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婵娟
(广西教育学院 文学院, 南宁 530023)
“意象”是诗歌生命的细胞,是诗人情感的载体及其存在的生命符号,也是中国诗歌最具民族特色的美学品格之一[1]。中国古典诗歌艺术本质上是一种意象经营的艺术。古典诗歌艺术的流变及其向现代新诗艺术的转换,亦常呈现为意象艺术的流变与转换,故研究中国诗歌的原理不能不以其意象建构方式的探讨为重[2]。欧阳修的诗歌偏好花、鸟意象,目前学界对欧阳修文学作品中花意象有所探讨,而对其笔下的飞鸟意象则缺乏研究。在850余首欧诗中,有近200首诗运用了飞鸟意象,从这一数据来看,欧阳修颇好运用飞鸟意象,其诗歌书写了各类型的飞鸟。
欧阳修诗中的飞鸟有鹤、雀、黄鹂、鹭鸶、凤凰、鸿雁等,他非常喜好听飞鸟的声音。欧阳修对飞鸟美丽之音的偏爱,应该与其爱好音乐,好听自然之音有关。贬谪夷陵时,“欧阳修感到非常苦闷,于是便从友人孙道滋学琴来消愁……从此,他便与琴和音乐结下了不解之缘”[3]。源于对音乐的敏感,欧阳修擅长捕捉并表现飞鸟的鸣叫之音,其笔下的飞鸟声音富于变化,且能发人深省。
欧阳修能区分鸟音之变化,如《暮春有感》:“啼鸟亦屡变,新音巧调篁。”[4]54又如《啼鸟》:“黄鹂颜色已可爱,舌端哑咤如娇莺。竹林静啼青竹笋,深处不见惟闻声。陂田绕郭白水满,戴胜谷谷催春耕。谁谓鸣鸠拙无用,雄雌各自知阴晴。雨声萧萧泥滑滑,草深苔绿无人行。独有花上提葫芦,劝我沽酒花前倾。其余百种各嘲哳,异乡殊俗难知名。”[4]66他很喜欢黄鹂,如《夏享太庙摄事斋宫闻莺寄原甫》一诗道:“四月田家麦穗稠,桑枝生椹鸟啁啾。凤城绿树知多少,何处飞来黄栗留?”[4]407听人弹琵琶时,他自然而然联想到鸟声比拟其音,如《于刘功曹家见杨直讲女奴探琵琶戏作呈圣俞》:“啄木不啄新生枝,惟啄槎牙枯树枝。”[4]190可见,欧阳修平时对啄木鸟啄声关注之细致。倾听鸟音,往往能引发他思考,如《依韵答杜相公宠示之作》:“每听鸟声知改节,因吹柳絮惜残春。”[4]359欧阳修诗歌中的飞鸟姿态美丽。他既喜欢倾听飞鸟的声音,又喜欢观察飞鸟飞翔的姿态。《水磨亭子》写道:“新荷出水双飞鹭,乔木成阴百啭莺。载酒未妨佳客醉,凭高仍见老农耕。”[4]461《和韩学士襄州闻喜亭置酒》中言:“清川万古流不尽,白鸟双飞意自闲。”[4]370《答和吕侍卫读》道:“野径冷香黄菊秀,平湖斜照白鸥翻。”[4]467这些诗歌描绘了自然界飞鸟自由自在飞翔之姿。
另外,作为宠物豢养的飞鸟,亦是欧诗描写的对象。“宋人对于各种动物即所谓的飞禽、走兽、鳞蛤有着特殊的喜好,表现在现实生活中就是养玩宠物现象非常普遍。李觏讲到当时的社会风气时说:“今也里巷之中,鼓吹无节,歌舞相乐,倡优扰杂,角抵之戏,木棋革鞠,养玩鸟兽。”[5]欧阳修日常生活雅致,王灼言:“晏元献公、欧阳文忠公风流蕴藉,一时莫及,而温润秀洁亦无其匹。”[6]216因朋友的馈赠,欧阳修家养过白鹇、白鹦鹉、玉兔等动物。其中白鹇是好友梅挚赠送的,欧阳修先后为其写过《和公仪赠白鹇》《和梅龙图公仪谢鹇》等诗,其描写白鹇之姿为:“花低弄日影,风前理毛衣。”[4]387梅挚家养有白鹤,他俩亦以此酬唱。欧作《思白兔杂言戏答公仪忆鹤之作》:“已怜野性易训扰,复爱仙格何孤高。玉兔四蹄不解舞,不如双鹤能清皞。低垂两翅趁节拍,婆娑弄影夸娇娆。”[4]174
