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鑫,高 洁
(1.重庆大学法学院、铜仁学院 铜仁市文化科技产业创新研究中心 联合博士后站,重庆 404100;2.黔南民族师范学院 历史与民族学院,贵州 都匀 558000;3.廊坊师范学院 继续教育学院,河北 廊坊 065000)
秦汉时期既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农业开发的高潮期,也是古代第一个灾害高发期。生态环境质量大不如先秦,对生产生活产生了诸多影响,有识之士为此各抒己见,形成的生态思想对环境保护和社会治理起到了积极作用。梳理秦汉生态环境思想研究成果,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传承中国古典文化,对于当今的生态文明建设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生态环境是人类文明赖以发展的物质条件,随着社会的进步,春秋战国时期生态环境就已发生变化,同时先民也有丰富的生态意识和生态管理制度。秦的统一,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但秦朝的短祚和随后的战乱使安定局面再次遭到破坏。汉兴以后,与民休养生息,国力逐渐强盛,经济社会得到全面恢复并取得重大进展。秦汉时期,人们对生态环境的认识更为深刻,并采取一系列相应的措施,为秦汉文明的鼎盛和经久不衰奠定了基础。同时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和人口压力的增大,人们又不断地向自然界索取,自然环境不断遭受破坏,灾害频频,人类活动与生态环境之间出现了矛盾。因此,研究秦汉时期的生态环境思想有助于我们掌握秦汉时期人们的生态意识与治理措施,总结经验,对当今社会的生态环境治理具有宝贵的借鉴作用,同时有助于深刻认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变迁的辩证统一关系。关于秦汉时期生态环境思想方面的研究,尽管难度较大,但还是有不少学者对这一时期的生态环境思想进行了积极的思考和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许多论文和著作在秦汉生态环境思想的某一方面或多或少有所涉猎。下面将从研究现状和研究现状分析两个方面对目前相关研究成果加以梳理和评述。
20世纪90年代,生态环境思想的研究刚开始,因此这段时期的著作和论文以概述类为主。这一时期的著作有张全明等人的《中华五千年生态文化》,此书论述了生态环境与制度文化之间的紧密关系,从文化的视角切入对生态环境的研究,追溯生态环境思想的历史渊源及历朝历代生态文化发展概况,将生态环境思想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和社会背景下加以考察,认为生态环境对文化起着决定作用。其他相关的著述还有严足仁的《中国历代环境保护法制》、罗桂环等主编的《中国环境保护史稿》、袁清林编著的《中国环境保护史话》等。相关的论文主要有鞠继武的《试论我国先秦时代生态环境保护思想》,论述了先秦生态环境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以及环保的政策措施,提及国家的政治行为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探讨老庄生态环境思想的主要有佘正荣的《老庄生态思想及其对当代的启示》(《中国哲学史》,1994年第5期)、陈瑞台的《〈庄子〉自然环境保护思想发微》(《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2期)。探讨管子生态环境思想的如孙天胜的《〈管〉〈荀〉的生态思想》(《管子学刊》,1992年第2期)、朱松美的《〈管子〉的朴素生态思想及其当代启示》(《管子学刊》,1998年第4期)。研究道教生态环境思想的有《道教戒律中的环境保护思想》(《中国道教》,1996年第2期),其他相关论文有陈业新的《秦汉生态法律文化初探》(《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2期),于希谦的《略谈秦汉时代的自然环境问题》(《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6年第10期),王广智的《晋陕蒙接壤区生态环境变迁初探》(《中国农史》,1995年第11期)等。这些论著多以概述中国古代的生态环境思想与生态环境文化为主,或者针对某些古代典籍探讨其中的生态环境思想。这些零散的研究成果还没有形成古代生态环境思想研究的大气候,应加大力度拓展广度发掘深度。而这些论著中涉及探讨秦汉时期生态环境思想的内容则少之又少,研究方法相对单一。
