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莎
(海南广播电视总台(集团)海南视听网络电视有限公司,海南 海口 570000)
对于新闻工作者来说,“新闻通稿”是采编播当中常见的传播术语,是内行人一听就懂,外行人不知所云的固有名词。原本,新闻通稿主要是新闻通讯社的“专利”,是为保证报道国家重大事件的准确性和权威性,统一给各新闻单位发送的已事先撰写好的新闻报道。但随着互联网发展及新媒体时代来临,各地的政府机构、企业、公关公司或某些活动主体,为掌握话语权,扩大活动影响,提升自身形象,也会事先拟定好对某一事件的报道,供新闻媒体在报道中使用。
为达到统一宣传目的,信息发布者给新闻媒体发送新闻通稿的行为无可厚非,然而,笔者却发现,新媒体时代下的新闻工作者,尤其是一些当地的新闻机构,在越来越多的新闻事件报道中,只在乎和关心事件中是否有新闻通稿,新闻通稿何时拿到,以致出现没有新闻通稿记者就无从下笔的情况。
本是特殊机构或一些特殊情况下的做法,如今却被滥用,各个机构、企业、活动主办方不管大事小事,都写一篇新闻通稿,然后群发,造成了通稿泛滥的现象。而一些记者,在“拿来主义”的浸染中,患上了“通稿病”,成为新闻通稿的工具人①。
笔者作为一名有着五年工作经验的新闻工作者,将从自身经历剖析“通稿病”的产生及弊端,及摆脱“通稿病”的几点建议。
笔者所在的新闻机构是某省级新闻机构下的新媒体部门,采编部的编辑、记者中有不少人是非新闻专业毕业的,笔者了解到的同事中,有中文专业、会计专业或者其他与新闻学不相关的专业。虽说不能以专业来评判一个人的能力,但笔者发现,这些不是新闻学专业的记者、编辑,在多数的采访报道中,新闻采写能力的确与专业的新闻学毕业记者、编辑相差很多,不管是在词藻运用还是撰稿时间上,都和专业记者、编辑有明显差距。
而非新闻学专业的人从事记者编辑岗位的情况无独有偶,笔者了解到,几乎每个新闻机构都存在这种情况,是普遍现象。这也就导致这些非专业的记者、编辑,因新闻采写能力较低,只能过度依赖信息发布者提供的新闻通稿,所以久而久之就养成“等靠要”的思想,患上“通稿病”。
新媒体时代,在层出不穷的新闻机构中,为了获取点击量和关注度,发稿速度也成为新闻机构竞相追逐的要求之一,流量思维和热点思维已成为主流,追求“首发”,乐此不疲。笔者了解到,不少新闻机构的主编或者主管都曾明确提出,要求记者三分钟出稿或出片。为此,在新闻报道中,尤其是一些动态新闻,不少记者一味求快,新闻发布会还没有结束、活动才刚开始……就直接把主办单位或企业事先拟好的新闻通稿变成新闻稿进行快速传播,抢占“首发”位置,以此来赢得领导及机关单位或企业或主办方的认可和赞赏。
因此,久而久之,记者不再花费心思和精力去撰写一篇文章,而是直接照搬照抄,别人给什么就发什么,没有主见,缺少独创性,患上“通稿病”。
随着多元化社交平台的普及,新闻通稿的供稿方式也发生了转变,从开始的纸质版通稿,到通过QQ 或者邮箱供稿,再到现在的微信群发消息,互联网时代谁掌握话语权谁就是赢家,各职能部门、企业都会开辟各自的宣传阵地,微信群便是当下最便捷的渠道之一。
从政府机关到各大企业,甚至各种活动,都会设立一个专门对接媒体的微信群,笔者粗略算了目前所在的微信媒体群,数量达到上百个,含括公检法、消防、交通、环卫、气象、教育、医疗等不同职能部门,还有国企、私企等大中小企业媒体群。对于一些单位或机构日常的通讯消息,负责外宣的对接人均是将新闻通稿发布在群里,供各媒体选用。比如消防媒体群或者交警媒体群,都会有专门的通讯员供稿,每天群消息不间断,各种大事小事都会以新闻通稿的形式对外发布,有时候一个媒体群一天可以有5-6条新闻通稿出现,出现通稿泛滥现象,这也导致记者无需到现场采访,就有稿子可以发布,对于这样的“便捷”,最终造成记者的惰性,患上“通稿病”。
一些新闻机构为督促记者积极发稿,将发稿量与工资绩效挂钩,虽然会对所发的稿子进行评分,且规定发通稿最多只能得1 分(10 分满分制),但笔者发现,一条需要花费1 天时间用心撰写的稿子,最高得分通常在6-8分,而坐在办公室动动手指转发通稿,最低估算,一般一天可以发布4-6条通稿。所以,笔者发现有时候就会出现一个月发布60 条以上通稿的情况,令人感到荒唐,却在合理之中。因此,在这种制度下,一些记者就会选择这种偷懒的捷径,宁可蹲守群消息,抢发新闻通稿,也不愿意风吹日晒,耗时耗力才出来一条稿子,“通稿病”就这样患上了。
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说过,如果只允许一种声音存在,那么,唯一存在的那个声音就是谎言。试想,读者如果想了解某一个事件时,发现都是千篇一律的内容时,读者会是什么样的心情?
