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医籍序跋的古代医者文献研读模式初探

2021-11-29 03:15张稚鲲李文林伍晓光
关键词:医家素问医者

张稚鲲,李文林,伍晓光

(南京中医药大学图书馆,江苏 南京 210023)

作为中医药文化的载体,医籍的存续与不断后传形成了以文本为代表的知识传承链,承载了中医药薪火相传的学术范式。作为医籍的构成文本,序跋既是古代医籍的组成部分,又不同于正文,不仅交代医籍编纂刊刻的时间、地点及著作内容特色,同时对医者的学医缘由、成长之路也多有涉及。故序跋除在文献的传播范围、效果等方面起特定作用外,在传递医理、引导医者入门等方面也起重要作用。

阅读与临证是古代研习医学的两大重要途径。关于两者的关系,不少学者也有论及。如清代医家朱沛文在《华洋脏象约纂》中说:“虽然有善读医书而不善临证者,然断无昧于医书而精于临证者。故必先读书以培其根柢,后临证以增其阅历,始为医学之全功焉。”[1]更有医者指出所谓“熟读王叔和,不如临证多”为“世医欺人之语”,强调若无文献阅读,临证再多,也是惘然,“心中无此理解,即临证百千,仍属茫然,不悟所以。”[2]清人黄丕烈在《士礼居藏书题跋记续》中亦言:“近时医不读书,欲求明理,其可得乎?”[3]均是强调文献阅读在医者入门乃至整个学术生涯中的地位与作用。本文从医籍序跋中筛选资料,分析医者基于文献的研读模式、阅读之法及对当代的启示。

1 研读模式

1.1 阅读-实践-再阅读的终身研读模式

“夫医者,在读医书耳”[4],“伐命唯病,治病唯书”[5]7。治病之法,组方之道,唯书中探求。从古代医家的成长轨迹来看,阅读通常是最早开始的。医籍的阅读,常先由《素问》《难经》等开始,再旁及前代或同代百家著述。伴随着阅读行为的,往往是在医疗实践基础上的对经典以及后世医著的认识、理解,以及不断的反思、质疑、领悟与提高。朱震亨的阅读经历即具有代表性,“取《素问》读之,三年似有所得,又二年母氏之疾以药而安。……然犹虑学之未明。至四十岁复取而读之,顾以质钝,遂朝夕钻研,缺其所可疑,通其所可通。又四年而得罗太无讳知悌者为之师,因见河间、戴人、东垣、海藏诸书,始悟湿热、相火为病甚多。又知医之为书,非《素问》无以立论,非《本草》无以主方。有方无论无以识病,有论无方何以模仿?夫假说问答,仲景之书也,而详于外感;明著性味,东垣之书也,而详于内伤。医之为书至是始备,医之为道至是始明。”[6]通过这样一个长期的阅读、实践、再阅读的过程,实现专业水平的不断提升。

1.2 师者指导下的跟师研读模式

元代医家王好古“读医书几十载矣,所仰慕者,仲景一书为尤焉。然读之未易洞达其趣,欲得一师指之,遍国中无有能知者。”[7]遂将其书命名为《此事难知》。

研习医学,跟师求教是提高学习效率、增进医术的重要途径。师者指导下的学习,除医疗实践外,也多围绕文献及阅读。以金元时期为例,李杲重金拜张元素为师,元素编写《医学启源》以课徒。朱震亨拜罗知悌为师,跟随老师阅读“河间、戴人、东垣、海藏诸书”[6]。朱氏也秉承其师的授业模式,师门不仅重视文献阅读,还勤于笔耕,戴元礼等弟子编撰了一系列体现朱氏学术思想的著述,用以授业、传承。罗天益拜李杲为师,李氏授以“《内经》要奥,治药之法” ,并“著书垂训”, “尽传其私淑不传之妙”[8]。元代名医项昕拜韩明善为师,得其方论著述,向绍兴陈白云学习《五色诊奇咳》,又入丹溪之门,研读河间、子和、东垣著作。滑寿拜王居中为师,居中“授以《素问》《难经》”等著作,滑寿所著《读素问钞》《难经本义》《伤寒例钞》《诊家枢要》《十四经发挥》,均在老师指导下完成。

