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支架式教学策略提升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研究

2021-11-28 00:01黄雪玲
当代家庭教育 2021年32期
关键词:支架式教学提升策略核心素养

黄雪玲

摘  要:当前阶段,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各项工作已经越来越受到教育界乃至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先进的支架式教学策略全面渗透和应用于语文课堂教学各个环节中,不仅能有效激发小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彻底点燃小学生对语文的学习热情,还能够有效培养和提升小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鉴于此,本文针对新时期以支架式教学策略提升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创新路径展开一定分析和探究,并且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支架式教学;小学语文;核心素养;提升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1)32-0031-02

【Abstract】At the current stage,the various tasks of primary school Chinese education and teaching have receive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and attention from the education circle and the whole society. The advanced scaffolding teaching strategy is fully penetrated and applied to all aspects of Chinese classroom teaching,not only can effectively stimulate the enthusiasm and initiative of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in Chinese learning,and thoroughly ignite the enthusiasm of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for Chinese learning,but also can effectively cultivate and improve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language subjects Core literacy. In view of this,this article analyzes and explores the innovative path of using scaffolding teaching strategies to improve the core literacy of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in the new era,and puts forward some reasonable suggestions for reference.

【Keywords】Scaffolding teaching;Primary school Chinese;Core literacy;Promotion strategy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延展和深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也在积极追求创新和升级。传统语文课堂教学较为乏味、枯燥且单一,通常都是“教师怎样教,学生怎样学”。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无法得到充分激发,学生们的语言思维、理论知识、运用能力、文化传承以及道德情感等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也较为差强人意。教师采用创新化的支架式教学策略开展语文课堂教学则能够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和窘境。小学语文支架式教学策略通常泛指:教师借助一定学习任务与问题的布置、分解与延展,以及在各种不同学习情境下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教学或者团队探索去共同学习与研究某一语文阅读篇章或者重、难点知识的教学过程。教师首先为学生构建各类优秀的教学支架,学生们在教师所设置支架的帮助下逐层递进地展开语文学习,最后逐渐撤除支架,完成独立自主语文阅读与写作等重要环节的升华与拓展,进而提升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增强语文课堂教学整体效率与质量。

1.新时期支架式教学策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1)支架式教学策略能够点燃小学生语文学习热情

在新时期教育教学大环境下,教师采用创新意义十足的支架式教学理念与策略开展语文课堂教学,首先能够真正做到以生为本,为学生创建一个优质化语文学习空间。教师采用多元化、丰富化、趣味化的支架式教学策略与手段,能够彻底点燃小学生语文学习热情和提升学生主动积极参与意识。在支架式教学策略的渗透与应用过程中,教师为学生精心提出一些问题与教学任务,提前搭建好各类支架,引导学生进入丰富多彩的文本世界,不仅能够为学生树立一定的语文学习自信心,而且能够结合小学生的实际情况与不同需求帮助学生一步步地解决各类语文知识重、难点,进而有效培养小学生语文理论知识的构建能力与自学能力。

(2)支架式教学策略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语言思维

客观而言,支架式教学理论能够为新时期小学生语文学习进行“把脉”,教师结合小学生的学习爱好和性格特点,在学生头脑意识最近的发展区创设支架和基地,让学生思维更加敏捷,思路更加清晰,学习速度在各种优质支架的辅助与引导下全面提高。比如说,班级中某些学生的语言能力较为落后,教师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在教学过程中为其搭建一定的支架,提出相应的优质教学问题,创设合适的语言情境,使这些学生在教师所建构的优质情境和氛围中充分激发语文思维和学习潜能,加强师生交流与生生合作,敢于表达和描述自己的想法与观点,进而潜移默化地提升语言思维水平,让自身核心素养得到全面发展。

