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动向及其批判

2021-11-26 07:47任金帅
关键词:虚无主义四史思潮

任金帅

(河南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河南 洛阳 471000)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以西方哲学中的虚无主义、解构主义为基本内核,在中国的表现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全盘西化论”。嗣后,随着新中国建立以及马克思主义史学主导地位的确立,这一思潮冰消瓦解。改革开放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和较量此伏彼起,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也死灰复燃,肆意歪曲或抹黑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发展历程,企图瓦解主流意识形态,误导社会认知。因此,必须持续、深入地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进行起底与批判,消除其不良影响,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和政治安全。

一、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根源及其在中国的衍生

19世纪末,德国哲学家尼采较早阐述了“虚无主义”(nihilism)的概念,认为世界是不客观的,一切现存事物和历史总是不断被“掌握权力的人”改头换面,在“征服与战胜”中被重新解释与重新正名,并没有什么唯一的真理[1]。概言之,虚无主义就是否定一切价值判断、一切理性与真相。20世纪60年代,法国哲学家雅克·德里达等人在虚无主义基础上又提出了“解构主义”,认为一切现存的概念、范畴、体系、标准等都应被质疑或推翻,主张不确定性、多元与多变,强调断裂、模糊性与随机性[2]。这些思想理论不仅在西方哲学领域产生了巨大回响,对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也形成了较大冲击。

20世纪下半叶,吸收了虚无主义和解构主义的后现代主义史学开始兴起。它毫不留情地摒弃了以实证研究为基础、以宏大叙事为路径的传统史学研究范式,一方面开始关注以往被忽视的微小事件或弱势群体,如精神病人、罪犯、劳工、妓女、少数民族等,尝试从“沉默的声音”中还原和解读历史;另一方面,出于对语言能否表达真相的质疑,米歇尔·福柯等人不再将史料与历史著作视为中立、客观的存在,而是将之看作国家权力、政策制度、社会结构以及史学家情感、学识、文笔等多重因素共同建构出的“文本”,倡导发掘文本的形成过程以及隐藏在文本背后的价值与意义,从而揭示更多历史真相。

后现代主义史学大胆质疑人们耳熟能详的历史知识、史学观念与学术框架,重新思量习以为常的是非、对错等评判标准与定义,一定程度上为史学研究注入了新鲜血液。但它过于自负,非常迫切地与传统史学研究体系划清界限,反而使自身陷入了相对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桎梏,成为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理论源头和学理依凭。

首先,否定历史的客观性和真实性。后现代主义史学者认为,人们能够看到的只是关于历史的叙述,或者说是被历史学家们阐释、编织过的历史;有多少种阐释、编织的方式,就会有多少种历史,真实的历史永远不可能被找到。“选择某种有关历史的看法而非选择另一种,最终的根据是美学的或道德的,而非认识论的。”[3]所谓客观历史不过是主观情感、思想、观念的投影。其次,刻意追求历史的碎片化,失去了史学的普遍意义与真正价值。以高度整合的史实作为基石的宏大叙事构成了现代史学的表达路径,即“具有主题性、目的性、连贯性和统一性的无所不包的叙述”[4]。人们可以通过宏大叙事了解历史整体进程,并通过归纳演绎从中获得经验、启示与借鉴,正如司马迁所言,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然而,后现代主义史学者认为历史发展不存在连续性与规律性,不过是一些偶然出现且稍纵即逝的事件的堆积,事件彼此之间没有内在联系、没有因果关联,只有片段的历史,没有整体的历史;只有微观的历史,没有宏观的历史。对片段、微观历史的执着肢解了历史的整体性,导致历史经验与规律湮没在历史的细节和支流当中。再次,随意解读与运用史料,将历史文学化、语言化。强调“如实直书”的客观主义史学在20世纪上半叶之前牢牢占据着西方史学界的主流地位,力求使用档案、书信、日记等一手史料,同时建立起一整套史料考订与辨析的方法来保证可信度,历史学由此成为一门科学。而后现代主义史学者认为无论何种史料都是一代又一代历史经历者用语言编纂出来的“故事”。既然原始史料都在讲故事,那么自然可以对史料进行自由取舍,对历史人物与事件随意进行想象与发挥。于是文本取代了作品,论述取代了解释,修辞取代了实证,历史研究不再以实证和批判为根基,而是和文学一样变成了人们想象和创造出来的产物。

