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作鹏 葛新宝 胡春梅 刘卫勇
1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南区超声医学科,安徽 合肥 230036
2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总院血管外科,安徽 合肥 230001
缺血性脑血管病变是临床上常见的脑血管疾病类型,缺血性脑梗死属于缺血性脑血管病变的一种常见高危疾病,后循环缺血为缺血性脑梗死中的一种重要类型,椎动脉狭窄或闭塞为后循环脑梗死的重要诱因[1-3]。椎动脉狭窄或闭塞以椎动脉粥样硬化为主要致病基础[4-5]。目前,临床上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straction angiography,DSA)为诊断椎动脉狭窄或闭塞的金标准[6-7]。但DSA属于有创性检查,重复性不佳,因而限制了临床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是一种无创、重复性好、操作便捷的椎动脉疾病检查方式[8]。为了客观评估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椎动脉疾病的诊断价值,特开展此项研究,现报道如下。
收集2018年5月至2020年11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椎动脉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诊断标准:纳入标准:(1)符合《美国经颅多普勒超声操作标准-第二部分:临床适应证及预期结果》《中国神经超声的操作规范(一)》中椎动脉狭窄或闭塞相关诊断标准[9-10];(2)经本院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确诊,伴或不伴椎动脉斑块形成;(3)相关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1)有椎动脉介入治疗史或手术史;(2)既往存在凝血功能异常;(3)有血液系统疾病史;(4)处于心脑血管疾病急性期。根据纳入、排除标准,最终共纳入42例椎动脉疾病患者作为疾病组。疾病组中,男29例,女13例;年龄48~91岁,平均(72.86±11.92)岁;病变情况:单侧闭塞14例,其中左侧5例,右侧9例;右侧闭塞伴左侧斑块及狭窄1例;斑块形成伴狭窄27例,其中单发25例(左侧3例,右侧22例),多发2例(均为右侧)。另收集48例同期接受检查的非椎动脉疾病受检者作为对照组。纳入标准:(1)接受了风湿病、腰椎间盘滑脱、肾小球肾炎等检查;(2)相关临床资料完整;(3)经本院彩色多普勒检查,椎动脉正常。排除标准:(1)有急性心脑血管症状者;(2)既往存在凝血功能异常。对照组,男24例,女24例;年龄43~86岁,平均(71.96±11.58)岁。两组年龄、性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全部受检者均接受椎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的线阵探头频率设置为5.0~12.0 MHz,凸阵探头频率设置为3.5 MHz。检查时,患者取仰卧位,头稍偏向检查对侧,以充分显露颈部,使用高频探头进行常规检查。若患者颈部脂肪层过厚,则选用低频探头。将探头置于颈总动脉的纵切面处,稍向后外侧偏移,以显示颈椎横突及其声影,向横突间移动显示后椎动脉与前椎静脉,向下移动达椎动脉及锁骨下动脉的连接处,向上扫查达显示不清处。多普勒频谱检测角度<60°,详细观察椎动脉走行、内膜情况、是否有斑块形成,测量狭窄处的残余管径、原始管径。计算狭窄率[11]。狭窄率=狭窄远端正常直径-狭窄段最窄直径)/狭窄远端正常直径×100%。狭窄率分级标准:无狭窄为正常,狭窄率<50%为轻度狭窄,狭窄率为≥50%且<70%为中度狭窄,狭窄率为70%~99%为重度狭窄,狭窄率100%为闭塞[11]。椎间隙段选取易于校正角度的管腔C3~C4段或C4~C5段测量PSV。无血流信号为椎动脉闭塞。由1名医学影像学专科副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独立阅片得出诊断结果,若两位医师的诊断结果不一致,则经协商达成一致。
比较两组受检者的椎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动力学指标,包括血流量(quantity,Q)、收缩期峰值流速(peak systolic velocity,PSV)、舒张期末流速(end of diastolic velocity,EDV)、内径(inner diameter,ID)、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RI=(PSV-EDV)/PSV。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动力学指标诊断标准:椎动脉RI>0.72,PSV<35 cm/s,EDV<10 cm/s[12]。
应用SPSS 2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计算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灵敏度、特异度、约登指数。疾病组患者若出现多个椎动脉斑块、多处狭窄,则按病情最严重的计算。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各血流动力学指标对椎动脉疾病的诊断价值。AUC>0.9为较高诊断价值,0.7<AUC≤0.9为中等诊断价值,0.5≤AUC≤0.7为较低诊断价值,AUC<0.5为基本无诊断价值;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疾病组的RI高于对照组,Q、PSV、EDV、ID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受检者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动力学指标的比较(±s)
表1 两组受检者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动力学指标的比较(±s)
?