白鹦鹉因其能言,颇受宋人喜爱。范成大《桂海虞衡志》记载:“白鹦鹉,大如小鹅,亦能言,羽毛玉雪。以手抚之,有粉粘著指掌,如蛱蝶翅。”[7]欧阳修家养的白鹦鹉是外国来的品种,颇为珍贵。梅尧臣曾作诗《赋永叔家白鹦鹉杂言》赞道:“性安驯,善言语。金笼爱,养妇女。”欧亦作《答圣俞白鹦鹉杂言》一诗,对白鹦鹉之姿亦有夸赞:“黄冠黑距人语言,有鸟玉衣尤皎洁。”[4]218
自先秦时期开始,飞鸟意象就进入了文学书写之中。“我国最早见诸记载的‘飞鸟诗’出自于《诗经》。早期先民长期形成的对飞鸟的普遍认识、信仰和观念,无疑是构成当时‘飞鸟诗’创作的文化背景和土壤。”[8]魏晋南北朝时期,飞鸟意象广泛入诗,反映了其时诗人之复杂心绪。唐代的飞鸟意象则体现了奋发向上的时代精神。历经长期发展,飞鸟意象内涵丰富,欧阳修在前人基础之上,对飞鸟意象进行了相应的开掘,其笔下的飞鸟格调高雅,性情闲暇,不少有所寓托。如《沧浪亭》:“水禽闲暇事高格,山鸟日夕相啾喧。”[4]79《沧浪亭》一诗是应好友苏舜钦之邀请而作,其时苏已废居苏州,他作《沧浪亭记》《独步游沧浪亭》等诗,邀请友人共赋沧浪。在这种背景下,欧诗中所写沧浪亭周边飞鸟之品格,显然有寓托之意。
欧阳修的咏鸟诗所咏对象有画眉、鹭鸶、仙鹤、大雁等。《鹭鸶》一诗写道:“风格孤高尘外物,性情闲暇水边身。尽日独行溪浅处,青苔白石见纤鳞。”[4]342他对鹭鸶自然生活习性拟人化,加以升华,突出鹭鸶风格孤高、性情闲暇。《初夏刘氏竹林小饮》一诗写竹林中的鸟:“晚蝶舞新黄,孤禽弄清味。窥深入窗蒙,玩密爱林茂。”[4]1361人爱清幽,鸟亦关情,人与鸟之间似乎有着某种沟联,实际上,在欧阳修的人生历程当中,飞鸟意象承载了他各时期复杂的心绪。
天圣八年(1030年),欧阳修进士及第,从此步入仕途。五月得授将仕郎、试秘书省校书郎、充西京留守推官。西京留守府多名士,“天圣、明道之间,钱文僖公守河南,公,王家子,特以文学仕至贵显,所至多招集文士,而河南吏属,适皆当世贤材知名士,故其幕府号为天下之盛”[9]1032(《河南府司录张君墓表》)。欧阳修在洛阳结识了梅尧臣、尹洙、杨子聪、张尧夫等好友。因长官钱惟演不责以吏事,且亲自指导他们写文章,欧阳修过得非常快乐。闲暇时间常和友人“以文章道义相切劘。率尝赋诗饮酒,间以谈戏,相得尤乐。凡洛中山水园庭、塔庙佳处,莫不游览”[9]1033。
洛阳青春快意生活反映在欧阳修其时的诗歌之中,他多从观察者角度来写飞鸟,表现其美妙的音容姿态。如《石楼》:“夕阳洲渚远,唯见白鸥翻。”[4]4《公路涧》:“击汰玩游鯈,倒影看飞鸟。流连爱芳杜,渐下四峰照。”[4]1245《上方阁》:“还随孤鸟下,却望层林上。”[4]15这些诗句展示了作者兴致盎然的内心,洋溢着年轻人的快乐。欧阳修眷恋着以花鸟为代表的洛阳风物。王水照先生言:“‘洛阳花’也成为欧阳修创作中反复出现的一种极具生命力的意象符号,成为他青春岁月的象征,串起荣枯顺逆,连接现在往昔。”[10]
