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姁含,田夏彪
(大理大学教师教育学院,云南大理 671003)
当今学校不应只是规范学生行为、提供学生学习场所的机构,要真正成为学生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身心愉悦发展的基地。而教师的角色也不该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还要成为学生学习与生活的促进者。为了避免班级管理“重知识轻育人”的现象,学校和教师应该从“知识”与“成人”两个角度培育学生:学校应注重学生身体健康的发展和整体综合能力的提升;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的兴趣为基础,触动他们的思维、内心、灵魂,学习多样的教学方法,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更好地为学生服务,更科学地管理班级。而家长作为一个榜样性的人物,更要对下一代起到正向的引领作用,摆脱功利性的追求,立足于孩子的真实需求。
现实中的教育似乎总表现出十分“理性”的样式,将“人的培养”定格在以知识、分数、升学为内容和过程的道路上,作为“人”的教师、学生、家长往往在教育中由“目的”转为“手段”,“人的培养”变为“分数的培养”,这也是当下各级各类教育实践中每所学校奋力拼搏的事,都在为了提升自我的教育质量(以分数成绩为主)而进行师资引进、教学课程和管理评价等方面的改革,而且教育培训市场之所以繁荣,与让受教育者对象在各种“教育层级”当中胜出不无关系,其往往成为学校应试教育的“同伙人”〔1〕。学校教育在内容、形式、方法和评价方面出现了一些偏颇,限制了学生体与脑、身与心的和谐发展。
在班级管理的内容上,教师依然采用传统的教育方法,侧重关注学生的成绩分数,给学生贴上“好学生”或“差生”的标签,对不同学生的爱有三六九等之分。教师更喜欢“成绩好”的学生,对于“成绩不好的学生”则以忽视或者放弃等方法对待。学生为了通过考试,花费大量的时间在提高成绩上,其他活动(如体育锻炼、劳动实践等)时间相对减少,限制了学生全面发展的可能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着眼于纪律的维持与学生的服从,要求其严格遵守班级的规章制度,上课要求学生“保持安静、认真听讲”,下课要求学生“完成作业”。在这种沉重的气氛中,一定程度上也对学生造成了心理上的压力,忽略学生个体的感知,束缚了学生的自由成长,效果不彰。对班级的管理更是注重整体的发展,强调个人服从于集体,致力于班级凝聚力的培养,忽视了学生个性的发展。此外,部分班级制定的目标是为了迎合学校教学要求设置的,并不符合本班学生的发展要求,形同虚设〔2〕。从另一角度看,这是班级管理忽视了学生的自我管理的一种表现。学生在实际表现中,服从于教师的权威,认为教师所说的一切都是正确的,弱化了个人独立思考能力,有的学生不敢质疑,有的学生甚至懒得质疑和思考,开始习惯于一味地服从标准答案。
在课堂中,班级管理一般是以班会的形式进行,而在课堂外则是以实践活动的方式展开,教育形式陈旧单一:班会内容围绕活动话题照本宣科,为了完成这一教学程序,教师机械地对学生进行说服式教育,强加给学生一些概念,缺少与学生的互动,学生不能真正理解班会的主题,使班会流于形式。有的教师在班会上只是进行简单的强调总结,迅速地结束班会,剩下的时间让学生写作业或进行其他科目的教学,开展班会的实质性意义更无法实现。再加之沉重的气氛,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其次,班会多由班主任主持进行,少由班干部主持展开,大部分学生没有机会参与到班级管理当中去,从而也就难以进入主体角色。在教育实践中,教师更重课堂活动管理,轻课外活动管理。实践活动对于学生来说是体验情感态度,树立正确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也是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的重要手段。然而课外实践活动开展的机会相对较少且内容匮乏,多以春游、研学等形式展开,无法满足学生充分发展的需求。
在实际班级管理中,班主任由于工作繁重,无暇反思与创新班级管理的新方法,大部分教师仍然采用自上而下的权威式班级管理方法,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惯用物质奖励与惩罚来激励学生进步。教师对考试成绩高或表现好的学生多以物质奖励,奖励其本子、铅笔等,这样做只能暂时起到促进的作用,但从长远来看,这将会模糊学生的价值取向,会扰乱他们对事物的内在兴趣,使其变得功利。当学生成绩差或表现不好的时候,教师通常采用口头训诫或者惩罚的手段,例如当众批评学生、罚抄课文、放学留下等。教师只告诉学生不能这样做,却没有告诉他们为什么,学生意识不到自己错在哪里,难免会重复犯错。其次,惩罚在一定程度上会打击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使学生不能向教师敞开心扉,既不利于和谐师生关系的发展,也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学生为了免掉现时的责备或惩罚则会产生说谎等不良行为习惯,也会削弱其在学习上的积极主动性。
