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海燕
(新疆若羌县中学,新疆 若羌 841800)
随着科技的进步,多媒体技术的形式愈发多样化,在音乐教学中带给教师更多可以运用的方式。而灵活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学则成为了素质教育对于音乐教师的新要求,改变以往音乐课程只是带领学生唱唱歌、排合唱这些传统模式,将更多现代科技手段融入其中,达到与时俱进,培养新时代人才的新目标。本文将从多媒体技术在音乐教学中的意义、局限性、运用方式三个方面入手,结合最新的多媒体技术发展情况,探讨其有效运用方式。
音乐是一门需要大量实践的艺术课程,需要学生亲耳欣赏、亲口传唱、亲身感受,才能对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融会贯通。而音乐的展现不仅是声音,还包含了画面、舞蹈等多种形式的结合,如此才能将音乐的魅力充分展现。因此,多媒体技术在音乐的展现方面有独特的优势,通过声光电的融合带给学生更加全面的欣赏体验。同时,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互动上的优势也比较明显,例如:将麦克风与伴奏结合可以得到更好地演唱体验、在乐谱知识教学中通过点击乐符发出对应声音的教学更容易被记忆。最后,以多媒体技术为载体的影音素材要更贴近学生的兴趣点,贴近潮流文化,从而提高课堂专注程度,进而提高课堂效率。
综上所述,多媒体技术在音乐展现和互动方面均有着相较传统教学模式的比较优势。在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和趣味性上有着重要意义。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当灵活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充满快乐和知识。
诚然利用多媒体技术教学有着多种优点,带来的教学体验也优于传统教学,然而多媒体技术在课堂运用方面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部分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过多地运用电影、动画片片段,导致学生关注的重点从音乐偏离到对于剧情、画面的讨论,使学生的注意力不集中,教学效率下降。还有部分教师会过度依赖课件,上课过程中大多时间在讲课件,忽视了音乐基础知识的讲解以及同学生进行互动,这样的教学方式与“照本宣科”无异,学生听不进去教师的讲解,教师也不清楚学生的掌握情况。
因此,教师应当正确认识多媒体技术,在实践中探索多媒体技术在不同教学部分的作用。均衡多媒体技术与课堂讲解的比例,做到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制定教学方案,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同时实现音乐知识与自身素养的全面发展。
课件是一种辅助教学的手段,能够更加直观的呈现教学内容,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记忆讲课的内容。例如在讲解乐理知识时,学生往往很难将看到的符号与实际的发声联系记忆,此时多媒体课件可以将音符与发声直接联系起来,通过教师的引领,帮助学生加深记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师在制作课件时应当注意学生的接受能力,把握好各个环节的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避免教学内容过多导致学生掌握不牢;通过互联网下载课件时也应加强审核,根据自身的教学进度和教学目标对课件内容进行调整,避免出现课件内容粗糙、与教学内容偏离等情况。
音乐艺术往往蕴含着创作者的情感,想要深入了解一首歌曲的含义,需要将自身代入到创作者的情境中去。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可以为学生还原作者创作时的情境,使学生产生共情,更好地感受歌曲蕴含的情绪和美感。
例如在欣赏名曲《桑塔露琪亚》时,教师可以为学生们播放意大利那不勒斯湾夜晚的风光,介绍歌曲描述的情境:在夜幕之上银河灿烂、繁星点点,在大海之上只有温柔的海风吹拂,帆船摇晃着向远方灯火阑珊的美丽城市前进,歌者的心中激荡着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将到达的小城的期待,那是一种怎样的舒畅与惬意。学生们通过教师营造的情境也会产生这样的心境,此时教师再带领学生一起演唱这首《桑塔露琪亚》,学生自然能够投入感情去感受这首歌曲的美妙。通过多媒体技术与教师讲解相融合,营造出一种师生全情投入的教学氛围,教学效果极佳,学生的上课体验也很好。不仅学习了歌曲的演唱与情感的共鸣,也能够教给学生如何去鉴赏音乐的方法,从而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多媒体技术发展迅猛,形式多样,富有趣味性、互动性,且贴近流行文化,受到学生追捧。因此,多媒体技术适合用于培养学生音乐学习兴趣。以下是一些可以用作教学的示例,作为音乐教师教学之参考。