(3)支架式教学策略能够让语文教学更加深入化

除了上述两大重要作用之外,支架式教学策略还能够让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更加深入化,进而让小学生有效培养自身道德情感、文化意识与家国情怀等语文核心素养。教师在采用支架式教學策略开展创意十足的语文课堂教学各类活动中,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方式、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分层教学、提问教学、角色扮演……事实证明,在各种各样的创新化、科学化教学方式与手段影响下,小学生的知识获得技能与语文实践能力都能够得到迅速提升。并且教师还能够结合教材内容进行一定的深入性、延展化、互动式全新教学,开阔学生视野,让小学生在支架式教学模式下获得更加丰富的语文学习经验。

2.支架式教学策略有效提升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创新方式

(1)教师以生为本构建语文知识不同层次的脚手架

当前阶段,教师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想要借助支架式教学策略有效培养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首先就必须早真正做到以生为本,为学生搭建出语文知识不同层次的“脚手架”。让学生能够跟在教师所设置全新语文学习空间中“自由的翱翔”。在传统语文教学模式下,大部分语文教师都会采取“由浅入深、由难到易”的层次性教学来设计进行按部就班的递进式语文教学。虽然能够有效帮助学生解决一些问题,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但学生们必然会缺乏一定主动探究和自我学习意识。只有在教师指导、带领与关注下才能够积极地学习。教师倘若不督促与提醒,学生们的懒惰心理立即展示出来,这种教学情况显然不利于学生自身语文思维的发展。教师在采用支架式教学策略时,其自身已经不再占据教学主体地位,更多是扮演一个教学组织者和引导者,起到引导与辅助作用。教师为学生们提供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一些细小线索,引导学生进行语文知识“脚手架”一步一个脚印地攀升,进而达到高峰,获得优质的学习成效与成果。这种支架式教学策略不仅可以为学生树立信心,而且能够让学生获得更加优秀的语文自主学习体验感与成就感。举例说明,在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司马光》一课的支架式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精心设计一个“支架式问题教学”引导环节,逐层递进,步步深入。具体来讲,在教学导入环节过程中,教师可以首先为学生提出几个“猜谜语”问题:同学们,老师提出几个趣味谜语,看看谁知道答案。1.这个同学挺马虎,同字丢掉一小竖,打一字。(司)2.元字掉在框框里,打一字?(园)3.犬字上面两张口,打一字(哭)。显而易见,学生必然会对谜语设置产生较为浓厚的求知欲与参与兴趣。接下来在教师公布正确答案后,学生们已经对本课三个较为重要的生字有了初步理解和认知。教师开始顺理成章地引入本节课的正式教学。在支架式问题设置的第二步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们进行自主阅读,并且提出如下几个问题:同学们,你觉得司马光是个怎样的孩子?如果换作是你,你会选择用怎样的方式去实施救助?在学生们进行自主阅读与理解之后,教师和学生展开一定的交流、互动与沟通,并且结合课文内容进行常规化文本讲解。在教学尾声阶段,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这样一个以读促写,读写结合的优秀写作任务:这篇课文的阅读学习给予你怎样的教育和启示?请用短暂的文字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和思想。实事求是地讲,在这种创新意识十足的支架式教学策略影响下,小学生的学习思路和学习主动权始终能够掌握在自己手里,并且在教师各种问题设置与支架构建过程中,学生们并没有“被动式”地去接收各类语文知识,而是通过自主学习循序渐进地找到各个问题的答案,进而圆满达到语文课堂教学预期目标,有效培养了自身语言思维能力、文字运用能力以及文化传承和道德情感等多方面核心素养,可谓一举多得。

