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守刚
(南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初等教育学院, 江苏 如皋 226500)
侯方域,字朝宗,是一位明清之际非常有影响的河南籍作家。明末时期他在江南积极参与政治与文学活动,成长为后期复社领袖之一而名震江南。明清易代以后江南备受战祸荼毒,曾经的繁华化为废墟。侯方域回忆说:“会天下鼎革,同人或散或死,无一存者。余再至金陵,尝晨起跨一蹇驴,访问故旧,尽日而归,则吞声止于废寺。”[1]568明亡后他返回故乡归隐长达七年,心中始终有着浓浓的江南情结。他时常遥望江南,赋诗咏怀:“庾信老年最愁绝,徒将诗赋望江南。”[1]816他以庾信自比,表达其对南方友人和南明政权的深情。类似的诗句还有《兰至》“间关睹方物,南望亦悠哉”[1]833、《咏怀》“南方有美人,永矢发清歌”[1]852、《过江秋咏》“南极不妨为北斗,漫开老眼望京华”[1]1117等。他以香草、美人、星斗比喻南明宗室,含蓄地表达他对江南的思念与向往。顺治九年(公元1652年)他应好友约请再赴江南,与江南文坛的新朋故交畅叙友情切磋文学。江南文化虽遭清统治者的血腥摧残,却显示出十分顽强的韧性,让侯方域深受感染,创作了许多作品赞扬江南人民的抗争精神和节义品格,表达其气节态度,体现了江南文化对易代文人巨大的感召力。
他入清后收录在诗集的诗歌大约有250余首,其中和江南有关的就达120首,是明末在江南创作留存诗歌数量的两倍,另有相关的传、记、书、序等30余篇散文。所以,江南情结是影响侯方域入清后文学创作的一个重要因素,值得学术界重视。他的江南情结内涵丰富,或关心友人砥砺气节,或凭吊故国寄托感慨,或抚今追昔讴歌江南志气,表现出一个易代文人复杂的内心情感。厘清其江南情结的内涵,有助于我们准确认识明末清初江南文化的特质及其对文学创作的影响。
侯方域于明末远赴金陵参加应试,期间主盟复社广交名流,与江南文人雅士切磋文学主持清议,产生了极大的社会影响。随着明清易代的巨变,江南士人离散四方,侯方域也返回商丘归隐。由明入清后士人们面临着严峻的生死考验,侯方域对此深有感触,在《后春兴八首》其一中以“寄语五陵同学客,艰难衣马谢时人”[1]885之语向友人诉说由明入清后的人生困境。他时刻牵挂着南方友人的安危。陈子龙于明亡后在太湖地区集结义军抗清,侯方域闻讯创作《得姑苏消息》,以“险易殊方略,佳兵慎远图”[1]837诗句表达对友人及义军命运的担心。
明清易代,士人的气节受到极大的考验,复社、几社诸君子或抗争死节或归隐不仕,表现尤为突出。作为东林后裔,侯方域以经济、文章、名节而著称于复社,他归隐后不断写信激励江南友人坚守气节,这与复社崇尚气节的文化熏陶是分不开的。侯方域说:“江南太平富庶,朝廷之上虽门户角立,渐有党锢之祸,……天下之士莫不砥砺节行,唱和声气,相聚于丰镐旧京之地。”[1]567明末文人社团众多,而以江南的复社规模和影响最大。复社文人以清议自居,重视士人的品行,彼此砥砺节操,力图变革不良社会风气,“气节成为社群文人立身处世的基本道德标准”[2]。
侯方域非常关心江南友人的名节。宜兴的陈贞慧名列复社领袖,与侯方域交情笃深。明亡后侯方域与之时有书信问候,他在《寄陈子山中》用“逸民歌康衢,安业在耕作”“烈士重暮年”[1]840之语称赞陈贞慧归隐乡野保存晚节。几社的李雯与陈子龙齐名,明亡后仕清,气节有亏。方域作诗赠之曰:“嵇康辞吏非关懒,张翰思乡不为秋。”[1]846他用嵇康、张翰辞官的典故勉励友人归隐保全名节。侯方域不断与友人砥砺节操,自己却因为某些原因“两朝应举”,惹人非议。次年他在江南作《与吴骏公书》与《寄吴詹事》诗,力劝吴伟业坚持节操不要参加清朝的征召。他殷切关心友人的名节,“实际上是深悔自己参加河南乡试而采取的一种自我救赎行为”[3]。