在对学生各方面表现的评价中,只是片面根据学生的考试成绩、课堂表现等,在学期末过程性评价记录册中对学生做出等级划分和笼统的总结。一方面顾及不到学生心理发展情况,另一方面在日常教学过程中缺乏全面评价,忽略了任课教师、学生和家长的参与管理。大部分班级都是由教师主导给出评价标准,只有少数班级可以做到让学生参与制定评价标准。其次,教师对学生做出的评价是静态的,无法反映学生整个学期的表现。教师与学生两者之间的评价也是片面的,因为班级管理不止包含教师对学生的管理,还包括学生的自我管理。所以要懂得多让学生自评以加强其对自己的认知,清楚自己每一阶段该完成的任务,给予他们独立成长的空间,培养其独立思考的能力,从而达到独立人格的实现;鼓励其与他人互评以提高其人际交往能力,进而增强班级凝聚力。
在传统教育的影响下,“升学”是学校教育培养人的指标,“成绩”是教师评判学生的标准,“成才”则是家长对孩子的期望,这些都束缚了学生自由个性的解放,长此以往就形成了一种社会教育风气,无时无刻侵蚀着人们对教育的认知。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针对小学班级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基于班级管理的外部、内部和学校层面分析不同成因。
在应试教育和家长价值观导向下,学生为了通过考试或升学而学习,背离社会发展以及个人发展的需要。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政策方针也深受其影响,“升学率”依然是考核学校水平和评价教师业绩的唯一指标。现行的教育考核机制和评价体系严重地阻碍了教师的教育工作和学生的全面发展。我国现行的学校教学质量评价中,通常以学生期末测试的平均分和毕业班级的升学率作为基准,衡量一个班级或一所学校的教学质量〔3〕。除此之外,还有“优秀率”“及格率”“过差率”也是衡量教学质量的指标。在这种社会氛围的驱动下,家长期望孩子可以通过“考高分,上名校”而获得更好的生活,取得一定的社会地位,孩子们做选择时更多听从家长的意见。例如上多少门辅导班、报什么类型的兴趣班、将来要从事什么样的职业,甚至是交什么样的朋友家长都要帮助孩子规划。家长目的性的价值观取向会使孩子的学习变得十分功利。长此以往,这样追求名利的观念不仅会影响孩子的价值取向,还会给其身心带来巨大的压力。家长们以爱之名给孩子无微不至的关心,却未曾真正地基于孩子的需求而考虑,难免会顾此失彼。
学校考核、教师职称评定、职务晋升、升学率等各种评选都和教师的切身利益挂钩,教师工作繁重,没有时间去反思教育的价值意义,惯用应试教育的方式教学生,忽视了教育的“成人”价值。部分教师偏重学生的学业成绩、班级纪律与卫生的量化考评,甚至有关德育方面的常规量化考核都要争取做到为班级荣誉加分或者是不扣分,这种“日日有考核、周周有评比、月月有表彰”的量化考核,迫使一些教师放弃让学生拥有更大自主空间的念头〔4〕。教师教书育人的功能被异化为:教书就是育人,育人就等于教书〔5〕。知识教学固然重要,但不能忽略学生的主体性,不能因为业绩的考核就只强调学生掌握知识。“知识”不仅仅是学科知识,还有联系个体生活实际的、有用的、有价值的知识,这些都是为了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如何生活、如何生存的必要前提。如果教师的教学只停留在“知识”的层面上,而不能令学生感到自己的愉快和自尊,那么“成人”的目标是达不到的。而学生本身对班级管理的认识不够,不能真正参与到班级管理中去。加之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有些学生不适应教师的管理方式,但又自控力不够,缺乏自我管理的能力,不得不依赖于教师的督导,这些因素都阻碍了班级管理的顺利展开。
当代学校的目标是要把学生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但在实施教育管理的过程中,往往没有真正使学生既掌握“知识”,又学会“成人”,更多的是处于一种追求学校声誉、名称,忙于应对教育部考核的现状。对于那些“平均分”和“升学率”居于榜首的学校,政府会给予一定的表彰;对于排在后几名的学校,政府则会给予警示或者通报〔3〕。所以,当代不少学校依旧把重心放在了升学率上,但这很明显与我国实施的素质教育目标不符。必须强调的是,作为学校的目标,应该是关注于学校教育教学的目标,而不是非教育教学目标〔6〕。教育教学目标围绕着“知识”的学习,但不应仅仅只包含学科知识,也包含着各种经验知识、伦理道德知识以及规范与价值观等。在对学生的管理中,学校亦是侧重于使学生成为一个听话的人,要无条件服从学校的规章制度,要为班级、学校争光,学校所制定的发展规划还没有充分意识到对学生的“成人”价值。因此,学校应该结合外部的环境与内部的实际情况调整自己的管理目标,使其真正地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促使学生健康全面的成长。
