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优化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

2021-11-27 22:58刘光驹
学校教育研究 2021年16期
关键词:优化教学文言文教学初中语文

刘光驹

摘要:如今,文言文的教学现状不容乐观,学生学习难度大,文体知识非常丰富,在教学中很难真正将文言文融会贯通,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兴趣缺失。学习文言文是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以及加深学生对中国传统语言文化的理解,学生可以进一步去了解传统文化精华。因此,文言文的教学要注意优化教学方法,尤其在初中阶段,培养学生的学习文言文兴趣成为教学中隐形的重点,创新文言文的教学方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让学生充分参与学习文言文,增强学生对学习文言文的主动性。

关键词: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优化教学

在初中语文的课堂上,教材是离不开文言文的学习,文言文是必学的知识模块。在教学中,教师要发挥好课堂的主导作用,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文言文的学习,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关键让学生真正喜爱文言文,让文言文的教学成为学生感兴趣的内容。

一、扩宽文言文的教学渠道,丰富学生的文言知识储备

我们知道文言文在初中教材多数集中在一两个单元,这个单元的文言文类型与题材都有着相似之处,经过长期的文言文教学,往往能起到举一反三的效果。教师在进行文言文的授课注释时,一篇文章的很多字词就与其他文章是重合的。因此,为了节约教学资源,有些教师往往是不再重复教学已经讲授的内容,这样会导致学生的文言知识储备欠缺。文言文的教学渠道也不仅是教材,还可以是课外其他文章。教师的教学渠道要精巧,既要照顾大部分学生的学习情况,也要扩展课外的文言背景知识。此外,初中文言文的教学渠道上,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去查阅课外相关的古籍等,如果学生只是学习课内的文言文知识,那所学的知识储备是不够的,需要扩展阅读课外文言文,在课内文言文的知识基础上进一步去学习课外文言文。

二、优化文言文的传统教法,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初中阶段的学生一开始不熟悉文言文,觉得文言文比较难学,再加上传统的教学模式:一读二译三背。甚至学生觉得文言文就是背出来和弄清注释就可以了。其实这样的教法是有挫于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初中的学生刚从小学升上来,理解和速背的能力还需要一个强化的过程。在一些课堂上,读文言文往往是不带感情语调的,现在应改变一下传统的读法,借助多媒体文件,掌握节奏规律,让学生在跟读的过程把握住停顿和语调。通过朗读调动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文言文大多也是精练之品,能读出一种韵律美,所以教师应引导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读出这种韵律美。其次就是优化这个传统的背诵过程,传统的背诵过程短,甚至在没弄懂句子意思的前提下就背诵出来,这样的瞬间记忆是不长久,长期来看学习效果也会大打折扣。由此看来,学生背诵的前提下先把文言文的注释弄懂,且要熟悉句子与句子之间的承接关系。部分学生一直对文言文有种恐惧的心态,如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教师在传统的教法下也会无形间注入压力,所以要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就要从优化教学方法上作文章,教法上得到优化,可以最大程度上使学生的学法适应,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优化学生文言文的学习方式,促进读译背练一体化学习

学生在学习文言文的方法上千篇一律,参考各种教辅来理解文言文的译文,但这种效果往往是微乎其微的。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朗读和理解能力,该做笔记的时候写笔记,学习文言文重在理解,只有理解了重点词的意思,就可以串联起来进行句子的翻译了。教师在教学中,注意把读译背练放在一起巩固教学,因为学生往往在这四方面的连贯性做的不到位,一部分学生注重了背诵却没有做到翻译。教师在课堂上可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给予重点字词翻译的提示,引导学生主动去思考翻译,这样既起到了背诵的效果又可以训练学生的迁移学习能力。

四、引导学生进行知识迁移,促进语法融会贯通

成功的文言文教学,是看学生会学以致用,运用已学的文言知识,形成理解大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知识迁移的训练相当重要,内容上的知识迁移可从课外文言文的内容来理解,这种迁移倾向与课文难度相当,内容相关,或主题相近的课外文言文的迁移。第二种就是语法上的掌握与灵活迁移,文言文中的虚词助词等词或各个句式上的语法融会贯通,这种迁移就需要学生养成良好的笔记习惯,学习文言文的语法,掌握正确的学习方式。教师在进行文言文的教学中,应当引导学生精做笔记,将文言文一些重要的语法或容易被混淆的词句摘抄下来,还需要学生课后反复去巩固复习,区分这个笔记的异同,从中得到语法迁移的规律。这样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对文言文重难点的理解程度。大多数实词的大意是固定的,但是虚词的意思就有多种,教师要教导学生从词的性质位置上去判断意思,特别是上下文的提示。如果学生已经学习过或了解过的文章,那类似的文章出现的问题就比较容易地去解决。所以,要进一步地学习文言文,同时也要掌握学习技巧,这样才能让学生事半功倍地学习文言文,才能让学生有较高的学习效能感。

五、注重分析文言文的特点,引导学生培养阅读技能

教师在进行文言文教学前,应对文言文的特点深入了解,把握好现代汉语与古汉语的区别于联系。学好古汉语的前提是先熟悉现代汉语的语法,现代汉语是从古汉语演变过来的。学习文言文重要的一方面就是词汇,词分虚词和实词,实词颇多无法面面俱到,但虚词是可掌握的,常用的仅为三十个左右。教师在进行教学注释翻译时,可及时地讲解这些特点,有意地进行文言文虚词的复习和巩固。文言文翻译上最难的就数这些实词了,但是这些实词的意思与现代的意思是有一定的联系。某些实词是有固定的意思,如一些专有性的名词等专有名词是可直译的,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直译就可以了。比较难把握的是阅读技能这部分,需要学生靠着平时的积累和阅读的理解了,在进行新的课内文言文学习时,尽快地读进去是一种较普通的学法。翻译文言文是初中阶段必须掌握的一项内容,其考查的方向又集中在三大方向:一是文中有深层意义、表现力强、反映主旨的句子;二是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等比較特殊的句子;三是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特殊现象的句子。教师应了解文言文这些重要特点,引导学生在遇到这上面三大方向时多加重视和积累,就可以让学生渐渐地养成思考与阅读的习惯,取得学习文言文的进步,培养学生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优化教学文言文教学初中语文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浅谈如何开展高中历史教学
小学语文的趣味化教学探析
优化教学,提高语文课堂效率
巧借现代信息技术优化中职会计教学研究
新课改下初中文言文教学探析
文言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