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永丽
(江西教育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江西 南昌 330008)
“双减”政策当下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社会各界都意识到生产政策的出现是对教师和学校提出的要求也是新的工作难点。事实上对于出版社而言,也是需要突破的重难点工作。实现“双减”并非是在内容上的一味减少,而是要求出版社再进一步明确学生学习发展需求的情况下,用更精炼的语言、内容以及更适合学生学习的方式所设计教材内容,才能让学生在短时间内轻松的学到更多内容。因此,对于出版社而言认识到“双减”政策的真正含义,站在学生学有所需和更方便教师进行引导辅助的角度,找到双减政策下教育出版的机遇和问题,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角度去完善出版内容,才能实现出版社在教辅出版过程中发挥的意义。
双减政策的真正含义,是回归家庭教育 双减政策 的意义在于减轻学生在校和在补习班的双重负担,一方面能缓解学习压力,另一方面还能促使优秀教师回到义务教育中。
教育出版社是指从事书籍、报纸及刊物出版,通过经营获得利益、名声或者知识积累目标的企业。主要是围绕着教育的教材来进行编写、排版、发行以及其他类图书的编写和发行。
指与教科书配套,供学生使用的各种学习辅导、考试辅导等出版物。是指以基础学科的教材为中心出发,从而分析、剖析、举例来编写出来的教育资料。无论对老师的教学还是学生对教材的理解都能起到一种辅助性的作用,从而帮助学生分析课文内容,实现理解性吸收学习知识,达到提高成绩的目的。
在“双减”政策下,学生由于减少了课业压力,闲余时间就变得多了起来。学生的空余时间变多,就有更多的时间来阅读课外读物,对课外读物的需求量也变得更大。如果出版社能够抓住这个机会,多编写或者排版出版有关于教育方面的课外读物,例如《活着》、《爱丽丝梦游仙境》等这类的优秀读物或者优秀的教辅读物出版。不仅能够提升教辅书籍类出版量,还能让学生更能理解课文内容,获得更多的阅读量。
由于之前传统的想法和家长教育思想的形成,“双减”模式下培训机构所提供的教材内容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家长依旧会让自己的孩子来进行自习模式,而最重要的自习工具就是教辅书。学科多样、专业化程度高,那么家长对于分析类和理解类的教辅书和教辅材料就会需求量更高一些。例如《中小学英语启蒙》《幼儿算数》等类别书籍的需求就会更加增多,所以这对于教辅出版而言也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在“双减”政策之下,国家对于培训机构的管理加强了。对于部分培训机构而言,以往大量使用盗版教辅或者带有广告植入的教辅书的使用程度被降低,对于教育出版社而言有了更多的发展空间,甚至是新的发展机遇。与此同时,这要求教育出版社在对相关书籍中教育内容的设计,做到更为严格地把控,必须根据基础的教育学科教材来出题或者理解分析。而不是出一些难题、偏题、超纲的类型。这样从编写教辅一直到出版都会更加注意细节和有专业点人士一直看管着教辅出版,对于提升教辅质量的本身和出版教辅的发展都是有好处的。
对于出版社而言,所出版的内容越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越能适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使用,说明所出版的教材相较同类型教材而言更适合某学段的学生,这种适用所带来的积极影响是双面的。一方面是能够让学生得到更好的教学辅助,另一方面得到学生和教师以及校园的认可,也是对出版社的一种教育意义认证。教育出版社抓住“双减”政策带来的机遇,在此期间更加详细的分析学生的学习需求,更高效率的出版适用于“双减”政策下学生学习所需的教辅资料,抓住此机遇也能实现出版社在大众口碑中的进一步上升,对于出版社整体发展有着良好的正向意义。
相关编辑人员在对教辅设计时总想着“让学生赢在惩击的起跑线上”,在内容上设置了大量的难题甚至超纲题。“双减”政策实施后,虽然相关教辅书和材料在内容上进行了调整,但实际上还受到从前思想的影响,在内容上有很多没有打破的内容,仍然存在着难题、超纲提问题的残留,没有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对教辅内容进行调整变动,教辅的质量和内容没有做到完全的提升,使许多学生在“双减”模式下无法很好地自习,并没有办法更好的理解到教材的真正含义。