班级管理质量的提升直接影响班级管理的效果,而班级质量的提升要依靠教师、学生以及家长共同持续的努力。教育实践在培养人的活动中要遵循教育的本质,选择切合本班的班级管理方法;以个性培养为导向,开展师生积极互动的集体活动;以道德发展为根本,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以身心和谐为旨归,建立全员参与的发展评价体系等,这样不仅可以帮助教师节省时间,提高效率,在一定程度上也会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能力。
设定符合本班实际情况的班级目标,针对本班的优势和劣势做出班级计划的调整,定期设立小的“周目标”或者大的“月目标”,并落实好这些目标的达成。且充分考虑学生的发展需求,尊重学生,和学生一同制定班级目标以管理整个班集体。制定的班级目标不应只追求争先评比,还应包括学生的自主管理、学习积极性、后进生的提高等。同时,班级管理要形成一种民主、平等、开放的双向互动交流氛围,有利于教师深入了解学生,促进教师与学生搭建彼此信任的桥梁,形成“积极对话式”的师生关系。关于班级目标的讨论交流可以适当放在班会当中,结合班会主题与学生展开讨论。在实践中,可以实行“班干部轮流制”或建立“前后桌互助小组”等。这里的互助群体不仅可以是班干部,也可以是班级里的任何学生。这样做既可以促进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乐于助人、爱护同伴的优良品质,也可以增强班级凝聚力以及学生对班级的集体意识、认同感和责任感。此外,奖励与惩罚方式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效用,教师要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这就要求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知道每个学生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对于相对优秀的学生来说,教师可以进一步给出为其“量身定做”的指导,使其走得更远;而对于后进生或取得进步的学生,可以采取“奖励墙”的方式,把他们的照片和名字表彰到“奖励墙”上,推动他们砥砺前行。积极、及时的评价可以促进学生正确价值观、良好学习态度与生活态度的形成。教师要有意识地完善对学生的评价,用积极评价适当代替批评、惩罚等消极评价。增强学生对自己、对外界的认知,从而做出正确的判断。教师做出的评价应该是全方位的,可以是学习上的,也可以是行为习惯上的或者观念上的:当学生在自身水平基础上取得了进步,教师应该及时给予表扬,从而增强学生的自我认同感,增加好行为发生的频率。当然了,教师也不能盲目地表扬学生,如果学生的言行违反了道德标准,教师应该具体指出并引导其改正,而不只是警告学生“以后不许这样做!”。
有学者认为:“把统考分数排名作为唯一标准来评价学校,最简单、最直接、最好操作,但最不科学,对学校和学生的伤害最大。用比拼分数来评价教育成效,认为这样才能调动学校和教师的积极性,是最落后的管理理念和方式,其结果是学校和教师工作越积极,学生主动生动活泼多样的发展就越难实现。”〔7〕所以教师要组织开展多样的集体活动,为学生提供多样发展的平台,包括开展主题丰富的班会,是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沟通、增进感情的有效平台,以学生个性培养为目标,也正是打破师生服从“标准答案”局面的有效解决方法。教育对象个性发展离不开社会、学校和教师为其营造的氛围,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开展活动的机会,并主动加入他们,让他们从中体会与同伴、教师之间的相处之道。而开展班会则要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把主导权交还到学生的手中,尽可能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参与到班会的组织当中,鼓励他们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此外,还要做好班级文化建设,呼吁每一位学生参与合唱比赛、演讲比赛、朗诵比赛等文艺活动,以及学校组织的运动会等集体项目,珍惜学校提供的平台,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协同每一位学生为班级文化建设献计献策,包括黑板报的设计、“读书角”的布置和绿色植物的摆放等,培养他们关心自然和物质世界的情怀。此外,班级文化要能够体现出学生的特色,创造属于他们的“小天地”,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深深地感受到班级的归属感以及亲手完成班级文化展示的成就感,从而形成良好的班风,让他们做班级的主人。学生从中可以发展自己的创造力,形成自己的独立个性,提升自己的沟通能力与协作能力。教师也能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等各方面的发展,而不仅仅是成绩的片面发展,这大大有利于扭转当代教师重班级整体发展轻学生个性发展的局面。
