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语感培养的策略

2021-11-27 10:25赵立欣
教育界·上旬 2021年9期
关键词:语感培养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赵立欣

【摘要】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语感的重要途径。语感是对语言或文字的分析、理解、感悟的全过程。要想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教师需要强化学生诵读、重视细读、开展赏读,给学生提供语感训练机会,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感,培养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语感培养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在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时,最重要的是训练学生的语感。”语感是学生对语言熟练掌握之后,自然而然形成的语言理解能力。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是初中阶段语文教学的目标之一。初中阶段的学生语感普遍不强,且存在差异性,而造成该问题的原因多是教师对学生的相关训练不到位。因此,教师需要有培养学生语感的意识,通过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为学生营造适合的语感培养环境及语感训练方法来增强学生的语感[1]。

一、强化学生诵读

加强学生对经典文本的诵读,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教师有针对性地开展诵读训练,能够促进学生的思想与情感相融合,从而使学生形成语感。

(一)传授诵读方法

诵读是教师在培养学生语感的过程中最为常用的方式,该方式要求教师在施教过程中,传授给学生学习方法,从而使学生尽快开展诵读,并形成语感。但目前大部分学生对诵读存在认知误区,认为大声朗读或有感情的朗读就是诵读。其实,诵读不仅要大声朗读、有感情地朗读,还需要讲究情感的表达,同时要了解或掌握文章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如此才能将作者写作该文章的用意传递出来[2]。因此,教师可以示范教学式诵读,详细指导学生在诵读过程中的语气、语调、停顿、节奏等,由此使学生掌握诵读技巧,进而培养学生的语感。

此外,诵读方式多种多样,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规划与调整,寻找适合学生的诵读方式。例如,在《春》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先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诵读素材,让学生跟随素材一起仿读。然后,教师可以根据素材的诵读范例传授学生具体的诵读方法:“朱自清先生笔下所刻画的春,展现的是一幅蓬蓬勃勃的春意图,是其在大自然的感召下,所酝酿的艺术图画,能给人带来力量与希望。因此,在诵读课文时,我们要把握抑扬顿挫的时机,要有饱满的情绪,读出浪漫的语调”。之后,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新一轮的诵读。在学生诵读的过程中,教师要全程深入了解学生,对个别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并根据学生的表现作出点评,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诵读能力及语感。

(二)增强情思共鸣

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说过,当一个人的语感能力提高后,其理解与表达方面的能力就会得到提高。增强学生对文章的情思共鸣,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语言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可以提高学生阅读文章与鉴赏文章的能力。诵读是学生与文章的一种对话形式,学生深入理解文章、梳理文章内容、感知文章语言等,都是培养语感的过程。在进行诵读时,学生会实现对文章的情思交融,并从中获得深刻的、多元化的阅读体验[3]。

例如,《济南的冬天》是老舍先生的一篇经典散文,是老舍先生对济南冬景的喜爱和赞美,文章多用温情的意象来描绘济南冬天的温情之景,营造出一种温婉的整体性语感。教师在指导学生诵读过程中,应从其情思交融的视角启发学生:“全文以老舍先生介绍济南的动与静为线索,以抒发对济南冬天的喜爱与赞美之情为文章核心。因此,在诵读过程中,我们要调动自己内心的真实情感去体会,由此才能获得深刻的阅读体验。”同时,教师可以先示范性地朗讀一部分课文内容,接着引导学生进行仿读。之后,教师则可以根据学生的诵读情况提出问题,使学生能够结合情感表达,对文章展开深入的理解与阅读,从而进行有效的认知学习。

二、重视学生细读

初中阶段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自主阅读能力,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自主阅读任务,从而使学生学会细读,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为语感的形成奠定基础。

(一)加强自主阅读

优秀的文学作品,往往蕴含着作者的想象与构思,体现着作者在遣词造句方面的匠心。因此,教师需要在引导学生领会文章中的词汇含义、修辞手法的基础上,让学生领悟文章的意境、感知作者的情愫。由此,在熟读文章后,学生的语感便自然而然地生成了。加强自主阅读,可以促使学生奠定语感基础,形成语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给学生布置自主阅读任务,使学生在反复的阅读与分析中形成语感。

