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中小学校园暴力现象及对策

2021-11-29 14:26李梦一
山西青年 2021年16期
关键词:暴力事件暴力校园

李梦一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吉林 长春 130052)

近些年来,在一些中小学,以打架斗殴、欺压学生、勒索钱物、残害师生、逞凶作歹为典型表现形式的校园暴力相当突出,且呈蔓延发展的趋势,使众多学生的心灵深处蒙上了不安全的阴影[1]。校园暴力产生的不良影响引人注目。2016年,教育部等九部门出台了《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对实施欺凌和校园暴力的学生做出了明确的要求,必须依法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教育惩戒。

一、何谓校园暴力

校园暴力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在国际上还没有统一的概念。校园暴力发生的场所普遍是在校园内,也有发生在学校周边的网吧、超市、胡同等地点。校园暴力事件的施暴者不仅局限于学生,也包括教师和与学生有密切联系的校外人员,认为校园暴力仅存在于学生与学生之间是相当片面的。教师的非教育性伤害现象,主要是指那些看似带有教育性的措施所带来的暴力后果,其中,体罚造成的学生伤害是校园暴力的一部分。当然也存在学生对教师施暴的现象。

国内研究校园暴力现象的学者尚未形成关于校园暴力的公认的定义。有研究者认为,“校园暴力,顾名思义是指发生在校园及其附近的以学校教师或学生为施暴对象的恃强凌弱的暴力行为”[2]。亦有论者认为“校园暴力,亦称校园暴行,是指主要发生在校园内的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暴力行为以及学生对学校设施的破坏行为”[3]。还有研究者指出,“校园暴力是指发生于学校内的暴力行为或犯罪行为”[4]。

综上,可以将校园暴力界定为发生在校园内部的学生对学生、学生对老师以及校外人员对校内师生发生的身体伤害和心理伤害事件,对受害者造成了某种伤害,从而影响了学校的教育秩序的行为。

二、中小学校园暴力的成因分析

目前校园暴力已经成为中小学生日常治理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不仅导致教学秩序的混乱,而且对校园暴力行为的受害者产生了极大的危害[5]。对校园暴力现象产生的成因进行分析有助于校园暴力问题的解决。

(一)社会方面

一是针对校园暴力事件的专门立法空白。近年来,我国法律体系基本形成,但在校园暴力现象发生和处理时,《未成年人保护法》《教育法》等教育法律法规中的相应条文并不一定能适用。所以一旦校园暴力事件发生,仍然是以“教育为主、惩罚为辅”,从而导致惩戒力度不够引发的校园暴力事件一再发生。二是社会网络媒体所产生的不良影响。大众传媒的传播与发展为中小学生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的弊端,甚至成了校园暴力的诱因之一。影片中的血腥、暴力行为会引起学生的模仿,网络媒体对校园暴力事件的报道不当,还会使校园暴力事件蔓延、性质升级。三是学校周围存在的一些不良的场所产生的不良影响。学校周围存在的歌舞厅、网吧等不良的娱乐场所会使中小学生沾染上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导致中小学生的价值观产生偏差,也会引发校园暴力。

(二)学校层面

一是学校规章管理制度的缺失。我国大部分的中小学校在校园暴力的问题上没有明确的应急处理办法,也没有在校规校纪中进行统一的明确说明,学生会出现对校园暴力无所适从的态度。在校园暴力事件发生之后,学校不能及时启动应急预案、提供合理的解决办法和惩前毖后的惩罚措施,施暴者对惩罚措施产生麻木的心理状态,这也促使了校园暴力现象的发生。二是学校教育问题。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不少中小学校一味追求高升学率,在平时的教学中以文化课学习为主,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够重视,对学生的心理问题关注较少,不能了解到学生之间的矛盾,没有及时地解决学生之间的矛盾,从而引发悲惨的后果。在中小学的校园里很少有心理咨询室等场所,学生在面对学校的教育时会有很大的心理压力,压力不及时排解就会产生心理问题,一部分学生会借暴力手段发泄压力。三是教师的非教育性伤害。教师在面对学生犯错时所采取的体罚措施,也会在学生处理事情时产生影响。

(三)家庭层面

家庭教育在孩子的一生中是十分重要的,家庭教育的缺失对孩子的后天影响也是十分巨大的。家庭结构的缺失、家庭教育的缺失及不当会使孩子产生不良的心理状态,这些家庭的教育观念也十分落后,重物质轻陪伴,家庭教育也十分简单,长此以往会引发心理问题或暴力倾向。当中小学生犯错时,家长采取打骂孩子的方法进行教育,当中小学生面对与同学之间矛盾时,会对家长的行为进行模仿,从而引发校园暴力事件的产生。此外,家长更关心的是中小学生的学习成果,较少问询孩子是否遇到人际关系冲突、需不需要帮助,而孩子的沉默和否认使得不少家长认为自己孩子没有这方面的需求,当孩子的心理长期没有得到安慰和疏解,时间久了会导致孩子偏激性格的产生。而当孩子诉说在学校发生的校园暴力事件时,家长会斥责孩子多管闲事,若真的是孩子本人遭遇校园暴力也只有少部分家长及时地采用法律的武器保护孩子的权益。多数家长采取的得过且过、家丑不可外扬的态度,造成了校园暴力行为后果的进一步恶化。