想要改变传统的权威式管理需要改变只关注学生成绩提高的现状,以道德发展为基础,构建平等的师生关系。学生道德素质的发展不能只依靠学校的思想品德课或机械式的说教来完成,更需要靠教师知情意行的点滴浇筑,且实施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就是要从生活出发,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产生共情。在教育实践中,教师关注的重点应转移到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上,比如学习兴趣的培养、学习态度与生活习惯的养成、师生关系与同伴关系的处理上,培育具备完善人格的新时代小学生。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教师所拥有的教育手段中,对学生的权威是最要紧、最普通、包罗一切,同时又是最锐利和不安全的手段。”〔8〕关键在于教师如何行使他们的权威?课堂不应该只是教师的一言堂,既要有教师的“教”,又有学生的“学”,师生主体之间形成平等“对话式”的交流模式,班级管理的关系亦是如此,只不过所指代的事情不一样罢了。当前部分教师会站在自己的智力、能力水平的高度去感知与衡量学生,忽略了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以及身心发展水平,做出的评价难免会有所偏颇。教师要尊重和爱护学生,才能“俯下身”和学生处于同一水平,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而平等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前提条件,平等的前提则是来源于教师对学生的爱和尊重。这就要求教师:正视学生的差异性,而不是试图要消除这种差异性,积极解决学生出现的问题;要加强与学生的双向互动,而不是一味地单向输出;提升个人魅力,脱去班主任的头衔,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耐心真切地对待学生,愿意付出时间与学生频繁交流,从而促使学生反馈给教师以关心、喜爱等,如此形成良性循环。此时的教师不仅仅是权威,还是教育机智的化身,是学生学习的榜样。
联合任课教师与家长之力对学生做出全方位评价,包括学生的自我评价,达到“知识”与“成人”的双重目标。一个班级的组成不只是有班主任和全体学生,各科的任课教师以及学生家长也是必不可少的教育因素。为了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和行为特征,就需要及时与任课教师或家长沟通交流,不仅要知道学生在自己的课堂上的表现,也要了解学生在其他教师课堂上的行为表现,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发展,也要重视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发展,综合全面地分析学生的学习成长过程,以学生的身心和谐发展为宗旨,帮助学生扬长避短,以自身的优点克服缺点。同时,更要增强学生对自身的认知,基于过去表现、诊断当前、并为下一步做出计划,学会自我评价。此外,学校教育理念应与家庭教育理念相符,才能使学校、教师、家长形成合力敦促学生全面发展。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学生在校的日常表现及时地与家长联系沟通,联合家长的力量,一同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上的、学习上的问题。为了不让家长们抵触与教师的交流,教师可以增加与家长沟通的频率,要帮助家长认清家校沟通的意义,不是为了指责孩子的缺点,给家长“打小报告”,而是与家长共同解决问题,帮助孩子更好地学习和生活,身体健康,身心愉悦地在美丽的校园中成长。
综上所述,班级管理的有序进行是学校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石,班级管理的模式影响学生的发展情况。要想突破班级管理的困境,社会要一改应试之风,教育等有关行政部门应该重置衡量学校的标准,全面考量学校的教育管理情况。学校教育要冲破外界等级排名的束缚,回归教育的本质,真正发挥学校教育的优势,着眼于人的发展。每个班级选择有针对性的、适合本班级的管理方法,设立明确具体的班级发展目标。教师要正确看待学生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人,全面地评价学生,以培养学生个性为导向,激发学生潜力,以道德发展为根本,构建平等的“对话式”师生关系;发展学生互助小组,提高班级管理的效率;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耐心与家长交流沟通。家长要转换原有的名利教育观念,立足于孩子的真实需求,正向引导孩子的价值观,积极配合学校教育管理工作的展开,和教师保持密切联系。学生自身应该主动承担起学习的责任,塑造自我管理的意识,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形成对自己的正确认知,从而提升班级管理的成效。总之,班级管理不能急于求成,教育是一种持续性的努力,最终达成一种积极的效果,而不是一种被动的、机械的说教,班级管理亦是如此,要在多方的共同持续努力下才能有所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