通稿泛滥,不仅是对记者,也是对新闻机构,甚至对读者都会带来不良影响,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无处不在的通稿,会让记者养成不思进取、怠惰平庸的风气。“有通稿吗?”,时下,有些记者赶到新闻发布单位或采访现场后,总是很关心地这么问。一旦听说有“通稿”,便如释重负。②当下,“通稿”泛滥现象之所以在各个领域出现,与不少记者习惯于“拿通稿”不无关系。不需要亲历新闻现场,不需要接触采访对象,只要在通稿上署上记者之名,就能尝到不动手也能发稿的甜头,久而久之,记者便会对新闻事实的追踪浅尝辄止,采访报道形成思维定式,采访新闻的能力定会大大减低,报道内容也相对刻板化。习惯于拿“通稿”交差,就像温水煮青蛙一样,会让记者丧失发现新闻的敏锐性,丧失了自己的基本职业能力,会让记者不断“退化”,逐渐变成一个没有主观的工具人。③
媒体公信力是新闻媒体本身所具有的一种被社会公众所信的内在力量,是体现自身内在品质和外在形象在社会公众心目中所占据的位置,是衡量媒体权威性、信誉度和社会影响力的标尺。④
在网络舆论形势严峻复杂的今天,新闻报道没有差异化和个性化,千篇一律,照搬通稿不仅不能为传播效应增量,反而加剧媒体之间的新闻同质化,冲淡了媒体新闻的公信力和美誉度,新闻机构的存在也变得可有可无。一家媒体应有的品格和独立性,是通过它的新闻作品所凸显的,而一纸通稿,不仅不能使读者解决“为什么”的疑惑,有时连“是什么”也无法说清,更不要说对新闻事件进行深层分析和解读了。这实际上是新闻职业精神的危机,也是新闻道德缺失的表现。⑤
此外,长期使用“通稿”,也会埋下新闻失实的隐患。新闻作品的第一个基础应该是记者对新闻事实的认识,是记者的调查研究。⑥然而,不少单位提供的新闻通稿往往“言过其实”,经常是夸大其词或者以偏概全。笔者便亲身经历过这类情况,且不止一次。某市于10 月1 日正式全市实行生活垃圾分类,环卫系统及住建系统对外宣传口径均称各区已经全部安装生活垃圾分类垃圾箱,还对每个小区物业部门进行专业培训,且均配备督导员。时隔半个多月,笔者暗访却发现,通稿中所说情况在多个小区均没有实现,且生活垃圾分类执行力度与通稿所说相差甚远。通过几次类似情况,不难发现,个别机构为美化自己所做努力和所取得成绩,往往会在稿子里夸大事实,如果记者不加以甄别或者验证,就会落入他人设下的“谎言”中,而新闻的本质,就是真实,如果连最基本的真实都无法保证,又如何获取读者的信任呢?
以前,读者获取新闻渠道的方式除了报纸、广播就是电视,是被动接受信息的群体,而在互联网时代,随着新的传播技术的成熟和全媒体时代的推进,信息传播的单向性已经消失,多线状甚至多层级的传播让信息传输的速度飙升。⑦多元化渠道,多终端平台,让读者拥有了自主选择权。读者对知情权需求的不断提升、对权威信息的渴望,已经不满足于仅仅是一纸通稿,而是希望有更详尽的解读,有多角度的观点,可以碰撞出不一样的思想火花。但是,通稿本身所具有的强制性、灌输性,会使读者对新闻的权威性、公正性大打折扣;再加上千篇一律、千稿一面的老套子、程式化也让读者不能从多角度、多层面来了解某一新闻事件,便会产生自然的心理抵触,严重影响新闻传播的抵达效果,极大地降低了原本应有的新闻的价值。
提出以上三点弊端,并不是批判新闻通稿一无是处,其实新闻通稿大可不必搞“一刀切”,毕竟“存在即合理”。我们要一分为二来看待新闻通稿的存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再加上自己所调查了解到的新闻事实,这样我们写出的新闻作品才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
具体做法如下:
新闻通稿类型不同,性质也不同。对于一些重大突发事件、重要政策颁布等新闻通稿,如警情通报,悬赏通告,法律条例实施等,这类通报、通告、法律文件属于权威发布信息,新闻工作者应保留通稿完整性,不可擅自删除或更改文字原意,以免造成信息错发或漏发情况,但可在标题上做文章,改成通俗易懂的标题,吸引读者关注了解。对于一些自宣方面的稿子,如发布的内容信息不属于“第一”或者独创的,属于一般新闻,则可将新闻通稿当作新闻作品的背景或者材料使用,不应全部搬用,或者满足于通稿的本身,而应顺着通稿寻找新闻线索和新闻点,进行深入的调查采访,试图了解事件发生更详尽的一面。这样运用“通稿”,便不再会是千篇一律。目前,一些国家级别的新闻机构就对记者提出了强制要求,全部使用通稿一律不发,笔者希望这条规定能在所有新闻机构中普及。
