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课程思政”在《大学计算机基础》的实践探索

2021-11-28 16:56王岩朱世敏张重阳张斌刘福来孟亚坤
科技资讯 2021年19期
关键词:教学引导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思政

王岩 朱世敏 张重阳 张斌 刘福来 孟亚坤

摘  要:随着网络技术地飞速发展,高校学生对于应用软件的掌握至关重要,对于进入高校学习的新生,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掌握是其以后对于计算机高级技术学习的基础。而新的教育时代,高校教师要做到培养适合新时代的合格人才,在引领学生学习科学技术的同时,切实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形成“三全育人”格局。由此,需要展開“课程思政”在《大学计算机基础》的实践探索,以全新的教育方式进行教学引导。

关键词:课程思政   大学计算机基础   教学引导   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21)07(a)-0126-03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network technology, college students' mastery of application software is very important. For freshmen entering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mastery of basic computer knowledge is the basis for their future study of advanced computer technology. In the new era of education, college teachers should cultivate qualified talents suitable for the new era, guide students to lea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effectively ru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through the whole process of education and teaching, so as to form a pattern of "Three complete education".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carry out the practical exploration of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in College Computer Foundation course and carry out teaching guidance in a new educational way.

Key Word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college computer foundation; Teaching guidance; Teaching design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高校教师要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培养适合新时代的合格人材,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目标,切实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形成“三全育人”格局。

《大学计算机基础》是大学生进入大学接触到的第一门计算机类课程。通过该课程的教学,学生首先深入了解计算机的各个发展历程、特点以及前沿技术的发展趋势;第二阶段从Windows操作、Office的系列应用软件,如Word、Excel、PowerPoint等的熟练应用,提高其动手操作能力;第三阶段开展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的学习,了解常用的网络拓扑结构、网络的设备及各个概念。

审视整个内容,不仅包含技术的发展、基础知识的掌握,更需要了解我国在技术发展的地位及重要性。由此,该门课程的“思政”建设至关重要,要将“思政”元素融入到理论、实验课程的教学[1-2]。基于此,整合构建新型的教学模式,建设与课程思政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使课程思政教学的课程内容和实施过程融为一体,增强教学的实效性[3-5]。

1  《大学计算机基础》思政研究内容

1.1 提高教师的育人意识

高校教师具有深厚的专业素养,在基础上研究如何提高专业教师的理论学习,加强其文化基础,并熟练运用理论知识,化“有形”与“无形”中,能流利、灵活地在课堂上将思政内容渗透在教学中。

同时,还需要利用积极的引导策略,促使教师投身到实践中,不断巩固自身的理论知识。只有加强教师的政治理论根基,树立稳固的育人意识,才能更好地提升学生的思想觉悟。

1.2 完善教学计划的“课程思政”建设

《大学计算机基础》的课时安排紧凑,内容涵盖面较广,必须利用宝贵的教学时间,牢牢把握学生的需求,提高教学质量,故要从教学大纲、教学计划、甚至每次的课设计都要做好周密安排[6-7]。

教师在实施“课程思政”之前,均要合理规划本课程的教学与思政的结合点,便于学生聆听且接受内容,充分利用好多方教学资源,将“育”“教”二者进行有机结合。

1.3 充分利用教学实践平台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特点即为理论内容学习与动手实践相结合。教师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可以借助教学的互动实践平台进行辅助。如实验课的开展,就是发挥“课程思政”的有利平台。通过实验课程的开展,学生不仅能巩固理论知识,更能获得思想文化的熏陶。“实践出真知”,实验课程是学生提升自我的关键课程,因此教师要充分把握并利用好该平台,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8-10]。

2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思政”案例设计

2.1 实验课程设计

以《大学计算机基础》的一次课为例,进行案例设计如下。

2.1.1 讲授计算机的发展历史

在“计算机硬件组成”知识点中,讲授手机核心芯片概念时,引入iPhone 11与华为Mate 30机型CPU主要技术参数对比,衍生至国家超算中心建设、无人机的技术发展等领域技术特色讲解,结合图1、图2,让学生从科技技术的发展角度切身体会到我国在前沿科技所取得的杰出成果,以此唤起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同时,讲解“计算机硬件由五大部分组成”:计算机通过中央处理器(CPU)、内存储器、辅助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的协同工作,其中CPU是整个计算机的核心,讲授这一具体知识点时,联系到党组织是领导核心以及合作精神的重要性,促使学生明白团结在领导核心周围,共同进步的道理。