1.3 目标明确的私淑模式

私淑指认可某人的学说或见解,从其著述中学习、领悟精髓,继承其学术观点的一种学习模式。此模式下,由于学习者对著述者有较高的认同感,故私淑模式对中医学术思想的承接及学术谱系形成的影响不可小觑。古代许多名医都有过私淑经历,比如,张从正、葛雍、镏洪私淑刘完素;李子范、王珪、吕复私淑张从正;明代王纶、虞抟、缪希雍、汪机以及清代医家何梦瑶等均私淑过朱震亨;王肯堂私淑苏州医家薛延卿;刘纯私淑朱震亨,又旁参刘河间、张洁古、李杲诸家;张介宾早年私淑朱震亨,四十岁以后私淑李杲、薛立斋,后在此基础上形成重视补中、温养的学术特色。

1.4 基于交流、研讨的“后阅读”模式

这里所讲的“后阅读”是指阅读后通过交流、讨论等知识输出方式巩固阅读收获、完善提高的阶段,是知识内化的外在表现形式之一。古代没有学术会议,但也重视与志同道合者交流新思想、讨论疑难问题,其中包括对医籍内容的探讨。北魏禅门昙鸾常于介山之阳聚众讲学,并不远数千里造访茅山陶弘景[9],交流心得。刘完素晚年与张元素经常一起交流经验,互相学习[3]165。元代医家项昕曾与戴同父探讨五运六气,造访葛可久,与钱塘陆尚静论证古方[3]230。王肯堂与虞文华、缪仲淳、李中梓论医药。胡慎柔与石震交流、讨论,时常“达曙忘倦”[5]847。喻昌与杭州张卿子、卢子繇互通经验。张志聪创办侣山堂,带领高世栻等弟子开展学术交流、讲学等活动。高世栻本人亦为浙中名医,与高斗魁并称二高。二人学术各有特点,高世栻尊仲景,高斗魁擅长融合各家,富于创新,二人的交流常各有所得[10]。清人刘献延《广阳杂记》卷三记载:“予来杭不及见先生(卢子由),获与其诸子游,皆不能言其父之学矣。惜哉!”[11]对慕名前往却未能面见交流、探讨学术深表遗憾。古代名医间的互访、交流成为风尚。

以上几种模式并不完全独立,有交叉重叠,并各有侧重。终身阅读模式是针对医者的整个学术生涯而言,表明文献阅读对医者来说是一个长期而持续的过程。跟师研读模式提示师者指导下的文献阅读更为高效。其原因是,医学的复杂性决定了阅读时对理论的参悟需要更高的领悟力,而师者常常是更早领悟或者领悟力更强、思维更为敏捷的个体。跟师可以亲受点拨,提高学习效率。但跟师模式的受益面相对较小,亲得老师指点并不能满足所有的学习需求,这就有了私淑模式。私淑虽然也无法亲得师者指点,但名师学术精华可以通过阅读其著作获得,故私淑模式也可以看作是一种跨越时空的间接跟师模式。私淑模式下的阅读由于存在学术观点趋同的先决条件,学习者成为医籍作者学术思想继承者的倾向性较大,从而对中医学术的承接及学术谱系的形成产生影响。

交流与研讨并非直接的阅读行为,而是检验阅读收获及学习效果的一种手段。如果将阅读阶段看作是知识的输入阶段,那么,阅读后的交流与研讨就可以看作是知识的输出阶段。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既需要知识的输入,也需要知识的输出,以帮助学习者进一步内化知识,达到巩固、完善、提高的目的。

2 研读特点及对当代的启示

虽然文献研读有着不同的模式,但均要落实到具体的阅读行为上才有效,序跋中反映出的古代医者基于文献的研读行为,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2.1 以需求驱动阅读

古代医者的文献阅读多是需求驱动式的,有比较强的阅读需求。比如,因家人或自己患病而立志研读者,往往带着问题求答案,求知欲强,主动阅读的积极性高。晋·皇甫谧因“得风痹,因而学医,习览经方。”[12]许叔微“父以时疫,母以气中,百日之间,并失怙恃。痛念里无良医,……及长成人,刻意方书。”[13]方有执因“中伤风寒”,两次丧妻,五位子女均亡于惊风,自己患旱疫,“死幸重生”,遂开始苦读医书。缪希雍“数婴疾病,于是检讨《图经》,求其本意”[14]。医籍序跋中记载的此类事例比比皆是,决定了学习者从一开始就有着十分强烈的学习需求。