(四)学生层面

中小学生处于青春期,面对世界处于好奇阶段,没有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很容易对一些不良行为进行模仿,当一些小事而产生矛盾,矛盾激化后产生肢体冲突。

从施暴者角度看,校园暴力的施暴者最为典型的特点是对待事情不愿接受他人建议和批评,对法律了解较少。目前很多中小学生成长于独生子女家庭,相较于多子女家庭,独生子女更容易出现心胸狭隘、不愿意与他人分享的现象,而这样的为人处世方式就更容易走向施暴或被施暴的“轨道”。从受害者角度,这类学生一般是性格孤僻、不愿与人交朋友或是具有少数特征的人群等,同时在学校也是不被教师关注的学生,这些特点成了施暴者进行施暴的对象。在面对被施暴时,一般会采取妥协的态度,进而助长了施暴者的气焰、放纵了校园暴力事件一再发生。从旁观者角度,当目睹或听说校园暴力事件时,没有及时地制止或寻求教师、家长和警察的帮助,而是采取“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避免“引火上身”的后果反而是导致自己成为下一个被施暴的对象。

三、中小学校园暴力的防治策略

(一)社会层面

我国虽然颁布了不少教育相关法律法规,但遗憾的是并没有一部专门的法律对校园暴力行为进行规制,应加快针对校园暴力问题的立法。可以借鉴国外的法律并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加快推进校园暴力立法,各省、市则在国家法律的统领下制定解决校园暴力问题的地方性法律法规。在此过程中应坚持质量,让法律具有科学性。比如,前期充分调研、发扬民主,避免出现惩罚措施过轻或过重、引起群众的强烈不满现象;也要分清主体,权责分明,以免出现校园暴力事件需要解决时,各个责任主体相互推脱的情况,力求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此外,应发挥好社会网络媒体的作用。社会媒体在报道校园暴力时应客观公正、体现人情温度、进行正面的传播与引导,尤其注重对后续惩罚措施的报道,从而让更多的学生引以为戒,避免类似的事件再次发生。加强对学校周围环境和场所的治理,为学生提供一个安静舒适的学习环境。

(二)学校层面

一是改变“智育至上”的观念,在日常教学中融入德育内容,坚持立德树人。同时,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比如,设置心理咨询室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并解决问题;每学年在校园内开展校园暴力隐患排查,全面掌握单亲家庭,贫困家庭等学生情况;对有暴力倾向的学生进行重点关注心理疏导,避免重点学生不良行为发生。二是在国家的法律法规之下制定有关校园暴力的防治策略,并通过新生入学、普法日、校庆日等进行集中讲解,同时通过校规校纪月度随机抽查等方式敦促学生加强日常学习。一旦发现校园暴力事件发生,按照学校出台的防治策略进行有效处理。三是进行研究和探索,采取多方面的教育。例如班会,演讲等,让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文艺活动,促使他们身心健康发展、树立法律意识、知法懂法。

(三)家庭层面

家庭环境对学生影响十分巨大,学生的后天发展很大程度上受家庭影响,父母在面对校园暴力事件的处理态度会对中小学生产生影响,中小学生在遇到相似事情时会对父母的状态进行模仿。所以父母要树立好的榜样,引导孩子树立良好的行为习惯与处事态度。家长遇到教育问题时,可以积极向家庭教育机构进行咨询,正确对待家长本身与孩子之间的矛盾,积极参与有关教育的讲座,了解正确的教育方法与教育理念,与时俱进,为中小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家长要加强与孩子之间的沟通,及时了解到孩子的心理状况寻求学校教师的帮助,为中小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四)学生层面

要想从根本上解决校园暴力问题,就必须提高中小学生的干预意识。首先,加强对法律的认识与理解。中小学生应在学校和父母等多方面的帮助之下,了解法律,清楚地明白做事情的后果,避免出现“不知者无罪”等说辞和做法。当面对校园暴力现象时,中小学生应及时向家长、教师、学校和警察寻求帮助,家长及时采取法律手段,通过法律途径来维护中小学生的权益。其次,提升自我调控能力,积极寻求心理援助等。面对压力和情绪波动时,中小学生应自觉调节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或者向学校的心理教师求助,及时获得开导、排解自己的负面情绪,以免造成不良后果。最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交友时要有区分好坏的能力,避免与社会上不良人员交友,对价值观产生影响,造成不良后果。

猜你喜欢
暴力事件暴力校园
反性别暴力
第二章 暴力原则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暴力的班长
暴力和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