景祐三年(1036年)五月,欧阳修因范仲淹、余靖、尹洙被谪降一事,作《与高司谏书》,“修贻书责之,谓其不复知人间有羞耻事。若讷上其书,坐贬夷陵令”[11]10376。此次赴任,路途不易,他自言:“始谋陆赴夷陵,以大暑,又无马,乃作此行。沿汴绝淮,泛大江,凡五千里,用一百一十程,才至荆南。”[4]1792(《与尹师鲁第一书》)30岁的欧阳修正当壮年,理想满怀,志气昂扬,突遭此贬谪,一时情绪低落。路途所撰《将行赠雁》诗,淋漓尽致地吐露了其情怀:“云间征雁水间栖,矰缴方多羽翼微。岁晚江湖同是客,莫辞伴我更南飞。”[4]306借大雁以自喻,言处境之难。初到夷陵,他不适应,“县楼朝见虎,官舍夜闻鸮。寄信无秋雁,思归望斗杓”[4]312(《初至夷陵答苏子美见寄》)。“击鼓踏歌成夜市,邀龟卜雨趁烧畲。丛林白昼飞妖鸟,庭砌非时见异花。”[4]322(《寄梅圣俞》)欧阳修笔下的飞鸟意象多美丽雅致,夷陵时诗歌所写的“鸮”与“妖鸟”则少见,此类鸟意象显然说明他当时情绪低落、内心郁闷,但欧阳修很快就豁达起来,政事之暇,他与判官丁宝臣、推官朱处仁诗酒漫游。《新开棋轩呈元珍表臣》一诗显露他心情已变化:“竹树日已滋,轩窗渐幽兴。人闲与世远,鸟语知境静。”[4]1304
庆历五年(1045年)八月,因张甥案,欧阳修落龙图阁直学士,罢都转运按察使,以知制诰出知滁州。无端受此诬陷,再次遭贬,欧阳修非常愤懑,曾上疏为自己辩诬,最后朝廷虽然将事情弄清楚了,但当权者依旧趁机罢黜他。初到滁州,欧阳修内心寂寞、苦闷,《啼鸟》诗吟道:“春到山城苦寂寞,把盏常恨无娉婷。花开鸟语辄自醉,醉与花鸟为交朋。”[4]66他在赏花、聆听鸟声中消遣苦闷。庆历六年六月,欧阳修在丰山幽谷发现甘泉,遂建“丰乐亭”,且撰《丰乐亭记》以纪念。他时常游玩丰乐亭,其《丰乐亭游春三首》其一写道:“绿树交加山鸟啼,晴风荡漾落花飞。鸟歌花舞太守醉,明日酒醒春已归。”[4]336超然淡泊之情渐取代了刚来时的苦闷情绪,之后,他自号醉翁,又作《醉翁亭记》。另作《题滁州醉翁亭》诗:“野鸟窥我醉,溪云留我眠。山花徒能笑,不解与我言。唯有岩风来,吹我还醒然。”[4]1350从这些诗歌可看出,欧阳修将飞鸟视为朋友,以倾吐内心之不平。王安石评价他:“果敢之气,刚正之节,至晚而不衰。”(《祭欧阳文忠公文》)在不同时期,欧阳修的内心是复杂而矛盾的。“初次夷陵之贬,他视作人生考验,自勉自励,充满复起、奋进的昂扬精神。及至再贬滁州,已经开始对仕途产生‘畏惧’,对理想追求产生了犹豫,醉翁之态与丰乐之歌下掩盖的是进退去留的矛盾心情。”[12]
欧阳修仕宦40年,足迹布于京城开封、南京、西安、扬州等名城大都,惟对颍州情有独钟,选择其为晚年归宿之地,且约梅尧臣到颍州买田,早作归颖之计。皇祐元年(1049年)正月,欧阳修自请移知颍州。他在《思颍诗后序》中言:“皇祐元年春,予自广陵得请来颍,爱其民淳讼简而物产美,土厚水甘而风气和,于是慨然有终焉之意。”[4]1117
