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香霖
【摘要】在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已成为教师的必备能力。本文从目前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现状、应用信息技术教育模式的优化程度、有效提升途径几个方面展开论述,旨在为信息化背景下教师队伍专业能力的提升提供借鉴。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策略
教育其实就是一种知识信息的传播活动,而信息技术的应用恰好能够辅助知识的传播。如今,知识传播方式多样化,有远程传播、课程传播、自学等。教师提高信息技术能力,不仅能使学生学习到更多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还能减少自身的板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新课程改革对中小学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将信息技术应用到教育教学中,进而保障教育教学质量[1]。
一、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现状
近年来,教育部门要求教师有效发挥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积极作用,积极探索网络环境下的教育教学方式。这让中小学教师对信息化教学有了新的认识,并愿意把这项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中,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很多教师基本掌握了信息技术与课程结合的方式,使信息化教学得到了有效的发展。从整体上来看,中小学教师增强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在较大程度上提高了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也促进了中小学教育质量的提高[2]。
二、开展信息化教学的优势
(一)教学模式上的优化
首先,在信息化教学模式下,教师能够丰富教学内容,不再局限于书本上的固有知识,而是直接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拓展知识面,优化自身的备课流程,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搜索到更多的教学资源,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其次,在信息化教学模式下,教师能够熟练掌握PPT的制作流程,并熟悉文档和Office的应用,对于一些急需的资料,可以直接在互联网上查找,并学会制作课件的方法。这不仅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质量,还提升了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最后,在远程授课方面,教师可以直接利用信息技术开展远程教学,借助互联网与学生“面对面”进行交流,这不仅不会耽误教学进度,还能实时掌控学生的动态及其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从而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3]。
(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提高
为实现信息化教学模式在中小学教学范围内的广泛运用,学校需要组织中小学教师参加互联网信息技术培训,将培训纳入教师的提升计划中,制订一套具有发展性的测评标准,搭建一个示范性的网络沟通平台,再选择一些高质量、高水平的教学实践课程,培养一批具备较高实践能力和应用技术能力的信息化名师。此外,学校还应积极创造条件,促进信息化教学模式和教师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进而不断提升中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和实践能力[4]。
(1)学校应创新培训模式,实现培训的常态化和常规化。学校需加强对教师的引导工作,使其将教学内容和信息技术充分融合,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不断优化信息化教学策略,提升教学能力;同时,组织教师参加信息技术培训活动,使教师通过互联网搜索丰富的教学素材,拓宽自身的知识面,实现教学延伸[5]。(2)做到多平台同步,由于中小学教师参与培训的时间是有限的,学校要想高效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需要以手机、平板、计算机为载体,给教师提供多样化的学习内容和培训内容,让教师可以随时随地学习信息技术的相关知识;给教师提供相关课件模板,让教师按照模板制作课件,以熟练掌握课件的制作流程,提高软件的运用能力;还可以让教师把培训的内容和学习的知识与自身的教学结合起来,从而使教学工作更具系统性和高效性。(3)学校应多层面地开展个性化培训,根据不同层次、不同教师的岗位进行分类,按照教师教学的模式和课程资源,拟定不同的培训主题,有效预防培训雷同问题的发生,避免同质化;采用因人而异的培训方式,依据教学要求和教师遇到的实际问题,不断完善和创新培训主题和培训内容,以改进教师的教学方式,使其学会有效依托信息技术,为学生构建探究性学习空间[6]。
三、信息技术改进的措施与流程
(一)研发测评体系,智能推荐按需培训
学校可开发测评的工具,利用信息化技术和手段,建立测评系统,输出教师的个人评价和测验报告,利用测评数据为教师提供评价性服务,科学评价教师的能力和发展水平,使教师更好地了解自身的专业发展进度;建立智能化培训系统,根据教师的测评结果,匹配适合教师学习的培训模块及知识链接,让教师自己选择适合的内容,根据自身的不足进行知识专攻,并制订自己的学习计划。此外,系统可以针对教师当前存在的问题做出相应的提示,从而使教师及时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不断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能力。