师者指导下的文献研读模式,学生同样有较强的学习需求。这是因为,古代医家择人而教,选择的学生不仅天资颖异,领悟力高,且勤奋好学,早起晏眠,勤读典籍。更重要的是,求学者常在拜师之前,或为解决本人或亲人的病痛,或为实现“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的抱负,或出于对医学的浓厚兴趣,已先行阅读了大量文献,带着疑惑拜师学技,因而师者不必担心学生学习懈怠。而现代院校教育体制下,教师面对的是已经被统一考试选拔好的学生,这些学生多数没有解决棘手医疗问题的迫切需求,阅读的积极性、主动性需要更多引导,让学生通过教师的教学设计体会到阅读可以解决具体的学习问题,进而培养学生主动阅读的兴趣。

2.2 善选读本

“读书如吃饭,善吃者长精神,不善吃者生痰瘤”[15]。吃饭首先需要精选食材,而读书首先需要选好读本,先解决读什么的问题。

《脉诀刊误》程序曰:“予赋质孱弱,留意于医久矣,故于医家诸书,必广求力索之,……每阅读之际,遇可疑处辄为之沮,难明处辄为之蔽,展转于心,殊为之不快。祁门许诚之出其师石山汪先生《脉诀刊误补注》,……予亟阅一过,于沮者犁然以通,蔽者灿然以开。”[16]可见选好读本,事半功倍。《资生经》蒲登辰序亦有类似记载:“旧有年壮病劳极者,膏、肓两穴,更数医不效,后得此书,按图取穴,一灸即愈。”[17]1907但医籍浩瀚,且同一部医籍,历经不同学者、医家的整理或语释,又派生出一系列著作,学生往往无从选择。除教师的推荐外,还要重视培养学生利用书目的能力,以利于学生对读本做出自主选择。

书目不是简单的书单,尤其是提要式书目,所附提要或序跋等可以让读者短时间内了解书籍的产生背景及主要内容特色。“凡读书最切要者,目录之学。目录明,方可读书,不明,终是乱读。”[18]古医籍序跋资源丰富,同一部著作可以附有多个序跋,是不同学者从不同角度对作者及医籍的学术观点及学术价值的阐述,有利于阅读者了解创作背景及著作特色,从而对读本做出取舍。但出于不同学者之手的序跋对同一著作的评价褒贬不一,初涉者未必有能力判断,取舍问题有赖于教师指点。在当前的中医课程设置中,这方面知识需要在学生的文献阅读与文献利用类课程中加强。

2.3 灵活变通

医籍这一知识传承载体所承载的是前人的思想精华与经验总结,但“概念世变,有古今之殊”[19]。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以及人所生存的环境、疾病病种不断发生变化,因而“古方新病不相能也”。知识的传承最终需要依赖“人”的不断领悟与创新而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以思变的态度从文献载体中汲取精华,能够更为客观地审视医疗问题,用有价值的知识元素不断丰富中医学内涵。清代医家余霖以石膏治疫的案例即具有代表性。乾隆二十九年(1764),安徽桐城疫疹流行,医者执古方治之,患者“不死于病,而死于药,不死于药,而死于执古方之医也。”[20]余霖通过阅读本草著作发现,“石膏性寒,大清胃热,味淡而薄,能表肌热,体沉而降,能泻实热”,故不胶执于古方,重用石膏,创清瘟败毒饮,以寒胜热,活人无算。对此,清代医家王学权评价道:“石膏,余师愚以为治疫主药,而吴又可专用大黄,谓石膏不可用,何也?盖师愚所论者,暑热为病,暑为天气,即仲圣所谓清邪中上之疫也;又可所论者,湿温为病,湿为地气,即仲圣所云浊邪中下之疫也。清邪乃无形之燥火,故宜清而不宜下。浊邪乃有形之湿秽,故宜下而不宜清。二公皆卓识,可为治疫两大法门。”[21]这种思变的态度既创新了治疫之法,又使得中医疫病学得以丰富与发展。

2.4 知常,然后达变

阅读文献需要一定的领悟力,以“知常达变”。知常达变,首先需要“知常”,熟读医经是实现途径之一。刘完素从“火郁发之” (《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一句顿悟[22],以风药与清热药合用治疗火热病,处方用药,颇得其法,突破了《伤寒论》用温药发表、先表后里的成规,改变了北宋以前凡外感即用麻黄、桂枝之风气,并使《素问·至真要大论》“风淫于内,治以辛凉,佐以苦甘,以甘缓之,以辛散之”之意不解自明,为后世吴瑭创制桑菊饮与银翘散等辛凉解表方剂奠定了基础[23]。但这样的领悟力需要首先读透经典,刘氏所撰《素问玄机原病式》即为其多年研习《素问》之心得,故具有知常达变、一句顿悟的能力。