欧阳修居于颍州创作的系列诗歌,多处流露出他对颍州之喜爱。如《初至颍州西湖,种瑞莲、黄杨寄淮南转运吕度支、发运许主客》:“柳絮已将春去远,海棠应恨我来迟。啼禽似与游人语,明月闲撑野艇随。”[4]346《西园石榴盛开》:“绿叶晚莺啼处密,红房初日照时繁。最怜夏景铺珍簟,尤爱晴香入睡酣。”[4]352颍州的春天是美丽的,他特地填写10首《采桑子》歌颂颍州西湖之好;颍州的冬天是快乐的,《雪晴》曰:“人闲乐朋友,鸟弄知时节。岂止探芳菲,耕桑行可阅。”[4]1365颍州时他笔下的飞鸟形象动人,能与人互动,如同朋友般亲近。
欧阳修一生以风节自持,但多次遭污蔑。政治上之烦扰、身体之不适都让他晚年求归心切。他多次在诗歌中表明心态,如《答和阁老刘舍人雨中见寄》言:“花间鸟语愁泥滑,屋上鸣鸠厌雨多。坐见残春一如此,可怜吾意已蹉跎。”[4]402《晓发齐州道中二首》:“雁入寒云惊晓角,鸡鸣沧海浴朝墩。国恩未报身先老,客思无憀岁已昏。”[4]453《归田四时乐春夏二首》:“野棠梨密啼晚莺,海石榴红啭山鸟。田家此乐知者谁,我独知之归不早。乞身当及强健时,顾我蹉跎已衰老。”[4]230
回顾欧阳修之人生经历可知,飞鸟意象承载了他不同时期的人生感悟。他喜欢通过飞鸟意象来倾诉自己的内心。飞鸟意象内蕴在其笔下也经历了多次变化:青年时期客观描摹,纯粹审美;中年时洞察世事,冷静观照而借以托物言志;晚年总结人生,思考政事,多生命喟叹。其笔下的飞鸟意象也随着其人生阅历丰富而变得内蕴深厚。
飞鸟作为自然物象被采撷入诗始于《诗经》。俞琰《咏物诗选》自序言:“故咏物一体,三百导其源,六朝备其制,唐人擅其美,两宋、元、明沿其传。”[13]经过历代文人歌咏,各类飞鸟意象各具其母题意义,承载着作者之情感,扮演着人与人之间感情传递的信使。通过欧阳修笔下系列飞鸟意象,我们可以管窥他的人际交往,把握不同境况时他的情感变化。
欧阳修早年家庭生活并不顺心,胥氏、杨氏夫人均早亡,其所生子也夭折。与他相伴至老的是薛夫人。苏辙《欧阳文忠公夫人薛氏墓志铭》:“夫人简肃公之第四女,母曰金城夫人,亦贤妇人也。夫人高明清正,而敏于事,有父母之风。及归于欧阳氏,治其家事,文忠所以得尽力于朝而不恤其私者,夫人之力也,而世莫知之。”欧阳修于景祐四年三月续娶薛夫人,其时他在夷陵任上。薛夫人与他患难与共,濡沫情深。
庆历五年,范仲淹、富弼、杜衍、韩琦先后被罢免,庆历新政失败。欧阳修以国事为念,忧心忡忡,作《班班林间鸠寄内》诗予薛夫人。诗歌借鸣鸠之关系来比喻夫妻之共鸣:“班班林间鸠,谷谷命其匹……鸣声相呼和,应答如吹律。深栖柔桑暖,下琢高田实。”诗歌借飞鸟以自喻,转而写自身之责任:“身荣责愈重,器小忧常溢……一官诚未了,报国何时毕!”陈情之后,作者转笔写其家事,虽然母病子亦病,但他“孤忠一许国,家事岂复恤”。提到当前复杂的政治局势,他希望薛夫人能予以理解:“还尔禽鸟性,樊笼免惊怵。子意其谓何,吾谋今已必。子能甘藜藿,我易解簪绂。嵩峰三十六,苍翠争耸出。安得携子去,耕桑老蓬荜。”[4]51在复杂的局势中,欧公希望为国尽力,若不得志则愿携夫人归隐田园。
从诗经时代起,“鸣鸠”这一飞鸟意象就承载着作者丰富的感情。《诗·小雅·小宛》中曰:“宛彼鸣鸠,翰飞戾天。我心忧伤,念昔先人。”欧阳修常借鸣鸠之夫唱妇随来比喻夫妻关系,《班班林间鸠寄内》诗即为明证。又如《代鸠妇言》中言道:“斑然锦翼花簇簇,雄雌相随乐不定”,“古来有盛必有衰,富贵莫忘贫贱时。”[4]208
