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林
(山东省德州市第一中学,山东 德州 253000)
为落实学校关于激情教育的要求,全校范围内开展了"激情早读"活动。作为一名执教高一的老师,我想谈一谈如何利用激情早读激发高一学生的潜能。
高一学生刚刚完成从初中生到高中生身份的转变,初来乍到高中校园,对一切充满着好奇和新鲜感,当然也不熟悉高中的学习作息规律。刚好可以借助“激情早读”这一活动来激发高一新生多方面的潜能,帮助他们顺利地适应高中生活。
学生在晨读7:20—7:35 间起立诵读,这段时间为激情早读时间。老师会在前一天告知科代表早读的任务,并在晨读前写到黑板上,每项任务都有限定时间。能做到抬头看钟表并完成相应时间段的任务,这本身就可以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和任务观。刚实施激情诵读时,临近诵读结束,我发现班里总有几个学生还在进行着第一项任务。如当别人背完了单词开始读课文时,他们还在背单词。通过了解发现他们还没有开始其他任务。这种现象原因无外乎两种。一是确是因为他们能力有限,在规定的时间内完不成相应任务,而导致无法进行接下来的任务;二是缺乏时间观念。明明自己可以限时完成的任务,却要沦落成磨洋工。对于这两类学生,我都采取“赶鸭子上架”的办法:墨迹的学生就撵着他们快点儿;能力差点的学生就鼓励他们暂时放下没完成的任务,换一种任务试试。也许新的任务会给他们带来不一样的体验,让他们对先前没完成的任务有新的认识和见解呢。英语就是很好的例子。当学生对着单词表越背越感到枯燥时,这时放下单词去读课文,学生就会在语境中对这个词的词意、用法有清晰的认识,再回来背单词和相关的短语、句型时,就会感觉简单很多。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学校对诵读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即起立诵读时,将凳子放于课桌下方,所有同学面朝前,身体保持立正姿势,双手将书拿在胸前,抬头挺胸,大声诵读。不得出现弯腰、附身、身体靠在桌子,书放在课桌上等不规范行为。想要一开始就树立良好的规则意识,这要求每个学生在整个激情早读的过程中紧绷这根弦,不能松懈。“‘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呀!”我经常这么提醒并鼓励不符合诵读规范的学生。
无目标的努力,犹如在黑暗中远征。激情早读首先要解决读什么的问题。老师会提前明确早读任务,并在前一天把次日早读诵读任务告知课代表,课代表在早上7:15 前把早读任务写在黑板醒目位置。说到诵读目标,我个人喜欢稍微多布置一点任务。因为我在开学之初就跟学生讲明白了,老师故意增加一些任务量,一是为了大家有足够多的事情去做,不至于完成了简单的小目标后无所事事,无所适从。二是为了鼓励大家在完成基本目标之后,能够再多努力一下,去挑战自己的潜能,尝试去做一些看似不可能的任务。因为有时候你不逼自己一把,真的不知道自己有多优秀。就如摘果子,低矮树枝上的果子大家都能摘到,高枝上的果子如果你能踮踮脚甚至跳起来摘得到的话,就真的算是成功地“攀高枝”了。而学习是鼓励大家勇攀高枝的,因为这样做会鼓励学生挑战自我,尝到更丰硕的果实。经过一段时间的鼓励,不少学生能够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会在课堂上给老师经常制造惊喜。比如,在讲到某个语法点,需要学生举出更多例子时,有的学生会给出更多更典型的例子。我问他从哪里知道那么多的,他说晨读时在完成了老师布置的任务后,他又主动看了同步练习册中对这个语法点的讲解,从而有了更多的了解。他优秀的表现不光让我喜出望外,其他同学也不约而同地给他鼓掌。我相信这种孩子一定会在班级中起到榜样的作用的,未来也会有更多的惊喜等待着我。
竞争主要存在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班级内部学生间的竞争,另一方面是班级间的竞争。在班级内部,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其他人的状态来调整、鞭策自己,“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向优秀的同学看齐。班级之间可以通过打分评比,决出高下。表现较差的班级要及时找出自身的原因,重新调整状态,奋起直追,争当优秀。
诵读也需要合作。激情早读的诵读形式多种多样,不光可采取个人自由读的形式,还可以集体读、分组读、同桌共读等形式。这就要求学生共同参与,齐心协力,共同完成诵读任务。同桌之间、小组之间还可以互相检查诵读情况,形成互帮互助互查的良好风气。我特别看重这一点,因为个人诵读会有疲惫、激情退却的时候,而同桌之间、小组之间的互相检查却会在学生疲惫时为学生提供新的兴奋点,注入新的动力,支撑他们在整个诵读过程中保持激情,始终如一。
激情早读,贵在激情。毛主席曾说:“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青年人为东海之阳,喷薄而出,朝霞万道,光芒四射,理应积极进取,充满正能量。而偌大的班级中,总有个别不和谐的音符。一个新转来的学生坐在了教室后排,晨读时精神萎靡,有时还会趴在桌上,好像一副永远都睡不醒的样子。我看到后,难免为她的状态担忧。于是,我找她单独聊了聊,得知她考上高中后找不到学习的动力。我想了想,决定在班上给全体学生讲一个真人真事。这个主人公都是我上大学时期的人物,其中一个被我的同学们戏称为“路灯男孩”。很多个晚上,当我和舍友们上完自习或是外出逛街回来,都能看到这个男生在大学校园里一条主路昏黄的路灯下捧着书大声地念。我一直不知道他姓甚名甚,只是从大家略带调侃的语气中得知他想考研进入北京的一所名校。临近我毕业的那年,时光在匆忙中度过,忽然有一天和同伴们在经过那条路时,已然不见了那个男生的影子,听人说他考上了自己心心念念的学府去深造了。听了这个故事,学生们若有所思,我发现坐在最后面的她也不趴着了,而是挺直了腰背。相信聪明如她,她应该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做了吧。仅仅考上高中便骄傲自满,不思进取,殊不知人生还有很多个坎要走,岂容我们懈怠?我们要拿出精气神来,撸起袖子加油干,才能去攀登人生一个又一个高峰!
开展激情早读活动对于刚迈入高中校园的高一学生来讲,意义重大。因为它能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纠正学生先前不良的学习习惯,极大地提高学生的早读效率。同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调动起他们各方面的潜能,形成健康向上的班级文化氛围。老师们看到学生专心致志大声朗读后也纷纷为他们点赞。学生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深深地感染着我们,老师们仿佛在学生身上看到自己当年求学苦读时的样子,也会变得热血沸腾,拿出更多的教学热情来回应学生。
一个国家最好看的风景,就是这个国家的年轻人。[1]希望学生们心里有火,眼里有光。奔涌吧,后浪!老师和你们在同一条奔涌的河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