上述西方哲学思潮与史学研究范式的转变对国内历史研究也形成了较为明显的影响。学界普遍认为,我国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滥觞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是时,受西方文明的冲击以及民族危机的刺激,一批具备西学背景的知识分子如胡适、陈序经、张佛泉等人提出了“全盘西化论”,认为现代西方文明是世界文明的发展趋势,中国的一切已经远远落后于西方,必须对中国固有文化进行彻底改造甚至全部放弃,“唯有努力去跑彻底西化的途径”[5]。“全盘西化论”对中国传统文化作了最为深刻、全面的反省,起到了抵制封建复古思潮、推动思想启蒙的积极作用。但是,它充分肯定西方文明、彻底否定民族文化与历史,已经染上了强烈的历史虚无主义色彩,在当时的思想界也遭到众多抵制,甚至引发“文化本位主义”与“全盘西化”的思想大论战。

不过,随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以及新中国的建立,马克思主义史学迅速生长并广泛传播,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成为人们观察和认识历史的基本指导。马克思的社会经济形态、社会发展动力、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等思想被普遍运用于中国历史研究,史学研究框架、话语体系与论证模式都发生了彻底转变。“正是马克思主义史学家第一次阐明了这些问题的重要性,这些问题从此就为越来越社会科学导向化的中国历史研究者,提供了解决中国历史最根本问题的出发点。”[6]尊重国家民族历史遗产、重视史料的运用、将历史研究与革命实践相结合、探索中国历史发展和人类社会演进的规律等成为中国史学研究的鲜明特征与主要论题,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暂时退出历史舞台。

改革开放以降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后,我国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内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引发的社会矛盾和问题纵横交错,国际思想文化领域斗争深刻复杂,再加上后现代主义史学在国内史学领域影响力的不断扩大,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死灰复燃,荒谬言论、观点不时出现,必须认清其表现与本质,持续、深入对其进行起底与批判。

二、新时代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表现与本质

新时代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打着“还原历史”“理性反思”等幌子,以未经批判与辨析的零星史料甚至野史杂闻为依据,编排出骇人听闻的历史情节与观点,对中国近现代史、党史和国史等进行解构、歪曲、翻案与诋毁。具体而言,它的表现相对集中在四个方面。

其一,污蔑中华5 000年文明,美化外来侵略。中华民族在5 000年历史长河中创造出的极为璀璨的文化,长时间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中国思想和文化模式……保持着明显的、从未间断的自发性”[7]。历史虚无主义者却完全无视历史铁证,刻意渲染中国文明西来论或落后论,可笑地“论证”出中国无论是政治制度、思想文化还是民生保障均停滞了2 000年,甚至达不到欧洲中世纪的水平。接踵而至的就是对侵华历史的美化,借用“社会达尔文主义”鼓吹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南京大屠杀等带来的不是屈辱与灾难,而是文明与希望。血腥罪恶的帝国主义侵华史被描绘成了西方国家无私奉献传递文明、拯救落后中国的历史。

其二,诋毁英雄模范。任何一个民族的生存与发展都离不开英雄人物。邓世昌、李大钊、杨靖宇、黄继光、王进喜等人顺应和推动历史潮流的发展,为中国和中华民族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从而被民众广泛认可为英雄模范。他们是中华民族最闪亮的坐标,也是团结各民族不断开拓进取的力量源泉,值得永久缅怀与铭记。“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8]。而历史虚无主义者或抓住英雄人物的缺点无限放大,以偏概全,或编造谣言、恶意中伤,如污蔑雷锋钻营投机、诋毁中印边境牺牲英烈等,突破道德底线,挑战正义良知。

其三,歪曲中国革命历史,为反动人物翻案。纵观20世纪上半叶,辛亥革命、国民大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纷沓至来,“革命”成了贯穿历史的主要脉线。毛泽东曾指出,革命是“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的暴烈的行动”[9],势必伴随着破坏、冲突与流血,但它的发生是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不以某一群人或某个人的意志为转移。正是在经历了太平天国、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等的失败以后,中国人民才最终选择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之路。然而自李泽厚等人提出“告别革命”后,部分学者又开始吹捧“民国范”,对民国军阀和官僚舐痈吮痔,吹捧袁世凯、否定孙中山,吹捧蒋介石、否定毛泽东,抹黑周恩来、朱德等人的个人品德、生活作风与领导能力,意在推翻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华民族艰苦奋斗、救亡图存的伟大意义。