2021 年热播电视剧《觉醒年代》中的一段台词明确阐释了新闻工作者的基本要素。剧中民国著名报人邵飘萍在课堂上提问:做好一名新闻记者最重要的基本要素是什么?时任北大图书馆助理员的毛泽东的一番回答获得了大家的认同。毛泽东认为,要做一名出色的记者,比知识更重要的就是人的思想、立场,还有职业操守。作为一名新闻记者,不能人云亦云,要对自己获取的信息分析、论证、去伪存真、由表及里,做出自己的判断与结论。这里面立场是至关重要的,只有站在大众的立场上,站在历史潮流的前面,维护大多数人的利益和要求,写出的文章才能助于这个社会的进步。要想做一名记者,首先要严格地遵守职业操守,遵循新闻的客观性、真实性,努力地坚持真理,坚持实事求是,自觉地拒绝利益的诱惑和污染。⑧
脚力是基础,眼力是关键,脑力是核心,笔力是落点。2018 年8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宣传思想工作队伍。要创作出新闻精品,记者必须要摆脱表面文章,努力践行“四力”,深入一线多看、多听、多问,和基层老百姓交朋友,才能感知人情冷暖、世间温度,采访到扎实的新闻素材。新闻是在脚下,要善于追踪,亲自调查,依赖通稿的记者永远不会写出一流的新闻。记者还要在勤学善思中强脑力,在抒写时代中强笔力,练就一身真本领,才能成为好记者、名记者。⑨
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造就了全新的传播生态和舆论环境。媒介融合时代,提升新媒体编辑记者的能力素质刻不容缓,除了传统必备的政治素养、思想素养、道德素养外,还迫切需要增强驾驭网络语言的能力、复合和运用新知识的能力、整合不同媒介资源的能力、运用新媒体技术的能力、数据挖掘与处理的能力、开展互动与营销的能力。⑩
“不日新者必日退”,新媒体时代也是碎片化时代,在抖音、快手、视频号等短视频崛起的当下,新闻工作者不能固步自封,而是要与时俱进,敢于接受不断涌现的新知识新技术,并善于复合、善于转化为能力、善于转化为高效,也就是善于把新知识综合运用到新闻传播全过程、各环节中去。唯有这样,创作的新闻作品才能被读者和观众看到,才能发挥其新闻价值。
相比传统新闻工作者,融媒体时代,新媒体编辑和记者除了要掌握扎实的文字功底,还需要掌握摄影、摄像、非线性编辑,甚至出镜报道等复合技能,掌握这些复合技能,不管是遇到新闻通稿,还是突发现场,都可以根据关键信息,现场用手机制作短视频或者直播出镜,这样既能满足主编提出的快速出稿出片的要求,也能提升新闻工作者的多元化工作能力。
综上所述,要摆脱“通稿病”并不难,不管是“互联网+”的时代,还是未来任何时代,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新闻工作者,首先必须要遵循新闻客观性和真实性,努力践行“四力”,不断提升适应新媒体的传播能力,充分掌握多种传播渠道和技术,图像、文字、视频等方法的灵活使用。只有多个技能加深,才能顺应千变万化的时代潮流。
注释:
①工具人:网络流行语,泛指某人在不知情,或心甘情愿的情况下,对他人的帮助,任劳任怨,随叫随到地付出,在情感、物质和经济上不求回报,一直被对方利用像工具一样被使用或使唤。
②杨洪发:《通稿何必‘通搞’》《采写编》2014 年第5 期。
③魏永刚:《走出通稿之困》《新闻实践》2010 年第9 期。
④杨洪发:《通稿何必‘通搞’》《采写编》2014 年第5 期。
⑤袁端端:《地方通稿滥用分析及其改善之策》《新闻实践》2010 年第9 期。
⑥魏永刚:《走出通稿之困》《新闻实践》2010 年第9 期。
⑦新浪网:《新媒体时代传统通稿的生存困境》。
⑧清浅之说:《觉醒年代:毛泽东对新闻的理解不仅获邵飘萍肯定,还赢得众人支持》,2021 年4 月23 日
⑨许荣华:《摆脱“通稿病”才能创作出新闻精品》,《新闻潮》,2020 年08 月
⑩何文光、刘李杰:《试说新媒体编辑记者的能力要素》,《军事记者》,2016 年第12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