经ROC曲线分析发现,PSV及各血流动力学指标联合检查诊断椎动脉疾病的AUC分别为0.880、0.945,具有中等诊断价值;RI、Q、EDV、ID诊断椎动脉疾病的AUC分别为0.943、0.949、0.926、0.957,具有极高诊断价值。(表2,图1A~B)
表2 彩色多普勒超声各血流动力学指标单独及联合诊断椎动脉疾病的价值
图1 彩色多普勒超声及各血流动力学指标诊断椎动脉疾病ROC曲线
疾病组患者中15例闭塞,27例斑块形成伴狭窄,其中轻度狭窄23例,中度狭窄3例,重度狭窄1例。狭窄患者的斑块性质:低回声斑块5例,高回声3例,强回声17例,混合回声2例。彩色多普勒超声典型表现见图2~4。
图2 椎动脉狭窄彩色多普勒超声图
图3 椎动脉狭窄处频谱多普勒超声图
图4 椎动脉椎间隙段后壁斑块二维图
椎动脉是人体脑部的重要供血动脉。当椎动脉发生狭窄或闭塞时,可直接导致脑部供血量下降,形成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甚至可诱发脑部缺血性病变[13-14]。脑部缺血性病变中,以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更为危重,一旦发病,可导致脑组织、神经组织发生缺血性坏死,引起患者诸多神经功能缺损,甚至导致临床死亡[15-17]。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多可见眩晕、头痛、恶心、呕吐、听力减弱、视物模糊、肢体麻木等表现,持续时间不等,但多可于24 h内缓解[18-19]。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脑梗死等均是临床常见疾病,其形成机制主要与椎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椎动脉狭窄或闭塞相关。椎动脉内壁出现增生或有斑块附着于椎动脉壁处,会导致椎动脉内径缩小,从而形成椎动脉狭窄或闭塞。椎动脉存在粥样硬化,加之外在因素引起的微血管痉挛、外周血管阻力升高等,可导致椎动脉疾病、脑部缺血性病变等的急性发作。
椎动脉相关疾病好发于中老年人群。近年来,随着中国社会老龄化结构的加深,椎动脉疾病的发生率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20],已引起广泛关注。由于病变位于椎动脉内部,需要依靠医学影像学进行诊断。目前,用于椎动脉检查的医学影像学方法较多,DSA为诊断椎动脉疾病的金标准,但其属于有创性检查,适用范围受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r tomography,CT)检查的优势主要在于其能够反映椎动脉的三维结构;磁共振成像对于设备与操作水平的要求较高,且经济性不理想,重复性较低。彩色多普勒超声具有操作便捷、易于开展、重复性良好、无创等优势,且可明确显示椎动脉的分流、反流、狭窄或闭塞等情况,其在反映椎动脉血流动力学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本研究结果表明,两组患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动力学指标具有明确的差异性,提示依靠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椎动脉疾病进行诊断具有理论可行性。通过分析可知各项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动力学指标对于椎动脉疾病均具有中等至较高的诊断价值,提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椎动脉疾病具有理想的诊断价值。这一结果与吴桐等[21]的研究结论可相互印证。
综上所述,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于椎动脉疾病具有中等诊断价值,临床应用中,可结合患者的具体表现,重点观察某项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动力学指标,以进一步提高临床应用价值。本研究纳入的病例数较少,结果有待进一步扩大样本量进行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