其四,否定社会主义建设成就。新中国的建立以及三大改造、“一五”计划、抗美援朝、土地改革等伟大成就,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悲惨境遇,“中国成了亚洲发展中国家中工业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10]。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阶段后,由于缺乏经验,对经济发展规律认识不足,党的社会主义建设指导方针也曾出现严重失误。但在认清错误后,党中央一方面及时进行纠正,一方面实事求是进行反思,展示了勇担责任的气魄与再次起航的自信。新中国的发展历程充分体现了“否定之否定”规律,即事物的发展总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而历史虚无主义者翻黄倒皂,人为对史料进行剪裁、拼凑,竭尽全力丑化新中国的一切成就,如批评三大改造消灭了经济发展的活力、指责土地改革不公平、妄称抗美援朝造成中美关系紧张等,借机宣泄对党的领导以及社会主义制度的不满。

尽管表现形式复杂多样,但望表知里,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本质上是一股政治思潮,带有明确的政治诉求,即瓦解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否定党的领导,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它彻底抛弃了唯物史观,完全从唯心主义出发,在认识、分析历史事件与人物时脱离具体的历史条件和时代环境,静止、片面、孤立地看待历史,甚至站在“上帝视角”进行评判;混淆历史发展的主流与支流、现象与本质,一叶障目;预设观点,对史料随意进行取舍、剪裁,甚至捏造虚构史料,通过假设、联想与想象等手法拼凑内容。带着以上这些错误的历史虚无主义言论通常呈现主观色彩强烈、观点新奇夸张、内容耸人听闻等特点,容易吸引、蒙蔽一些史学素养较为薄弱的人民大众。任由历史虚无主义蔓延扩散,不仅会动摇社会主义中国的立国之本与党的执政之基,也会削弱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自信心与凝聚力。

三、新时代消解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着力点

在学界与人民群众的有力抵制与批判下,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错误本质与深刻危害已渐为人知,但它并没有彻底销声匿迹,所引发的热点问题仍时有出现,消解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将是我国意识形态领域长期且艰巨的斗争。只有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关于学好“四史”重要论述精神,以唯物史观为根本遵循推进“四史”研究与宣传,才能逐步清除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生成源头,扫清其滋生土壤。

1.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关于学好“四史”重要论述,增强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反复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和精神之钙,从号召学习“两史”逐步提升为学习“四史”,并作出大量富有思想性的论述。比如,要树立大历史观和正确党史观,准确把握党和国家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和主流本质;要站在人民的立场去看待历史;要牢牢把握中国共产党和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主要线索,深刻理解党的领导与社会主义制度是历史和人民的共同选择;要全面、辩证地看待英雄人物;要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的历史成就,坚持“两个不能否定”等[11]。这些论述集中展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历史视野与政治智慧,阐明了正确认识历史、把握历史发展规律的基本原则与科学方法,对于抵制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指导意义,必须以极高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学懂学透、融会贯通、贯彻落实。

2.以唯物史观为基本遵循,推动“四史”研究、宣传与推广。唯物史观批判和继承了以往历史哲学发展的几乎所有积极成果,着眼于从总体、全局的高度研究社会结构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为人们提供了正确认识社会现象和社会历史发展的理论基础,因此,列宁评价唯物史观是“把伟大的认识工具给了人类”[12]。消解历史虚无主义思潮,首先必须坚定站在唯物史观立场,围绕“四史”中的重要人物、重大问题,尤其是历史虚无主义言论频繁涉及的论题展开定向学术研究。通过大批具有强大说服力、感染力与生命力的成果,完整且客观地呈现“四史”的主题与主线、主流与本质,痛击历史虚无主义的谬妄言论,掌握“四史”的叙事权、话语权。其次,宣传与研究并重。在坚持史学原则与标准的基础上,将学术成果利用网络新媒体、新平台等途径转化成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高质量高水准的短视频、纪录片、宣传片、通俗读物、小册子、网络文章等资源,转化为学生学习“四史”的权威资料,促进“四史”走进课堂、走进日常生活,实现大众化、通俗化,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四个自信”。

总之,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消解关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关乎国家长治久安,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及其他场合反复强调要旗帜鲜明地抵制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加强思想引导和理论辨析,澄清对党史上一些重大历史问题的模糊认识和片面理解,更好正本清源、固本培元”[13]。因此,必须始终保持清醒认识和高度警惕,准确研判国内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发展趋势和潜在爆发点,准确把握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论,掌握批驳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理论武器,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不断提升“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提供坚实的思想保障。

猜你喜欢
虚无主义四史思潮
新时代高校开展“四史”育人的理论与实践
春秋时期重民的社会思潮
历史虚无主义的新近演化态势与特征
提高少先队员“四史教育”有效性 辅导员可以怎么做
让“四史”教育在中小学落地生根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越是在历史前进的路口,越是不能彷徨——《历史虚无主义与苏联解体》观后
从回归温柔敦厚到走向天马行空——当代文艺思潮的一种转向
历史虚无主义
2014中外十大思潮(上)