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朝阳区小武基小学 星明明
作为一名心理教师,要积极探索有效的课堂形式,融入更多心理教育资源以丰富课堂,让学生爱上心理课,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时效性。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指根据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相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是素质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也越来越多,如社会环境、家庭情况、人际关系、学习动机、身体健康等,并且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心理变化还会随之变化。对此,针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以下简称《纲要》)指出,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目标是: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
当今小学生中存在的心理障碍主要包括学习障碍、情绪障碍、交往障碍、性心理障碍和人格障碍等。对此,如何在《纲要》引导下,帮助青少年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各种心理压力和处理心理危机的能力,就需要心理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索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将心理健康教育落到实处。
对于教育戏剧,很多人并不陌生,但对于一人一故事剧场感觉是新鲜事物。一人一故事剧场是一种以即兴表演为原型的剧场演出形式,在这种剧场空间里,有人诉说故事,然后这个故事被演员演绎。一人一故事发展至今不过40 余年,就一般表演形式而言,一人一故事是很新很前沿的,但其在心理疗愈、心理辅导等方面的效果显著。对此,我也尝试了把一人一故事剧场融入教学中,实践后,效果显著。下面是以“柔软的秘诀”为主题的课堂实践:
在此环节,主讲人会带领参与者寻找自己内心深处的声音。
首先,引导参与者做“抽离想象”,指导语:“现在你已经不再是你,你是不是很好奇,你是谁呢?是什么?想象——你可能是镜框,是一把梳子,一张桌子,也可能是一粒小沙子,你还可能是一座古代城堡,是一片雪花,是河流,是风……我们和这个世界的植物、动物都有一种特别的关系,它们的样子可能就是我们的样子。”
接下来,主讲人将会带领参与者对隐喻物做进一步的确定,指导语:“现在,我邀请你,慢慢地闭上眼睛,根据你的直觉,浮在你心头的那个万物中的一个,是什么?我希望你越离谱越好,完全可以不是人,也不是动物,可以是一个物品……”再接着,主讲人将会带领参与者对隐喻物做一个细致的刻画,这一步可以让参与者更清楚地了解隐喻物,指导语:“我现在邀请你,把浮现心头的那个意象看得具体,包括它的颜色、大小、形状、手感……你轻轻地触碰一下它。”
最后,让参与者去熟悉这个隐喻物,与它产生联系,指导语:“下面的时间,你看着你的物品,和它静静地在一起,它就是很久之前的你……”当完成如上的这些操作,参与者已经完成了对现实自我的抽离,而且对自身的隐喻物有了一个比较清楚的认知,这时候可以尝试,把这种感觉外化,此时就可以进行一个戏剧互动,这时主讲人会请参与者改变身体姿势,做出想象中隐喻物的样子,引导参与者可以站起身来或者躺下来,真正地进入想象物品里。如果是线上课程,不方便进行这种活动的情况下,可以对代替自我的物品做个描述。主讲人可以用如下方式描述,例如:“在很久很久以前,我是一粒沙子,我在沙滩上,安静地躺着,风吹来,我就……有一次,我认识了一只海鸥……”这样的引导可以让参与者更清楚怎样去表达。
在这个环节,主讲人逐步推进,慢慢引导参与者进行“抽离”,这样的方法柔和,参与者体验充分,而且指导语清晰,参与者能很充分地进入替代意象中去,基于以上步骤,参与者参与热情非常高,也能准确地认知到隐藏自我。
在这个环节里,主讲人将带领参与者一起进行童话片段的欣赏,通过童话片段的欣赏引起参与者心理共鸣。
童话来自心理童话《跟随万物》(作者无智),内容概括如下:从前,有个月亮国,在这个国家里,经常有人为琐事争吵,这种氛围使空气都变得僵硬起来……那些逐渐长大的小孩子,也慢慢变得不再柔软,恰好王国里有一个叫石的女孩儿,她来拜访月亮,诉说了发生在她生活中令她变得僵硬的的琐事,月亮表示理解女孩儿,并希望大家可以跟随万物找回柔软……
在讲述童话的过程中,为了增强代入感,主讲人加入一些声音元素,让参与者有更丰富的感官体验。童话故事非常短小,内容也特别贴合生活实际,这就很容易引起参与者的共鸣,让参与者联想到现实生活中曾经发生的让自己情绪变得坚硬的事件。这时,主讲人会引入一个戏剧互动,主讲人会通过一个问题来引导参与者进行释放,问题如下:“当你遇到一句不礼貌回应你的言语的时候,你的心的感觉是什么声音呢?”提出问题以后,主讲人请参与者发出声音来,可以是物品击打的声音,也可以是用拳头捶胸的声音,还可以发出吼声……来外化自己当时的感觉,达到释放消极情绪的目的。
这个环节是本课的重点环节,也是突破难点的环节,基于前边两个环节的铺垫,参与者对于隐喻物有了充分的认知,对原有消极情绪做了释放。对此,在这个环节中,主讲人将会带领参与者“抽离”现实自我,在虚拟的隐喻物的世界里,体验全新的感觉。具体活动如下。
主讲人带领大家先找到一个安全舒适的地带,参与者可以在地中央用纱布围成一个小区域,或者是找一个小地毯。那个地方,参与者感到绝对安全,他可以脱掉僵硬的言语和情绪。主讲人会说出一个魔法口令,伴随着音乐,参与者可以跳入安全地带,在那里参与者可以坐上时光船。参与者在这时可以做出隐喻物的样子,参与者一定要进入那隐喻物,做出那个物种应该有的最好的样子和状态(可以是动作,可以是言语)。这个戏剧互动环节也是参与者完全进入角色的时刻。通过实际教学活动,可以看出参与者非常享受这个过程,而且都能表达自己的体验,例如,有的人的隐喻物是一个兜子,她愿意装下主人让她保存的东西,在与主人一起行走时可以在主人的肩膀上摇摇荡荡;有的人的隐喻物是钟表,嘀嗒的声音可以让她找到童年的路。
“柔软的秘诀”这节课是剧场元素的创新应用,在教学活动中让参与者以演绎的方式体验到万物的生命,感受自身情绪,让参与者找到了隐藏的自我,从而懂得表达自我。
在教学中使用建立情境的教学策略,运用“抽离”手法,引导参与者体验与现实不同的新的情绪变化;运用诗化的活动让参与者呼唤自身生命潜能,挖掘每个人的内心自我。剧场元素的创新应用使得课堂变得灵活起来,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高涨,而教学活动开展就围绕着从身体的改变入手,去激活课程参与者内在的丰富的心理资源,使得情绪获得缓解,最终使得新颖的感受带动新的认知发生。
当学生进入小学高段学习生活后,随着身心的发展和来自学业的压力,其在家庭生活中与家长的矛盾会增加,对此,作为心理教师要对学生情况掌握清楚,结合学生实际和教学大纲实施心理教育,积极发挥学科育人的功能,帮助有困惑的学生及时调整状态,加强没有问题的学生的心理素质,防患于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