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深度学习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的探索
——以《梅花魂》一课为例

2021-11-30 00:59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城东中心小学王丽金
青年心理 2021年36期
关键词:外祖父自然段梅花

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城东中心小学 王丽金

分析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我们不难发现,无论是公开课还是比赛课,课堂都是那样精彩无比:教师解读精深,把课做成艺术品,学生深深地被感染,可是学生的深度学习真实地发生了吗?在大量的常态课中,老师问,学生答,你来我往,小手如林,互动频繁,但有多少学生在真正学习、深度学习呢?

为此,本文以教学《梅花魂》为例,对小学语文深度学习的教学策略做了尝试和探索。

一、制定任务,让深度学习得以实施

深度学习的课堂要求学生有明确的学习任务,全身心投入、高度投入到学习活动中,要求全体学生全员全程参与,而不是个别或部分学生参与,大多数学生旁观,陪读,还要求全体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可以留下可视或可验证的清晰痕迹,优点与不足、改进方向与成长空间。要使深度学习在课堂得以顺利实施,教师要彻底摒弃驾轻就熟的将学生捆绑在自己身上的做法,要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教学的引导者、组织者,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

在实施课堂教学活动中,需要教师制定合适的学习任务,让深度学习得以实施。

例如《梅花魂》是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教学时间是一课时。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把一件事的重点部分写具体。教材设定的学习任务有两个:一是默读课文,说说课文写了外祖父的哪几件事,表达了外祖父怎样的感情;二是能结合课文内容,说出自己对“梅花魂”的理解。阅读是一个生成文本意义的过程,是与作者对话的过程。为此,阅读文本的核心环节是读懂作者的写作意图,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根据年级特征,结合编者意图和单元语文要素,本课教学的学习任务可以这样制定,任务一:默读课文,说说课文写了外祖父的哪几件事,这是对学生概括与整合能力的培养;二是品读外祖父三次落泪的事件,体会到外祖父怎样的思想感情,这是培养学生欣赏与评价的能力;三是能结合课文内容,说出自己对“梅花魂”的理解,这是指向学生解释与推论能力的培养。这三个学习任务的制定,把握课文特点,适合学段目标和学生实际,指向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是深度学习得以实施的前提。

二、授予方法,让深度学习得以保证

真实的学习、深度的学习,以能学、会学为条件,学生有了明确的学习目标并不必然会真学、深学。教师授予学生学习方法,让他们能学、会学,是深度学习的关键。尤其是小学生,长期未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在阅读学习中不会或不善于学习是共同的短板,授予方法,导出方法就显得十分重要。

勾画重点词句、批注感受、边读边想等都是阅读的基本方法,但是阅读能力就是思维能力,阅读过程就是思维的过程,勾画批注不过是思维过程和思维结果的外化,不是思维路径和方法本身。授予方法、导出方法就是要授予学生思维的路径和方法,让学生在勾画批注时产生的体会“有路可循”“有法可依”,不会断了源头,有所产生。教师示范是便捷、快速的引方法。

例如:在《梅花魂》第二项学习任务的教学中,品读外祖父三次落泪的事件,体会到外祖父怎样的思想感情,教师先让学生回忆一下,在《祖父的园子》和《月是故乡明》等课文学习中,是怎样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结合交流平台,让学生梳理出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方法有:抓住直接抒发作者感情的语句来体会;从对人、事、物的描写中来体会;把自己想象成文章中的“我”去体会;通过朗读去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接着,教师让学生默读课文第三自然段,圈画关键词,用以上方法说说从“珍爱墨梅图”这件事,体会到外祖父怎样的思想感情?学生通过读书圈画,从外祖父的神态“拉下脸”“训斥母亲”的语言、“轻轻刮去”“慢慢抹净”的动作感受到外祖父格外爱惜墨梅图,家人碰也碰不得。因为梅花是祖国的象征,爱墨梅就是爱祖国。之后教师引导学生,像刚才这样,选择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方法,默读课文,圈画关键词句,借助表格,从外祖父三次落泪的事情中,又能体会到外祖父怎样的思想感情呢?

以上教学环节,教师先让学生回忆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方法,接着运用方法扶着学生一起学习外祖父“珍爱墨梅图”部分,教师边示范边表达并加以提炼,借助表格,把思维过程产生的体会批注到表格,学生学以致用,全员全程参与,选择方法,运用方法,深入文本,静思默读,感受体会,和文本对话,和外祖父对话,在文字间,走过来回,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更加深刻,对外祖父思乡爱国的情感体会更加到位,从而实现深度学习,提高学生的欣赏与评价能力。

三、给足时间,让深度学习得以发生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想真正实施深度学习、落实学习的有效性,就要坚持把学生放在学习主体的位置上,把课堂还给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给他们足够的时间,让他们主动自由地学习,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例如:在学习《梅花魂》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默读课文,更好地概括课文围绕梅花写了外祖父的哪几件事,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回忆概括一段话或几段话主要意思的方法有哪些?把自己想到的方法和同桌说一说,再指名说一说,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梳理总结出方法:抓关键句、摘句法、归并法等。接着,教师让学生运用方法,借助表格,默读课文,画出关键语句,概括课文围绕梅花写了外祖父的哪几件事。学习时间为六分钟。

汇报交流的时候,展示学生的学习单,教师要求学生说清楚事件内容,还要说说是用什么方法概括的。一位学生这样汇报,读课文第二自然段的时候,抓住关键句“常有一颗两颗冰凉的泪珠落在我的腮边、手背”,概括出第二自然段主要写外祖父教“我”读诗词,常常会落泪的事情。用小标题简要概括:读诗词落泪。教师做鼓掌动作,及时予以肯定评价,学生脸上绽开了花。孩子们小手如林,一位女同学说用摘句法来概括,读第三自然段的时候,发现“唯独书房里那一幅墨梅图,他分外爱惜,家人碰也碰不得。”这句话就是这段话的主要意思,用小标题概括就是:爱惜墨梅图;老师竖起大拇指,夸他有敏锐的语言捕捉能力!“四至十一自然段,通过关键句‘想不到外祖父竟像小孩子一样,呜呜呜地哭起来’,联系上下文可以知道这部分就是写外祖父不能回国,伤心地哭起来,用小标题概括就是:难归国伤感。”一位同学迫不及待地补充。老师微笑地鼓励他:这是读懂句意,提取要点,联系上下文概括主要意思,就是归并法,非常棒……

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借助表格进行梳理整合,以全面了解文章的结构,学生很清楚地知道文章可以分成三个部分,第一自然段为第一部分,见到故乡的梅花开,想起外祖父,睹物思人;二至十五自然段为第二部分,主要写了“我”回忆外祖父的五件往事;最后一段为第三部分,珍藏墨梅图,理解外祖父,托物表心。由此,让学生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也就水到渠成。

这样的教学,教师把学生当作学习主体,学生有充分默读思考的时间,能够自如地运用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和路径,借助学习单,真正投入到学习当中,完成有相当思维含量的学习任务。通过学习单的展示交流,教师可以熟悉学生的学习结果是否合乎要求。学生的学习结果可视可验证,优点与不足之处、努力方向与成长空间,历历可见。

很明显,学生通过静静读书,静静思考,动笔批注的方式,学会运用抓住关键句、摘句法、归并法等进行概括主要事件,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借助表格,梳理概括整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实现了深度学习,提高了概括与整合能力。

综上所述,走向深度学习的小学语文教学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尝试探索。

猜你喜欢
外祖父自然段梅花
灵感不是等来的
秋天
你希望外祖父怎样做
梅花
美丽的秋天
梅花引
梅花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