例如,在《雨的四季》阅读教学过程中,课堂教学开始前,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自主阅读文章,接着向学生提出思考问题:“作者刻画出四幅雨图,同学们最喜欢其中的哪一幅?其中春季雨图中春雨过后,土地发生了什么改变?该篇文章是采用什么方式进行抒情的?作者使用该种方式刻画有什么样的用意?”学生会根据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展开对文章的阅读探究,并进行课堂讨论,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学生通过各抒己见,能够产生个性化阅读认知,从而促进语感能力的形成。

(二)养成阅读习惯

培养学生语感的最佳方法是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初中阶段的学生大多没有养成自觉阅读的习惯,即使偶尔会阅读,也没有制订明确的目标,多为走马观花式阅读,而这对语感的培养并没有多大意义。因此,教师需要对学生的阅读进行干预,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此外,还需要重视学生在阅读文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

例如,在《秋天的怀念》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先让学生自主阅读文章,之后给学生布置阅读任务:仔细阅读文章后,找出在阅读过程中存在疑惑与不理解的地方。学生带着任务阅读文章,提出了很多问题,如“母亲为什么小心翼翼地对待作者,作者却还对母亲发火呢?”“母亲为什么会突然离世呢?”“母爱应该是什么样的?”。教师对学生的提问进行了解答,并引导学生相互讨论,最后达成共识。同时,为提高学生的语感能力,教师还可以推荐优秀的课外读物,如老舍的《我的母亲》、冰心的《南归》、肖复兴的《忆母亲》等,使学生在阅读中有所收获。

三、开展学生品读

品读,是指鉴赏式的阅读模式,该模式也是提高学生语感能力的有效手段。教师可以从课堂教学实际出发,先为学生准备鉴赏材料,然后传授鉴赏的方法给学生,由此培养学生的语感。

(一)精选品读内容

初中语文教材中有许多经典文章,教师可以将经典文章作为品读素材,根据学生的实际语感水平来选择片段,使学生对片段进行品读。在学生品读过程中,教师可以围绕文章的语言表达特点引导学生展开分析,由此培养学生的语感。此外,课外阅读素材也是学生的品读素材,教师在引入的同时,可以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作出规划,使学生掌握文章品读的方法。

例如,在《散步》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品读时,可以让学生通过阅读梳理文章中心思想,并表达在阅读过程中的感悟。学生在品读过程中找到“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她的眼睛顺着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一段,并认为“这段话描绘了充满诗情画意的田园风光,并从侧面烘托出母亲充分理解孙儿愿望的内心世界”。教师应肯定与赞赏学生的品读,使学生在品读中培养语感。

(二)梳理品读路线

学生品读文章的方法有限,因此,教师可以给学生规划路线,使学生能够快速进入品读文章的情境中。如此一来,学生就能较快形成语感。

例如,在《猫》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在引导学生品读文章语言时,先为学生设立具体的展开路线:语言的品读需要遵循规律,应先找出文章重点语言的表达特点,然后描述使用该种方法的特点,最后联系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与主旨进行深入解读。学生则根据教师的指导路线开展品读,有的学生在品读过程中找到“三妹常常地,取了一条红带,或一根绳子,在它面前来回地拖摇着,它便扑过来抢,又扑过去抢。我坐在藤椅上看着他们,可以微笑着消耗过一二小时的光阴,那时太阳光暖暖地照着,心上感着生命的新鲜与快乐”和“我永无改正我的过失的机会了”这两句话,并对此进行品读:“前一段中作者在字里行间渗透着对小猫的感情;后一段则是因为作者的过失,冤枉不能辩诉的生灵,是对自己的谴责。我们在对待弱小者时,需要给予尊重与理解,同时不能过于武断地决定任何事,因为我们永远不知道随意的决定会导致什么样的后果。”从学生的品读中,教师可以了解到学生的语感能力已经有所提高。

教师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需要从学生诵读、重视细读、开展赏读等角度进行,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也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张凤勤.初中语文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J].课程教育研究,2018(47):52.

陈春满.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要注重语感的培养[J].学周刊,2019(18):129.

賈俊杰.试析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对学生的语感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9(32):114.

猜你喜欢
语感培养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始于精心行于精致成于精彩
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语感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