通过飞鸟意象,我们可以了解欧阳修家庭关系之一面,也可以了解其人际交往之信息。《宋史》本传称他:“笃于朋友,生则振掖之,死则调护其家。”欧阳修至情至性,好友众多。在洛阳时即与尹洙、梅尧臣、杨子聪等人结为挚友,一道游山玩水,切磋文章。
景祐元年,欧阳修西京秩满,归襄城时,给时任河南主簿张谷寄《罢官西京回寄河南张主簿》一诗:“鸟声催暮急,山气欲晴寒。已作愁霖咏,犹怀祖帐欢。更闻溪溜响,疑是石楼滩。”[4]288诗歌因飞鸟起兴,抒写节序匆匆之叹,表达对洛阳时光的眷恋之情。
在欧阳修众多朋友当中,梅尧臣是与他诗歌创作互动最多的挚友。梅尧臣仕宦不显,但因诗才成名较早,“钱惟演留守西京,特嗟赏之,为忘年交,引与酬倡,一府尽倾。欧阳修与为诗友,自以为不及。尧臣益刻厉,精思苦学,繇是知名于时”[11]13091。欧阳修《居士集》中保留有不少与梅尧臣唱和的诗歌,其《别后奉寄圣俞二十五兄》一诗作于庆历八年,是时欧阳修知扬州。是年夏,梅尧臣由汴京归宣城,途经扬州,与欧相晤。秋,从晏殊之辟,梅尧臣赴签书陈州镇安军节度判官任,再经扬州,中秋节与欧等赋诗待月,极其欢洽。尧臣北上后,作《别后寄永叔诗》。[4]103在诗中,欧阳修借飞鸟来写聚散离合:“岁暮孤舟违,客心飞鸟急。”他进而回顾两人之交情:“离合二十年,乖睽多聚集。常时饮别酒,今别辄饮泣。”[4]102细诉相聚之欢再写离别之伤感,最后鼓励友人老当益壮。欧阳修与梅挚往来较多,梅挚曾赠白鹇予欧阳修,其家豢养白鹤,两人为此多次唱和。欧阳修《思白兔杂言戏答公仪忆鹤之作》开篇即言:“君家白鹤白雪毛,我家白兔白玉毫。谁将赠两翁,谓此二物皎洁胜琼瑶。”其诗为我们展现了北宋文人日常生活的另一面:豢养宠物之风。刘敞比欧阳修小12岁,但学问渊博,两人交往密切,《宋史·刘敞传》称:“欧阳修每于书有疑,折简来问,对其使挥笔,答之不停手,修服其博”[11]10387。欧阳修作于嘉祐元年(1056年)的《重赠刘原父》一诗回顾两人各自的出使经历,感叹:“新年花发见回雁,归路柳暗藏娇鸦。而今春物已烂漫,念昔草木冰未芽。”
欧阳修重友情,好客,更重视人才。朱弁《曲洧旧闻》言:“欧公下士,近世无比。作河北都转运使,过滑州,访刘羲叟于陋巷中。羲叟时为布衣,未有知者。公任翰林学士,尝有空头门状数十纸随身,或见贤士大夫称道人物,必问其所居,书填门状,先往见之。果如所言,则便以延誉,未尝以位貌骄人也。”[6]195读欧阳修诗集,可知晓他与年轻人的交往。后生们往往位卑而名声不显,尚困顿于仕途,他们不远千里问学于欧阳修。《宋史·欧阳修传》言:“奖引后进,如恐不及,赏识之下,率为闻人。曾巩、 王安石、苏洵、洵子轼、辙,布衣屏处,未为人知,修即游其声誉,谓必显于世。”[11]10381欧阳修与后生们交往,多予以鼓励。其《赠杜默》诗褒奖杜默:“南山有鸣凤,其音和且清,鸣于有道国,出则天下清。杜默东土秀,能吟凤凰声。”其《送杨闢秀才》褒扬曾巩:“吾奇曾生者,始得之太学。初谓独轩然,百鸟而一鹗。”[4]34欧阳修常将青年才俊比喻为凤凰,大加赞誉,既给予他们精神上鼓励,更不遗余力地在前程大事上予以帮助。其《送荥阳魏主簿》写他与魏广之间的交往,其礼贤下士之风跃然纸上:“卓荦东都子,姓名闻十年……子足未及门,我衣惊倒颠。仆童相视疑,僚吏或不然。俛首鹄鹤啄,进趋凫雁联。”[4]113魏广郁郁不得志,翌年,欧阳修特向晏殊推荐魏广。