但若仅“知常”,不“达变”,也误人。吴瑭曾批评尊经太过、死于句下的现象:“……宁识温病,遂至以治寒者治温。自唐宋迄今,千古一辙,何胜浩叹?”[24]

当代教育环境下,应通过合理的教学设计,让学生认识到,如何通过阅读实现“知常”基础上的“达变”。

2.5 博学而精思

习医需博学而精思。“学不博无以通其变,思不精无以烛其微,惟博也故腕妙于应而生面别开,惟精也故悟彻于玄而重关直辟。”[25]

“博涉知病,多诊识脉,屡用达药”[26]。“博涉”可以减少个人经验带来的偏见,全面地看待医学问题,更易于成就名医。李时珍“渔猎群书,搜罗百氏”[27],故有惊世之作《本草纲目》。滑寿“博通经史诸家言”[28],使得他能够“融活”各家之长,全面地看待不同的学术观点及各家诊疗特色,认为“河间宛丘长于攻,而其间未尝无守;易水、东垣长于守,而其间未尝无攻” 。其注解的医籍也被评为“其注较诸家所得为多”。“故学医不比学诗文之可专尚一家,……医必博览诸书。”[21]清代医家张志聪集多家经验撰成《素问集注》《灵枢集注》《伤寒论集注》,被曹禾《医学读书志》评价为“一扫诸家割裂之非,自成卓识”[29]。这都是在“博涉”基础上取得的成就。

“读书所贵,得间后可”[24]。“后世学人虽有上智,非研精核虑,则亦未易窥其奥也。……盖将使读之者观论以求病,因方以命药,则世无不识之病,病无妄投之药,唯法有逆从,治有先后,在乎智者择其所当,从其所宜而已。”[17]5274阅读的过程不仅是接受知识的过程,更是通过思考,对他人的观点、看法加以取舍、提炼,再通过自己的领悟得出心得与体会的过程,是深研、探究的过程。仅“博”不“精”并不可取。“医所以托死生,保性命,关系尤重。苟徒泛然涉猎,勿深研究,有信无疑,杀人必多。”[30]

2.6 学用结合,验证成效

本文所及之交流、讨论等“后阅读模式”是医者通过知识的输出与回馈,自我验证学习成效并不断提高的过程。学习者在输出知识的过程中,通过反馈信息调整、巩固、完善所学知识。清代医家章楠曾说:“偶述管见,则不自知其谬,必求教于天下”[30]。

当代医学教育体制下,可以鼓励学生通过阅读分享、撰写读书心得或论文等方式验证学习成效。学生的知识输出若产生正反馈,比如观点得到认可或所撰写的论文得以发表,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积极性。

3 结语

《重刻外台秘要方》金声序曰:“如欲知医,何道而能精?曰:必好学。将何学?曰:先读书。读书可以医乎?曰:读书而不能医者有之矣,决未有不读书而能医者也。”[31]序跋视阈下的古代医者入门,“好学”是先决条件,“读书”是必由之路。限于篇幅,本文主要分析了医者基于文献的研读模式、读书之法,兼及对当代的启示,具体的阅读书目及内容将另文探讨。总之,中医学术的传承,既离不开医家的继承与创新,也离不开医籍的承载与呈现。处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医家学术经验及思想精华通过文献得以传承。“一医之所济有限,而是书流布,将济天下后世以及于无穷”[17]4050。医家经验赖医籍得以永生,医籍因医家而不断丰富与充实,又成为后续医者入门的指引。医家与医籍共同维护着中医的学术传承与发展,并造就了中医学独特的人才培养特色,其中,文献及文献阅读能力成为中医人才培养及学术传承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

猜你喜欢
医家素问医者
《素问》《灵枢》引用、解说关系初探
基于数据挖掘的现代湖湘男科流派医家治疗激素难治性前列腺癌用药规律研究
清风拂面·医者仁心
医者仁心 恩德如山
医者仁心,谱写浓浓“山水情”
用责任和担当诠释“医者仁心”
明清小说中的医家形象研究
玲珑欢
关于《素问》“味归形形归气……”的注释
《内经》足六经理论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