明末清初著名学者张自烈,字尔公,江西人,明亡后归隐著书。侯方域在宜兴得其书信后作《答张尔公书》:“仆自患难归里后,旧游凋零,久不通江左音问,以为足下已死。去岁见所著书,乃知尚在。”[1]188侯方域表达惊喜之余勉励老友不负今日之约,慎保晚节。他又评价江西文人艾千子曰:“骄愎,千子之小疵,大节,士流所难言。今日论定,似宜为贤者隐护也。足下文集中,可删此一则否?”[1]189艾、张二人早年交恶,作文互相诋毁。明亡后艾千子为拥戴唐王而奔走,死而有节。侯方域劝老友不念旧恶,为贤者讳,体现了他以大节为重的价值取向。
复社四公子之一方以智,明亡后曾拥护桂王于岭南,失败后返回南京。方域得知后致信问讯:“今密之既还而止于高座寺,固无异于南山之南北山之北也,密之此事毕矣。敬贺!敬贺!”[1]564他认为友人出家为僧类似于隐居不仕,保全了个人名节,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情。方域回忆自己常服方密之于明末所赠丝衣,表达其对友情的珍惜。他向好友发出盛情邀请:“仆有方外室三楹,中间种闽兰粤竹,上悬郑思肖无根梅一轴,至今大有生气。并所藏陶元亮入宋以后诗篇,当共评玩之。”[1]565南宋的郑思肖与东晋陶潜,入新朝后绘画写诗皆不忘旧朝。侯方域珍藏二人的诗画,愿与好友共同玩赏,其寄托的忠于明朝的情感是不言而喻的。
江南是明朝龙兴之地,然而南明王朝从兴到亡仅仅一年时间。侯方域在江南亲身经历了天翻地覆的鼎革巨变,王朝的盛衰兴亡给他的心理产生了极大的触动。他入清后时常触景伤情,流露出沧桑的兴亡之感。
侯方域的这种感受往往通过具体事物的变迁来表达。《郑氏东园记》云:“将人事废而天祸作,则吾三十三年间而目见乎天下之物三易其主者,何独郑氏东园也?”[1]322含蓄地抒发对天下易主,明、顺、清三个政权更替的历史巨变的无限感慨。在江南,他与友人一起登临宜兴的吴氏云起楼,有感斯楼的昔盛今衰,作《云起楼记》云:“夫吾与子所阅历十年之间,盖有大于此楼者,今有存焉者乎?其主人亦尚有如故者乎?”[1]343他从江南的一栋楼的兴废联想到天下盛衰之事,委婉地抒发了对南明的兴亡之感。
明朝覆亡,许多宫内宝物流落民间。侯方域睹旧物而念明朝,同样感慨良多。如《管夫人画竹记》,记叙元代赵孟頫之妻管夫人的画作,曾被中贵人珍藏,明亡后自皇宫流出而为曹州小吏收藏。侯方域观其画而叹曰:“废兴之感可以感矣。”[1]323在江南,他看到明宣宗创作的绘画流落民间,作《章皇帝御笔歌》曰:“此画犹有人宝惜,非宝故国宝云烟。濠上寝宫生秋草,天寿近闻有赐田。赖有宣皇能绘事,见此百感翻凄然。”[1]1025明宣宗是一代明君,与其父共同开创“仁宣之治”的盛世。濠上和天寿山都是明代皇陵所在,明亡后濠上的凤阳皇陵已经残破不堪,天寿山的土地也被清朝统治者赏赐给旗人。诗歌将明朝强盛时期与衰亡之后的凄凉场景形成鲜明的对比,感慨兴亡之余也抒发了他对明朝的深情。
侯方域入清后时常追思江南往事,直接咏怀。如《我昔》:“饮至酬功高,南风忽不竞。嗟予归去来,咄咄信时命。”[1]901诗歌追忆弘光元年自己在扬州的兴平军中,目睹诸将领率众归降清军并攻克金陵之事,用“南风不竞”的典故抒发对南明政权的衰亡及个人无奈的命运的感叹。