考察系列飞鸟意象诗,还可了解欧阳修与同僚之间的交集。迎来送往之事,欧阳修好赠诗以纪念。如《乐哉襄阳人送刘太尉从广赴襄阳》:“砚首亭亭倚浮云,汉水如天泻沄沄。斜阳返照白鸟群,两岸桑柘杂耕耘。”[4]187又如《送孟都官知蜀州》:“几驿秦亭尽,千山蜀鸟啼。朱轮照耕原,绿芋覆秋畦。”[4]269在对出镇之事进行回顾后,欧阳修对同僚勉励有加。
鸟作为情之传递角色,渊源久远。“信息载体与媒介”是鸟意象的基本内核。作为“情使”角色的奠成,神话、《诗经》可说是两大基石。也就是说,鸟作为情使的神化观念,经过了《诗经》的熔冶,而凝定为一种艺术范式,不断地再现于中国的文学艺术之中。[14]欧阳修诗歌取向广泛,学习继承了前人之方法,并进行了相应加工,凸显了飞鸟意象之时代特质。
飞鸟自先秦入诗以来,经历代文人演绎,其中不少类型的鸟有了固定的涵义。如荣格所言:“每一个原始意象中都有着人类精神和人类命运的一块碎片,都有着在我们祖先的历史中重复无数次的欢乐和悲哀的参与,并且总的来说始终遵循着同样的路线。”在对前人飞鸟意象继承的基础上,欧阳修对飞鸟意象进行了相应的取舍与加工,他着重表现飞鸟美丽、雅致、富于情趣的美好方面,他基本上扬弃了飞鸟意象中丑恶的方面,借美丽的飞鸟形象来抒写自我情怀,反映生活,寄托情思,使得其飞鸟意象诗歌带有明显的宋人生活情韵。
随着人生阅历的逐渐丰富,欧阳修的性格也渐趋沉稳,“早年个性狂而不怪,中年以后又由狂放直率转向洒脱平和,晚年更以‘文章道德’为一代宗师”[15]。其诗歌创作也由早年追求“奇险”之风,渐趋平易。在日常生活方面,“北宋文人士大夫从此更多地将审美观照的目光投向日常生活,把美的追求与日常生活情趣结合起来,从日常生活中去体味和欣赏美”[16]。飞鸟意象诗反映了欧阳修日常审美态度,其笔下的飞鸟多是美丽的,它们与整体环境融为一体,加强诗歌之表情达意。《下牢津》中写道:“入峡江渐曲,转滩山更多。白沙飞白鸟,青障合青萝。”[4]307白沙、白鸟、青障、青萝等物象组织在一地,共同烘托出大自然奇丽之景,而翩翩白鸟恰是这画卷中最灵动之处。
《酬张器判官泛溪》曰:“园林初夏有清香,人意乘闲味愈长。日暖鱼跳波面静,风轻鸟语树阴凉。”[4]351张立荣评价道:“这类诗颇有晚唐写景诗清新秀美,情韵悠长的特征,却无其凄凉幽怨之感;有盛唐王维写景七律的明丽,却无其疏宕,而显得绵密细腻,体现出宋人典型的静谧内敛之美。”[17]其《水磨亭子》曰:“新荷出水双飞鹭,乔木成荫百啭莺。载酒未妨佳客醉,凭高仍见老农耕。史君自有林泉趣,不用丝篁乱水声。”[4]461在花鸟、美酒、林泉之中,作者与朋友共同品味自然之趣,问道心灵之真。