许多教辅书和教辅材料出版并没有根据“双减”政策下进行教辅的创新,还都是以题为主。另外,教辅出版依旧以传统的教辅内容进行印刷,并没有抓住国家对于学习的政策或者紧跟时事政策来改变书中能够与时俱进的内容,使得学生无法学习到新的知识和内容,在传统教辅排版和内容前提下也没有办法使学生们提高自己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真正沉浸在学习之中。当“双减”政策遇到这类情况,孩子们自学的时候真正能学习到的知识只会少之又少,真正理解的东西也会变的少起来,更是没有办法真正做到自学的效果,那么所产生的实际改变效果就容易跟政策的目标背道而驰。
对于书籍出版而言,无论是教辅教材还是其他类型的文本,能否真正做到出版一本好书,出版一本让读者消费者都满意的书籍,其核心都是专业性的出版人才,这里的人才是指其在对书本内容进行编辑设计时,能够做到结合实事及时进行调整内容编排,同时也能响应政策,让改编后的内容仍然具有满足学生学习需求与减轻学生负担的双重效果。反之,缺少了专业性的人才就会让内容变的死板起来,也不能很好的根据相应的政策来修改其内容。所以就会对各种好的政策机遇或者修改而言都缺少了活性,不能很好地跟紧政策的需求来进行改编。
“双减”政策下教辅资料的出版,并不是完全颠覆以往的教辅内容,而是顺应政策要求,对以往的教辅内容进行不断的更新,对教辅资料中有学习意义值得留下的内容进行存留,通过不断的分析研究,加入更适合政策的新内容。这个过程中对于出版社相关工作人员对内容的拘留有着严格的要求,虽然教育出版社从业者对行业有着深入的了解和认知,但政策开展后的实际落实情况和教师与学生在开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仍是了解不足,因而在内容设计上可能无法做到完全满足学生在政策开展下的学习需求,对各类内容的去留把握需要进行深入分析。
“双减”模式下,所编辑改版的教辅资料是否能够真正适应政策内容、是否真正实现了优化,决定和操作权把握在编辑者的手中,因此有充足的编辑,人才储备是重中之重。因此对于出版社而言,接下来首先应该对现有员工加强培训,可以选择定期开展会议或针对此项策略专门的定制会议等方式,让工作人员在了解大方向的同时更加深入明确改革的方向和内容。只有作为编辑者的他们,真正了解和领悟了改革的真谛,才能编辑和出版出更符合消费者和学生口味的教辅书籍出来。培训的同时也要招募出更多的出版和编辑人才,这样能够更加满足对编辑图书的需求,出版方面的人才也会根据政策的需要进行调整,这样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来使“双减”模式下,对于教育出版社的教辅出版更能抓住机会实现利润和内容质量的双赢。
出版社可以提升教辅的内容质量,不出过于犄角旮旯的问题,不出超越教材本身、多题超纲的问题。应该主要围绕着基础学科的教材出题,真正能体现出辅助学习的作用。让学生能在家中做到自主学习。其次就是要创新教辅内容,不要一直墨守成规,一直用老的排版老的内容方式。应该要根据政策和教育改革以及现在的社会形势方面进行内容上的创新和改编,当有新政策出现的时候要立即对相关的学术内容进行改正。不能误人子弟,另外要根据教学的改革来编辑出更好的教辅材料来提升学生的知识能力和动脑接纳能力。
在“双减”的政策下,教辅书和资料的需求增多,教辅也成为了学习的核心主体。所以要针对政策来修改内容之外,更重要的是要满足家长和学生的需求。要立足于市场,进行市场分析,调查了解学生和家长需要什么样的教辅材料,想要有什么样的教辅书来进行学习。对现在的教辅书籍有什么建议,可以根据调查数据所得的结论来进行针对性的调整。从而满足学生和家长对于教辅材料的需求,更好地抓住政策下对于教辅材料的修改和出版的一个机遇。
所谓在“双减”政策下所开发的教辅资料,必须要做到顺应政策需求,也同时满足学生学习需求。过程中出版社有把握不当的地方,一方面可以和出版社有资历的前辈进行分析探讨,另一方面还可以邀请政策专家以及学术专家进行深入探讨,对于教辅内容设计过程中存在的疑惑,诚邀相关专家进行指点,邀请社会各界重大力量形成政策下教辅资料研究的合力,致力于打造满足政策需求的幼稚教辅资料。
“双减”政策之下,学生对于教辅的需求量逐日增加。对于家长而言,教辅就是能够帮助孩子进行自学的主要教学工具,能够让孩子更能深入学习提升自主学习和理解能力的桥梁。虽然在出版方面也会遇到许多困难,但是可以做出相对应的对策来减少出版方面的存在的问题。从而能够实现出版社的销售量和学生与家长满意度的双赢,并在政策下进行成就自己,并且进行质量和内容上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