进入21世纪以来,所涉秦汉时期生态环境思想的论著明显增多,而且研究也更加深入。这个时期的著作主要有王子今的《秦汉时期生态环境研究》,与以往的论著相比,此书以思想史与社会史相结合的独特方式展开研究,从野生动物分布、植被、气候变迁等方面讨论了秦汉时期生态环境条件的基本形势,另外通过对秦汉长城修筑中的生态环境因素考量、汉晋时期“瘴气之害”背景资料调查等个案的深入研究,以及对影响秦汉时期生态环境人为因素的精准剖析,阐述了秦汉人的生态环境观、生态环境与秦汉社会历史的关系。赵杏根的《中国古代生态思想史》概述了自先秦至清代的生态环境思想方面的基本理论,前三章内容分别从人本生态思想之奠基、生态现象之政治化、务实的生态思想与举措等方面详细论述了秦汉时期的生态环境思想形成发展状况。相关的著述还有陈业新的《儒家生态意识与中国古代环境保护研究》、张正春等人合著的《中国生态学》等。这个时期相关的论文较多,主要有陈业新的《秦汉生态职官考述》(《文献》,2000年第10期)和《秦汉时期巴楚地区生态与民俗》(《江汉论坛》,2000年第11期),王子今的《中国生态史学的进步及其意义——以秦汉生态史研究为中心的考察》(《历史研究》,2003年第2期)、《秦汉社会的山林保护意识》(《经济社会史评论》,2005年第1期)和《物泽天华与生态变迁——秦汉时期的生态环境考察》(《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12月15日),肖瑞玲、于志勇的《秦汉时期人类开发活动对河套地区生态环境的影响》(《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0期),南玉泉的《中国古代的生态环保思想与法律规定》(《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穆土的《对秦汉生态环境的新认识》(《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第3期),贺科伟的《秦汉生态环境史料述略》(《兰台世界》,2008年第9期),张生寅的《论秦汉时期河湟羌人的经济社会结构及与青海草原生态环境的互动关系》(《青海民族研究》,2010年第7期),李欣的《秦汉社会的木炭生产和消费》(《史学集刊》,2012年第9期),王绍东的《关于农耕世界与游牧世界两个问题的辨析——以战国秦汉时期为视角》(《河北学刊》,2012年第9期)和《农耕世界与游牧世界的“先进与落后”、“防御与进攻”之辨——以战国秦汉时期为视角》(《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3年第1期),王飞的《政府主导下的移民开发与生态变迁研究——以秦汉时期对陕甘宁蒙毗邻区域开发为例》(《农业考古》,2013年第2期),王海、王群的《生态环境变迁与秦汉王朝辽西经营》(《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5期),朱宏斌的《秦汉时期区域农业开发研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博士论文),王勇的《秦汉时期山林川泽的保护及其经济背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1期),高旭的《论〈淮南子〉林业思想及其生态意蕴》(《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3期),谢继忠的《敦煌悬泉置〈四时月令五十条〉的生态环境保护思想渊源探析》(《农业考古》,2015年第12期),王利华的《〈月令〉中的自然节奏与社会节奏》(《中国社会科学》,2014年第2期),王世红的《“腹边互动”视野下秦汉时期边疆农业开发研究》(《南京农业大学,2015年博士论文》),段伟的《秦汉社会防灾减灾制度研究》(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博士论文),刘白明的《老庄正义思想研究》(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博士论文),卢化西的《中国秦汉时代农业发展之研究》(《农业考古》,1989年第7期)等。
由此可见,此时期有关秦汉时期生态环境思想的研究论著颇丰,硕士、博士论文占了很大的比重,较之20世纪的相关研究进展明显。陈业新的《秦汉时期生态思想探析》、党超的《秦汉生态文化探析》、陈学进的《秦汉时期的环境保护思想》等几篇文章,研究的内容比较全面,如陈业新在《秦汉时期生态思想探析》一文中,强调了秦汉时期生态环境思想的理论渊源及其所具有的承前启后的重要意义,深入挖掘《后汉书·崔媛传》《论衡·率性》等典籍中的生态环境思想,阐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关系和生态环境保护措施主张。党超的《秦汉生态文化探析》一文对《周易》、老庄、孔孟、墨子、荀子、阴阳五行家的有关生态环境思想的言论做了归纳整理,探究了秦汉生态环境思想的文化渊源,深入挖掘农业生产、政策法令中的生态环境意识和环保理念。陈学进的《秦汉时期的环境保护思想》一文探讨了秦汉时期的生态保育观念和制度,重点研究了秦代保护自然资源的法律思想、月令时令与汉代生态环境思想、道教的生态环境思想,为当今的生态环境思想理论研究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有益借鉴。
国外许多学者、尤其是日美学者对秦汉生态环境思想也给予了一定的关注,但没有专著,相关的研究成果也比较少。主要集中于对秦汉史、道家道教生态环境思想、蕴含生态环境思想的秦汉典籍等方面的研究,在研究秦汉史的同时涉及生态思想和环境保护等相关内容。