欧阳修日常生活雅致,前人多有记载。在扬州时,极其清放雅致。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上》曰:“欧阳文忠公在扬州作平山堂,壮丽为淮南第一。堂据蜀冈,下临江南,数百里真、润、金陵三州,隐隐若可见。公每暑时辄凌晨携客往游,遣人走邵伯取荷花千余朵,以画盆分插百许盆,与客相间。遇酒行,即遣妓取一花传客,以次摘其叶,尽处则饮酒,往往侵夜载月而归。”[18]2582
在滁州时,他热衷经营山水景观。《侯鲭录》卷一道:“欧阳文忠公谪滁州,令幕中谢判官幽谷种花。谢请要束,公批纸尾云:‘浅红深白宜相间,先后仍须次第栽。我欲四时携酒去,莫教一日不花开。’”[19]在颍州时,与刘敞、魏广、焦千之、王回、徐无逸、刘攽等人聚星堂唱和,风雅流连,“四方能文之士及馆阁诸公皆以不与此会为恨”(朱弁《风月堂诗话》)[9]1097。可见,欧阳修不仅个人生活雅致,还以这种雅致的生活方式影响了他的朋友圈,从而引领了一代士人之生活时尚。
飞鸟意象诗歌反映了欧阳修日常生活之雅。《普明院避暑》曰:“选胜避炎郁,林泉清可佳。拂琴惊水鸟,代尘折山花。就简刻筠粉,浮欧烹露芽。归鞍微带雨,不惜角巾斜。”[4]1442林泉之趣、拂琴之妙、茶水之香、诗歌之趣,处处流露出作者清雅之趣。《刘秀才宅对弈》将对弈之趣写得非常清雅:“乌巷招邀谢墅中,紫囊香珮更临风。尘惊野火遥知猎,目送云萝但听鸿。”[4]1406《和原父扬州六题·昆丘台》写扬州访古寻幽之趣:“访古高台半已倾,春郊谁从彩旗行。喜闻车马人同乐,惯听笙歌鸟不惊。”[4]394因喜好风雅,欧诗亦具雅致特征。周裕锴先生言:“欧阳修与契嵩曾在排佛崇佛的问题上进行过辩论,但于诗都提倡雅健的风格,足见‘雅健’二字已成为北宋中叶诗人的一种重要审美风尚。”[20]283
周裕锴先生言:“宋诗多达者之词而少穷者之词,不仅是诗人位居显达,更主要是身穷而心达……通达的人生态度突破物理空间的限制,而获得无限广阔、无限自由的心理空间。”[20]57欧阳修是宋代通达之士之代表,其飞鸟意象诗歌呈现了他自适与通达之风。
“洛阳时期豪迈欢快的生活成了欧阳修反复回忆并引以自豪的往事。”[21]洛阳山川秀美,文化传统深厚,加之年少高科、工作环境优裕,此期的作品不少流露出自适之情。《游龙门分题十五首》即为明证。欧阳修《送陈经秀才序》一文记载了洛阳此次游玩之尽兴:“修为从事,子聪参军,应之主县簿、秀才陈生旅游,皆卑且闲者。因相与期于兹,夜宿西峰,步月松林间,登山上方,路穷而返。明日,上香山石楼,听八节滩,晚泛舟,傍山足夷犹而下,赋诗饮酒,暮而已。”[4]1708《鸳鸯》诗曰:“泛泛风波鸟,双双弄纹羽。爱之欲移舟,渐近还飞去。”[4]6《伊川泛舟》曰:“春溪渐生溜,演漾回舟小。沙禽独避人,飞去青林杪。”[4]5诗人所写之景均美丽,笔下的飞鸟意象与周边环境浑然一体,自适悠然之情油然而生。
欧阳修仕宦几经挫折,多次无端受污蔑,使他对自适更为向往。《墨庄漫录》言:“欧阳公与韩子华、吴长文、王禹玉同直玉堂,尝约五十八岁即致仕。”[22]在滁州时,他游琅琊山,吟道:“止乐听山鸟,携琴写幽泉。爱之欲忘返,但苦世俗牵。归时始觉远,明月高峰巅”(《游琅琊山》[4]68。他在山水之间悟道,在琴鸟之音中消解思绪。