他返乡隐居期间,经常歌咏江南,如“闻发金陵棹,犹能四月来”[1]833、“经年传薄伐,难以问姑苏”[1]837。金陵和姑苏是江南最繁华富庶的城市,诗人多次吟咏,寄托其故国之思和兴亡之感。如组诗《春兴》第三首:“秦淮春水阻江隈,六季芳洲更不开。燕子归时仍旧巷,雨花落处是荒台。”[1]823诗人叹惋曾经富丽繁华的金陵名胜秦淮河、乌衣巷、雨花台已经没落荒芜,以六朝盛衰比喻南明王朝的兴亡。第四首:“姑苏自昔歌舞地,子夜青峰更恨谁?”[1]823诗人想象,歌舞繁华的苏州已经被明清易代的战火摧毁,如今草木深深,昔盛今衰让人心痛。他赴江南途中仿杜甫《秋兴》创作组诗《过江秋咏》,第二首:“秋原落日照姑苏,为问西施更有无?……最苦繁华同逝水,生公石藓不曾枯。”惋惜姑苏昔日繁华随流水逝去,千人石上苔藓滋生,其实寄托的是对明朝繁华盛景逝去的感叹。第五首:“建邺平分渺渺愁,客心日夜大江流。……三秋遥想埋弓处,不信钟山王气收。”[1]1117诗人咏建邺而愁绪万千,遥想钟山下的明孝陵,倾吐其对明朝的眷恋之情。钟山是明朝的象征,也是明朝遗民的精神寄托。侯方域隐居故乡,也时常怀想钟山。如《村西草堂歌》:“玉华妖鼠窜古瓦,珠帘画栋胡为者?行人夜过钟山下,但见双门立石马。”[1]835用杜甫《玉华宫》歌咏玉华宫于安史之乱后废弃的荒凉意象,想象钟山下的皇陵必然荒芜,只有石马立门前,寄托了他深深的黍离之悲和兴亡之叹。
侯方域还经常借古喻今,以汉唐兴衰之事歌咏南明,抒发其浓郁悲凉的兴亡之感。如《春兴》之五:“日近长安出建章,三春花木接千行。……新蒲细柳年年在,指点隋陈略丧亡。”[1]823诗歌以西汉之“长安”“建章”比喻南京弘光王朝,怀古伤今,感慨明朝覆亡之事。《后春兴》之四:“浩荡词源赋子虚,西京台榭欲何如?月生苔院栖金凤,雨过耕人得玉鱼。”[1]885西京,指西汉首都长安,曾经繁华的舞榭歌台已经残破凋零,长满青苔,昆明池内的玉石雕刻的鱼也流落民间。诗歌咏叹西京的盛衰变迁寄托了其对明之南京深沉的兴亡之感。
侯方域明末时期与江南歌妓交往密切,入清后他再赴江南,遇到昔日歌妓而追念前朝旧事,不胜感慨。正如清初文人余怀所言:“楼馆劫灰,美人尘土。盛衰感慨,岂复有过此者乎!”[4]在苏州,他为当年左良玉的军中歌妓作诗七首,其《赠校书歌》曰:“相逢莫话开元事,曾受先朝进御恩。”[1]965在南京,为秦淮歌妓作《漫赠》两首:“侥幸城南歌舞地,长安昨日已风尘”“转忆开元黄四娘,依稀为说旧平康。”[1]1043他以唐之“长安”“开元”“平康”等比喻明朝金陵秦淮旧院昔日盛景,抒发了苍凉的兴亡之感。
侯方域这种随遇而发的历史兴亡之感浓厚悲凉,与悲怆的故国之情、无奈的人生之叹交织在一起,演绎出易代文人的悲歌,因此特别容易引起清初遗民强烈的情感共鸣,触发他们的民族意识。
明末时期,侯方域在江南交游广泛,从公卿将相、复社名流到社会底层的秦淮烟花、清客艺人,皆有诗文交往记录。尤其是寄赠给南明王朝文臣武将的诗文,多有赞美勉励,寄寓了他对王朝中兴的幻想。然而江南官僚集团腐败无能,彼此相互倾轧纷争不歇,他们勇于内斗怯于迎敌,面对外敌,屈膝投降媚外求荣者难以计数。《江阴野史》记载:“有明之季,士林无羞恶之心,居高官、享重名,以蒙面乞怜为得意。而封疆大帅无不反戈内向。”[5]统治集团的腐朽与士大夫阶层的集体没落,最终导致了南明王朝的覆亡。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江南部分官绅士人及广大的底层人民,在明清易代之际表现出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举。侯方域入清后追忆江南,讽刺批判投降的明朝官僚钱谦益、王铎等人,同时热情赞扬江南人民的忠诚气节和不屈不挠的顽强品格,谱写了一曲江南志气和精神的颂歌。
