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予空间,促进小学生的数学学力提升

2021-11-29 23:43:14江苏省苏州市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花港迎春小学沈淑阳
青年心理 2021年9期
关键词:学力梯形正方体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花港迎春小学 沈淑阳

在数学学习中,学生获取的不仅是知识和技能,还有获取数学规律的能力,以及思维能力的提升,这些都是学生学力提升的重要方面。对于小学生而言,数学学习不仅要带给他们基础的知识和技能,还要在学习中增长学生的经验,提升学习的能力,为他们之后的学习奠定基础,这是核心素养提出的根本需求,也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的重点,那么如何来提升学生的学力呢?从教与学的关系来看,从学生学力提升的基础和环境来看,赋予学生成长的空间至关重要,本文结合教学实际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这个问题。

一、给予学生体验空间,促进学生发现问题

在2011版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了“四能”的概念,将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放在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同等重要的地位,这与以往教学中显现出来的学生的薄弱环节密不可分。在我国的基础教学中,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是解题的技能很强,但是学生的创造力不够,创新能力有限,这与学生不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有很大的关系。好的问题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可以驱动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给予学生足够的体验空间,推动学生去观察和比较,让学生可以敏锐地洞察问题,并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例如,在“简单的周期”教学中,我首先和学生玩一个“点兵点将”的游戏,即师生轮流报“点兵点将,不是你就是我”这句口诀中的一个字,谁报最后一个字就获胜,在学生上台参与游戏的时候,我总是要求学生先报,这样进行了几轮游戏,学生不出意外地全部输了,这样的结果引起了一些学生的思考,为什么教师总是赢呢,于是他们的关注的要点从游戏本身转移到游戏规则上,在发现学生有所发现之后,我将时间交给学生去自由交流,很快学生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并提出再参与游戏的时候要让教师先报的策略。在这样的基础上我提出邀请两位学生来玩这个游戏,让学生来思考如何参与游戏,学生再一次陷入了思考。

在这个教学案例中,学生在喜欢的游戏过程中发现了问题,这样的发现使得学生的关注点由游戏本身向游戏规则发生了转移,进而自发提出了如何参与游戏才能获胜的问题,并沿着游戏规则展开了探索,我在学生有所思的基础上再改变游戏规则,让学生面对类似的新问题,学生对于问题的认识就更加深入,探索性学习也自然展开。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为学生设计问题,发挥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往更深刻的方向进行思考,从而提升学力。

二、给予学生思考空间,促进学生拓展思维

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也是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同时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必然会推动其学力提升,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推动学生的深入思考,要给学生适切的问题,给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让学生在问题中历练,在思考中成长。

例如,在“梯形的面积”教学中,我直接创设情境引出问题,然后将如何求得梯形面积的问题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操作、画图,在巡视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我发现很多学生采用了不同的方法,有的学生将梯形分成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有学生将梯形分成两个直角三角形和一个长方形,还有学生利用剪切和旋转(从两条腰的中点作垂直线,将切出的三角形旋转180度)将梯形转化成一个长方形,当然也有学生用两个完全相同的梯形拼成一个近似的平行四边形,这些方法都成功地解决了问题,我在参与学生小组学习的时候也引导他们尝试不同的方法。在组织学生交流这个问题的时候,学生展示了很多方法,并且在比较中发现将梯形转化为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方法比较简单,而另外几种方法在推导之后也得到了与此两种方法相同的公式。

在这个教学案例中,学生不仅从不同角度推导了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而且体会到将未知的问题转化为已知的问题来解决的共性,这不仅促进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而且带给他们深切的体会,帮助学生积累了有效的数学学习经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联系学生实际学习情况,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促进学生拓展思维。

三、给予学生实践空间,促进学生内化吸收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学生数学学习中,教师不应当只顾着传授学生知识,还要给学生充足的空间让他们自己去实践,去摸索,去体验,这样学生在学习中才可以遭遇各种各样的问题,并伴随着问题的解决而获取知识,累积学习经验。而且只有在学生真正经历之后,他们的认识才能深入,对知识的理解才能到位,所以在教学中给予学生实践空间对于知识的消化和吸收大有裨益。