其一,是关于秦汉史的研究。费正清、崔瑞德主编的《剑桥中国秦汉史》充分利用了中国、日本和西方学者的研究成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外秦汉史研究的成果和水平,也成为一个时期这一领域海外研究的代表作。自1970年以来,国外学术界对秦汉史的研究无论在数量还是质量上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宇都宫清吉的《汉代社会经济史研究》,专题讨论了两汉社会经济发展问题;原宗子的《“农本”主义和“黄土”的发生》《中国古代的开发和环境——〈管子〉地员篇研究》等系列论文,则着重从生态史的视角关注秦汉区域农业开发;卜德的《古代中国的节日》、鲁惟一的《中国人的生死观:汉代(前202—公元220)的信仰、神话和理性》等论著对秦汉时期的思想和宗教进行了颇为独到的分析。涉及秦汉生态环境思想的相关论著还有:毕汉斯的《汉代的官僚制度》、毕梅雪的《汉代中国》、张春树的《中国汉朝的边疆及其拓展》、西嵨定生的《秦汉帝国》等。除此之外,近年来日本学者鹤间和幸对秦代历史重新构造之努力,形成《秦始皇与兵马俑》《始皇帝的遗产:秦汉帝国》《探索秦汉帝国》等论著,备受学界关注。
其二,是关于道家、道教的研究。英国人李约瑟特别钟情于中国的道家文化,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一书中,他给道家文化以相当高的定位,认为道家是中国文明的根,如果没有道家,中国的科学和文明早就腐烂掉了。德国学者格罗伊将东方的自然观范式视为拯救自然的唯一希望。在他看来,道家的无为思想是东方自然观中与西方实验原则相对立的一个重要原则,而前者显然更高明一些,因为道家所倡导的无为的行为是通过事物的性质转化和利用统一体中矛盾性质来实现其目的的,而这显然更符合当代的生态学。在国内外,道教生态思想都是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从1996—1998年,在哈佛大学世界宗教研究中心召开了系列研讨会,讨论了世界宗教与生态学的关系。会议的一个重要成果就是出版了系列关于世界宗教与生态学的论文集,《道教与生态学》是其中的一种。尽管中外学者在道教生态思想研究领域取得了不少探索性的成果,但总体上讲,道教生态思想研究还处在起步阶段,还值得深入研究。
其三,是对蕴含生态环境思想的秦汉典籍的研究。《吕氏春秋》书中保存的珍贵农业文献引起国外学者的关注。日本学者米田贤次郎发表《有关〈吕氏春秋〉农业技术的一个考察——特别是与〈氾胜之书〉的关系》一文,大岛利一撰写了《论见于〈吕氏春秋·上农〉等四篇文章中的农业技术》及再论、三论三篇文章,与韩国学者闵成基的文章《〈吕氏春秋〉农法的新考察》进行了论辩。国外有些学者尤其是日本学者也致力于《氾胜之书》的翻译和研究。田岛秀夫、志田容子根据石声汉的校释本翻译了《氾胜之书》(农文容协1992年版)。在国外,也有学者整理研究《四民月令》。日本渡部武根据石声汉的《四民月令校注》,参据日本影印的《玉烛宝典》加以订正,并按月列出正文、译注,1987年由日本平凡社出版。守屋美都雄1963年也曾进行过《四民月令》的辑佚工作。
从以上对秦汉时期生态环境思想的研究现状来看,前人研究的成就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对秦汉社会进行全面研究的专著有林剑鸣主编的《秦汉社会文明》等。其次,研究秦汉时期生态环境的专著有王子今《秦汉时期生态环境研究》,其他还有竺可桢、文焕然等学者的研究,有些成果至今影响深远。另外从灾害学角度对秦汉社会进行系统研究的专著如陈业新《灾害与两汉社会研究》,对两汉的灾害概况、灾害思想、灾害与君主专制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论述。再次,对秦汉时期生态环境思想进行研究的论文有陈业新的《秦汉时期生态思想探析》等。
不足之处在于,第一,前人研究或侧重生态意识的研究,或侧重从气候、动植物分布来研究秦汉生态环境,或侧重对某一区域的生态保护研究,并没有一个系统全面的论述。第二,以往的研究中也存在一些有歧义的问题,如有的认为秦汉时期人类活动并未对生态环境构成威胁,有的说是秦汉生态破坏主要是人为因素;有的认为秦汉时期有专门职官来保护生态环境,有的认为两汉缺乏环境保护法令,没有健全的环境保护机构等等。第三,还存在不少有待深入探讨的问题,如秦汉时期人们的生态意识究竟如何?生态保护措施究竟有哪些?究竟有没有环境保护法?当时的人类活动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究竟如何等等均需做系统深入的研究。第四,秦汉生态环境思想研究不够深入,不太系统。
相较已有的研究成果,笔者试图从以下几方面给出创新建议:其一,选题要前沿。当下生态环境治理迫在眉睫,除了科学技术在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方面发挥作用外,我们更需要从思想观念上增强生态环保意识。中国的生态环境思想源远流长,秦汉时期是生态环境思想形成发展的关键阶段,深入挖掘秦汉生态环境思想,可为当下的生态文明建设做出贡献。其二,内容应全面。参阅前人成果,研究者在探讨古代生态环境思想时,侧重于对思想界的著述和言论进行归纳和阐发,而农业生产尤其是国家政策法令层面所体现的生态思想和环保理念没有引起足够重视,且在文献挖掘广度与深度上还有提升的空间。应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秦汉时期生态环境思想的基本方面(即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生态环境保护措施主张及其对当今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意义等三个方面展开研究。其三,开创新视角。以剖析历史典籍的视角切入秦汉时期生态环境思想问题,以秦汉社会为考察对象,以文献资料和考古材料中生态环境思想统合农业生产、思想界言论与国家政策法令中的生态环境意识和具体环保实践,解决碎片化问题,提升探究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