讲授“计算机程序设计”知识点时,计算机程序有严格的语法规则,引入大到国家,小到学校、班级和小组都有一定的规则和纪律,只有人人都遵守规则和纪律,国家和学校才能正常有序地运行,班级才能更好地发展,小组才能圆满地完成任务。

以上是课程内容与“思政”元素相结合的部分例子,需要授课老师多学习、多发现、多交流,做到将“思政”与课堂教学融为一体。

2.1.2 讲授计算机前沿科技

讲授计算机前沿科技时,讲解到当前疫情的发展,计算机技术为“抗疫”所做的贡献。同时,讲到我国在当前疫情内忧,并处于技术困境时,我国技术的自主更新发展,对于创建真正的“中国芯”的话题,引起学生的感触,树立学习的动力。

2.1.3 实验课程的教学安排

《大学计算机基础》是高校非计算机专业的必修课,实验课时占总课时的一半。该课程的实验课的知识内容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和实验性,在引导学生掌握理论学习和实验科学结合的意识和方法,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动手能力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深入挖掘这些资源,加强实验过程的细节控制,既有利于高质、高效地完成实验课程内容,又有利于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实验课堂教學之中,达到对学生的价值观引领,实现实验课程的“课程思政”目的[11]。

2.2 综合性课程设计

根据实验课程的大纲要求,在课程结尾会安排一次综合性课程设计。综合性课程设计的内容为制作网站,给定学生一个制作方向,教师在设计初期就引导学生网站的建设内容要健康、积极,体现正能量;实验所用工具为:Dreamweaver或其他网站设计、制作软件;学习形式:自学、团队形式完成,各个队员要配合默契,为集体奉献个人所长;制作时间:3周;学习目的:在网站制作过程中,运用该学期学习的操作重点内容,学生能真正体会到学以致用所带来的好处。教师可以公开答辩过程,让学生间进行相互点评,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为以后的学习提供更多的方法和经验。

经过整个学期的学习,结合最后安排的综合性课程设计,《大学计算机基础》的“课程思政”做到了善始善终,以一个完整的体系结构呈现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

3  结语

当前的课程思政建设在我国高校中仍处于探索阶段,通过研究内容和研究案例的设计,结合相关的思政材料及该课程的特点,给出研究内容的不同研究侧重点,并给出某次课程的案例,进行《大学计算机基础》的“课程思政”探索,力求进一步完善高校《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思政”的建设。

参考文献

[1] 甄桂春.互联网背景下大学英语课程思政路径研究[J].智库时代,2019(26):88-97.

[2] 叶陈勇.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J].教师,2017(12):256-257.

[3] 判药房,吴懋亮,王昊,等.课程思政下机械制造工艺学的教学模式改革[J].科教导刊,2018(1):167.

[4] 张宏彬.高等学校如何实施课程思政[N].中国教育报,2019-04-16(11).

[5] 蒋红雨.课程思政的教与学[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6):6-8.

[6] 张智丰,廉洁,张亚荣.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实践[J].科技创新导报,2018,15(28):148-149,151.

[7] 胡振涛,付春玲.《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科技创新导报,2019,16(15):189,191.

[8] 刘运喜.高校思政课正能量灌输的有效性[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8(1):65-68.

[9] 刘青荣,陈宁.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心理调查分析[J].青年学报,2018(1):49-53.

[10] 柳逸青,王鑫,刘晓,等.高校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难点剖析与路径探索[J].高教学刊,2018(6):141-143,146.

[11] 陆舒湄.“三全育人”格局下高校课程思政实践路径研究[D].杭州:浙江理工大学,2020.

猜你喜欢
教学引导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小学生个性化阅读教学引导策略谈
加强合理教学引导,提高学生写话能力
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大学计算机教学改革探讨
基于SPOC模式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的研究
新形势下“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与实践
让学生爱上阅读
有效引导生成课堂高效让学困生走出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