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方式探究

2021-11-27 09:36:52刘占敏
魅力中国 2021年23期
关键词:积极性新课程高中语文

刘占敏

(内蒙古包头钢铁公司第四中学,内蒙古 包头 014010)

过去传统语文教学模式之下,学生被动的学习知识,教师掌握着整个课堂教学节奏,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和探求更多依赖于语文教师的直接讲解和引导,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思维能力得不到有效的拓展,课堂教学效率受到极大的影响。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传统单一的语文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够满足现阶段改革的实际需求,也不能够满足素质教育的各项教学要求。高中语文教师需要审视现阶段教学所面临的诸多不足,转变课堂教学模式,由被动教学向着主动教学转变,将更多的时间交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活跃度,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构建高效语文课堂。

一、当前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方式存在的问题

(一)授课方式较为大意

尽管新课程改革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但是很多高中语文教师由于受到升学压力的影响,不能够按照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作用,一直沿用灌输式的教学模式,教学方式较为单一。目前尽管有很多语文教师能够依托学校的教学资源开展多媒体教学,但多媒体教学仅仅是对PPT 的展示,各种新型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例如翻转课堂、合作教学、微课教学运用效率相对较差,教和方式较为单一,依然是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培养。

(二)授课方式枯燥乏味

高中语文是升学考试的重要学科,是以学习语言和文化为主的课程。由于教师一直沿用传统单一枯燥的教学模式,不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参与性,学生在课堂上感觉到乏味,学习时不耐心,不细致,不用心。语文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过多关注自身授课的质量,设计了很多专业性理论性较强的教学方案,并没有注意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心理需求。在教学方案展示时过于严肃枯燥,无法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进而造成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受到极大影响,教学质量难以得到有效提升。

(三)学生的主体地位比较薄弱

语文课堂是帮助学生获取语文知识,培养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重要阵地。过去应试教育模式之下,教师主导着整个教学节奏,教师为保证一定的教学进度和教学质量,在授课过程中不给予学生更多的时间来探讨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抑制了学生自主能力的发挥。很多教师在备课过程中不注重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没有设计一些问题引导,也没有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造成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无法全面发挥,长此以往势必会对教师产生过多依赖,严重影响到学生自主探索能力、综合能力的培养,不符合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要求。

二、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方式的优化措施

(一)综合应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新课程背景之下,要求高中语文教师能够对新课程改革要求有一个全面细致的掌握和了解教学过程中,倡导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为了达到这一培养目标,就要求教师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结合教学需求和学生的实际需求,为学生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方案,为学生与综合语文素养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该更加注重教学重点和学生兴趣爱好的有效结合,要确保整个教学方案能够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更好的符合该阶段学生的实际情况。

(二)实施趣味性化教学,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传统教学模式之下,语文课堂对学生的吸引能力相对较差,同时语文教材当中那些广泛、有难度的教学内容已经成为培养学生语文兴趣的绊脚石,为了调动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始终保持对语文学习的探究欲望,就要求教师应用区文化趣味化的教学方法。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该注重规范使用语言,并且要保证语言的趣味化。幽默的教学风格,能够为活跃课堂带来很大帮助,让学生真正喜欢上该语文老师,爱上语文课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该注重自身语言的设计,应用文章当中的典型案例、人物趣味点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另一方面教学方式趣味化。另外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还需要加快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这对语文教学质量颇为关键。很多教师都知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会戴上有色眼镜,这是传统教学模式之下培养的习惯,如果学生喜欢这个任课老师,相应的就会喜欢这个任何老师所教授的学科反之如果学生不喜欢这个任课老师,那么不管这个老师教学手段如此新颖,都不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作为语文教师,应该努力赢得学生的信任和喜欢,在课堂上和课下应该进一步拉近学生和教师之间的距离,消除学生对教师的恐惧和不信任感,以此来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例如在教学期间应该加快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让整个课堂活跃起来。课堂是教学的主战场和阵地,只有教师与学生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才能够放胆开展交流,敢于创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教学氛围,让整个课堂活跃起来,学生成为真正的课堂主人。教师在教学期间应该努力营造一种民主和谐宽松安全的教学氛围,要将学生的主体地位全面凸显出来,让课堂焕发出新的活力,鼓励学生自觉主动的参与到语文日常活动当中,使自身的语文素养能够得到有效的提升。在课堂上不要给予学生这样或那样的规矩或者纪律,有目的的拓展学生的自主活动天地。注重引导学生动脑、动口动手,调动学生语言学习的积极性,要打破传统举手发言的做法,让学生在课堂上都能够畅所欲言,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可以相互争论,可以相互补充,这样学生能够在愉悦的氛围当中开展,学生学习积极性自然能够调动起来,学生才能够对教师产生信任感,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实施自主学习

新课程改革要求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作用,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所以在新课程背景之下,高中语文教师应该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保证一定教学进度,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将更多的课堂时间交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探讨,充分发表建议。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多种衔接性的问题,鼓励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组研究,自主探索。在开展自主学习之前,要进一步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要求语文教师从新课程教学大纲出发,从每一个教学单元主体出发,学生对学习目标学习方法有所了解,掌握整个课程的学习重点,学习难点,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开展自主学习,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不是盲目的听从教师的安排。课堂上教师应该将学习目标的制定权利全面交还给给高中学生,让学生从学习目标开始实现自主,教师要成为整个课堂教学的引导者,把控者,要引导学生认真细致的观察每一个单元的内容特点,并以内容为出发,让学生对学习目标有所探讨和有所感悟。最为重要的是应该善于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情境,这是开展自主学习的前提基础。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引导,需要老师为学生创造形象生动的学习情境,在正确情境的引导之下,学生才能够进行自主学习。例如在进行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讲解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荷塘的图片,展现月亮和荷塘之间相互交映之美,让学生能够置身于一个真实可感的情境当中。学生在教师形象生动的引导之下,能够对风景产生一定的依赖感和憧憬感,这样学生能够获得自主学习的动力,并引导学生加深对本节文章的深入探讨和研究,发现文本所要揭示的深刻含义。

结语

综上所述,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对高中语文教学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急需对教学方式做出有效的调整,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够适应素质教育的实际需求。这就要求高中语文教师在新课程改革理念指导之下,为学生设计更多具有趣味性、多样性、自主性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有效参与到课堂教学当中,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作,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最终推动语文教育的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积极性新课程高中语文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三方共进,激发干部积极性更上一层楼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甘肃教育(2020年4期)2020-09-11 07:42:24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西藏科技(2015年1期)2015-09-26 12:09:31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中学语文(2015年18期)2015-03-01 03:51:00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如何发挥学生的积极性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7:04
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
技校生学习积极性的探索研究
河南科技(2014年8期)2014-02-27 14: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