晚年罢政事之后,欧公生活以闲适为主调。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上》曰:“(欧公)晚罢政事,守亳,将老矣,更罹忧患,遂有超然物外之志,在郡不复事事,每以闲适饮酒为乐。时陆子履知颍州,公,客也,颍且其所卜居。尝以诗寄之,颇道其意。末云:‘寄语瀛洲未归客,醉翁今已作仙翁。’”[18]2586其《答资政殿邵谏议见寄二首》即是这种自适之情的陈述:“欲知颍水新居士,即是滁山旧醉翁。所乐藩篱追尺鷃,敢言寥廓逐冥鸿。期公归辅岩廓上,顾我无忘畎亩中。”[4]469
《宋史》本传言他:“天资刚劲,见义勇为,虽机阱在前,触发之不顾。放逐流离,至于再三,志气自若也。”[11]10380事实上,欧阳修之“志气自若”是在生活中锤炼出来的。“谪宦迁徙难以忘怀的经历,给欧阳修带来了思想的磨砺、人格的升华和创作的丰收。”[23]因处境的不断变化,欧阳修经历了得意、彷徨、寂寞、感伤,他对自适生活的恒在追求让其走向通达心理层面。
贬谪夷陵时,欧阳修由风光的京官变成卑微的地方官,从繁华的京城来到偏僻落后的山城夷陵,其心中存在着极大的落差,故而他在作品里常用“遐僻”“穷险”“穷僻”“恶地”“遐邑”等字眼来形容夷陵,描述中难抑失望之情。[24]《惠泉亭》诗多失落:“淹留桂树经几春,野鸟岩花识使君。使君今是樽前客,谁与山泉作主人?”[4]1305而《戏答元珍》一诗虽谈寂寞,却渐而通透明达:“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4]317贬官夷陵是欧阳修人生道路上的转折点,为他日后成为一代文宗奠定了生活和思想的基础。[25]滁州山明水秀,欧阳修自号醉翁,寄情山水,其内心已豁达通透。其《会峰亭》一诗吟道:“岩花为谁开,春去夏犹妍。野鸟窥我醉,溪云留我眠。日暮山风来,吹我还醒然。醉醒各任物,云鸟徒留连。”[4]1305庆历八年闰四月,徙知扬州时,所作《别滁》一诗亦流露出通达之情:“花光浓烂柳轻明,酌酒花前送我行。我亦且如常日醉,莫教弦管作离声。”[4]339
欧阳修的自适与通达是建立在政事畅达之上,其治理开封府,“承包拯威严之后,简易循理,不求赫赫名,京师亦治”[11]10378。欧阳修文章举笔不忘规谏,深得仁宗赞赏。其诗内蕴丰富,自适与通达之外,我们感知最多的是自勉与担当。如《桐花》诗曰:“优优颍川守,能致凤凰来。到此几千载,丹山自崔嵬。圣君勤治理,百郡列贤才。嗟尔不自勉,凤凰其来哉!”[4]1354李青春先生言:“宋代士人即使在仕途遭遇较大挫折,亦不轻言退隐;即使仕途极为顺遂通达,也不得意忘形、任意而为。在穷困蹇滞之时能关心社稷苍生并保持心气平和,在官运亨通之时又能存留一颗平常之心——这正是宋代士人所追求与向往的人格理想。”[26]欧阳修正是这种人格理想之践行者。
精忠报国、勤于吏事是欧公之大节,自适与通达是他日常生活之情感调节模式。飞鸟与花则是欧公诗歌借以表情达意之常用意象。在他笔下,飞鸟多姿多彩,意象内蕴丰富,承载了其复杂的人生经历,反映了他的情感流变。飞鸟意象诗亦体现了欧公代表着的宋士之审美风范与人格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