清军南下,大江南北军民奋勇反抗,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悲壮历史。史可法坚守扬州以身殉国,侯方域好友吴次尾、陈子龙等皆起兵抗清,慷慨赴死。侯方域入清后访问江南,途中为逝去的九位师友分别作《哀辞》寄托哀思,表彰他们的崇高品格。如评价陈子龙“万卷识是字,文人非无守”[1]1007,赞美吴次尾“岂不知非敌,忠贞从所欲”[1]1002,热烈赞扬了他们不屈的抗争精神和忠义气节。
宜兴文人任元祥之弟任源邃是一介平民,顺治三年死于抗清斗争。方域感其忠义为其作传云:“方乙酉,师南下,时江北四大藩镇,其三解甲降,二藩更随豫王前导。江南将相握兵者,亦或窜或降,而江阴尉阎应元独固守城八十日,不屈死。……任源邃功不成,节乃见矣。”[1]295传文提到,清军南侵时,南明四大藩镇及江南将相或降或逃,而江阴军民在县尉阎应元的领导下奋勇抵抗清军近三个月,最终全部壮烈牺牲,任源邃也起兵抗清殉节,侯方域以鲜明的对比批判了南明将官可耻的投降行为,并借此表彰江南底层人民英勇的抗清义举。在江阴,侯方域有诗赠友人曰:“此地多豪气,君家第几村?”[1]959由衷地赞美了江阴的抗争精神。
明亡后江南出现了大量为明朝守节的遗民。侯方域访问江南期间,先后拜访问讯了四十多位友人,其中十几位就是遗民,有归隐于道的宜兴陈贞慧,有出家为僧的宣城梅惠连,还有隐居于庐山的张自烈,更多是隐于市的士人。侯方域对这些遗民的忠贞气节不吝赞美之词。如苏州许山子,名列复社,明亡后自甘贫贱而不仕,侯方域以“汉家今运尽,曾识几才贤”[1]961的诗句相赠,称赞他是为明朝守节的贤才。又如以种梅自娱、有“梅仙”之称的前明官员韩腾芳,方域过澄江游其梅园,赋诗相赠曰:“十年曾起翻江风,百草零落江之东。惟有老梅干如铁,强项负气睨如虹。”[1]1028赞美老梅笑傲风霜的坚贞和顽强,隐喻了韩氏在天翻地覆的易代风云中坚守气节的精神。其他的遗民还有武林的陈文学隐于医、澄潭的蒋合明隐于家。他们不忘初心,不负旧约,十年之间苦守节操,成为江南文化的坚守者。
侯方域在明末江南一度沉溺于声伎,结识了不少秦淮歌妓和艺人,入清后追忆秦淮旧事,创作了著名的散文《李妓传》与《马伶传》,热情表彰马伶潜心三年苦学演技精益求精的志气,赞美李香君聪慧过人的见识以及重义轻财的品格,同时也抨击了顾秉谦、阮大铖之流的阉党分子。歌妓与艺人是明末江南文化的重要创造者,他们的精神和志气让许多官僚士大夫相形见绌,他们的侠义智慧、高洁美丽与出色的才华技艺为江南文化增添了一道靓丽的光彩。
明代江南经济发达文化繁荣,明末时期复社文人关心政治崇尚气节,又流连旧院品评歌妓,他们的活动将江南文化推向了一个新的历史高度,而其最重要的底色就是复社文人的气节意识。流风所及,明末江南社会崇尚传统的节义精神,甚至最底层的秦淮歌妓、艺人身上也闪耀着忠贞不屈的品格光辉。随着南明王朝的覆灭,江南文化遭受重创,曾经激烈的党争现象不复存在,诗酒风流的复社文士飘零四方,繁华的秦淮歌妓文化也烟消云散,但是它的影响却依然存在。清初文士多有浓浓的江南情结,他们写诗著文追忆江南哀思故国,吟咏金陵秦淮,感慨盛衰兴亡。明末的江南,承载着传统的华夏文明和儒家文化,成为明清易代文人的集体追忆的文化符号与民族情感的寄托。侯方域深受明末江南文化的浸染,他入清后关于江南的文学创作内容丰富情感复杂,诠释了江南文化的深刻内涵,比较全面地反映了易代文人的心态,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他的江南情结体现出的名节意识、兴亡之感及江南精神,对清代传奇《桃花扇》的创作主旨有着重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