1.短视频资源
短视频可谓是近年来的风口,以其富有创意的内容吸引了社会大量的关注,在学生之间也是较为流行的娱乐方式。其中一些短视频创意可以用作教学材料。例如:创意乐器演奏,拍摄者可以使用计算器的电声演奏出一些流行音乐。教师可以在课上为学生展示计算器演奏的短视频内容,并在现场模仿该视频演奏出歌曲,此举会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接下来教师就可以分解乐谱带领学生练习用计算器演奏音乐。在一到两节课程的练习后学生们就能够熟练演奏歌曲,极大程度的加深对音乐演奏的认识,乃至对其他乐器产生学习热情。
再例如:有些短视频是配乐加舞蹈的内容,一些简单的舞蹈也可以用于音乐教学。音乐与舞蹈相辅相成,既能够让学生对于音乐律动有一定的认识,又能够活跃课堂气氛、带领学生做运动,缓解学习压力。在亲身实践中感受音乐的魅力,无疑能够增加学生对音乐的学习热情。
2.影视资源
影视艺术无疑是另一种与音乐结合非常紧密的艺术形式,音乐能够起到对于气氛的烘托作用,甚至能够起到旁白叙事的作用。因此,一些优秀的电影配乐片段鉴赏能够为学生带来视觉、听觉的双重冲击,深化学生的见识,提高其音乐鉴赏水平。
在此方面有相当数量的优秀作品可供参考,例如:电影《加勒比海盗》配乐《He's a Pirate》将大海的激情澎湃与水手们的自由不羁展现的淋漓尽致;动漫《灌篮高手》配乐《直到世界尽头》将青年人的青春热血与那一丝对未来的迷茫演绎得直击人心;巨星迈克尔杰克逊的MV《Black or White》乃是流行音乐与MV 结合的典范,充满浪漫色彩及想象力。这些经典的片段,不仅可以用来观摩,教师还应搭配一些专业知识的点评,补充作品背景,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3.虚拟乐器
通过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可以模拟许多种乐器的声音,一台手机可以模仿十数种乐器的声音。由此,教师可以突破乐器的束缚为学生展示不同乐器的魅力。也可以组织学生使用模拟乐器进行课堂活动,尝试模仿一小段交响乐演奏。这样的活动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能够加深学生对于乐队、交响乐的认识。
4.其他交互设备
如今,有许多人机交互设备也具备参与音乐教学的潜力。例如:VR设备、体感游戏机等。VR 设备中有一款名为《节奏武士》的程序,参与者需要根据音乐的节奏律动虚拟做出挥舞动作击打虚拟音符,这对参与者的反应能力和节奏感都是一种锻炼。体感游戏机中有一款名为《Just dance》的游戏,通过明艳色彩的卡通风格舞蹈与流行音乐相结合带动参与者一起舞动,兼具趣味性和专业性,让初学者也能够感受音乐与舞蹈结合的乐趣,非常适合青少年参与进来。这类互动设备往往被视为游戏机只具有娱乐性,但其在音乐教学中却是具有一定教学潜力,可以作为开发学生综合素质的尝试引进课堂中。
在传统的音乐演唱课堂上,依靠教师和一部钢琴进行教学,这种模式对于教师的压力较大,需要教师反复演奏、演唱歌曲的片段来纠正学生的音准。而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将一首歌曲的不同声部、不同小节反复演示。此举无疑能够避免教师将精力过多放在反复弹唱上,因此可以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学生身上,学生也能够精准纠正音准,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总而言之,音乐教育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和个人涵养,实现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音乐教学与其他科目不同,偏重于亲身感受与实践。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为音乐教学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提高了音乐课堂的教学效率,也对音乐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在使用多媒体技术的同时注意其局限性,从学生角度出发科学制定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