例如,在教授“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时,我提前请学生准备好正方体的模型,然后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他们将正方体展开成平面图,在小组中展示平面图并做好整理工作,这样学生就可以得到尽可能多的正方体的展开图,然后学生通过观察找到这些展开图的特征,尝试将这些展开图分类。在学生完成这些工作之后,我引导学生展示交流自己小组的结果,在交流中学生就收集到一些本小组没有发现的信息,然后在找出所有对应模型的基础上,学生再尝试找到每一种模型的特征,用语言描述不同的模型,他们对于正方体的展开图就有了清晰的概念。在此基础上,我再引导学生想象长方体的展开图的特征,让学生在充分想象之后再通过操作来验证,学生有了之前的经验,很快发现了长方体展开图的基本特征。

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的思维还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只有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去设计,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在这个教学案例中,学生的学习依托于操作而展开,就因为有实践的基础,所以在交流中学生很容易产生共鸣,在出现不同的方案时学生也能辨别真伪,这有利于学生找出所有的模型,并掌握不同的模型的特征。在这样的学习中,学生能够将立体图形的展开图的相关规律内化,同时相关经验的积累可以推动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提升。

四、给予学生反思空间,促进学生建构体系

慎思是重要的思维态度和思维习惯,也是推动学生学习力提升的有效途径,在一阶段的数学学习之后,或者在某个主题的学习之后,站在整体的角度再来审视问题,来回顾学习过程中的点点滴滴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是有所帮助的,有时候在这个环节中学生还能有所发现,有进一步的思考和探索,这有利于他们知识体系的立体建构,有利于学生学力的提升。

例如,在“认识公顷”的教学之后,学生已然熟悉了公顷这个面积单位的基本概念,掌握了公顷和平方米之间的进率,并能够在一些具体情境中运用公顷来解决问题,在这样的基础上,我引导学生回顾已经学习过的几个面积单位,结合相邻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来整理面积单位的系统,学生在反思中发现在平方米和公顷之间应该还有一个面积单位,因为平方米是一个边长为1米的正方形的大小,而公顷是一个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的大小,中间缺少一个边长为10米的正方形的大小的面积单位。在学生发现这样的问题之后,我引导学生自己去查阅相关的资料,了解相对应的知识,学生的学习就可以延伸开去,而且这样的发现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反思能力,有利于帮助学生建立端正的学习态度。

在这个教学案例中,学生在建构面积单位的体系中,自己在反思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我没有直接回答学生的问题,而是引导学生去查阅资料。在反思寻求解答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对于公顷单位及大小有了更深刻的认知。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既提升了学生的反思能力,也促进了学生知识体系的建构。学习不是被动地接受,不是靠教师将知识讲清楚,讲明白,而是需要学生通过对学习过程进行反思,从而“消化知识”。在日常教学中,充分给予学生反思的空间,可以深化对问题的解释,优化思维过程,促进知识的同化和迁移,从而产生新的发现,促进学生的学力提升。

总之,在学生的数学学习中,教师不能大包大揽,而是要给学生足够的发展空间,让学生去尝试、去经历、去体验、去发现,这样才能推动学生学习意识的提升,学习能力的增长,才能让学生在知识之外收获更有价值的学力,以满足学生应对未来社会发展的学习需求。

猜你喜欢
学力梯形正方体
玩转梯形
幼儿100(2023年37期)2023-10-23 11:38:58
给正方体涂色
梯形达人
多少个小正方体
数小正方体
一类变延迟中立型微分方程梯形方法的渐近估计
拼正方体
学历与学力
梯形
启蒙(3-7岁)(2017年6期)2017-11-27 09:34:55
从“课堂目的的确定”到“学力发展的灵动”──语文“学力发展”课堂“形态论”
中学语文(2017年28期)2017-01-29 00:2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