(二)注重信息互动,强化师資力量
教师不仅是信息服务的对象,还是信息的创建者。教师可以通过各个网络平台开展教研活动,并设立自己的信息分享范围,这相当于创造了一个属于自己的网络学习平台。教师能通过平台记录自己的教学实践过程,以及保存完整的学习过程。学校可通过平台的展示和分析,征集一些具有成功教学经验的示范性课件,或者一些作业作品,并展示给教师。这不仅可以加强教师和专家的互动,还可以通过投票的方式让专家对教师进行点评,促进教师团队的进步,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7]。
(三)创新组织,多样化开展全员培训活动
首先,学校需要分批次、分阶段地加强对中小学教师的培训工作,不断扩大培训的影响力,通过培训内容和环节的充分融合,构建助力教师成长的学习模式,进而提高其专业能力和教学质量;提供多元化、个性化的培训内容,结合教师的实际情况,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8]。其次,教师根据自己的情况,将自己制作的优秀课件、教学设计方案,或实录的实践性作品,通过“晒课”的模式参与投票评选。学校可按照不同年级进行划分,深度挖掘和推选作业作品,然后鼓励教师进行再创作和应用,丰富教学案例,促进区域内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和学科教学能力的整体提升。最后,学校要重视发挥师资团队的示范作用,结合信息化教学组建一线教师团队,参与课程的编排和指导,以满足教师的个性化需求,打造专业化的师资团队,并采用信息化技术的远程授课模式对乡村偏远地区的教师进行培训指导,满足教师的基本知识学习需求和开展实践活动的需求,从而保证培训目标的有效达成。
四、信息技术改进措施落实后教学上的改变
(一)对教学与现代化产生新的认知
当今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技术正在飞速发展,不断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信息技术应用能力逐渐成为现代人应具备的基本能力。教师开展现代化教学应具有现代化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理念,将先进的技术运用到教学中,不断实现对教育方式的优化。
(二)提升教师专业知识能力
教师作为教学的领导者,需要及时掌握先进的教学方式,具备信息技术素养,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操作技能,明白现在的教育处在什么阶段、应用什么模式,并通过转变教育方式,传授给学生最先进的学习方式,促使学生广泛运用信息技术开展学习活动,提高学习效率[9]。
(三)在网络平台上互相交流,共同总结教学经验
课程教学不应局限在课堂,教师可以借助远程平台开展自主学习和操作活动,以弥补自身的不足,提高自身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教师可以直接通过网络平台,和教育专家“面对面”,学习其教学精髓,吸取其成功的教学经验,并将经验累积内化为自身能力,不断更新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水平;结合专家的讲座,与其他教师进行交流学习,从而明确以后的教学目标[10]。
教学目标的不断优化和教学方式的不断更新,要求教师不断进行教学观念的更新,树立新的教学理念,转变教学方法,不仅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还要在教育教学中不断提升自己。教师若只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要积极进行课堂教学改革与研究,将信息技术运用到教学实践中,不断优化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进而促进自身专业教学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曹瑾璇.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素养现状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9.
李文.行动科学视角下教师TPK影响因素分析及发展策略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9.
曲茜茜.区域内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均衡发展的精准化路径与机制研究[D]. 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8.
陆勤超.指向教师专业素养的教师研修课程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7.
祝園.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水平评估[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7.
袁文珍.信息技术环境下中小学教师心理资本现状与提升策略研究[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17.
张屹,陈蓓蕾,范福兰,等.基于实证测评的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发展规划研究:以广东省惠州市某区为例[J].中国电化教育,2017(04):31-40.
范福兰. 我国教育信息化实证测评与发展战略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6.
赵俊.教师生成性学习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6.
翁朱华.远程教育教师角色与素养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