从而达到提高口语水平,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

2.教学设计与过程

教学设计是指:通过关于战争话题的讨论,观察战前和平美好的生活、战时社会的混乱和战后带给人民的创伤,从而教育学生要热爱和平,反对战争。

教学过程包括:(1)课内教学是指课前老师把有关战争的电影发给大家自行观看。课堂中,老师对电影的有关内容提出问题,并邀请学生回答。然后,老师将班级36 名同学分为6 组,每组6 人,进行有关战争带来的影响的讨论。讨论十分钟后邀请每组代表进行总结,老师进行点评。(2)课外任务是请学生就战争的影响独立完成一篇英语作文。

3.教学反思和评价

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全世界伤亡过亿。中国的抗日战争期间,伤亡的军民人数多达千万。先烈们用鲜血为我们今天的生活打下基础,我们应该堂堂正正地做中国人,学习外国先进的技术,珍惜现在和平、美好的生活,认真、踏实地过好每一天。作为大学英语教师,我们不只是教授学生语言,而且还应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三观,永久地热爱和平,反对战争。教育学生爱国与强国。只有自己的国家富强了,拥有了话语权,才会不受制于他国。

学生们也给予了课堂高度评价。学生评价1:这堂课中,我体会到了现在的幸福来之不易,是我们的革命先辈们用血泪铸成的。我们要珍惜和平,反对战争。学生评价2:电影里的战争场面真是太震撼了,现在我们能够生活在这个和平年代真是太幸运了。作为当代大学生,我只有好好努力,将来回报社会,才能不辜负革命先辈牺牲性命给我们创造的和平盛世。

四、大学英语与“课程思政”的融合路径

综上所述,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是实现课程目标,培养既有职业素养又有人文素养的高质量人才的必然途径[9]。

(一)找准融合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在实施“课程思政”的过程中,教材主题是最好的切入点。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首先,教师可引用社会上出现的不诚信行为引导学生对“诚信”展开讨论,让学生意识到“身不正,不足以服;言不诚,不足以动”的古训。其次,我们可以让学生举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诚信典故,以此强调诚实守信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第三,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将之前提出的诚信故事编成英语短剧,在课堂上演出交流。案例二就是以《新视野综合英语(第一册)》第7 单元主题“诚信”作为融合点并施以恰当的教学方式。这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学习与诚信相关的英语知识,练习英语口语能力,还使学生接受了最为直观生动的思想教育,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认识到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应该说真话,做实事,时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10]。

(二)拓展语料资源库,丰富思政元素

在听说读写译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教师须有意识地扩展与思政元素相关的语料,给学生提供多样化的语料资源[11]。比如,教师可以利用每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等重要文献的英文版,带领学生共同学习,尤其是学习具有中国特色的词汇表达。在分析英语表达方式的同时,也将报告内涵的学习融入教学之中,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思想教育。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目前国内蒸蒸日上的经济产业等方面的内容,比如中国的“高铁”。这是中国高端制造业的“黄金名片”,也孕育了独具特色的“高铁文化”——产业报国、锲而不舍、改革创新和拥抱世界。这些语料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学习资源,还能让学生产生民族自豪感,坚定“四个自信”,让学生立志成为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和建设者。如案例一是利用国歌的译文作为语料,使学生在翻译国歌和唱国歌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思想素质,表达爱国主义思想。

(三)线上线下相结合,实现教学思政的多维度渗透

大学英语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特点,使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得以多维度渗透。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和普及,大学英语教学平台和网络学习工具都非常丰富。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化的优势,促进思政教学进一步优化和完善,是大学英语课程改革的重要途径[12]。此外,还可以线下给学生布置多样化的自助学习任务和举行各种语言能力和思政能力竞赛,从多维度的角度让学生受到润物细无声的思政影响。如党的十九大召开期间,“中国日报双语新闻”通过微信公众号推出了“十九大热词”等。这是非常好的语言学习和“课程思政”的素材,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英语学习,既激励了文化自信,又培养了爱国情怀。教师可以利用这个时事给学生布置任务并举行口译和作文竞赛等。案例三就是根据课文主题“战争”让学生完成线上阅读和视频观看,然后回到课堂进行线下讨论和交流,使学生对战争有了清晰的了解,同时让他们认识到不仅要学习语言,而且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永久地热爱和平,反对战争。

结语

大学英语课堂涉及不少西方的价值观,而大学生在面对西方各种思潮的冲击时缺乏判断力,其价值观容易混乱,导致一些学生崇洋媚外。所以,大学英语教师在教授学生西方的思想观念时,应及时把中国的价值观融入进去,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大学英语课程中的“课程思政”是目前大学英语课程教育的新目标,大学英语教师肩负着双重使命,既要提高大学生的英语水平,更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除了《大学英语》教学材料中丰富的思政教育资源,教材之外的资源也不容忽视,如《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英文版和BBC、CNN、VOA等各种合规视听资源。目前我们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如何探索出一条能将《大学英语》和“课程思政”有机融合的路径,使大学英语教学通过课堂实践,依托各种手段,如新媒体互联网,将这些丰富的思政资源融入大学英语课堂,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和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

猜你喜欢
英语课程诚信课程思政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及实践路径
基于OBE理念的综合英语课程形成性评价机制研究
企业不诚信怎么办?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Problems and Measures for English Teaching Assessment in Primary and Junior Middle School
照片之争,诚信之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