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孟宪琼
多年来,皖西庐剧以她特有的艺术魅力和强盛生命力,立足六安及江淮地区,赢得观众的普遍喜爱。我们六安的群众在劳动时,手里忙着农活,嘴里唱着庐剧,为劳动助兴,调节劳动气氛,消除劳动时的疲劳。农闲时更是离不开庐剧。老百姓说看庐剧就象皖西人爱吃咸鹅、咸鸭子一样,越嚼越有味。庐剧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是皖西人民魂之所系、根之所在。本人也决心在庐剧非遗传承上下功夫,特别是在六安人身边发生的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题材和讲好六安故事的题材上下功夫。也深深地懂得只有靠经年累月、脚踏实地去不懈奋斗,才能结出丰硕的果实。
为了促进我市地方戏曲庐剧的保护、传承、发展,自觉承担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我有幸被评为六安市第二批宣传文化领域的青年英才。在资助项目中,我选择了能体现皖西庐剧剧目特色和濒临失传的传统经典折子戏《梁祝·楼台会》作为资助项目,并邀请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武克英为我授课。因为艺术名家是承载传统戏曲精华的中流砥柱,也是戏曲传承发展的根本保障,以她的口传心授更能让好戏薪火相传。她在文化和旅游部主办的“中华优秀传统艺术传承发展计划”中,二次入选“名家传戏——当代戏曲名家收徒传艺”工程,为我们传授了《断桥》《十八里相送》《花园扎枪》和《珍珠塔.赠塔》等剧。她的嗓音清脆、明亮、共鸣好,音域宽,擅于运用演唱来塑造各种人物形象。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皖西庐剧在安徽风靡一时,武克英老师经历了庐剧的繁盛时刻。她主演《江姐》《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等现代戏和传统剧,塑造了江姐、祝英台、白素贞等众多个性不同的女性人物形象,受到广大观众的赞赏。
《梁山伯与祝英台》是中国历史上四大民间故事,也是皖西庐剧的经典剧目,“楼台会”是其中的一折。讲的是祝英台与梁山伯十八里相送到长亭后,约定梁到祝家提亲。但英台已被父亲许配给马太守之子马文才,梁来了以后,祝父让英台好生劝慰梁。于是梁祝二人在英台的楼台上相会,英台将实情告诉梁,梁十分震惊伤心,英台表示此心永远属于梁,两人互诉相思相约之情,约定生不同衾死同穴后伤心地分手。爱是人间最美丽的情感,梁祝则是中国最美丽的爱情传说。全国各个剧种都有《梁祝》,但流行最广的是越剧和川剧。我们安徽《梁祝》的主要特点是:更质朴的农民气质,更浓郁的民间风采,更亲切的乡土气息和更秀丽的山光水色,过去一直是脍炙人口、久演不衰。这次经武克英老师的倾心教授和同仁的支持与帮助,已将该剧恢复上演,受到观众的欢迎。对继承传统非遗成果,有很大的意义。
通过言传身教、亲自示范,使该剧的表演精华得到了全面和系统的传承。而我在表演技艺和艺术修养等方面也得到了显著提升。武克英老师认为戏剧表演的外在基本功是基础,更重要的是对剧中角色情绪的表达。她说:“演员要有生活的积累,才能努力拉近自己与人物的距离。演员在台上,每一个动作、每一个声腔,都要在角色之中,都要有戏,保持在角色的情绪中”。武克英的点拨,给了我极大的启发,平时我们主要侧重于学技巧、打基本功;却在表现人物、传递情感、把握韵味等方面有所欠缺。武老师传戏时,最核心的正是教授艺术才情、角色个性、经验等,对于艺术拔尖提高来讲,弥足珍贵。庐剧作为地方剧种,多为方言演唱,且唱腔独特,能从低八度唱到高八度,而且还要求演员在唱腔与真假声的变换上能精准把握。我曾经也对怎样才能唱得更准、唱得更美而苦恼,武老师就用当年她在真声、假声和小嗓子结合方面向安徽演唱家申非伊请教的例子来开导我。楼台会在两人对唱“我想你”那段时,让观众仿佛看到梁、祝流泪互诉衷肠的感人画面。梁山伯音色圆润、深沉,而祝英台用假声和小嗓子结合形成鲜明的对比。全段缠绵舒畅、连贯流畅,体现了庐剧声腔擅长抒情、叙事的风格,栩栩如生地向人们展示楼台会的动人画面。
在这次宣传文化领域青年英才资助中让我懂得,青年人要想出类拔萃,必不可少的就是前辈的“口传心授”。因为戏曲传承更需要高水平的、一字一句的亲身传授,否则青年人很难靠自己领悟到千百年戏曲的精髓。每个动作、每份情感、哪怕是一个眼神都是学出来、演出来、琢磨出来的,比课堂上老师的概念陈述,能更加有效地指导实践。我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要从自身做起,把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具体行动中。通过努力,让我们的传统文化、艺术瑰宝继续传承下去,是我们的艺术初心和使命,也是我在这次宣传文化领域青年英才资助中的最大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