(2)教师创设优质化教学情境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兴趣

兴趣,对于任何一门学科而言,无疑都是一名最贴心、最负责的“老师”。小学生普遍年龄较小,并且对于任何新鲜事物总是充滿好奇心与探究欲。但有时学生们注意力无法达到高度集中,也会在课堂学习过程中产生各种“溜号”行为。鉴于此,教师可以借助先进的信息化教学技术以及多媒体教学设备在支架式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建一个丰富多彩、趣味十足的语文教学情境,进而点燃小学生们的语文学习热情,让全体学生能够全身心参与其中。在支架式教学理念和策略中,也涵盖着“进入情境”这一重要环节,并且语文作为一门理性与感性完美融合的学科,自身具备充足的可探索性与趣味性。小学生精力充沛且想象力十分丰富,教师巧妙利用信息化教学技术结合多媒体设备必然能够获得学生喜爱和支持。举例说明,在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赵州桥》一课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首先可以精心准备一个“中国桥梁史”的微课小视频课件——将中国自古以来的桥梁建筑史进行细致化的剪辑与整合,让小学生们立体化、直观化地感受到中国桥梁建设的高超技巧与精湛水准。并且教师需要在视频内容中重点体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我国桥梁专家们在各类经典桥梁建筑中所展示出的“大国工匠”精神。比如说武汉长江大桥、南京长江大桥、东海大桥以及让全世界惊叹的港珠澳大桥等。进而让小学生在视频观看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爱国主义思想与家国情怀,对祖国的繁荣发展和“大国工匠”精神拥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知,并且发自内心地由衷产生一种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接下来,教师回到本篇说明性较强的文章教学实践之中,教师可以在支架构建的问题设置过程中提出一系列问题:课文阅读之后,你觉得赵州桥具有怎样的独特之处?为什么说赵州桥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这座桥展示了怎样的劳动人民智慧结晶与桥梁建造技术?对于在视频观看过程中,新时期我国的港珠澳大桥这一宏伟桥梁建筑,你想表达怎样的个人看法与观点?等等。通过问题设置的延展与深入,教师也可以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教师结合学生不同的学习兴趣爱好与能力将学生分成不同小组,进行问题讨论、探究与交流。小学生们必然会在这种轻松、自由、愉悦的语文学习环境中激发语言运用能力,开阔个人视野,加强合作意识与合作精神,并且在多媒体微课教学辅助下学到更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丰富知识。进而更好地理解与感悟文本内容,有效培养自身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3)教师应做好语文支架式教学模式的评价总结

在教师全面利用支架式教学策略有效提升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教学实践结束之后,教师还必须要充分做好教学反思、教学评价和教学总结。尤其是针对教学效果的评价,也是在整个支架式教学策略中一个极为重要且不可或缺的环节。具体来讲,支架式教学的效果评价可以主要涵盖三方面内容,教师评价、学生个人评价以及学习小组对个人的评价。这种全方位、多角度的评价模式能够让教师对学生的具体语文学习情况和学习效果进行细致化掌握与综合化评定,进而查缺补漏,对支架式教学的方式与方法进行相应调整、更新和完善,最终形成师生共同进步。比如说,在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古诗三首》的支架式教学课后评价环节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对自我学习能力和不足之处进行评定,也可以让学生所在学习小组其他成员对学生进行客观评价。例如,“某某对本次小组合作学习期间所作出的具体贡献与合作中的优秀表现”。最后,结合教师评价形成对该学生古诗词学习的综合评定。这种评价方式不仅公正、公平、客观,而且实用性与时效性极强。教师在收集和整理学生们的自我评价和小组评价之后,再做出未来支架式教学策略的全面升级,必然会让语文课堂教学的支架式模式更加与时俱进,更加行之有效。

3.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时期教育教学大环境下,以支架式教学策略提升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实践之路“任重而道远”。教师在日常课堂教学过程中必须要不断探索、不断钻研、不断反思,积极寻找更为科学化、合理化的支架式教学策略与方法,力争让小学语文教学整体水平和质量能够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黄传琦.基于支架式教学的小学语文审美能力培养[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8.

[2]黄剑景.小学语文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J].都市家教月刊,2017(06).

[3]余江慧.例谈小学语文写作支架的教学设计[J].新课程研究,2019(10).

猜你喜欢
支架式教学提升策略核心素养
大学英语听力中支架式教学模式探索
关于师幼互动的文献综述
公司信息化管理与经济效益提升研究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策略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支架式教学”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概念图的语文支架式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